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针对传统车载机会网络通信能力的有限性及随机化的问题,提出一种通过部署路边单元(RSU)进行辅助通信来增强车载机会网络通信能力的方案.该方案利用RSU稳定的覆盖、存储和传输优势,有效克服传统车载机会网络通信时间间隔长、传输能力有限等缺点.以北京和上海各自一个月的出租车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为基础,对车辆与RSU的相遇特性进行了分析,发现该方案通过合理部署RSU对车辆信息进行缓存,可以极大地提高车辆间的通信概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利用RSU可以完成车与车之间大数据的传输,能极大提升车载机会网络的通信能力.  相似文献   

2.
倪永军  孙欣 《工程力学》2000,2(A02):534-538
本文采用粘弹性连接装置对相邻桥梁进行横向加固,推导了粘弹性连接复合结构的结构损耗因子,用自编的车-桥系统计算机程序对四种不同车辆编组民政部下采用单撑及三撑加固方案前后车-桥系统的动力响应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三撑的粘弹性连接有有效减小车-桥系统的动力响应。  相似文献   

3.
针对多资源约束的车间调度问题,将启发式算法和自适应GA优化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了混合自适应GA方法,建立了多资源约束的车间优化调度模型.根据启发式调度算法中优先规则对调度目标的影响,设计了新的编码规则.采用正弦函数作为自适应因子,使得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随群体的适应度自动改变,提高了运算的效率,克服了启发式算法和普通GA的缺陷.通过实例仿真并与其他算法比较结果表明,混合自适应GA算法可以很好的解决作业车间在机床、刀具等多种生产资源约束下的优化调度,并在评价指标上较其他算法更优.  相似文献   

4.
针对理论上属于NPC问题的非规则件优化排样问题,论文提出一种基于小生境技术的自适应遗传模拟退火算法与基于内靠接临界多边形最低点的启发式布局算法相结合的方法。考虑到算法中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的选择影响到算法收敛性,提出了自适应的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通过基于小生境技术的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对非规则件排样的最优顺序和各自的旋转角度进行优化搜索。将非规则件定位在有缺陷原材料和非规则件多边形的内靠接临界多边形最低点以实现个体的解码,同时避开了原材料表面缺陷。排样实例表明,该优化排样算法行之有效,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从拉盖尔-高斯涡旋光束表达式出发,基于瑞利衍射理论,通过研究涡旋光束在大气湍流中传输时的旋转相干函数的变化规律,总结了涡旋光束在大气湍流中传输时各轨道角动量之间的串扰情况,使用了拓扑荷数探测概率描述串扰规律,并推导了拓扑荷数探测概率的解析表达式。研究了涡旋光束通过湍流后的拓扑荷数的分布情况,并将结果与涡旋光束通过大气随机相位屏的数值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给出了理论与仿真的拓扑荷数的探测概率随湍流强度以及初始涡旋光束拓扑荷数大小的关系图对比,验证了推导的拓扑荷数探测概率解析表达式的正确性。通过该表达式可进一步研究大气湍流与涡旋光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涡旋光束轨道角动量散射的本质,为涡旋光束的空间光通信中选择合适的拓扑荷数间隔,以及在不同湍流强度下选择合适束腰大小以减少串扰带来的误码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浦镇公司铝合金地铁车辆的底架跨接方案为:在车辆端部将列车线电缆分断,使用连接器安装在端部分线箱上,通过跨接线实现车与车之间的电气连接。  相似文献   

7.
移动智能车辆稽查系统以ARM7为核心,集成了视频采集、GPS定位、无线网络传输等硬件模块,并利用基于ADS集成开发环境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进行了系统软件设计。通过软硬件协同设计实现了实时视频图像采集、智能车牌识别、GPS定位以及无线网络传输等功能,满足交通稽查部门对违规车辆不停车稽查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城市车联网中以公交车作为辅助中继节点的公交车载自组织网络(VANET)通信性能估算问题,提出了公交VANET网络连通概率模型来估算VANET的连通性、传输延时和连通延续时间。该模型根据区域车辆密度表征城市车流的间歇性中断特点,在分析天线高度和公交专用道对公交车通信能力和行驶规律的影响基础上,采用双斜率路径损耗模型和概率分析方法,按是否含有公交车节点分别建立道路上任意两车的直接连通关系,然后对公交专用道措施和公交车借助异构网络构成移动骨干网策略下公交VANET的通信性能进行估算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公交VANET在低区域车流密度和远距离传输时的网络连通概率明显高于无公交车场景,且在车道数量较少以及公交车发车间隔较小时,改善效果更显著,此外,公交VANET传输延时和网络拓扑稳定性也有改善。  相似文献   

9.
通过全面分析宁夏电投银川热电厂远动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以满足宁夏省调电厂RTU接人宁夏省调电力双平面调度数据网的要求,以及实现供热数据上传业务的需要,从而实现电厂RTU与调度第一、第二平面的通信以及供热数据上传业务的正常传输。  相似文献   

10.
为在施工中检测连接梁筋的灌浆套筒密实度,提高装配式建筑的组装质量与安全,理论推导了超声波首波(首先到达接收探头的波)传播路径,提出了基于t分布的超声概率判缺法,用于小样本抽样的灌浆套筒密实度检测。论证超声波检测灌浆套筒密实度的可行性,理论推导了超声波首波传播路径,利用超声波对测法采集声速,用t分布对采集到的声速统计算出灌浆密实与否的判断值,进行灌浆套筒密实度检测,并通过3种工况60个试件进行了所提方法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基于t分布的概率判缺法在减少抽样工作量的同时又不会降低缺陷判别效果,提高了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