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嘉华 《四川建筑》1999,19(2):29-31
建筑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综合载体和立体文献,每幢建筑都蕴含了它那个民族的精神、气质、观念和哲理。作为世界四大建筑体系之一的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特征,学者们已从审美感受、审美知觉、审美形态待方面作了大量有益的研究。本文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因的线索,在与西方建筑的比较中对中国建筑的审美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李晓 《中外建筑》2012,(1):30-31
园林景观建筑具有传承民族文化和地域特征的特殊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传统建筑元素作为现代文明的城市建筑重要组成,它的设计发展与进步不应停止不前,而应当与时俱进。我们就更加有必要认真研究,使传统元素特征与现代文化审美紧扣,  相似文献   

3.
许蓁 《中外建筑》2000,(6):12-13
本文作者指出传统建筑是历史和文化的产物。它不仅具有文物和审美价值,而且保留了建筑艺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它的存在、延续和发展取决于它所依存的文化 在现代建筑的冲击下,传统建筑正面临着“神”与“形”分离的尴尬局面。因此我们必须摆脱传统建筑特有的单纯性和朴素性,以一种开创性的、多元化的建筑形式体现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民俗的角度入手,以陕西关中村落和传统建筑型制为考察对象,首先分析了关中聚落的早期形态,探究了民俗与聚落的互动性和凝固性:其次,从关中村落户族聚居、公共服务场所、民间信仰等方面探究了民俗对传统建筑环境的润色与制约;第三,通过对传统建筑的类型、营建方式、地方材料以及附属在建筑中的照壁及装饰的研究,指出这些超越了多个朝代而传承下来的物象符号,无论其典故原来是多么的深奥和难解,它们已经扎根于关中民众的民俗知识与理念中,构成了具有地域特质的文化符号,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交行为所形成的集体仪式的认同。本研究可视为一种新的传统建筑环境研究方法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儒家伦理与中国传统建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秦红岭 《新建筑》2004,(3):65-67
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伦文化,其中儒家伦理是主体与核心。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建筑在诸多方面浸透着儒家伦理的种种特征。着重分析了“礼”与“中和”观念对传统建筑在建筑体系、建筑思想、建筑形制、建筑审美等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传统装饰艺术也有着悠久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建筑装饰是建筑营造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建筑装饰承载着民俗的、民间的及社会各个层面的文化现象,向人们传递着历史的信息。民居建筑装饰,作为民居建筑中的一项专题,保存大量的地域文化的信息,是研究当地文化、历史、民俗等课题的珍贵考古遗存。传统民居装饰元素是综合文化的体现,包括建筑技术、艺术、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从宏观到微观都涉及的学科领域,并因时间年代的流变有所发展与变化。本文以关中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为例,探究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浅谈建筑的审美与品评刘振文建筑作为人美文化重要的姐成部分,以其多变的体形和丰富的空间理性的向人们展示着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历程,展示著各种文化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点。建筑与人类社会活动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而成为其重要的物质载体。而当建筑作为人们审美与品评的...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12)
匾额是我国独特的建筑装饰习俗,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中国自给自足的传统农耕文化背景下,乡土民居建筑匾额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体现出浓郁的民俗特色。乡土民居建筑匾额将人们的"归田园居"意识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9.
朱明 《华中建筑》1999,17(4):30-32,34
文章通过对武汉大学教工活动中心的设计,认为对传统校园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是简单的形式转换和符号延而应在理解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前提下创造性的发展,以适应特定环境及当今技术与社会和审美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宋昆 《时代建筑》1992,(2):13-15
传统的观点几乎把民俗看作是田夫野老的陈规陋习,古老文化遗留的化石,或被认为就是乡民的文化,似乎繁华都市的现代化文明同民俗文化是格格不入的。建筑理论中对于民俗的研究也存在着同样的片面性,提起建筑民俗总要到传统里、历史中或乡间去寻找。因此,我们对民俗概念的引入首先应从广义上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