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恨水的长篇小说《金粉世家》塑造了一系列生活在特定的男权社会背景下的女性悲剧形象。她们或被迫逃离或归于佛门。作为女性,她们在新旧时代交替下表现出了矛盾的本质——沉沦与反叛。她们妥协于男权社会,表现为依赖,柔弱,但她们又是一群具有现代进步意识的女性,表现为反叛,要求人格独立,强烈自尊并无声反抗。尽管她们失败了,但其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自我救赎的精神为广大女性追求独立与自尊,建构两性和谐社会起到了推动和警醒作用。  相似文献   

2.
桑塔格在<床上的爱丽斯>中书写了女人的悲哀与愤怒.社会给女人派定的角色,不容她们彰显自我.剧中主人公爱丽斯无法忘掉过去,又无法面对现实,便把自己囚禁在病床上.她的孤独与寂寞是整个社会女性的普遍感受,她的孤独命运是天才女性共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艾丽斯·沃克在《紫颜色》中,从其独特的女性视角,通过塑造颠覆父权传统的全新女性形象,刻画小说中人物不断觉醒的女性自我意识,成功解构了父权制背景下女性的"他者"形象,重新定位女性自我价值,重新构建女性话语权以弘扬女性主义的精髓。  相似文献   

4.
如何在作品中描摹两性关系,这是女性作家长久以来一直努力思考的问题。张抗抗则借用长篇小说《作女》表达了其创作意图,即有意颠覆传统的男权社会,并通过对女性自我的形象塑造、对男性形象的解构和对两性关系的颠覆三个方面明确展现出男权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5.
虹影在《饥饿的女儿》中塑造了一个前期反叛后期隐忍的母亲形象,既是新时期女性作家对"五四"以来传统的"贤妻良母"母亲形象的消解,也是对男权社会所构建的女性形象的颠覆。透过对母亲精神的传承,对母亲困境的展示,以及对母亲桎梏的叛逃,展现了以六六为代表的当代女性重塑自我、张扬独立意识和反叛精神的野性之美。  相似文献   

6.
虹影在《饥饿的女儿》中塑造了一个前期反叛后期隐忍的母亲形象,既是新时期女性作家对"五四"以来传统的"贤妻良母"母亲形象的消解,也是对男权社会所构建的女性形象的颠覆。透过对母亲精神的传承,对母亲困境的展示,以及对母亲桎梏的叛逃,展现了以六六为代表的当代女性重塑自我、张扬独立意识和反叛精神的野性之美。  相似文献   

7.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多以女性为关注对象,作品中的女性都或多或少地经历着自我感缺失的痛苦。《女祭司》中的女主人公琼因受到社会和教育的影响,将男性社会所定义的理想女性形象内化成"理想"的自我,她的生活就如照镜子一般,在以各种形式出现的镜子中既看到可爱的"理想我"的影子,也看到现实中难以被社会和他人所接受的"现实我"影像。"理想我"的虚幻性和它与"现实我"的距离导致了琼自我的异化,让她因分不清哪个是真实的自我而挣扎于多重的自我之中。  相似文献   

8.
弗兰克&#183;诺里斯对19—20世纪之交女性的生存状况、个体意识和社会角色进行了大量考证和深刻思索,并通过小说创作,将自己的女性观注入多部小说多个女主人公的塑造之中,使其作品具有深刻的女性主义内涵和广泛的社会意义。诺里斯所塑造的三类女性形象——家中天使、新女性和双性气质女性,既体现了其女性观的嬗变过程.又从一个侧面凸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及其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9.
女性的生存状况和她们受男性世界压抑的现实,一直是萧红在作品中所关注最多的。萧红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受男性世界压迫,从而只能生活在暗日下的女性形象。“王婆”是萧红代表作《生死场》中的人物,她也是萧红笔下女性形象中的异类。从王婆作为妻子和母亲这两个人生角色来分析这一形象,可以看到萧红所寄予这个人物的深刻的期望。王婆这个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萧红对改变女性命运的深深企盼。  相似文献   

10.
父亲、镜像、幽闭是解读陈染小说的重要意象和线索。幼年时父亲的缺席是女性永远的伤痛;成年时镜像是女性排除男性观照的自我审视的独特方式;幽闭是女性生存困境的深刻写照,这些最终导致了她们的逃离。本从这三方面对陈染的《私人生活》予以分析,对陈染笔下女性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明代后期出现的《杨家将》小说是根据南宋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杨家将故事加工而成的。小说歌颂男性英雄忠勇报国的同时,特别塑造了杨门女将佘太君、穆桂英、杨宣娘、柴郡主、八娘九妹等一批光彩照人的女性英雄群像,这些女性形象个性鲜明,她们不仅英勇善战,而且体现了进步的女性意识,在古代小说中是不可多得的女性形象,对后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扶桑、文秀和小渔,是严歌苓笔下苦难女性的代表。她们的悲剧既与近现代民族的苦难紧密相关,也与她们自身从历史纵深处承续下来的"最高的雌性"不无关系。严歌苓以她们的悲剧人生折射了中国女性在近现代的生存状态,又通过其共具的"母性"展示了悲剧女性的生命情怀。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文化语境解读《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菊花》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她们既承袭着方兴未艾的"新女性"气质,又有其女权精神难以为继的悲哀。从社会文化视角透析女性形象塑造,能客观而辩证地认识她们作为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4.
托妮·莫里森是第一个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黑人妇女形象.论文分析了莫里森笔下的黑人女性形象并展示她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和遭遇,忠实地表达了黑人女性的生活经历,给身处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双重压迫下的黑人女性指出了正确的争取自我解放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饰》2012,(2)
关于女性/花们,外与社会环境的故事,内与自我生长的故事,廖家萍、申卉芪、喻高、詹禾,各有她们独立的阱述技法和重点,她们差异而互补,共同构成了女性主义艺术的日常叙事。  相似文献   

16.
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着力于女性形象的塑造,他笔下的女性各有各的特色。他的代表作之一《啼笑因缘》,其中的女性形象亦具有代表性。如沈凤喜的纯真软弱,何丽娜的执着浪漫,关秀姑的独立仗义,沈大娘的庸俗贪婪等。这些女性类型代表了当时社会的大部分,是社会的写真,同时又有张恨水对当时社会各类女性的认识。在这些不同类型的女性人物身上,充分体现了张恨水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7.
爱尔兰史诗《夺牛长征记》除了歌颂阿尔斯特的英雄库哈伦之外,还刻画了一批个性鲜明的女性,她们聪明、果敢、独立、反叛,体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从作品中女性的婚姻观念、道德观念和财富观念三个方面分析了梅芙、迪尔德鲁、爱维等女性形象体现出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东京女子图鉴》和《上海女子图鉴》均以都市女性为题材,讲述了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青年女性在都市生活中的蜕变。因中日文化背景、生存环境和个人性格等方面的不同,罗海燕在情感、职场、命运走向等方面与绫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绫追求物质,以事业体现自我价值,命运带着悲剧色彩,罗海燕追求自由,用事业实现自我价值,事业爱情双丰收。罗海燕的都市励志女性形象是成功的,但是相对于原作而言,带有理想化色彩。  相似文献   

19.
在封建社会男权意识的主导下,女性长期处于受压迫、受歧视的地位,但是在文学作品中却有不同的体现。李汝珍在《镜花缘》的创作中,试图寻找一条女性参与社会生活的道路,从而改变女性受压迫、受歧视的地位。通过探索李汝珍创作众才女形象的动机和出发点,分析了女性崇拜思想在李汝珍创作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尘埃落定》对女性的描写是一大败笔.其中所描写的女性主要是依附型、狐媚型、颠覆型、卑贱型和禁锢型的,令人心生厌恶:给她们安排的结局也是"恶有恶报".小说表现出这样一种倾向:对女人身上的瑕疵透视得格外清晰,特别关注她们的弱点.这反映了长期的父权制社会形成的男权意识的根深蒂固及其对作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