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磊 《陕西水利》2016,(1):67-69
黄河玛尔挡水电站主河床截流采用单戗立堵,单向进占,导流洞过流的方案。为保证截流顺利进行,之前进行了水力学计算、水文预报及实施性施组的编制。实施阶段边界条件和投标时有所变化,针对于此实施性施组及时调整,为截流成功创造了良好条件。由于科学的施工组织指挥和周密的施工技术方案,创造了黄河在建水电站最高海拔的截流记录。  相似文献   

2.
为了获取黄河玛尔挡水电站大坝坝基岩体抗剪强度参数(f、c值),为大坝设计、两岸坝肩抗力体稳定分析、地下洞室围岩稳定分析等提供依据,根据玛尔挡水电站坝址区岩体强度试验成果,结合试验点地质特征,利用最小二乘法、优定斜率法等数理统计方法,对坝基岩体强度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合理选取强度标准值,最终给出了坝基岩体强度参数建议值。  相似文献   

3.
玛尔挡水电站泄洪雾化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玛尔挡水电站地处高山峡谷地区、两岸岩体地质情况较差,挑流泄洪雾化可能对两岸边坡及交通安全产生不利影响。为准确预测泄洪雾化水流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结合蒙特卡罗方法考虑环境风和地形因素的随机喷溅数学模型,对玛尔挡水电站在水舌风和汛期最不利自然风两种情况下3个典型工况的雾化情况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泄洪雾雨主要沿边坡竖向爬升,只考虑水舌风时,下游雾化降雨范围最远到达坝下1 021 m,横向左扩散至3 190 m高程,横向右扩散至3 160 m高程。水舌风和自然风共同作用时,各泄洪组次雾化范围沿自然风向偏移,左右岸影响范围收窄。根据暴雨分布范围,建议适当增加下游两岸边坡的防护长度和高程。雾化降雨对省道S101没有影响,但左岸导流洞出口导墙段区域和右岸进厂交通洞口位于薄雾降雨区,泄洪时应禁止通行。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玛尔挡水电站工程因工期紧迫,必须在冬季气温较低的施工条件下开挖支护,特采取改变施工材料、保暖、清除冰雪等措施及其相应的施工方法,保证了土石方开挖及边坡支护施工的质量及安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班达水电站下坝址卸荷带特征,首先介绍了卸荷的机理及卸荷带划分的研究背景,然后依据坝区工程概括及斜坡卸荷现象,分别采用裂隙张开度、波速比以及平硐地震波速指标来定量划分卸荷带,最后得到综合划分结果和卸荷带特征。结果表明:卸荷带的发育深度与高程正相关,韧性剪切带会使卸荷深度变大,左岸的卸荷程度总体上要大于右岸,山脊卸荷程度要大于山体冲沟处。  相似文献   

6.
就水电工程而言,高陡边坡岩体卸荷可能导致边坡整体或局部失稳,对水电工程的施工及运行安全构成威胁。以乌东德水电站坝址区高陡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在边坡卸荷岩体宏观地质特征、渗透特征及弹性波特征3方面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确定了坝址区边坡岩体卸荷的水平深度及特征,并就卸荷带岩体总体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总体认为,乌东德水电站坝址区边坡岩体卸荷变形微弱,边坡总体稳定性较好。 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双向差异卸荷的特征及机理,以澜沧江古水水电站坝址区左岸上游岸坡为例,根据野外实地踏勘查明该边坡卸荷作用的强度,将岩层分为强卸荷区、弱卸荷区和原岩区3个区。统计并分析了研究区内各硐中卸荷裂隙的产状、张开度、张开裂隙率等现场实测数据,结果表明:由于澜沧江流向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双向差异卸荷现象,拐弯处两侧整体的卸荷作用强烈,这是澜沧江持续快速下切的结果。拐弯处上游侧岩层卸荷程度强于下游一侧,具体原因:(1)上游侧坡表与岩层走向相近,裂隙数量相对更多,贯通程度更好,对卸荷作用响应更剧烈;(2)上游侧岩体发生了倾倒变形,倾倒变形后的岩体结构更加松散破碎,反过来加剧了卸荷作用。  相似文献   

8.
彭水水电站主厂房下游边墙岩体卸荷松弛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水水电站主厂房开挖跨度30 m,长252 m,边墙最大高度76.5 m.主厂房开挖到第3层即高程219~229 m时,下游边墙桩号0+135~0+200,长约70 m段发生卸荷松弛拉张塌落现象.为了查明下游边墙岩体卸荷松弛受损伤的范围、与开挖前相比其强度和性状有何差异、稳定性如何等,以地质编录、小口径钻探、钻孔录像、声波测试、注水试验等资料为基础,对边墙岩体卸荷松弛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将卸荷松弛带划分为强卸荷松弛带、弱卸荷松弛带和微卸荷松弛带,并对其稳定性作出了宏观定性评价,为实施工程处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玛尔水电站是吉拉姆河干流水电开发的重要梯级电站,是一带一路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本文基于玛尔水电站工程,对其输水建筑物进行了详细的设计;通过计算确定了坝后背管的钢衬厚度为20~32mm,外包混凝土厚度为1.50 m,并采用有限元流固耦合计算进行了坝后背管上弯段钢衬壁厚及外包混凝土的强度校核,计算结果证明管道结构设计合理;针对玛尔工程含沙量较大的问题,采用了在取水口左下侧设置冲沙孔以防止进水口淤堵,通过将冲沙孔出口由直径3.20 m渐变为1.80 m×1.80 m,并在出口段及钢管渐变段、转弯部位采用抗磨措施,减轻含沙水流的冲击磨损。  相似文献   

10.
大渡河金川水电站两岸卸荷岩体固结灌浆试验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宁 《西北水电》2008,(6):55-57
根据金川水电站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卸荷带的固结灌浆采用了定量与间歇灌浆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水泥砂浆液或加入水玻璃的方法,对特大注入量部位处理效果明显。选用5m段长时,最大灌浆压力控制在2.0MPa,在不发生抬动的前提下最大灌浆压力可提高到2.5MPa。灌浆起始浆比为0.5:1,可调整灌浆孔的顶角,增大与裂隙的交角,以提高灌浆效果。  相似文献   

11.
公伯峡水电站工程枢纽主要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引水发电系统和泄水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适应了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有利于施工和运行。在设计施工过程中采用了水平旋流消能、左右岸采用高趾墙、挤压墙固坡、面板一次浇筑、引水钢管采用弹性垫层管代替伸缩节、左岸泄水建筑物采用舌型鼻坎、侧扩加折流檐鼻坎及扩散型扭曲的新型挑流鼻坎、优化施工洪水等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实现发电提前1a,节约工程投资7.73亿元。工程已安全发电运行3a以上,各建筑物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12.
魏倩  刘加进  盛谦  冷先伦  崔臻 《人民长江》2012,43(13):32-34
以现场实测地应力资料为依据,结合震源机制解方法,对某水电站右岸实测地应力场进行了分析,拟合了地应力场的数学表达式,并推演研究了工程区域地应力场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某水电站工程区域位于高山峡谷地带,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地应力场主要受区域构造运动的影响,这种影响对水平方向的构造应力尤为剧烈;工程区域地应力场总体表现为竖直应力略小于自重应力,最大水平主应力以构造应力为主,其值约为20 MPa。  相似文献   

13.
做好闸坝定期巡检确保安全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强 《大坝与安全》2007,(2):16-19,24
根据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管理规定》和《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对巡视检查工作的具体要求,结合映秀湾水力发电总厂所辖三座闸坝运行的实际,阐述闸坝安全巡视工作的作用及应重点做好的定期检查及日常巡检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相似文献   

14.
彭水水电站大坝为弧形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16.5 m.大坝泄洪采用全表孔方案,溢流坝段表孔以下采用碾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总量58.76万m3,占坝体混凝土总量的58%.大坝采用全断面碾压混凝土经济断面.对大坝的应力、混凝土配比设计防渗方案等进行了介绍,分析大坝结构布置尽量简化,在无地质缺陷部位采用找平混凝土封闭法固结灌浆等结构措施,以达到碾压混凝土快速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穆鹏 《中国水利》2010,(18):10-12,9
黄河某水电站库区泥石流沟道发育,对该水电站运行安全带来不利影响。结合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根据库区内泥石流的具体特征,以杏儿沟、官亭沟和喇家沟为重点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这几条沟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包括泥石流的流速、流量等,并将泥石流对工程的危害作出评价。研究成果对水电站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锦潭水电站是广东省有史以来建设的第一高拱坝,工程地处华南地台内部,粤北山字型构造前弧,夏季炎热,昼夜温差较大,地质条件复杂,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难度较大,本文结合了工程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锦潭水电站大坝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的技术措施、控制措施和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拱坝工程技术是“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其中高拱坝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已在小湾电站高拱坝,溪络渡电站高拱坝,三峡工程等项目中得到推广和应用。本文以锦潭水电站高拱坝为依托,介绍高拱坝技术的实践和运用,为今后同类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监测各工程部位安全状态,设计分别在边坡、大坝、溢洪道、导流洞等工程部位布置了相关观测仪器。观测仪器高质量的埋设和资料的及时收集整理给工程施工提供了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9.
金沙江某水电站大坝左坝肩边坡因两条河流切割包围形成条状山梁,岩体卸荷松弛强烈,边坡一定深度范围内呈不同程度张开状,可见张开宽度15 cm。在现场调查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结构面发育特征及河谷地应力等因素,综合分析了边坡岩体卸荷松弛的成因。结果表明:金沙江及其支流的切割形成了孤立突出、三面临空的条状山梁,同时边坡垂直高差达350 m,应力释放迅速、强烈;逆向陡倾岩体拉裂、倾倒,并随时间持续剪切错动松弛,最终形成了卸荷深度达112 m的松弛现象。  相似文献   

20.
引子渡水电站大坝监测项目有大坝表面垂直水平变形、坝体内部垂直水平位移、横缝及周边缝变形、面板应力应变、渗流渗压监测等;水库于2003年4月下闸蓄水,已运行近一年。通过对大坝安全监测初步成果进行分析,对设计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