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在北京市城市规划总体框架下,根据西城区北中轴及周边地区的区域特点及特定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的风貌特征.进行道路步行环境系统设计研究。本研究通过对步行环境系统的研究.探究城市生活对步行活动的需求,调研街道物质环境对步行活动的影响以及步行活动与历史文化街区之间的关系,以在旧城文化保护地区对步行环境系统的架构,以达到安全、交往、富有活力的历史文化保护街区。  相似文献   

2.
研究以文化基因的视角分析西方现代社会"个人主义"和"消费文明"背景下城市规划的基本价值观,即基于"个人"的自由价值观、基于"泛人"的平等价值观和基于"理性"的理性价值观,并与我国城市规划的基本价值观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由于中西方文明体系的演化背景、历程不同,中西方在基本价值观上存在巨大差异,中西方城市规划师的价值观,更大意义在于"互视",而非照搬。  相似文献   

3.
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城市整体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既要体现对真实历史文化遗存和完整传统风貌的保护,又要充分重视对政策机制、经济文化以及社会民生等相关因素的协同发展。社会—空间视角是在过程与机制、结果与影响、策略与方法、目标与愿景等方面,对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发展过程中社会与空间问题的综合思考。探讨了在北京老城整体环境、不同历史街区以及居住院落内部等不同空间层次和尺度上,在社会—空间问题上表现出的不同特征与难点,提出了重塑空间秩序与功能结构调整相结合、空间保护利用与社会结构梳理相结合以及空间行动单元与社区多元治理相结合的多元化、精准化、长效化的整体保护策略建议,并使之纳入北京老城整体保护的战略框架之中,有效推动历史街区保护理念的完善与实践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如何通过城市规划的方法延续城市文脉、表达城市特征和属性,进而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和谐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以"长江之城"安徽马鞍山当涂老城为例,从古城区域历史文化空间脉络梳理、网络构建、现代表达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基于历史环境资源化的空间认知、保护及利用的系统方法。强调发掘与利用城乡历史环境中"文化-空间"要素作为提升生活环境品质的科学途径,这一研究对我国城乡历史环境中规划设计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天水 《城建档案》2013,(10):19-23
档案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历史的真实记录与见证,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文化财富和社会资源,传承着人类的智慧和文明。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建设中留下自己的痕迹,反映着不同时期的经济和文化特征。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规划作为实施城市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措施,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龙头和灵魂。保持城市一定限度的原有风貌,保护城市文化遗产。体现其历史文化与价值,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记录城市的历史文化,挖掘、保留城市的记忆,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档案部门的社会职能。文章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综合保护工程为例。就城市规划视角下,如何对西溪湿地文化遗存进行挖掘、保护与利用,再现历史文明,作一些档案文化展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城市规划和城市文化遗产管理的概念,提出了城市文化遗产管理是城市规划管理的一部分。并且二者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建设对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逐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遗留反映的是不同时间的独有地域文化。本文通过对城市规划和历史遗留文化遗产建筑的保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编者的话     
历史保护是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历史保护不再是建筑学所涉及的边缘因素,而已成为有理论有实践的重要分支学科。 城市历史保护可以保障我们的建筑遗产的历史,文化和美学价值不被破坏并能够传给后代。其目标与可持续发展“为经济提供发展机会,增加社会凝聚力,保障健康安全的居住环境以及加强居民的场所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目标是一致的。历史文化与生态要素都是支撑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需要指出的是,城市保护并无固定模式可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保护的发展历程。因为每…  相似文献   

8.
费移山 《规划师》2008,24(2):54-57
多元化价值体系对当代城市规划与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多元化理论开启了城市规划程序中的价值判断"黑箱",将对价值观的讨论引入到城市规划环节之中,重新定义了规划与设计的工作性质;解构了城市公共利益这一概念,为社会主体内部不同价值观的对话创造了可能,促进了规划的民主化进程;使专业人士开始意识到生活秩序对于城市规划的重要性,规划师与设计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创造秩序,更应关注人们在场所中的体验.  相似文献   

9.
王树声 《城市规划》2019,43(1):50-57
中国具有优秀的城市规划传统,这是构建中国特色规划理论体系的历史根基,因而在现代语境中揭示中国城市规划传统的现代意义就成为关键环节。本文在挖掘中国城市规划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尝试从结合自然山水的城市规划、城市人文空间规划、城市古迹保护与文化传承、经济繁盛时期的城市规划等四个方面去认识中国城市规划传统的现代意义。中国城市规划强调城市与自然山水环境的整体关系,善于从山水之巧中建立城市秩序的基准;重视人文空间结构的设计,重视规划在"人心"凝聚、文化理想振励和历史精神传承等方面的作用;重视应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空间变革,强调新空间要秉持原本秩序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0.
《门窗》2015,(9)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建设生态化城市是未来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建设生态化城市的有效途径就是讲生态规划和城市规划有效的融合起来。本文首先对我国现存的关于生态规划和城市规划关系的理论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了在城市规划理论中加入城市价值观的理念,并指出了城市价值观在城市构建理论中的重要作用,最后笔者揭示了城市规划生态化对城市规划和城市生态规划的启示,对生态化城市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景慧 《城市规划》2011,35(12):9-12
1982年我国公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初衷就是设立一项保护措施,从城市角度保护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与城市行政管辖有关的历史文化概念,它的保护范围和具体内容在保护规划中确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规划范围应该一致,重点是中心城区的规划。从城市历史文化内在联系的角度遴选保护内容,确定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2.
论消费文化涌动下城市文化遗产的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许多城市文化遗产都被改造为时尚消费的场所,涌动的消费文化正悄然改变着遗产保护的理念与方式。文章针对由上海新天地引发的全国城市文化遗产克隆热潮,通过消费文化演变阶段、消费文化本身,及保护规划等方面的解读,认为引发热潮的原因在于规划精英们的引领,制造了文化的"同一化"。并进一步揭示了克隆背后更深层的危机:文化与保护规划理念的危机。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缺乏历史的心境。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培育历史的心境,即在遗产保护中应尽量接近于真实而客观的历史和社会现实,尊重"城市过程"与"遗产本身及其经历"。  相似文献   

13.
Taking the case of Qufu(birthplace of Confucius), China, a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site and a Chinese living historic city,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issues of culture heritage assessment and the planning of urban conservation, renewal and development. The objectiv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related issues to generate guidance for selecting appropriate methodologies(strategies) and principles(tools/planning/tasks/action) to assess cultural heritage values and cultural signifi cance in the Asian living historic city context as part of an integrated culture-oriented development planning. The author calls for the necessity of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realize such development planning,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researchers and specialists from interdisciplinary areas: city planning, transportation, housing, territory studies, tourism,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history, sociology, economy, archaeology, architecture, anthropology, museum studies, art/aesthetic studies, etc., for a new step in a sustainable and balanced urban policy.  相似文献   

14.
吴强 《城市规划》2007,31(5):93-96
以安徽东至尧渡老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与城市设计研究为例,在基于城市设计思想方法的文化遗产历史空间保护的设计上,认为文化遗产的历史空间保护与城市设计,在本质上都是致力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空间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源的文化解读,文化遗产的历史空间保护,实质上是一个城市设计战略层面的把握与空间设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前,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仍处在十分复杂的状态:一方面,经过30年来的努力,其保护规划技术体系日趋完善;另一方面,在现实中又面临城市现代化发展与旧城更新的诸多压力。亟需我们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走出专业部门、专家精英主宰的现状,由单纯的技术层面转向更为宏观的社会经济层面,从多维视野探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思路、策略与途径。论文正是基于这一观点,总结了前三版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南京大规模发展与旧城结构调整的现实背景,讨论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从新型城镇化城市文化传承的角度,就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作用、格局保护、疏散政策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新的规划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风貌区是上海重要的城市文化遗产,它们既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积淀和投影,又是构成城市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在分析上海历史风貌形成过程及其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制度创新解决风貌保护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过程中,必须重新认识历史风貌的多重价值,将其作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提升城市魅力和保持社区活力的根基,创新城市规划设计的源泉。  相似文献   

17.
总结分析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制度建立将近30年来所经历的主要问题,指出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整治过程中对名城的建设性破坏正转向保护性破坏,而就"真实性"保护原则的不同观点和落实方法是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这一现象提示我们,在中国社会大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名城保护工作应立足中国城市的文脉,对西方舶来的概念开展独立的研究,探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中国道路。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我国城市文化发展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城市文化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的文化,城市规划是城市文化发展的智慧结晶。分析了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文化发展内容:一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二是城市空间要素组合的文化表达。三是城市景观风貌和个性特色。四是城市发展建设的思想文化理念。五是城市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指出发展城市文化是城市规划的使命,期待通过城市规划为城市文化的发展繁荣给力,开创城市文化复兴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19.
胡忆东  谢慧  刘松 《规划师》2008,24(2):5-8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具有综合协调城市历史空间布局、管理和控制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职能.武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对武汉名城保护的内容要素、层次结构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组织,从城市整体保护出发,建立城市格局保护、主城区及市域保护、传统文化保护、人文景观建设、历史资源利用五个方面的保护内容体系,同时依据当前名城保护相关保护政策、法规与规范要求,重点调整和明确武汉市主城区及市域的空间保护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