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7 毫秒
1.
<正>本刊讯2015年4月16日-17日,以"从绿道网迈向省域公园体系"为主题的广东绿道讲坛(第二期)在春意盎然的鹏城隆重召开,来自美国、英国和中国北京、上海、香港等国内外的著名专家以及珠三角各市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各地级以上市绿道主管部门、规划设计单位、科研院校和行业协会的领导和代表共计300余人汇聚一堂,共同研讨关于绿色基础设施、国家公园、郊野公园、社区体育公园等绿道升级工作的理念和经验,共谋推动绿道升级的长远之计。17日上午,讲坛正式开幕,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6)
<正>今年,大连市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仍将以服务民生为根本宗旨,重点安排了城市绿道网建设工程,大连湾森林公园、联华公园等公园建设工程和76处弃管楼院绿化改造工程。其中,城市绿道网建设工程将对现有城市绿道进行品质升级、服务提升和重要节点连接,中心城区内的健身绿道将编织成网,市民百姓"山上看大连,徒步走全市;城在公园中,出门进花园"的愿望将得以初步实现。据悉,2011年,为全力打造绿色生态宜居大连,提升城  相似文献   

3.
白菡  高梅林 《中州建设》2014,(16):78-79
《保定市城市绿道网规划(2011-2020)》在保定主城区规划形成“三环放射型”的网络式空间发展结构,依托于保定外环水系所形成的外环水系E号绿道建设环,串联了外环水系规划中的北湖公园、鲁港体育公园、植物园、阳光儿童公园、黄花沟生态公园、长城公园等生态节点。《保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中确定了中心城区向北为主要发展方向,在北湖公园北部建立综合性市级现代商务办公中心。伴随着北湖公园重要公共节点的竣工、北部综合性市级现代商务办公中心和周边居住社区居民休闲娱乐的发展需求,保定市城乡规划局依据《保定市城市绿道网规划》要求,对北湖段慢行交通系统按照绿道示范段标准进行升级改造。  相似文献   

4.
随着居民对慢行空间品质要求的逐渐提高,建设绿色开放包容共享的城市型绿道尤为重要,但目前中国绿道还存在网络不健全、功能价值单一等问题。公园城市背景下城市型绿道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理念、功能价值等方面不断升级,结合多源大数据,构建公园城市背景下城市型绿道布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与技术路线。最后以西安沣东地区为例,利用大数据分析识别“出发地-路线-目的地/节点”,叠加得到适宜性得分最高的道路,通过最优路径分析并修正得到城市型绿道布局最终结果,该结果提升了游憩资源可达性,很好地起到接驳公共交通的作用,为慢行出行提供良好的线路,可为未来建设公园城市理念下绿色共享的城市型绿道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绿道理念的合肥环城公园规划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慧 《建筑与文化》2016,(3):166-167
从绿道产生至今,其含义已从单纯意义上的林荫大道演变成多功能、多价值的绿地系统。而基于绿道理念的环城公园体系对于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本文首先对绿道及环城公园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归纳梳理,并选取伦敦绿链、珠三角绿道等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绿道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绿道理念对环城公园规划的影响,指出将绿道与环城公园进行有机结合的意义。通过对合肥环城公园实地调研,分析其中发展现状、优势景观资源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在绿道理念的指导下,提出合肥环城绿道改进和完善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美国城市公园系统的形成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浩 《华中建筑》2008,26(11):167-171
该文回顾了美国城市公园系统产生的背景、近代公园的兴起、公园系统的形成过程、公园路和绿道的发展变化,并分析了其特点:最早建立公园法规、通过债券募集资金、公园系统建设与城市化同步、绿道发达且系统性强等.  相似文献   

7.
资讯     
综合快报【北京三山五园绿道全线贯通】(图01)据北京日报讯全长36.09km的三山五园绿道在国庆期间全线贯通,正式开放。绿道北起玉泉山,南至闵庄路,东起海淀公园,西至香山路,串联起香山、颐和园、圆明园、植物园等公园,古香道、御道、功德寺、妙云寺、湖山罨画坊等古迹亦分布其间,成为居民散步休闲、健身赏景的好去处。三山五园绿道堪称是串联历史名园、景点最多的绿道。如果按照一般步行每小时4km的速度计算,全程走下来需要9个多小时。同时,香山线将建成观光轻轨,方便公共交通。  相似文献   

8.
采集了江苏省南通市滨江公园休闲新天地项目的建筑和绿道改造的实例,对其外观、结构和使用效果等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对我国新时期滨江公园休息、娱乐建筑及附属绿道的规划与建筑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绿道作为一个先进的、符合社会基本发展规律的城市建设理念,无论是理论研究方面还是项目实践方面都在国内得到了逐步的发展。本文对绿道理念和环城公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将绿道理念同环城公园的规划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并通过对呼市环城公园规划的思路总结,提出了基于绿道理念的环城公园的规划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建筑师》2017,(1)
<正>2016年12月18日,记者从北京市西城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西城区明年将启动前三门大街(西城段)和什刹海绿道建设,将西城区的公园、绿地、文物古迹、滨水绿廊、博物馆、休闲设施和特色驿站用绿道串联起来,建造新的环海景观带,还将启动研究西海湿地公园的建设,促进水生态修复和水环境改善,整体打造什刹海绿道景观,再现碧水绕古都的历史风貌。西城区园林局局长高俊宏表示,明年西城将新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绿道研究进展评述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规划师》2016,(3)
绿道起源于美国波士顿公园体系规划,经历了漫漫发展期,从最初的单一景观元素发展至现在,兼具了生态、社会、文化和景观等多方面复合功能。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绿道理论及实践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新常态下绿道在国内进一步推广所需考虑的问题,以期为后续绿道规划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综合快报     
《风景园林》2014,(5):8-8
【北京三山五园绿道全线贯通】 (图01)据北京日报讯全长36.09km的三山五园绿道在国庆期间全线贯通,正式开放。绿道北起玉泉山,南至闵庄路,东起海淀公园,西至香山路,串联起香山、颐和园、圆明园、植物园等公园,古香道、御道、功德寺、妙云寺、湖山罨画坊等古迹亦分布其间,成为居民散步休闲、健身赏景的好去处。三山五园绿道堪称是串联历史名园、景点最多的绿道。如果按照一般步行每小时4km的速度计算,全程走下来需要9个多小时。同时,香山线将建成观光轻轨,方便公共交通。  相似文献   

13.
从区域绿地到广东绿道,从区域绿道到绿道升级,广东省在探索省域绿地保护和利用过程中有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在结合国家公园体制,寻求当前广东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切入点过程中,提出了广东省国家公园和省立公园的规划建设思路。本文重点介绍了这个探索过程,并就国内国家公园的两大派系及被忽略的"第三类国家公园"的内涵进行比较,提出具有地方时效性的国家公园内涵及其可行性建设的初步思路、广东特色国家公园的近期工作,为新时期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提供地方实践。  相似文献   

14.
北京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绿道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廊道状特征,对于加强物种空间运动、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以北京城市绿道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及物种多样性与绿道特征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记录维管束植物202种(含变种、栽培品种),隶属63科136属,本地木本植物指数为0.7,大多数乔木、灌木植物种类存在应用频度过低的问题。物种丰富度呈现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的规律,物种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呈现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规律。与其他绿道相比,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南长河公园、营城建都滨水绿道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植物多样性与绿道特征的RDA排序结果显示,绿道长度、绿道类型和绿道宽度对植物多样性影响显著,绿道长度对乔木层植物影响较大,绿道类型和宽度对草本层和灌木层植物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绿道(greenway)是网格化的线性景观空间,绿道规划与城市形态发展形成共生关系,相互促进和影响。本文在分析美国和英国绿道系统与城市功能形态布局关系的基础上,以厦门市海沧市民公园环湖绿道为例,研究滨海城市环湖绿道与城市功能结构阻隔与渗透、通道与衔接、吸引与辐射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6.
梳理了美国绿道从公园道到开放空间系统再到绿道的演进路径及其经济社会背景。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阐释了美国绿道规划建设实践中网络化的线路布局、生态化的建设手段、系统化的交通衔接、人性化的设施配套、多样化的功能开发等规划建设策略,以及制定规范化的配套法案,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系,推进制度化的公众参与,推行市场化的运营模式,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推广等保障绿道建设实施和长久运营的管理维护机制,以期对我国绿道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在理念和方法上提供实证案例。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绿道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绿道在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实践传统。近些年从借鉴国外景观生态学方法对中国公园绿地系统建设进行反思开始,绿道建设已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大规模推进,绿道理论研究与实践也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通过对中国绿道研究的综述,分析了国内绿道研究的起源和中国绿道研究的主要机构的研究特征,总结了国内外与绿道相关的概念的交叉情况、中国特色的绿道理念和中国城市绿地建设中的绿道思想,最后提出了我国绿道研究的空缺和后续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用地无序扩张、环境恶化等问题的背景下,绿道规划有效遏制了城市蔓延,保护和改善了城市公共空间,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以美国波士顿大都市公园系统和深圳绿道为研究案例,通过介绍其规划思想和建设实施效果,对我国珠三角地区绿道的建设经验进行对比和总结,分析两者的相似性及差异性,详细阐述了美国绿道规划对构建我国区域规划可持续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谢波  肖扬谋  王潇 《中国园林》2022,38(11):40-45
城市绿色空间对于改善居民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以武汉东湖绿道为例,基于2019年东湖绿道周边居民的体力活动和健康效应调查,通过控制受访者个体社会经济特征和邻里建成环境因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探究城市绿道使用对居民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并鉴别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显示,绿道使用通过完全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居民生理健康,通过部分中介作用影响居民心理健康;体力活动、社会凝聚力、满意度及情绪状况等因素相互作用,在绿道使用与居民健康的关系中发挥了显著中介作用。此外,年龄、收入、职业状况、土地利用混合度、公交站点、公园绿地等因素对居民健康也具有显著影响。建议通过提升绿道可达性及满意度、改善绿道周边小区邻里环境、促进绿道使用公平性,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绿道在我国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并在广州、重庆等地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作为城市绿网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绿道担负着城市绿地斑块间相互衔接的功能,它不仅为动植物提供了生境和迁徙廊道,也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交通、休闲选择,同时对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有重要作用。该文以北京门城湖景区滨水绿道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及问卷等形式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考察、分析绿道在建成后的真实使用情况,并与周边相关绿道和公园进行比较研究。针对使用后评价,还采用了人流量计算和网络信息采集等方法,对门城湖景区绿道的实际使用情况做出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