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供热系统中热力站的电耗主要集中在二次网循环泵上,从循环泵的调节入手,不仅可以保证用户室温的平稳,而且节电效益显著。本文根据室外温度昼高夜低的情况,将热力站的循环泵按不同时段不同频率进行自动调节,节电率逐年上升,运行成本明显降低,在自控系统完善的情况下,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热力站供热量与居住建筑用户实际热负荷的关系,建立了供热系统数学模型,采用Matlab对数学模型编程计算。得到热力站进出水温度不变情况下,用户室内温度、热负荷随室外温度的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未进行二级网水力平衡调节的管网会出现近端用户室温过高、末端用户室温不达标的现象。针对上述现象,运营管理人员通常采取提高热力站供热量的方式来满足管网末端用户的用热需求,但这样会导致热力站运行能耗偏高,造成热量浪费。本文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某热力站二级网采用流量系数法,根据建筑形式、供暖末端类型、供热面积设定目标流量,对不同支路的流量进行调节,通过平均失调度、水力离散度、室温数据三个指标进行分析、调节,直至平均失调度、水力离散度、室温数据达到合理区间。通过分析调节前后运行数据得知,在保证供热质量的前提下,二级网的平均失调度、水力离散度得到了明显改善,降低了热力站运行的热单耗、电单耗。本调节方法可有效缓解热力站二级网水力平衡失调,提高热力站供热品质,对于热力站的二级网水力平衡调节及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海旺 《区域供热》2022,(2):21-29,40
随着供热技术和运行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热力站内二次网侧增设调峰锅炉成为研究者们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以太原市的供热现状为基础对热力站内分布式燃气调峰锅炉与供热系统串联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一次网分阶段质调节和等供水温度的量调节、一次网等供回水温差的量调节两种调节方式.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两种调节方式下供热系统在调...  相似文献   

5.
区域锅炉房供热微机自动监控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中小区域锅炉房供热系统实现自动控制进行了研究与应用,包括:锅炉燃烧的自动控制,热网及热力站的自动控制,提出了燃煤量与鼓风合理匹配的控制模型,一次线及二次线供水温度随室外气温变化的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采暖期里,为了维持采暖建筑物的室内温度达到设计标准,就必须对热网进行调节。运行热网调节的基本任务是:随着室外气象条件的变化,改变热网的供热参数,根据采暖设计规范的要求,使热网的供热量,等于散热器的放热量,等于采暖建筑物的热损失。在保证供热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能源。 调温曲线就是实现热网调节任务的供水、回水温度随室外温度变化的曲线。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城市热力站热负荷的影响因素。根据调研和热力站的实际运行情况,归纳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热力站负荷水平和特点发生了变化;同时随着供热技术发展和节能减排要求的提高,现有供热系统经过技术改造,或安装计量装置和运行监控系统等原因,供热系统特性与原有供热系统相比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分析得出,城市热力站热负荷的影响因素不但需要考虑室外温度、室外风速等气候状况,还要考虑用户类型、用户用热特征、建筑年代、热力站类型等多方面问题,城市热力站热负荷大小受到多因素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本文介绍了热力站负荷预测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影响热力站负荷的因素多,每个热力站的负荷特征也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热力站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热负荷预测。  相似文献   

8.
赵红燕 《区域供热》2012,(3):24-25,37
本文论述了变频调速及其节能原理,通过对热力站供热量节流与变频调速两种不同调节方式的对比,阐述了针对二次网两种不同运行方式所采取的供热量变频调速控制机理,并对其实际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太古大温差长输供热系统分为高温网、一级网及用户换热站后的二次网,已运行三个供暖季,供热面积逐年增加。降低回水温度主要措施在一级网侧的换热站,本文详细介绍太古一级网各用热单位大温差机组热力站和板换热力站供热面积比例及运行情况,并对各用热单位每一供暖季一级网回水温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受板换换热性能限制,在同一室外气温下,面积相当换热形式不同的热力站,板换热力站一级网流量偏大,导致系统回水温度较理论加权平均温度高。另外,大温差机组运行异常比例较高,也是造成系统回水温度较高的主要原因。将用热单位供热面积按照不同采暖方式统计,暖气片采暖比例明显较大,但实际供暖时,暖气片采暖控制二次网回水温度较地暖采暖高,对一级网回水温度有一定影响。为保证供热效果,实际供热指标偏高,耗热量增加并不多,但供热能力下降,影响大温差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前三门8号热力站新加区供热系统不同采暖季运行参数、用户室温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该热力站安装二次管线平衡阀不仅可以调节水力平衡,改变运行工况,提高供热质量,而且从长远看,节能效果、经济效益更佳。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计量供热系统热源超量调节和超前调节的要求,避免自主调节用户加热过程的热滞后,引入逐时同类用户及其负荷系数,建立了计量供热系统间连网一次网采用固定供水温度的量调节、二次网采用主动质调节-被动量调节时的运行调节方程.通过实例计算证实了在逐时负荷比值确定后,虽然用户自主调节随机性大,但仍然能够确定供热系统在调节状态下的供、回水温度及其流量,进而预测自主调节状态下的逐时供热量.  相似文献   

12.
将某燃气区域供热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质量、能量守恒原理,建立热网数学模型。在两种水温调节曲线下(水温调节曲线1横坐标为实际室外温度,水温调节曲线2横坐标为考虑太阳辐射得热量与自由热的当量室外温度),采用不同控制策略,对热网的响应进行仿真模拟。当采用水温调节曲线2,一级侧质量流量由实际室内温度与供暖室内设计温度之间的偏差进行补偿控制时,室内温度基本维持在供暖室内设计温度附近,热源供水温度比采用水温调节曲线1时的传统质调节方式低。  相似文献   

13.
以某供热系统为例,根据2020年2月的监控数据,对热源、一级管网、热力站、二级管网、用户的运行情况、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于热源、一级管网:热源供水温度随室外温度变化,一级管网质量流量基本保持稳定,说明一级管网采用质调节方式运行。对于热力站(均为混水连接热力站):各热力站的单位供热面积耗热功率参差不齐,在确保供热质量的前提下,不同热力站的单位供热面积耗热功率不同,应区别对待。各热力站的单位供热面积耗电量差别很大,主要与热力站混水连接形式有关。单位供热面积耗热功率基本随热力站供热面积的增大而降低。非节能办公建筑的单位供热面积耗热功率最低,酒店、医院略高,非节能老小区最高。对于二级管网:经水力平衡改造后的二级管网,各楼的日平均回水温度、日平均供回水平均温度均比较接近。与未进行水力平衡改造的二级管网比较,单位供热面积耗热功率降低15.9%,且低于非节能老小区的平均水平,改造效果良好。对于经水力平衡改造的二级管网用户:在二级管网实现水力平衡的前提下,楼内不同位置用户的室内温度依然存在差异,边角用户室内温度低于中间用户,上层用户室内温度高于低层用户室内温度。除二级管网水力平衡外,消除楼内用户室内温度差异是二级管网节能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循环水泵不同变频控制方式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计量供热系统二次网的运行调节模型,采用理论计算方法,以实际工程为例计算出二次网采用不同控制与运行调节方式组合下的循环水泵能耗,并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采用远端定压差控制与分阶段定供水温度调节结合下的水泵能耗最低。  相似文献   

15.
以热量调节法为基础,对热力工况采用根据室外气候变化计算热负荷的方法,来制定热源运行参数表,从而达到按需供热、经济运行的目的;对水力工况的调节,针对不同的供热系统采用传统变流量或分布式变频系统进行调节,从而解决系统水力失调的问题,均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套应用于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方案和控制策略。该方案一次网采用均匀性控制策略,有效避免了热力站间的不平衡现象,实现了全网平衡;再辅以热源优化调度策略和二次网循环水泵频率精细调节等控制手段,能够在保证供热效果的同时显著降低供热量和耗电量,实现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运行。该方案应用于太原某大型城市热网,取得了良好的节热和节电效果。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非线性间接连接区域供热系统动态模型,分析了系统输送时间延迟特性及改变一次系统循环流量时供热系统温度响应,得出一次网降量运行临界流量比。模拟了运用开环和闭环控制策略供热系统动态反应。仿真结果显示,一次系统供水温度采用室外气候补偿模式、二次系统供水温度采用改变一次系统循环流量控制策略时,闭环反馈控制能有效提高室内环境舒适性。  相似文献   

18.
浅谈热力站改造实现节能运行与控制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某展览中心热力站改造实例,介绍了具有不同用热性质的多种用户的旧热力站节能改造的思路,对旧热力站改造所应达到的功能要求、控制策略、实施步骤进行了详细描述,给出了热力站运行调节控制软件的编制依据.通过改造前后供热量和供热收费的比较可以看出节能改造的实际效果,给出了旧热力站节能改造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方旭  何岳  赵武 《区域供热》2013,(2):27-34
本文详细介绍了大庆庆新供热处在供热系统改造中采用分布变频泵、二级泵和分解泵技术,并装备热网计算机监控系统来管理指导供热运行,有效解决了传统供热系统中热源和热网之间、各热力站之间、二次网各分支之间的流量强耦合关系,证明了这项技术在调节供热平衡上的独特优点,取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建立一套稳定可靠的热力站自动化控制系统。详细介绍一、二次供水温度自动化控制、循环泵的变频控制及具体实施方案。该系统将提高热力站的运行管理水平,提高系统调控能力,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从而使热力站能够更加稳定、高效、经济地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