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低流量井电容含水率计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低产液井电容含水率计测量原理;系统分析了在不同流型下.集流型流体电容含水率计的响应特点;在模拟井中,通过不同型号仪器的大量实验数据得出了统一的归一化刻度图版。经过实际应用结果检验,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集流型流体电容含水率计低流速测量原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庄海军  彭玉辉 《测井技术》1995,19(6):411-415
本文详细分析了用于生产测井中测量油、水两相流含水率的集流型流体电容含水率计在低流速下的测量原理。由于低流速时内电极表面的亲油性以及轻质相的油在垂直管道中趋于中心向上流动,集流型流体电容含水率计在低流速情况下,含水率以对数的形式改变仪器的响应频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油气水三相流条件下产液剖面测井问题,在大庆油田多相流模拟实验装置上进行三相流条件下阻抗式含水率计的响应规律实验,考察气相介入对伞集流涡轮流量计及阻抗式含水率计流量和含水率测量的影响,得到油气水三相流情况下涡流流量计及阻抗含水率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气相介入对伞集流涡轮流量计及阻抗含水率计测量液相流量和含水率有较大影响,使流量测量值偏高,含水率测量值偏低;液相流量越低,二者测量值误差越大。给出了2口井现场测井实例,为现场测井工程师在生产测井中产气井的测试提供借鉴。为进一步提高油气水三相流条件下的产出剖面测井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老油田存在大量高含水、低产量生产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采用金属伞集流方法测量井眼内流体流量和含水率。井下测量信号以脉冲的方式传送到地面测井系统。含水率的测量采用电容法;流量采用磁敏元件记录。该仪器对含水的分辨率为5%;可测原油的最低排量为2m^2/d。现场应用解释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相符,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产液剖面连续测井仪 工作原理及特点: 仪器主要由连续流量计、含水率计、多功能集流器组成,通过测量流体的流动阻力损失确定流体流量,利用油/水的导电性差异识别含水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准确测量和评价水平井油水产出剖面,将水平井油水两相流动态测量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建立了水平井油水两相分层流分相流量测量方法。实验中将微涡轮和微电容组合测井仪置于井筒截面不同高度处同步测量局部流体速度和持水率,研究了油水两相分层流水平井中不同总流量和含水率情况下5个测量点处涡轮及电容传感器的响应特性。采用持水率插值成像算法确定局部流体性质和油水分界面高度,将局部流体速度的涡轮测量值与数值模拟计算值相结合建立了过流截面速度场分布最优化计算模型,进而实现了水平井油水两相分层流分相流量的测量。5个测量点处流体速度的实验测量值和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计算的总流量和含水率与实验设定值也基本吻合,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图15表1参14  相似文献   

7.
于国民  庄海军 《测井技术》2003,27(4):349-352
介绍了连续测量全井眼过环空产出剖面测井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其在室内实验及现场测井资料进行了分析。仪器由全井眼持水率传感器、集流型涡轮流量计和集流扶正器构成。持水率传感器由测量、校正两部分构成。传感器最终输出仅由油水两相流持水率决定,实现了持水率的全井眼测量。仪器配接了1个带有扶正器的集流器,在实现连续测量扶正的同时,进行半集流方式的流量测量。现场测井时,流量和含水率测量值均采用随不同深度连续测量方式。所测流量的曲线可直观反映出井内各产层的产液情况,连续持水率曲线可以直观反映出各产层的持水率变化情况,结合井口化验结果就可以对1口井的各层位的产水和产油情况作基本判断,提供直观的解释结果。  相似文献   

8.
水平井油水两相管流流量和含水率测量方法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水平井测井仪器研制的总体技术方案,研制了流量与含水率测量样机,对样机在室内进行了实验。通过实验结果分析认为,低流量油井的水平井产出剖面测量需要采用集流方式测量,流量响应在各个倾斜角度下具有相同的响应规律,涡轮响应基本不受角度的影响;含水率测量必须采用适应低含水和高含水传感器组合测量,采用电容法和阻抗法是可行的,但流动管道角度的变化对含水率的响应有着一定的影响,含水率的解释需要考虑管道倾斜角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大庆油田产出剖面测井技术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总结了在大庆油田已工业化应用的主要产出剖面测井技术和仪器,对一些技术作了较详细的介绍:适用于低产液量测量的、经优化设计和低流量区间分段刻度的涡轮流量计,电容法过流式含水率计,以及流量测量下限很低、油水分辨率较高的多电极分离式低产液测井仪;适于高含水产出剖面测量的阻抗/电导式含水率计;对特低和特高含水率测量性能良好的同轴电磁波相位含水率计;以低能光子吸收法测量三相流持率和平均密度为核心的三相流测井技术;五参数组合测井技术;产出剖面连续测井技术;针对聚合物驱特点的流体取样技术;建立了误差传递函数的产出剖面两相流测井资料优化解释技术等.简要介绍了新技术研发情况.  相似文献   

10.
电容法测量含水率原理及其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容法是测量生产井产液含水率的一种主要方法。按其传感器的测量方式可分为环空式和取样式两种,环空式用于连续测量或点测,取样式用于点测。大庆油田应用的69型找水仪是采用环空式传感器进行集流点测,73型找水仪是采用取样式传感器进行集流点测,引进的含水率计是采用环空式传感器连续测量。实验室校验和现场应用表明,取样式的分辨能力符合要求,而环空式的分辨能力低,在高合水时甚至失去分辨能力。本文试图从探讨电容法的方法原理入手,讨论影响分辨能力的因素及应用效果。由于油水两相流滑动的影响,传感器实测的是视含水率,经过校正才能得到含水率。  相似文献   

11.
电磁法测量高含水油水两相流流量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内流式电磁流量测井仪采用集流方式在油水两相流模拟井中进行了流量测量及标定实验.在集流的条件下高含水率时内流式电磁流量计的流量测量结果不受含水率变化的影响,并与清水中的标定结果无明显差别;在高流量高含水的垂直井中进行流量测量时,用该仪器在清水中的标定结果计算油水两相流中的测量流量,其误差在±5%以内.现场应用试验显示电...  相似文献   

12.
电导相关流量测井仪主要用于井下油水两相流含水率和流量的测量。文章对电导式相关流量传感器的不同流量、不同含水率下的上、下游两路流体流动噪声信号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不同流量、不同含水率下两路相关波形的相似程度的对比结果,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对于油井中的混合流体来说,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混合流体的流动状态与导电特性主要取决于油、气、水的相对比例和分布状况。目前中国油田大多数处于高含水阶段,生产测井井段的流动几乎90%都是泡状流动,其形状可分为圆球状和椭球状。发现多数情况下油、气是呈圆球状泡体向上运动的,仅在趋近于过渡带时才出现椭球状泡体。为此推导了油、气泡分别呈圊球状和椭球状泡状流动时油、气电导率与持水率的关系式,发现混合流体电导率值相差很小。认为不同持水率的电导率变化范围很大.而且生产井中的水包括原生地层水和注入水,其结果必然造成生产井中地层水的电导率大幅度变化。  相似文献   

14.
纵向八电极阵列电导式两相流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宁德  邢荣亮  赵鑫 《测井技术》2005,29(6):484-487
以连续相导电的两相流为测量对象,提出了1种新的纵向八电极阵列电导式两相流测量方法.传感器阵列由8个内嵌管壁上的环形金属电极构成,其中包含1对激励电极、1对相含率测量电极以及2对截面相关电极.在对阵列电导式传感器几何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利用NI数据采集卡及LabVIEW编程语言实现了传感器阵列电导波动信号数据同步采集.在垂直上升管中气水两相流动态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对泡状流、段塞流及混状流均有较好测量响应特性.为开展基于数据挖掘与信息融合的测量信息处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低流量三相流动生产测井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低流量情况下进行了油气水三相流动模拟实验研究.研究了气流量不同时液流量与含水率、集流流量计响应值、持水率的关系以及气水滑脱速度与持水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钻井环空多相流流型判定目前主要依靠经验公式,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为此,考虑钻井液相湍动、脉动速度、虚拟质量力、斯托克斯力、相界面动量传递等因素,在双流体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密度波特征波速判定环空多相流流型转变的模型,并利用小扰动线性法,通过编程计算求解。研究结果表明:(1)由所建模型计算的数据与前人密度波不稳定判断流型结果一致;(2)虚拟质量力对密度波特征波速判断流型的影响较大,随虚拟质量力系数增大,泡状流向弹状流转变的空隙率增大;(3)随井深增加,分散气相密度增大、气相与钻井液相相对密度增大、界面膜稳定性增强,分散气相液滴不易发生聚集,泡状流向弹状流转变空隙率增大;(4)密度波一次不稳定性导致分散气相从泡状流聚合为弹状流,密度波二次不稳定现象导致气相继续聚合,逐渐形成连续的气体环状,从而发生弹状流向环状流转变,密度波的二次不稳定现象多发生在井口环空段。结论认为,利用密度波特征波速来判定井筒流型转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孤岛油田中二北馆5单元含水大幅度上升,开展了模拟该单元地层条件下的室内实验研究。单管岩心封堵实验结果表明:LB-01液体堵剂对高、中、低渗岩心均具有良好封堵性能和残余阻力系数RRF,对注入参数进行了评价,发现随注入段塞的增加、注入浓度的增大,封堵性能逐渐增强,小段塞高浓度堵剂的封堵率和耐冲刷能力更强;通过双管并联岩心分流实验,发现低渗岩心分流率从封堵前的10%左右上升到70%,说明该堵剂具有良好的分流能力。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的取样式测井仪在测含水的过程中取样不可靠、测量参数少,过流式测井仪测量含水受流量影响的现状,研制开发了一种取样式电容法测含水的遥测七参数组合测井仪。介绍了仪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The formation of gas hydrates in gas and oil subsea pipelines can result in blockages and shutdowns.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ation process and its kinetics will be helpful for predictions of the amount of hydrates expected to form under defined conditions. In the present work, mixed gas hydrates of methane, ethane and propane are formed in crude oil emulsions with different water cuts in a stirred constant volume high pressure cell. The rate of hydrate formation for each crude oil is evaluated at different stirring rates. The stability of the emulsion made by each crude oil is also tested at different water cuts and stirring rates. At 80% water cut, hydrate growth occurs in two steps. The first step displays slow growth. The transition between the steps corresponds with inversion of the emulsion. Regarding the stability of emulsion, more stable emulsions are correlated to higher rates of hydrate formation. The rate of hydrate formation at 50% water cut was higher than at 80% water cut independent of oil composition and stirring r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