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付宗强 《酿酒科技》2005,(10):39-39
凤兼浓白酒是以凤型工艺和浓香型工艺发酵生产贮存1年以上的白酒为基酒,将两种酒按1:1组合,再加入10%的调味酒、2%的酱香酒和3%的长酵酒进行勾调,再补加骨架成分和勾兑调味,贮存30d后出厂。关键在于基酒的选择和酒体勾兑调味。  相似文献   

2.
熊子书 《酿酒科技》2006,(11):106-110
泸州老窖酒是我国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勾兑是白酒生产工艺的三大技术之一,是构建名优酒的重要技术。泸州老窖的勾兑技术发展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初的不同糟别酒间的勾兑;60年代初期的不同老窖酒间的勾兑;6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5t铝桶进行勾兑组合;70年代,勾兑发展成为一门技术被用于生产实践;80年代以后勾兑技术进入现代化阶段,并采用感官、色谱和常规分析基础酒的数据进行勾兑。其勾兑法主要包括酒坛勾兑、铝桶勾兑和微机勾兑法等;其调味包括双轮底调味、陈酿调味、老酒调味、酒头调味、酒尾调味、酯香调味、酱香调味、曲香调味和窖香调味酒调味法;其勾兑现状主要采取不同糟别酒样、老酒与新酒酒样、新窖酒与老窖酒酒样、不同季节所产酒样和不同发酵期所产酒样间的按不同比例进行勾兑。(孙悟)  相似文献   

3.
轻工业部于一九八一年十月十日至十一月五日在江苏双沟酒厂举办了全国浓香型白酒第二期勾兑技术训练班。学习期间,双沟酒厂付厂长陈森辉工程师讲述了“双沟大曲”生产工艺、特点及提高浓香型酒质的技术措施;双沟酒厂黄德润同志讲述了大容器贮存及酒质在老熟中的变化,使全体学员开阔了眼界,丰富了酿酒知识。训练班期间,在四川泸州曲酒厂赖高淮同志的认真传授耐心指导下,经过全体学员的共同努力,园满完成了学习任务,达到  相似文献   

4.
在白酒生产过程中,为满足不同酒体设计而创新研发的调味酒是嫁接现代科学技术,为改造传统白酒生产工艺和口感而诞生的一个创新性酒种。用多工艺结合酿制的特殊风味调味酒具备了"芳香舒适、绵甜醇厚、优雅丰满细腻、焦香突出"的独特个性,较好地赋予了中高档浓香型白酒幽雅香气和绵甜、丰满、柔顺的酒体风格。调味酒生产工艺的创新、形成与使用,对进一步丰富调味酒的种类、更好的满足浓香型白酒调味勾兑的需求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冯敏 《福建轻纺》2016,(11):46-48
文章从"强化酿造车间质量控制、贮酒方法的研究探索、调味酒的制备、勾兑调味技术的研究探讨"等几方面阐述了浓香型白酒缩短贮存期技术。  相似文献   

6.
利用四川浓香型大曲酒酒尾对几种浓香型白酒进行勾兑,利用感官分析、化学分析、气相色谱分析多种方法对浓香型酒尾勾兑酒进行分析评定。同时对酒中的香气成分在不同储存时期进行跟踪测定、采集数据、分析对比,进行评价。得出用四川浓香型大曲酒尾在勾兑时的最佳添加比例以及勾兑后的浓香型白酒中香味物质的在储存过程中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低度白酒是当前的发展趋向,为解决低度白酒澄清、香和味三大难关,采用改进工艺、提高酒基品质,吸附处理和勾兑调味等三项措施,研制出保持浓香型风格和香味的低度(38°)大曲酒,为开发低度曲酒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保持低度浓香型白酒质量稳定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浩 《酿酒科技》2007,(8):86-87
在低度浓香型白酒勾兑过程中,通过有针对性的选择使用己酸含量较大的调味酒,适当提高己酸含量,能有效地抑制、延缓己酸乙酯的水解,达到稳定低度浓香型白酒酒质、延长其货架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浓香型曲酒的质量,增加名优酒比率,推动白酒工业的技水进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委托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于1989年4~6月在成都温江举办了“全国白酒尝评勾兑”、“提高浓香型曲酒名优酒比率”、“白酒气象色谱分析”3个技术培训班。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学员参加了学习。四川食研院派出具有丰富生产、科研实践经验的陈茂椿、李大和、陈季雅、李静林、杨坤琪、文国珊等高级工程师,对踊跃参加学习的外地学员进行了系统的讲授和耐心细致的辅导。学员们普遍反映,这次  相似文献   

10.
浓香型白酒芳香浓郁、甘洌净爽、回味悠长,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诗仙太白酒质量稳定的关键是有质量稳定的基础酒和质量稳定的勾兑调味用酒.研究了以曲粉、酯化液、黄水、丢糟酒、发酵30 d的糟醅进行翻沙回酒半年发酵生产调味酒,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方便,成本低,资源综合利用效益高,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1.
一、自民工业类(单位:元)白酒工业手册22.00酿酒工业分析手册18.60酒的勾兑与调味9.50白酒工艺学9.90浓香型曲酒生产技术16.00啤酒生产问答11.60葡萄酒科学与工艺12.90  相似文献   

12.
力配合贯彻浓香型白酒国家标准,满足广大白酒生产企业的要求,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再次委托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于4月15日至5月5日在四川温江举办全国贯彻浓香型白酒国家标准及提高浓香型曲酒名优酒比率技术培训班。这次培训班重点讲授浓香型白酒国家标准GB10781.1—89及GB11859.1—89及相关的标准,对标准的有关规定及检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示范实验,同时对提高浓香型曲酒名优酒比率的技术措施亦进行了广泛、系统的探讨。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119名学员,包括厂长、车间主任、科长、勾兑员及工程师、助工、省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白酒勾调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了中国白酒勾调技术发展的历程.白酒勾调技术经历了简单的坛内扯兑、同香型酒句兑、不同糟酒和不同轮次酒勾兑,逐步发展到不同香型酒的勾调,微机勾兑等.并明确了勾兑与调味的含意和作用.勾调技术的发展是白酒生产技术的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4.
张继影  张倩 《酿酒科技》2007,(8):109-110
浓香型白酒降度后,不仅在风味、口感上有显著的变化,而且可能会出现失光、浑浊现象。低度白酒的质量与优质曲酒在风格、口感方面存在差别。在低度白酒生产过程,加强基础酒的选取、原浆酒的净化、勾兑、微量芳香物质的调整、加浆用水的质量、调味酒的选用、勾兑后净化(除浊)、灌装前再过滤等环节,可使成品酒达到酒体无色、清澈、透明、爽净,酒味统一、丰满、适口、绵柔、净爽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金典叙府酒酒体形成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典叙府酒是基于传统多粮浓香型工艺中开发出来的浓中带酱的兼香型酒,其个性化特征独特,塑造了多粮浓香型白酒的个性化品牌.其主要特点是融入了酱香型酒生产的高温大曲和高温堆积发酵工艺,经过3年以上的窖藏封存、选酒、精心勾兑调味以及长期贮存,形成了既具有多粮浓香型白酒的多粮浓香突出、酒体丰满、绵甜、醇和净爽的典型性,又具有酱香型的闻香幽雅(略带芝麻香)、细腻、回味悠长的风格.  相似文献   

16.
《酿酒》2001,28(4)
365 小米酿制清香型曲酒试验3 66 固态小曲白酒生产技术要点3 67 论纯净白酒的经典调制法3 68 溶解在低度白酒勾调中的应用3 69 生料酿酒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3 70 对浓香型白酒工艺中黄水滴取工序的改进3 71 固态法高产酿酒技术3 72 白酒的勾兑和调味3 73 浅谈白酒产品的创新3 74 白酒中有害成份的来源及控制3 75 龟鹿酒生产新工艺3 76 生料酿酒工艺的研究3 77 紫苏、枸杞配制酒的研制3 78 强化大曲的研制与开发3 79 浓香型大曲酒窖池改造3 80 生料发酵蒸馏酒的勾兑3 81 提高固态小曲酒酒质、出酒率及应注意的问题3 8…  相似文献   

17.
湘泉兼香型白酒与浓香型白酒以恰当的比例进行组合勾兑,对改善浓香型白酒酒质效果显著,可使组合后的酒体窖香优雅、醇甜、柔和、爽净,兼有清爽型、浓香型白酒的独特风格,更加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赢得市场,对白酒酒体设计、勾兑具有指导意义;为白酒向多元化发展拓展了空间。(孙悟)  相似文献   

18.
石化白酒的调味,是在勾兑基础上的精加工,是勾兑技术的总结和提高,它对提高白酒的质量,提高名、代白酒的典型风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勾兑是“画龙”,那么调味就是“点睛”。可见,搞好调味工作对提高白酒质量是多么重要。一、明确调味的一般原理所谓调味并不是白酒中添加某种“化学添加剂”,而是用极少量香味特点更加突出的调味酒(精华酒)弥补基础酒在香味上的缺陷,使其优雅丰满,酒体更加完善,风格更加突出。二、惜好调味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基础酒的缺点首先要进行尝评分析研究,弄清基础酒在香味、风格方面有哪些不足…  相似文献   

19.
罗维  孙高翔 《酿酒》1998,(5):18-19
真菌制备氨基酸调味酒的研制,是选择猴头,香菇真菌子实体含有的多种人体所需氨基本能要用白酒浸泡的工艺将子实体内的各种氨基酸溶于白酒中,该酒体具有香,甜,味鲜纯正的特点。用于勾兑清香型,浓香型白酒,呈现无色透明,香气幽雅,诸味协调的特征,无毒副作用,且能增加酒的营养和提高了酒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白酒的品评、勾兑与调味这几项工作在白酒生产工作中极其重要,对成品酒的感官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白酒的品评、勾兑与调味是研究提高产品质量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品评是判定酒质好坏和勾兑、调味水平的主要依据,而勾兑和调味又都是在品评的基础上进行。有人形容勾兑是“画龙”,调味是“点睛”,品评是鉴别。所以说品评是勾兑、调味的前提,没有品评就谈不上勾兑,不会品评的人也不能胜任有水平的勾兑和调味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