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现代飞机使用了大量的电传系统,其优点当然是不言而喻的:控制精度高、维护方便、故障指向明确等等,但是同时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大量的线束、需要多系统备份、以及大量的控制计算机,这就要求存放大量计算机的电子舱要很大,内部大量的控制盒所产生的热量也非常大,因此电子舱通风系统就显得尤其重要。而夏天一到,环境温度升高,电子舱通风系统的故障就频频发生,尤其在航线维修过程中碰到电子舱通风故障及时处理,保证航班安全正点尤为重要,在日常的维修过程中,对于电子舱一些部件及时进行日常维护也是减少故障频发的方法,下面就以A320飞机为例,简单分析电子舱通风一些常见故障处理方法以及日常维护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内容积为40 m3,绝热层厚度为400 mm的新型独立B型液化天然气船模拟舱为研究对象,对模拟舱内低温流体的两相流动及相变传热问题进行了非稳态三维CFD模拟。采用流体体积函数(VOF)模型追踪气液相界面,利用Lee模型作为相变模型,在相变模型中考虑了静压的影响,对模拟舱的温度分布及静态BOG生成速率进行了计算。研究了在不同液位以及绝热层存在破损的情况下模拟舱的温度分布及静态BOG生成速率的变化,同时研究了当模拟舱密闭时的增压特性。对比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偏差在10%以内,模型对模拟舱内的低温液体的蒸发过程模拟较好,可为新型独立B型液化天然气实船的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CFD(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了高速列车设备舱底板风口对设备的影响。文中分别对只开设裙板风口、只开设底板风口以及同时开设设备舱裙板与底板风口三种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底部压力分布规律,据此确定风口位置。同时对比分析了三种工况设备舱的通风量,研究表明只开底板时通风量最大;在同时开设底板与裙板风口时设备舱内温度分布较之单独开设裙板与底板风口时更均匀,且设备舱内部平均温度更低,并且辅助变流器表面温度比只开设裙底风口时降低了12%,设备舱散热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4.
综合管廊属于密闭型地下构筑物,需要设置合理的通风系统.本文以汉中市兴元新区陈仓路综合管廊为研究对象,建立综合舱及电力舱的数值模拟模型,利用ANSYS FLUENT软件研究自然进风、机械排风通风方式下,不同进风温度及换气次数对舱室速度场、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舱室流场形态为入口旋转流和后续活塞流,建议在通风设计时在活...  相似文献   

5.
《材料导报》2013,27(6):103
日前首飞成功的运-20飞机各项性能指标为军事迷们津津乐道,飞机内部和客用飞机相比有何特别之处也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飞机舱内部分内饰构件使用的阻燃环氧/玻纤、酚醛/玻纤复合材料不仅成功为飞机结构减重,提高了飞机的防火安全性能,同时还可用于大型客机舱内内饰。据了解,这一舱用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和比刚度的特点,阻燃和低烟雾的优势更为明显,国外很早就开始用它制造飞机舱内构件,经过多年研究与发展,相关的研制及应用技术已较成熟。我国虽然较早开始了飞机舱内复合材料研究,但由于需求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某飞机地面空调车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罗茨鼓风机的选型,并针对该通风系统进行试验测试验证,得出该通风系统的可行性,并验证了罗茨鼓风机的出风风压对出风风量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出风温度随着出风风压的增大而升高,该型号的罗茨鼓风机温升可达40℃,并对罗茨鼓风机的改进提出一些看法,建议在罗茨鼓风机设计过程中考虑降低其温升或通过某种方式对热量进行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汽车乘员舱制冷工况下的热环境和人体热舒适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工况:空调模式:制冷、自动模式内循环、设定温度为26℃;行驶状态:怠速、路试。实验结果表明:乘员舱气温受空间位置和行驶状态的影响,路试状态下气温均匀程度高于怠速工况;乘员舱湿度分布也受空间位置和行驶状态的影响,路试状态下的前后舱内相对湿度差小于怠速工况;舱内座椅的温度受太阳辐射影响和乘员影响,升温阶段温度略高于气温,降温阶段降温速率远小于气温; PMV模型与等效温度模型在怠速和路试工况下与实际人体热舒适度在时间变化趋势上均基本一致,两模型在怠速状态的预测精度均高于相应路试状态,等效温度模型总体预测精度高于PMV模型。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飞行员的视觉特征,使用非接触式FaceLAB4.0眼动仪跟踪被试的眼动数据.采用MicrosoftFlight Simulator X模拟飞行软件构建实验平台,让被试模拟飞机起飞阶段不同气象条件下的飞行任务.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将被试的视觉区域划分为舱内仪表盘、舱外景和其它三个部分,对视觉注视数据使用简单统计的方法计算其在各视觉区域内的注视点百分比.结果发现,被试主要关注舱内仪表盘和舱外景,对其它视觉区域几乎不关注.本研究方法能够客观地反映飞行员在工作条件下的视觉分配规律,对研究民机驾驶舱显控信息的设计和飞行员培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研究飞机座舱声学的重要性飞机在飞行中,由于上升、下降、转弯、气流波动等一系列的机械运动,已经给乘员造成极不舒适的感觉,若再伴以过大的舱内噪声就会使人们更感烦躁,甚至难以忍受.国外曾就飞机座舱环境的工作空间、压力、温度、前后及上下运动、烟味和噪声等因素对人的影响进行了多方面的测试.结果表明,舱内噪声被认为是第二重要的因素(见图1、图2).但是,直至现在,不少论述座舱环  相似文献   

10.
在电磁兼容试验满足相关国家标准的情况下,研制一套用于直接式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的分隔式压力环境舱.该装置能够在测试过程中对胎压传感器进行激活,对舱内胎压值进行实时控制.  相似文献   

11.
蓄冷型矿用可移动救生舱降温系统性能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矿用救生舱的基于传统降温技术的蓄冷型降温系统。通过在真人生存条件下,对蓄冷型降温系统进行性能实验,得出舱内不同位置点的温度变化曲线。实验表明,降温系统性能总体稳定,能够为舱内人体生存提供较为舒适的温度生存环境,为设计和有针对性的研究矿用救生舱降温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能使载人潜器舱内工效设计人员加深对多约束条件下舱内人员的生理、心理和环境约束条件的理解,有效地辅助设计方案的智能生成与优化.提出了基于虚拟人体模型参数作为布局设计解空间的参数获取方法、基于遗传算法的舱内人-机界面布局设计方案计算智能求解方法、基于知识推理的舱内色彩工效设计方案获取方法和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载人舱工效设计方案智能优化方法,以此为基础,应用UG二次开发和数据库技术,开发了载人潜器舱内人机工效设计计算机辅助系统.通过设计实例的人机工效布局和色彩设计与方案优化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降低飞机舱内的噪声首先要弄清引起舱内噪声的主要来源,以便采取合理有效的降噪措施。进入飞机舱内的噪声一般可分成两大类:空气声激励和机械激励下舱壁的声辐射。前者对舱内声场的贡献称为空气传声,后者称为结构传声。本文根据飞机壁板在机械激励和声场激励时,声辐射系数的差异,借助声强方法推导出两种不同激励下壁板辐射声功率的区分公式,并利用这些公式分别对均匀平板和加肋板进行了区分空气传声和结构传声的实验,计算区分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通风空调系统辐射噪声是船舶舱室内最主要的噪声源,吸声处理是降低舱室噪声的一种有效途径。为考察吸声处理对降低舱室噪声的效果,建立通风空调管路噪声向船舶舱内辐射的有限元法数值预报模型。以实测的管口声压为噪声源,研究舱室壁面及通风管路吸声对舱室降噪效果的影响,进而用于指导和改进船舶舱室的声学设计。对通风空调系统改变后的舱室噪声进行预报,并针对较高的噪声进行声学设计,使舱室噪声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5.
飞机舱音记录器声信息识别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有效识别舱音记录器声信息对失事飞机原因调查十分重要.文章介绍了飞机舱音记录器、舱音记录器声信息及特点.指出了当前国内基于计算机音频处理技术的舱音记录器声信息译码系统在对声信息辨听方法上存在的不足.系统提出了运用MATLAB语言和小波变换对舱音记录器所记录的声信息(噪声、语音信息和其它背景声信息)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6.
《真空》2017,(5)
对实验室现有真空系统进行了改建,采用数字控制器对各调节阀门进行调节,实现高空舱真空度的动态模拟功能。将增量式PID控制算法运用在高空舱内的真空度及其压升率的动态控制中,在此基础上根据真空系统及调节阀门的非线性特性提出了分段式控制算法,并针对舱体内外压差对输出量进行修正,最终将完整的控制律运用在数字控制器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律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对于模拟液舱内流体运动,传统频域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其只能在线性条件下针对每个频率计算系统的响应,然后通过谱分析方法得到系统不规则激励的解,而不能直接通过加载不规则的激励得到不规则的响应,但是采用基于去奇异边界元的方法,可在时域内建立液舱内不规则流体晃荡问题的流体动力学数值模型,并利用FORTRAN开发了一套可以模拟任意尺度和形状的液舱晃荡程序。首先模拟了单向激励下液舱晃荡问题,并将数值解与解析解进行比较,验证了其准确性和精度。在此基础上,针对不规则波激励下液舱晃荡问题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模拟液舱晃荡问题。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某飞机地面空调车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罗茨鼓风机的选型,并针对该通风系统进行试验测试验证,得出该通风系统的可行性,并验证了罗茨鼓风机的出风风压对出风风量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出风温度随着出风风压的增大而升高,该型号的罗茨鼓风机温升可达40℃,并对罗茨鼓风机的改进提出一些看法,建议在罗茨鼓风机设计过程中考虑降低其温升或通过某种方式对热量进行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载人航天器舱内气体在太空中的泄漏问题,提出内外舱同时升压法来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引入无量纲参数气体泄漏因子来判定气体泄漏量。采用基于Simple算法的有限体积法,对载人航天器舱内气体泄漏状态进行仿真,并分析了气体泄漏过程中影响参数。结果表明:增加镀铝薄膜层厚度和减小镀铝薄膜层材料孔隙率都能同时减弱气体泄漏因子,使气体泄漏量降至最小。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电子膨胀阀在低温系统中的应用特性,并对热力膨胀阀和电子膨胀阀在相近工况下进行降温特性的对比性试验。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电子膨胀阀在低温条件下的控温曲线也是非常平稳的,并可调节电子膨胀阀的不同开度,使低温箱体达到不同的降温速率及终温。另外通过改变电子膨胀阀开度以及在箱体内加入不同的热负荷,研究了在变负荷条件下,对制冷系统循环参数的影响,尤其是对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进出口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