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油气田勘探和开发转移到低压、低渗底水油藏,压裂改造发现很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地应力、夹层、施工参数对水力压裂影响和底水油藏改造技术。包括地应力对裂缝高度的影响;夹层对压裂改造的影响;施工排量泵压、液体性能对压裂效果的影响,以及压裂技术。  相似文献   

2.
低渗透多薄层油藏具有渗透率低、物性差、层多而薄、自然产能低、层间地应力差异大等特点。常规的笼统压裂方式不能完全打开所有的储层,经常出现部分压裂目的层打不开、支撑缝长短、窄、加砂困难等问题,改造效果差,因此分层压裂比较适合该类储层的压裂改造。分层压裂技术是多年来发展成熟的油层改造技术之一,是适合低渗透多薄层油藏改造的一项重要手段,其中机械分层压裂具有针对性强,施工难度小,成功率高,压后效果好的特点。本文重点介绍了机械分层压裂技术的优化应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3.
低渗透多薄层油藏具有渗透率低、层多、层薄、自然产能低、层间地应力差异等特点,需要有针对性的油层改造来提高其采收率。分层压裂技术可以实现一趟管柱对地层压裂改造来提高单井单层产量。对分层压裂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在纯26区块的压裂改造中对投球分层及机械分层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机械分层压裂优于投球分层,其压后效果好。为低渗透多薄层的开采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低渗透多薄层油藏具有渗透率低、层多、层薄、自然产能低、层间地应力差异等特点,需要有针对性的油层改造来提高其采收率。分层压裂技术可以实现一趟管柱对地层压裂改造来提高单井单层产量。对分层压裂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在滨南某区块的压裂改造中对投球分层及机械分层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机械分层压裂优于投球分层,其压后效果好。为低渗透多薄层的开采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华庆油田属于典型的超低渗油藏,储层致密,层内隔夹层发育,纵向非均质性强,部分水平井钻遇致密隔夹层,物性差;随着油田开发进一步扩大,地层物性逐步变差;声波时差205us/m、渗透率0.1md以下地层,用低浓度胍胶很难压开。本文通过分析新型生物胶清洁压裂液在致密储层水平井的试验效果,认为该压裂液较低浓度胍胶具有低摩阻、可回收、施工方便等优点,符合长庆油田高效、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益于华庆油田致密储层水平井压裂改造。  相似文献   

6.
海拉尔油田地质条件复杂,储层物性差异较大,需要针对不同储层的特点制定出不同的压裂方案,针对一些物性差、埋藏深以及认识不清楚的疑难储层需要进行压前测试压裂,通过测试压裂分析出影响压裂施工成败的五个重要特征参数:停泵压力梯度、近井摩阻、地层滤失情况、天然裂缝发育程度以及裂缝的净压力。复杂的构造和储层类型使压裂施工难度增大,突出的问题反映出砂堵层比较多,影响了压裂改造的效果;其次由于有些目的层储层岩性和物性较差,泥质含量高,裂缝的破裂压力过高,在目前的设备条件下无法压开有效裂缝,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压裂改造的效果。针对这些不利的影响因素,我们也制定出了针对不同储层类型条件的压裂改造方案,对于提高海拉尔油田压裂施工一次成功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水力喷射逐层压裂工艺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力喷射分段改造技术是9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目前国外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1998年,Surjaatmadja首先提出了水力喷射压裂思想和方法,并用数值模拟和室内实验方法对其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之后,Surjaatmadja和T.G.Love等不断总结现场施工经验,对水力喷射压裂的处理流程做了修改完善。虽然从提出水力喷射压裂的方法到现在时间很短,但该方法是目前为止被证明对低渗透油藏裸眼水平井进行压裂增产改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压裂改造工艺是国内外油田在勘测、开采及开发过程中被广泛采用的重要的增产手段之一,一般在实际生产中,随着地质条件的不同及各油层的特点,该工艺也就随之改变。压裂改造工艺的完善和普及,有助于扩大产能、提升产量,使有限的石油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当前典型薄互层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压裂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压裂后水平井产能的预测对于压裂施工及油田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结合压裂水平井中裂缝形态分布及裂缝中油气的渗流机理,利用当量井径模型建立了压裂水平井的产能预测公式,计算得到了压裂水平井的产量,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吉林油田长岭D组深层气藏为低孔、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储层温度高,大多数气井的自然产能达不到工业产能,对储层进行压裂工艺改造是增储上产的主要措施。结合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压裂技术需求,从压裂液体系优化、支撑剂筛选、施工参数优化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改进。应用压前裂缝诊断、前置液阶段支撑剂段塞处理和裂缝组合支撑等多项配套压裂工艺技术,对长岭致密砂岩气藏进行压裂改造,提高压裂规模及裂缝导流能力,大幅度提高气藏的产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油田开发初期,厚油层的油藏条件优越,单井压裂增油效果显著,压裂改造规模较小。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进行,厚油层的油藏条件逐年变差,常规压裂已不能满足多段多韵律厚油层的需要。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了多层段多裂缝压裂工艺技术现场试验,扩大改造油层厚度和改造规模,从而提高水驱压裂井挖潜效果。  相似文献   

11.
水力喷射压裂是一种能够有效对低渗透油藏压裂带来增产的重要途径,它是首先通过射孔,然后再进行压裂,最后形成隔离的一种系统性新型增长改造技术,主要对于水平井以及低渗透油藏直井较为适用。本文以水力喷射压裂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机理分别从射孔以及压裂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然后再从水力喷射压裂技术的进展方面进行了探究。在现场工作中,工程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水力喷射压裂技术的应用。因此本文通过对该项技术机理以及进展的研究,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2.
压裂作为主要增产措施在保质油田稳产上具有重要作用,但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重复压裂井逐年增加,增油效果逐年下降。本文利用油藏静态资料及模糊识别数学模型对重复压裂井的选井选层及压裂工艺的优选进行了探讨,重点对不同的压裂井层选取不同的压裂工艺和改造规模以及冬季施工中压裂液对地层的冷伤害问题,尤其是对重复压裂井的影响进行了深人探讨,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法,通过现场应用证明,能有效提高重复压裂井增产效果,对油田增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青海七个泉油田是典型的薄互层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压裂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压裂后水平井产能的预测对于压裂施工及油田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结合压裂水平井中裂缝形态分布及裂缝中油气的渗流机理,利用当量井径模型建立了压裂水平井的产能预测公式,计算得到了分段压裂水平井的产量,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压裂技术自1947年在美国堪萨斯州试验成功,至今已经成为低渗透油气藏改造以及油气田高含水后期增产增效的主要措施之一。随着其它各项技术的发展,油气藏压裂改造技术在压裂设计施工、压裂设备以及工艺技术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经过多年的发展,油气藏压裂改造技术已经日渐成熟。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化以及单项技术的发展,压裂技术在油田改造以及高含水后期增产增效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许多油气田在投入开发初期就普遍进行了压裂改造,获得了很好的开发效果。目前大庆油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重复压裂作为老油气田综合治理的技术措施,是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就低渗透油藏重复压裂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理庄油田是典型的薄互层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压裂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压裂后水平井产能的预测对于压裂施工及油田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结合压裂水平井中裂缝形态分布及裂缝中油气的渗流机理,利用当量井径模型建立了压裂水平井的产能预测公式,计算得到了樊147块分段压裂水平井的·产量,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水力压裂技术作为油气井增产、注水井增注、改善油藏物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在低渗区块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压裂施工效果的评价工作也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总结了几种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压裂效果评价技术,从原理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8.
随着勘探行业的不断发展,在石油勘探行业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一些油藏资源如何才能有效的被开发,成了目前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对于一些低渗透油藏,要想有效的开发,只靠一些一般的开采技术是不行的,这一问题因为体积压裂技术的出现得到了解决。体积压裂技术充分应用在水平井开发中,意味着低渗透油藏有大量的储量和产量。体积压裂技术作为开发低渗透油气藏的重要技术,在开采中占有很大的地位,本文从水平井压裂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出发,结合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对体积压裂技术在水平井开发中的应用做了有关论述。  相似文献   

19.
胜利油田滨南采油厂到2011年已经连续12年上产,刚靠老区挖潜已无法保障上产的需要,所以滨南油田逐渐转向寻找隐蔽性油藏和深层低渗透油藏作为上产的主力阵地,但这些油藏开发难度很大,出油量少,必须进行油层的改造技术,所以压裂技术是油水井增产、增注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增大油层在纵向上的改造规模,提高压裂一次性改造效果,开展不动管柱多段压裂工艺技术现场试验,在原有滑套喷砂器设计结构[1]基础上,再增加3级滑套配套机构,同时管柱配套应用反洗井工具,克服层段数增多后,油套环空沉砂造成活动管柱困难问题,增大了压后活动管柱的可靠性,实现了不动管柱坐压多个层段的高效压裂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