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精细沉积相、精细构造等储层描述的基础上开展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通过单井分产分注、单砂体储量计算、单砂体采收率预测等方法,定量描述各单元的剩余可采储量,并总结剩余油分布类型,为油田开发潜力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前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由于储层非均质等因素造成剩余油高度零散分布,预测难度越来越大,为了充分挖掘开发地震的潜力,对已开发油田的储层再认识,进一步精细刻画储层的空间展布,拓展萨尔图油层勘探和评价的空间,本次在研究区主要采用井震联合方法落实工区内油水边界及储层展布特征等。针对各种技术难点,主要采用三维切片技术和频率补偿重构反演等技术手段进行相应解决。  相似文献   

3.
胡状集油田断层发育、属于近物源快速沉积,储层非均质性十分严重,给油田开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目前油田主力油藏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开发难度愈来愈大,如何挖潜剩余油,提高采收率成为目前开发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剩余油研究方法入手,对胡状集油田剩余油的分布进行了定性、定量描述,对剩余油潜力进行了分析,为下步剩余油的挖潜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孙乾 《中国科技博览》2014,(45):355-355
平方王油田礁灰岩油藏经过多年开采,油水关系及剩余油分布复杂,通过开展储层非均质性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总结出控制平方王油田礁灰岩油藏剩余油分布因素,明确了剩余油相对富集的区域。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某凹陷低孔低渗储层的层内、层间及平面三个层次的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现象,找出储层渗透率非均质与性剩余油分布状况问的关系,为该区日后指导生产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脉冲中子一中子(PNN)测井是一种新的储层含油饱和度测井技术,为查明油田开发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介绍了PNN仪器的测量原理、仪器技术指标及特点、解释方法。结合PNN测井技术在准东油田5口井的应用实例进行具体分析,认为该技术在油田剩余油饱和度预测及油井水淹程度评价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该技术将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喇嘛甸油田北西二断北聚驱调整进行了加密后剩余油分布特征的研究。在该区块构造及储层沉积特征研究基础上,利用新钻井储层的水淹解释成果及动态生产资料综合研究了喇北西二断北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在平面上,北西二断北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断层附近,河道砂边部、远离河道的薄层砂体部位及两种相带相交过渡部位;在垂向上,北西二断北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河道砂体的上部、单砂体内每个韵律段的上部。  相似文献   

8.
针对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对剩余油潜力通常采用的采出程度等几项指标具有一定局限性的问题,提出通过与油藏数值模拟相结合,以模型的网格节点为基本统计分析对象,以储层渗流理论为基础,围绕能更具现实意义的剩余可动油描述,根据含油饱和度变化与采出程度的理论关系,建立网格节点的剩余可动油数值的求解方法;其次,针对相同含油饱和度是不同物性储层的流体含油率存在差别的情况,应用分流相理论确定网格节点流体含油率的求解办法,并将其与剩余可动油量相关联,量化描述储量潜力的品质;进一步应用数理统计学的基本方法,以每个沉积单元为分析对象,综合油层平面发育程度,以沉积单元方差值量化表征网格节点平面分布状况。从而精细分析水驱剩余油潜力,更有利于指导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调整挖潜。  相似文献   

9.
胜利油田随着几十年的开发,地下储层的动态变化情况、水淹程度和油藏内油、气、水的分布状况等越来越复杂。无论是二次采油或者是三次采油,就需要有剩余油饱和度参数作为依据,以提高储层采收率。储层评价测井是确定剩余油分布、为老区挖潜提供科学依据的有力手段。加大储层评价测井的推广应用力度,充分发挥其在油田开发生产中的作用,为提高油田采收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歧南次凹沙一下自云岩储层纵向上沉积时间短、储层薄,横向上区域连片,储层预测难度极大。针对此现状通过测井模板识别白云岩岩性、随机反演技术预测储层的分布、LPM技术精细刻画储层边界和厚度的方法,开展特殊岩性储层预测取得较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高含水后期剩糸油呈“总体高度分散,局部相对富集”的格局,准确地预测高含水后期剩余油相对富集的部位,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打各种类型高效调整井或进行其它练合调整措施,提高注水采收率。提出了不同砂体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对三角洲储层油田在高含水后期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储层物性参数和储层特性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神经网络计算方法,建立了一个具有自适应、复杂非线性的储层预测模型,对储层的物性参数(孔隙度、渗透率)进行预测和储层特性的识别,并对其预测精度进行检验,获得了明显优于常规解释方法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剩余油挖潜难度越来越大,油田开发人员希望通过精确地下油层模型模拟,从而找准剩余油富集区域。而油藏储层及其相关参数的分布同时具有结柯陛(确定性)和随机性(局部变异性),如何对模型中未知点进行精确插值,如何对模型进行变差函数设置成为提高地质建模精度的关键。本文介绍地质统计学常用方法克里金插值优缺点,及其如何在随机建模中合理应用,结合北二西区块地质建模,总结Petrel软件中变差函数设置对模型精度的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油藏开发地质学是构造地质学、沉积学、石油地质学、储层地质学、地质统计学和油藏工程多学科结合的边缘学科。它伴随石油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经历了自20世纪30-50年代以油藏概念模型和一维、二维研究为主的早期发展阶段;60-so年代以三维油藏静态模型为主的快速发展阶段;以及90年代至今以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和四维模型为核心的成熟阶段。目前油藏开发地质学已成为油藏开发不可缺少的基础学科之一,正向着定量化、小尺度、确定性建模、非常规油气藏发展,在剩余油预测、提高石油采收率、油田环境保护、油田灾害预测和防治方面将为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关宇 《中国科技博览》2012,(20):535-536
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油田内部加密调整的潜力较小,稳产难度越来越大,为此在边部寻找潜力进行外扩布井变得越来越重要。进行外扩布井储层预测是技术的关键,高精度的储层预测才能减少外扩布井的风险,使外扩布井的经济性提高。本文以大庆油田某区为例,对河流三角洲外前缘相储层预测提出了独特的预测方法。主要是利用三维地震资料搞清外扩区域的构造、断层特征,利用GPTMap绘制油层剖面图,对发育稳定的储层做趋势外推的方法进行储层预测。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河流三角洲外前缘相储层的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16.
储层的物性及变化规律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地下油气的分布、储量、产量及产能,直接影响油气勘探与开发。本文阐述了储层岩孔隙性,渗透性的基本物理特性;总结储层地质建模的常用方法及其优点和局限性,分析得出,建模流程两次条件约束能够很好地进行模型参数控制;随机建模较确定性建模能更好地反映储层复杂的地质实际,提高预测评估精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油藏精细描述和储层内部结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动静态测试资料,分析在堵井堵前及堵后井组油层动用状况、井组注采关系变化情况及目前井组剩余油分布状况,找出目前剩余油较富集的井、层,通过拔堵、调换堵层等方法对在堵井实施改造,达到增油降水的目的,对提高油层动用状况,减缓产量递减,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引言 吐哈盆地红台油气田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鄯善县境内,位于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东部,主体为一背斜构造,其内部存在多条小断裂,使得局部构造复杂化;气藏为特低渗、低丰度构造一岩眭凝析气藏,储层薄、相变快,储层预测难度大,储层预测厚度存在不确定性,有效层受构造、岩性、物性多重因素控制,有效厚度预测难度大,仅通过地震资料进行平面砂体预测存在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19.
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横向变化快,向来是储层预测的难题。地震资料又因分辨率低,普通的储层预测方法对碳酸盐岩储层效果不佳。分频技术通过傅立叶变换、最大熵谱方法或者小波变换,将地震数据变换到频率域进行解释,克服了地震分辨率不低于四分之一波长的弊端。在本研究区内,结合钻井资料,对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钻数据一致,刻画了碳酸盐岩储层测空间站不规律,提高了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20.
孤岛油田聚合物驱试验取得了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注聚区油井单井见效、见聚特点不同,按单井含水的变化划分为:见效低谷型、见效初期型、见效波动型、回返型、不见效型,每种类型的影响因素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储层参数、剩余油饱和度、注采关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