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杏鲍菇深层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影响杏鲍菇生长的4个主要营养因子进行试验研究,得出液体培养杏鲍菇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为黄豆粉,最佳无机盐KCl,最佳维生素为复合VB;对液体培养杏鲍菇的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不同配比进行正交试验,得出液体培养杏鲍菇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5%可溶性淀粉、3%黄豆粉、0.15%KC1、75靏/mL的复合VB.用优选培养条件培养杏鲍菇菌丝,每100mL培养液平均可产干菌丝3.163g.  相似文献   

2.
通过单因素试验,以菌丝体干重为指标,筛选出白灵菇深层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分别是玉米淀粉、麸皮、KC1、复合维生素B(VB1+VB2+VB6):进而采用通过U8*表进行均匀设计试验得出各组分浓度与菌丝体干重的同归方程,得知菌丝体干重与玉米淀粉浓度的倒数、麸皮浓度呈正相关,与KC1、复合维生素B的浓度呈负相关,从而得出优化培养基为玉米淀粉1.6%、麸皮3.0%、KC1 0.9%、VB12 mg/100mL、VB22 mg/100mL、VB,2 mg/100mL,并采用该优化培养基进行验证试验,结果均在理论产量的置信区间内.  相似文献   

3.
生淀粉糖化酶产生菌营养条件的初步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酵培养基组成对菌株产酶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出菌株产酶的最佳发酵培养基.优化结果表明,以玉米淀粉为碳源,蛋白胨和酵母膏为复合氮源,满足该菌对维生素和主要无机盐的需要时,生淀粉酶活力可达194.9U/mL,是优化前的1.1倍.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油酸促进灵芝菌丝体高产灵芝三萜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旨在提高灵芝三萜的产量。实验进行了碳源、氮源等单因素的筛选,利用CCD实验设计对培养基进行优化,以及对发酵条件单因素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促进灵芝菌丝体高产灵芝三萜的最优条件为:培养基成分为可溶性淀粉3.4%、鱼蛋白胨0.72%、KH2PO40.3%、Mg SO40.15%、VB10.005%(m/v),p H5.5,在发酵培养第0 d加油酸4.38%(v/v);装液量为100 m L,接种量为10%(v/v),发酵天数为9 d,胞内三萜产量达到(282.67±3.77)mg/100 m L。该方法不仅大幅度提高了三萜产量,对于灵芝的工业化生产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碳源、氮源、无机盐对双孢菇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对双孢菇(Agaricus bisporus)深层发酵生产胞外多糖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并建立了葡萄糖、KH2PO4、蛋白胨变化的二次回归方程,探讨了各因子对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最终确定适宜的培养基条件为葡萄糖35.7g/L,KH2PO42.1g/L,蛋白胨3.1g/L;在此条件下可得到胞外多糖的最大产量,预测值为1.86g/L,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得到胞外多糖的产量为1.87g/L.  相似文献   

6.
《食品工业科技》2013,(04):193-197
研究了碳源、氮源、无机盐对双孢菇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对双孢菇(Agaricus bisporus)深层发酵生产胞外多糖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并建立了葡萄糖、KH2PO4、蛋白胨变化的二次回归方程,探讨了各因子对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最终确定适宜的培养基条件为葡萄糖35.7g/L,KH2PO42.1g/L,蛋白胨3.1g/L;在此条件下可得到胞外多糖的最大产量,预测值为1.86g/L,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得到胞外多糖的产量为1.87g/L。   相似文献   

7.
以蔗糖和蛋白胨为碳源和氮源,以蛹虫草为菌株进行液体深层发酵。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添加量对菌丝体产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其发酵工艺,得到的最佳发酵条件为:磷酸二氢钾1.5 g/L,硫酸镁2.0 g/L,维生素B130 mg/L,维生素B1230 mg/L,此时菌丝体产量为28.23 g/L。  相似文献   

8.
孙科  周凤侠 《食品工业科技》2015,36(11):172-175
通过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XSY0607液体深层发酵柠檬酸的培养基优化实验,得出如下结论:通因实验得出黑曲霉XSY0607发酵柠檬酸的最佳碳源为水稻秸秆、最佳有机氮源为蛋白胨、最佳无机氮源NH4NO3、最佳生长因子为牛肉膏。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得到黑曲霉XSY0607发酵柠檬素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水稻秸秆粉6%、蛋白胨4.5%、NH4NO30.5%、牛肉膏0.75%、KH2PO40.15%、Mg SO40.045%和Fe SO4·7H2O 0.0015%。同时通过极差分析还可得出黑曲霉XSY0607发酵培养基中不同成分对柠檬酸发酵的影响顺序为水稻秸秆>蛋白胨>NH4NO3>KH2PO4>Mg SO4>Fe SO4·7H2O>牛肉膏。使用优化后的培养基进行柠檬酸发酵实验,柠檬酸产量为83.6mg/m L,较优化前产量提高了31.83%。   相似文献   

9.
为得到产磷脂酶D的最优培养基组成,以一株分离至土壤的链霉菌为研究对象,以菌体浓度和酶活为测量指标,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各种碳源、氮源为考察因素,分析各因素对产磷脂酶D的影响,确定最佳碳源和最佳氮源分别为玉米淀粉、大豆蛋白胨和酵母粉。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碳源和氮源的配比。在正交试验结果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无机盐K2HPO4和MgSO4的添加量。最终确定其最佳配方为:玉米淀粉10 g/L,大豆蛋白胨10 g/L,酵母粉5 g/L,K2HPO42 g/L,MgSO40.3g/L。用该配方培养菌株24 h后,酶活达到最高为3.53 U/mL,是优化前的1.63倍,为产磷脂酶D链霉菌大规模发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宋河酒厂窖泥、酒糟、酒厂废水为样品,从中分离出100株菌株,经初筛、复筛和酒精发酵试验,最终获得1株耐酒精度为18%vol酵母菌,编号为A16。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p H值4.5、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复合氮源(酵母膏和蛋白胨的比例为2∶1)、无机盐为Mg SO4·7H2O、接种量为10%、转速100 r/min、装液量为150 m L/250 m L;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培养基最佳配比为:葡萄糖25%,酵母膏2%,蛋白胨1%,Mg SO4·7H2O 1%,(NH4)2SO41%,KH2PO41%,菌株A16的酒精得率70%。  相似文献   

11.
结冷胶是一种微生物胞外多糖,通过药瓶发酵实验得出结冷胶培养基的最佳培养成分:实验以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可溶性淀粉,乳糖分别为碳源,其他成分不变,得出最佳碳源为蔗糖,然后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用量为3%;以牛肉膏,蛋白胨,酵母膏,豆饼粉,硝酸铵分别为氮源,其他成分不变,得出最佳氮源为豆饼粉,然后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用量为0.5%;以MgSO4,KH2PO4,NaCl,KCl,MnCl2,FeSO4分别为无机盐,其他成分不变,得出添加MgSO4和KH2PO4的产量都很高,再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最佳用量;最后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培养基最佳成分:蔗糖为3%,豆饼粉为0.6%,MgSO4为0.06%,KH2PO4为0.14%。  相似文献   

12.
以金针菇为试验材料,对液体种子发酵培养基的组分进行了筛选及优化。 以pH值、还原糖、氨基酸态氮、酶活力、菌种生物量 和菌丝球数目为评价指标,选择碳源、氮源、无机盐、维生素为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液体培养基配方。 研究结果表明,金针菇 的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3%、黄豆粉5%、KH2PO4 0.05%、VB2 0.005 0%。 在此优化条件下,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 力最高,分别为1.28 U/mL、1.25 U/mL和1.84 U/mL,相应的菌丝干质量为0.71 g/100 mL。  相似文献   

13.
以姜黄素(curcumin,CUR)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初筛出83株菌种,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复筛,得到5株可以以姜黄素为底物生产二氢姜黄素(dihydrocurcumin,DHC)与四氢姜黄素(tetrahydrocurcumin,THC)的菌株。以初始产率最高的菌种作为目的菌种,通过形态学特征与26S rDNA D1/D2区基因序列比对鉴定出该菌株为Cyberlindnera rhodanensis。对基础发酵培养基中碳源、氮源及无机盐进行单因素优化,得出结果为,产DHC的最佳碳源为40 g/L葡萄糖、氮源为30 g/L蛋白胨、无机盐为2 g/L K_2HPO_4,在此条件下产率由10.49%提高到20.20%;产THC的最优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分别为20 g/L葡萄糖、20 g/L蛋白胨和3 g/L K_2HPO_4,优化后产率由13.67%提高到24.31%。首次筛选得到1株能以姜黄素为底物,通过微生物转化得到二氢姜黄素与四氢姜黄素的酵母菌,为姜黄素加氢衍生物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并且提供新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浓度.最佳培养基的基本组成为蔗糖1.25%,大豆蛋白胨1.25%,磷酸二氢钾2mmol/L,牛肉膏0.3%,蛋白胨1%,氯化钠0.5%,硫酸铁3mmol/L.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4℃,发酵时间4d,70mL培养基的接种量为3%.  相似文献   

15.
灵芝菌丝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利用液体深层发酵方法进行灵芝菌丝发酵最佳培养基的确定。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可溶性淀粉、葡萄糖、蛋白胨、麸皮、MgSO4·7H2O、KH2PO4对液体深层发酵灵芝菌丝生长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灵芝液体深层发酵的最适培养基配比为可溶性淀粉1%,葡萄糖2.5%,蛋白胨0.1%,麸皮0.5%,MgSO4·7H2O0.015%,KH2PO40.1%。发酵6d干菌体得率为19.91g/L。  相似文献   

16.
桑黄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桑黄菌丝体产量的液体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对桑黄菌丝体产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碳源、氮源、维生素对菌丝体产量的影响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桑黄的最佳液体培养条件:玉米淀粉0.5%,酵母膏0.1%,VB1 0.1%,培养时间6d,得到桑黄菌丝体干重为18.43g/L。  相似文献   

17.
以黑皮鸡枞菌菌丝日生长速率为指标,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的碳源、最佳碳源的最优量、最佳氮源、最佳氮源的最优量,然后经过响应面试验的优化,得出最佳固体培养基配方:琼脂20 g/L,果糖23 g/L,胰蛋白胨3 g/L,VB12 mg/L,自然p H的条件下,通过验证培养后,黑皮鸡枞菌丝生长速率达到0.9 cm/d。  相似文献   

18.
以白地霉菌(Geotrichum candidum)为出发菌株,通过培养基的优化来提高辅酶Q10产量.研究碳源、混合碳源配比、氮源、混合氮源配比、无机盐、促进剂等因素对菌体干重及辅酶Q10产量的影响.确定菌种最佳培养时间为48 h,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2g/L、果糖8g/L、酵母浸粉4.5g/L、蛋白胨1.5g/L、Fe2+浓度23mg/L、50mL发酵培养基中胡萝卜汁添加量37mL,辅酶Q10产量达59.62mg/L,比培养基优化前提高了25%.  相似文献   

19.
以产黄酮甘草内生真菌YF-A为研究对象,对其发酵产黄酮的工艺进行了优化。首先确定了该菌株合适的碳、氮源种类以及发酵周期,然后选取碳源浓度、氮源浓度、发酵起始p H值、发酵温度等4个发酵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菌株合适的碳氮源为葡萄糖、蛋白胨,发酵周期为4 d。氮源浓度和发酵温度对菌株YF-A的黄酮产量影响极显著(P0.01),其次为碳源浓度的影响(P0.05),发酵起始p H值的影响很小。得到的优化发酵工艺条件为:培养基中葡萄糖25 g/L、蛋白胨1.5 g/L,p H值调节至7.0,接种后在120 r/min、32℃下发酵4 d。在此条件下,得到的黄酮产量为143.4μg/m L,比优化前的黄酮产量(108.5μg/m L)提高32.2%,检测到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3种甘草黄酮成分,含量分别为25.8、0.45、22.55μg/m L。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类胡萝卜素的降解率,对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hormaechei)A20菌株的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响应面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分别为葡萄糖、混合氮源(酵母膏∶蛋白胨=2∶1)和K2HPO4,再以这3个因素为考察因子,以类胡萝卜素降解率为响应值,设计了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实验,得到降解类胡萝卜素的最佳培养基组成:葡萄糖8 g/L,混合氮源(酵母膏∶蛋白胨=2∶1)14 g/L,K2HPO40.72 g/L。类胡萝卜素降解率从最初的45.7%提高到77.37%,与初始的发酵培养基相比提高了69.30%。说明Box-Behnken实验设计法用于降解类胡萝卜素菌株的培养基优化是可行的,数学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观察值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