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G475kg·m^-1热处理钢轨在焊轨厂的焊接工序前,发现数支钢轨在轨底出现裂纹、掉块伤损。对伤损钢轨取样进行检验、分析,发现钢轨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显微组织及非金属夹杂物级别均符合相应技术标准要求。根据钢轨裂纹伤损特征,采用MSC·Marc软件对钢轨堆垛中的受力状态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钢轨出现轨底裂纹伤损的原因是,钢轨堆垛时未按要求放平,钢轨出现倾斜,造成一侧轨底角局部受力过大,从而产生裂纹伤损。  相似文献   

2.
U75V热轧钢轨铺设在曲线半径R=400m地段使用2a(年)多,部分钢轨出现了严重的接触疲劳裂纹及剥离掉块伤损,采用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以及能谱仪分析、光学显微镜分析等方法对钢轨伤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钢轨出现剥离掉块和接触疲劳裂纹伤损的主要原因是轮轨接触圆角处的接触应力过大超过其接触疲劳强度,在钢轨塑性变形层表面萌生疲劳裂纹并沿变形流线方向疲劳扩展,在轮轨接触圆角处形成疲劳核伤;可通过提高冶金质量、铺设高强度等级的钢轨、改善轮轨接触关系及受力状态、对出现接触疲劳裂纹的钢轨进行打磨等措施来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田克琦  汪慎隆 《工程力学》2000,2(A02):164-168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国内主要铁路干线和专用线的运量不断增长,内燃、电力大型牵引一的广泛使用,轴重和重工列车也相应增大,必然加重轨道的负荷,加速钢轨和道岔的伤损和缩短更换周期。高锰钢整铸辙叉是薄弱环节,它因存在着设计和铸造工艺的缺陷,实用中辙叉的严重磨托,裂纹、揭盖等伤损经常出现,为保行车安全,造成更换频繁,成本加大。本文试从高锰钢性质和整铸辙叉的设计、铸造工艺、养护维修等方面,根据实用情况找寻薄弱  相似文献   

4.
某城际高速铁路开通运营仅约半年,使用的U71MnG60kg/m热轧钢轨在某车站列车进站端的半径为600m的一曲线路段上随机出现多处严重轨头踏面掉块伤损。经对钢轨伤损状态的分析以及化学成分分析、拉伸性能测试和金相检验对掉块伤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钢轨轨头踏面的掉块伤损是由其表层的马氏体组织造成,而马氏体组织的产生则是因列车车轮对钢轨的严重摩擦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胶接绝缘接头是重载列车准确定位和区间信号传递的重要基础设施,但由于接头是线路的薄弱部分,易产生伤损病害导致轨道结构动态作用增大,为研究病害接头和新装接头对轨道结构的振动影响特征,在重载线路上进行了接头病害的静态测试调研和现场行车试验,分析了重载列车作用下病害接头和新接头对轨道结构振动传递、分布及频谱特征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病害接头在长期动载作用下行车方向下侧钢轨出现了明显的低塌和钢轨硬弯病害。列车动载引起的轨道结构振动峰值分布具有随机性,整体上病害接头处钢轨振动峰值分布服从ln N分布,而新接头的服从N分布,两种接头处轨枕服从双峰分布。病害接头处轨道振动明显较新接头大。从反映冲击特性的峭度值来看,病害接头钢轨峭度值远大于3,存在较强冲击振动,而新接头处小于3,无冲击振动。车轮驶过接头轨缝,在迎轮侧钢轨病害接头会产生两次较大振动峰值,而新接头只有一次振动峰值。车轮动载会激发病害接头轨道结构高频振动,尤其在钢轨和道床中存在1 500 Hz以上的高频振动。随着车速的增大,接头处轨道结构振动相应增大,但各部位的增大趋势并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6.
对于钢轨内部伤损的检测,可以采用超声、射线探伤等方法。但在野外作业,最简便、有效、快速的方法,当推超声波探伤。西德、日本、美国、苏联等,都有专用的铁路钢轨探伤车。除了有手推小车外,还有火车头牵引的大型探伤列车。使用探伤车后,钢轨内部伤损可以预先发现而做到预先更换,预先防范,对保证铁路安全起了重要作用。 我国铁路部门,各工务段,都有专业的钢轨探伤组,常年累月对钢轨进行超声探伤。使用的仪器,起初是进口国外的,以后自己制作了JGT—1型(单通道)和JGT—2型(双通道)等专用的钢轨探伤仪。但由于铁路业务日益繁忙,钢轨伤损日益…  相似文献   

7.
铁路钢轨打磨目标型面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基于轮轨接触界面法向间隙的钢轨踏面设计方法,寻找了重载线路上较小轮轨接触应力水平的钢轨打磨目标型面,为新铺设钢轨预打磨及预防性打磨方案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根据三维非赫兹滚动接触理论寻找了轨头的优化范围,在此范围内能保证轮对动态横移过程中,轮轨接触点附近最小法向间隙的钢轨轨头外形。针对重载线路轮轨伤损严重的问题,利用目前的方法对现有的60kg/m钢轨进行了优化设计。利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及三维弹性体非赫兹滚动接触理论对优化前后钢轨踏面与原车轮接触时静态接触性能及动态接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轮轨界面之间具有较好的"共形"接触特性,在不降低车轮其他动力学性能的情况下,钢轨踏面优化后的轮轨接触应力显著地降低,并且使左右轮轨磨耗程度趋于均衡,可以有效降低轮轨磨耗与滚动接触疲劳。  相似文献   

8.
该文对两万吨重载列车因机车信号突变引发的LKJ输出紧急制动及由此产生的危害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当前执行的LKJ控制模式设定规范,对信号突变使两万吨重载列车产生紧急制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现行LKJ规范下,通过优化LKJ控制模式,可减少机车信号突变引发的LKJ输出紧急制动对两万吨重载列车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某高速铁路钢轨踏面存在多处凹坑。采用宏观观察、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等方法,对钢轨伤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钢轨踏面凹坑是由于列车运行中金属异物压入所致;异物镶嵌在动车组车轮踏面上,随车轮转动对钢轨造成连续碾压,形成一系列凹坑;由于异物硬度远高于钢轨基体,因此异物压入后钢轨基体组织产生严重塑性变形和微裂纹。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国内某地铁线路运营期间发生PR弹条异常伤损情况,对应用线路进行轨道结构实况调查及扣件弹条伤损统计,总结了现场扣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通过弹条伤损区间钢轨动态位移的测试及钢轨波磨的检测和分析,得到轨道系统动态位移和轮轨作用的激励频约为722 Hz。对比弹条在安装状态下的模态和受力分析结果,组装弹条存在某阶730 Hz模态频率与轮轨作用的激励频率接近,认为轨道不平顺以及轮轨激励频率与弹条振动模态重合产生的共振是引起弹条受损加速,是异常伤损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为地铁工务部门的线路维保提供理论及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1.
简要分析了目前我国铁路运输存在的运能与运量不相适应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重载运输的必要性。介绍了开行重载列车运输的两种形式。阐述了在开行重载列车的线路上如何改造站场,以适应大机牵引的需要。最后通过站场示意图的形式进行解释,来说明站场改造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作为我国能源运输骨干线路的朔黄铁路运量需求逐年攀升,但目前运量已经接近既有线路设计及现在运输组织模式下的极限。该文针对该问题,借助当前先进智能化技术发展,设计了一套适用于朔黄铁路的基于移动闭塞的重载列车自动驾驶系统。该系统根据朔黄铁路重载列车运用现状,可兼容LKJ和ATP共2种信号制式,并进行不同信号体系的无缝切换,可替代人工操纵,实现重载列车的高品质自动化运行。另外,该文参照朔黄铁路现有组织模式,重点分析了运用机车自动驾驶后给铁路企业带来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移动闭塞的机车自动驾驶系统能够有效提升朔黄铁路运输能力,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和重大的研究、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世纪50年代之后,重载铁路因运能大、效率高级运输成本低等优势在全球各国铁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大宗货物运量比重较高的国家,使用率更高。作为一项综合系统工程,重载运输涉及的基础设施较多,如路基、桥梁、隧道等。本文主要对重载铁路轨道、路基等线下基础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究,以期全面提升铁路工程建设质量,推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丁怡 《声学技术》1990,(1):44-44
由上海超声波仪器厂设计生产的JGT-J型钢轨探伤车,是八六年国家银质奖产品4GT—3型钢轨探伤车的更新换代设备。 JGT—4型钢轨探伤车的五个通道能同时对轨头、轨腰和螺孔探伤,并采用发光二极管排列成钢管截面图形,可形象直观地探测轨头、轨腰的伤损情况,其中螺孔裂纹显示在国内外均属首创。运用高效升压电路和发射电路代替变流器升压和可控硅发射,不仅缩小了体积,且具有效率高、功耗低,灵敏度高的优点,在距离增益电路中,加强了50°探头的二次波,不削弱一次波;在提高螺孔伤损识别电路的判别能力,加强杂波抑制电路和提高显示画面清晰度三方…  相似文献   

15.
随蓿近年来铁路运输向着高速、重载的方向飞速发展,中国铁路已经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展开了史尤前例的跨越式发展。铁路运输高速度、超重载的发展方向对钢轨的耐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求。研发一种可行仃效、成本低廉、操作使用方便的防锈技术不仅可以节约运输成本、降低工务、电务维修作业量、提高安令行车质量,更重的是避免大量的钢材浪费,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贡献。本文结合笔者在上海工务大修段丹阳工务大修基地施工时的工作实际就钢轨锈蚀现象和防锈技术做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JGT-Ⅺ型产品是一种高性能微型探伤仪。它不仅具有轻巧灵便的探枚式构造,而且通道多,灵敏度高,探测范围全面。特别是象形显示方式直观,操作简易,即使非专业人员也能很快地掌握使用。 本仪器可用于探测钢轨的核伤,螺孔裂纹,水平裂纹,纵向裂纹以及焊缝裂纹等各种伤损,适用于“43”、“50”、“60”等多种轨型。对站线,弯道、道岔前后段等用大型仪器不便检查的路段,本仪器特别合适。 主要技术性能 1)通道数:三通道,具有三路发射和接收。 2)显示方式:64只发光管平面显示,可以直观地显示出轨头,螺孔及轨腰部位伤损。绿色表示钢轨各部位,红色表…  相似文献   

17.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锦江乐园至莘庄路段P60钢轨使用至今已出现不同程度伤损。曲线路段的部分钢轨外轨内侧出现鱼鳞伤,严重的鱼鳞伤甚至向下发展导致核伤。鱼鳞伤在疲劳裂纹的初期发展缓慢,随着疲劳荷载次数增加,裂纹深度扩展速率dh/dN发生转折。定义裂纹深度扩展速率发生转折时对应的疲劳荷载的次数为鱼鳞伤萌生寿命。  相似文献   

18.
一、研究背景辙叉一般由叉心、翼轨和联结零件组成,是使铁路列车车轮由一股钢轨越过另一股钢轨的设备。由于我国铁路高密度、大运量、大轴重、客货混跑的特殊运输条件,辙叉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车轮巨大交变冲击载荷作用。在接触应力的作用下,轨顶面次表层不断产生层状剥落,最终导致辙叉磨损到限失效。而辙叉磨损病害是引起列车运行不平稳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工务段需要定期检测辙叉,及时掌握辙叉磨损程度,消除安全隐患。目前,国内辙叉检测主要采用手工测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高速铁路扣件弹条伤损的原因,本文以高速铁路ω型扣件SKL弹条为研究对象,进行了SKL弹条的传递函数特性、钢轨波磨激励频率及不同螺栓扭矩下弹条模态频率分析研究,试验及仿真分析发现:高速铁路轮轨作用下的激励频段和SKL弹条安装条件下的频率响应峰值吻合,认为弹条在此频段可能发生共振并导致伤损。在扣件弹条伤损机理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同时对SKL弹条进行结构参数优化,并对优化前后的SKL新旧弹条进行落锤冲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SKL弹条峰值频率由原来的542 Hz、619 Hz分别跳跃到654 Hz、879 Hz。同时,优化后弹条的总振动级由125.7dB降到107.9dB,振动级下降17.8dB。  相似文献   

20.
钢轨隐伤病害在重载铁路中大量存在,病害发展后期会导致病害位置整个轨道-路基动态响应增大,严重影响轨道-路基正常服役状态。为研究重载铁路典型隐伤病害产生后对整个轨道-路基的时频域影响特征,开展了现场静态测试与病害原因分析,以及分别进行了病害断面和正常断面的动态行车测试对比试验,得出了病害断面的时频域及振动传递特征。结果表明:病害断面钢轨轨头存在局部低塌、剥离掉块及多裂纹病害,轨头表面会存在明显的裂纹扩展区,其呈Y型扩展并有贯通整个轨头的趋势。病害断面轨道-路基振动明显较正常断面大,其中钢轨、轨枕、道床及路基振动大小均值分别是正常断面的26倍、23倍、13倍及5倍;病害断面轨道-路基频谱峰值存在转向架和邻轴距为基频10 Hz左右的周期性调制频率;病害断面轨枕下道砟粉化严重导致振动能量在2000 Hz附近几乎无衰减,而正常断面在2000 Hz附近由上至下各层之间振动能量依次减小;车速增大对病害断面钢轨振动冲击影响最强烈,对其下部轨枕及路基影响在45~75 km/h内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