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图像内外:中国古代城市地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中国古代城市地图作概要梳理,对于各历史时期城市地图的主要类别、特点等进行述说:结合当前地图史研究状况,提出其中存在问题,认为中国古代地图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次,从城市与建筑史角度提出志书地图、大比例城市地图以及区域地图在城市意象、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区域城市体系三个方面的相应作用;最后,强调文字文献与图像研究的结合,通过基于"历史城市数据库"的定量分析以及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研究工具,推进历史城市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2.
沈丹杰 《建筑技艺》2022,(S1):245-247
文章首先提出什么是“古城格局”,笔者采用古代城市地图转译法,将多张绍兴古代地图,通过要素处理、基准地图配准、信息定位、空间纠错,整合成绍兴城市历史地图,该图可作为判断绍兴古城历史格局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严巍  董卫 《建筑学报》2015,1(2):106-111
以洛阳为对象,提出了"城市历史文化空间梯度网络"的概念,通过古代城市地图图解、文献阅读、考古发掘、信息收集等手段,对不同时期洛阳城市历史文化空间网络在时间、空间形成的梯度变化进行研究,并以其演变与解读及历史信息的整合为例,探讨构建老城合理时空信息梯度网络的方法,并在一体化的城市保护与发展时空观的基础上,探索城市更新过程中以历史信息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薇 《建筑师》2013,(3):75-85
对于历史城市而言,保护规划的核心工作之一是对保护对象作保护和控制地带划线并进行建设控制。但如此保护下来的本体除了传承和可观,是先人在城市规划、设计和建造时最重视和最有创意的内容吗?本文以南京明城墙保护总体规划为例,从古代城市地图发见,洞悉先人的创造智慧,独辟蹊径提出:历史城市存有的"智慧"、"体系"和"思想"是保护的关键。从而在划线方法、保护策略及具体操作层面进行创新,为历史城市保护方法一探。  相似文献   

5.
徐苗 《国外城市规划》2009,24(2):120-120
今年.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欧盟27个成员国的185个城市将受惠于欧盟各成员国在欧洲空间技术支持下共同打造的“城市地图”系统。该系统汇编了上千张卫星照片.以非常低廉的价格提供详细、准确的数字地图,上面有关于地表覆盖及土地利用的最新信息。这些信息使规划师能够更好地评估城市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机会与风险(比如洪水或其他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6.
周海萍  夏卿 《山西建筑》2014,(29):256-257
以温州城市水乡地图的绘制为例,通过对区域地理环境分析及资料收集,探讨了城市地图的手绘表达方式、地图设计中的创新方法和城市区域特色的感性表达,以通过丰富的艺术手法展现城市魅力,提升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7.
蔡峰 《建筑师》2011,(3):95-98
城市地图在记录城市的物理环境的同时,也将人们对城市的理解记录了下来.这种理解指导着人们在城市里的建造活动,进而影响城市形态的演变.本文从图像和物体的关系入手,探讨城市物质环境变迁背后的人的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营建理法体现了独特的文化脉络和人文智 慧,数象与形象的结合形成了数形空间的文化概念。其中,数 形和山川之于古代城市的营建理法体现了多尺度的空间考量。 聚焦数中的三、形中的山,从“三山空间”这一独特的山城营 建理法视角入手,分析其营建理法的历史缘起与空间内涵。从 秩序归纳与传说演绎结合的三山空间的营建缘起,到不同空间 尺度范围的营建理法体现:景观尺度下的象征图景营建、城市 尺度下的界面图景营建、环境尺度下的形势图景营建。并以典 型城市福州的“三山两塔”为实例,结合地域空间营建特征, 挖掘其历史营建内涵和特征,探寻其三山定城的形态演替和三 山两塔的图景演替,并挖掘梳理出面向三山空间的标于户外、 峙于域中、浮屠以镇空间营建理法。以史为鉴,以期为当代面 向城市更新视角下的历史图景保护与传承提供“中国营建智 慧”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浅析中国古代城市门户空间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门户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景观等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通过分析风水思想和礼制观念对中国古代城市门户空间环境创造中的影响,以及古代建筑的“门“的建筑艺术,从而为现代城市门户空间的景观创造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八景”是中国古代城市人居环境营建中约定俗成 的一种组景现象。如何更为深入地对“八景”起源、形成、发 展进行系统的梳理、归纳和再认识,更具现实意义。从人居环 境角度入手,通过对历史材料进一步梳理和研判,对“八景” 的历史进行了溯源,归纳总结了城市人居环境“八景”模式从 虚到实的嬗变路径与特点。我国古代城市人居环境“八景”模 式嬗变可分为起源、萌芽、形成、发展、衰落5个历史阶段, 贯穿我国古代人居环境建设的始终,具有人居内涵上的一脉相 承、生成模式的多源汇聚和传播方式相互融合的特点。结论可 为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理论实践和设计探索中,通过实例,从功能内容、空间形态和交通组织等多方面对城市商业综合体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现代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2.
基于ArcGIS城市大比例尺消防应急指挥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城市消防指挥调度要求快速反应和正确决策,而科学周密的决策需要以大量的空间信息为基础.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快速发展,GIS在城市消防应急指挥方面的应用不断开展,但存在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效性等诸多问题.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及发展,对于消防应急指挥系统而言,需要采用城市大比例尺地图来反映火场详尽真实空间信息才能为正确、快速的调度指挥提供依据.本文主要提出数据模型设计实现方案及消防模型设计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3.
城市影像地图与普通线划地图是两种不同的地图表现形式,两者既有共同点,又存在较大的差别.本文通过地理底图、符号注记使用、信息载负量、制作流程等方面的比较,简要分析了两者在设计制作上的差异,从而为城市影像地图与普通线划地图的设计制作在理论上与方法上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数学基础异构城市数字化地形图缩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不同数学基础的地形图数据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然后进行地形图的缩编,随后进行坐标转换,包括平面坐标转换,独立高程点加常数以及等高线的重构,最终形成标准分幅的城市数字化地形图.  相似文献   

15.
解析城市用地空间结构:基于南京市的实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南京大都市区划分566个交通小区及5个圈层、8个扇面,根据土地使用数据计算其居住、工业和商业用地的区位熵值,运用GIS和Surfer软件绘制相应的等值线图和3D图来解析城市空间结构.结果证实不同用地类型表现为不同空间结构:①居住用地呈圈层式结构;②工业用地具有圈层式及扇形结构两重性;③商业用地则是分等级的多中心结构.最后,根据这三类用地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概念模型,并将其拼成为一个综合模型.根据综合模型分析认为,在转型期内,土地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同时也认为政府和市场手段在引导城市空间结构变迁的过程中能够互补.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各类信息的大幅增加,随身携带的对开地图已难以达到既包含全城市域范围又详细表示城市信息两者兼得的理想效果.为此编者通过对制图区域分块、分层次展现城市各种要素信息的设计方式,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黄晓忠 《安徽建筑》2007,14(1):107-109
数字测绘产品是重要的地理数据,是现代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数据源,随着城市基础GIS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其数字地形图图库的维护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文章结合实践.对数字地形图图库的维护及其质量控制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结合武汉市测绘研究院承担的全景工程项目《太原市全景地图数据采集与发布》的数据生产与发布,详细介绍了全景地图的外业数据采集、内业数据处理与建库等全景数据制作过程以及成品全景地图数据的发布流程。  相似文献   

19.
于海漪 《华中建筑》2005,23(6):156-158
该文通过对比,寻找和挑选最能够反映当时城市布局的底图,整理文献中关于近代建设的项目,通过文献考证、现场调研和推测,确定、或者基本确定各个建设项目的具体位置。在得到复原图之后,分析南通近代建设的空间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地形图的信息化,既要符合城市地图图式规范可视化表达的要求,又要满足地理要素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一体化建库的要求。其质量检查相对于数字地形图在拓扑关系、逻辑一致性等方面又有新的要求。本文从信息化测绘对地形图的质量要求出发,探讨城市地形图图属一体化数据库设计及入库流程设计,并着重分析了信息化地形图数据检查流程、检查方法以及检查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