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铝液铸造是铝电解工艺流程的关键工序,原铝配料方法和配料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成品铝锭的质量。目前,国内铝冶炼企业的铸造配料基本都采用人工配比的方法,即根据电解槽的原铝分析报告和计划出铝量确定出铝的大致顺序,铝液基本按照出铝顺序灌人混合炉内进行配料。这种配料方法的弊端是:第一,人工配料稳定性较差,往往为了保证铝锭产品的合格率,采取下限配料,  相似文献   

2.
铝液腐蚀1Cr18Ni9Ti不锈钢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锈钢在铝液中容易受到腐蚀,本文对铝液腐蚀1Cr18Ni9Ti不锈钢的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腐蚀试样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和能谱成分分析,并结合铁铝相图,提出不锈钢在铝液中的腐蚀机理,测得了腐蚀层界面厚度约为10μm,这与碳钢铝液腐蚀的腐蚀层界面厚度几百微米相差很大。  相似文献   

3.
介绍铝电解机制对电解铝液中形成Al2O3夹杂物的影响,分析铝液中Al2O3夹杂物形成的机理,推算CO2对铝液扩散的质量传递方程,描述效应处理过程对铝液中Al2O3夹杂物形成过程的影响。利用Person-Waddington电流效率模型测算电解铝液中可能形成的Al2O3夹杂物最大值。结果表明:电解过程生成的Al2O3夹杂物对铝液的污染,是短流程工艺影响铝熔体冶金质量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4.
铝及铝合金含氢量直接测定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阐述了铝铸件针孔产生的原因,对铝液直接测氢方法与装置进行了详细的评述。对铝液直接压力测氢方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该方法测试简单,能在数分钟内测出铝液中氢的浓度。  相似文献   

5.
铸铁在铝液中浸蚀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铸铁在铝液中的浸蚀机理,发现铸铁在铝液中是通过铝原子的扩散,形成铁铝合金层后剥落和溶解造成浸蚀的。铸铁中的片状石墨对铝原子的扩散有很好的阻碍作用,并在铸铁表面上形成由石墨碳、Al_4C_3和铁铝化合物组成的保护层,进一步提高铸铁在铝液中的耐浸蚀性能。获得均匀分布的细小A型石墨,消除碳化物有利于提高耐浸蚀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善铝合金重力铸造中针孔及夹杂缺陷,通过对吹氮净化铝液工艺中的旋转喷头的改进,来细化氮气气泡的体积,增加氮气与铝液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除气除渣的效果,达到铝液净化的目的,最终提高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张维兰 《热加工工艺》2007,36(13):56-58
讨论了各工艺因素对消失模铝合金铸造质量的影响,分析了各工艺参数与铸造缺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保温涂料及一定的涂层厚度有利于提高铝液的充型速度;浇注温度越高、直浇道空心面积率越大,铝液充型速度越快;模样厚度太厚或太薄,均会使铝液充型速度降低;一定的直浇道长度及直浇道面积有利于提高铝液的充型速度;施加负压会使铝液的充型速度大大提高,但负压过大会增大铸造缺陷。  相似文献   

8.
稀土和镁对热浸镀铝液和镀层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热浸镀铝液中添加微量稀土和镁对铝液质量和镀铝层厚度的影响及镀铝层的表面和第二相的形貌。结果表明,微量稀土改善了铝液的质量和镀层的组织,而微量镁有损铝液质量和镀层组织。  相似文献   

9.
曾辉 《铸造技术》2007,28(5):673-675
分析不锈钢、球墨铸铁、灰口铸铁、过共析钢等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研究了材料组织结构对抗铝液侵蚀能力的影响,试验得出各种材料抗铝液侵蚀能力比较数据。在此基础上设计陶瓷-金属表面复合材料,讨论了构成陶瓷-金属表面复合材料的方法和工艺,用陶瓷中的Al2O3成分抵抗铝液对母体金属的侵蚀。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抗铝液侵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用PAL精炼剂喷射器处理铝液的优点派罗特克公司1引言多年来,铸造业一直用精炼剂对铝液进行处理。这是一个把几种盐的混合物加入铝液并进行搅拌的过程。它促进物理和化学反应,使非金属颗粒不润湿并浮至液面,浮渣在浇注前被清除。一般的做法是从铝液中把氧化物和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