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处理及实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得出直接漏风是空气预热器漏风的主要因素。并从直接漏风根本原因出发,介绍了空气预热器漏风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某电厂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改造实例,说明了采取正确措施减小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对电厂经济性、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空气预热器漏风的机理及国产三分仓容克式空气预热器漏风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上海石洞口电厂空气预热器改造为例,详细介绍了该厂1号机组空气预热器的改造方案与改造成果.总结介绍了随后几年陆续进行的3台机组空气预热器的改造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3.
电站锅炉对空气预热器采用单列布置的案例越来越多,从空气预热器的结构、性能及经济性方面分析了单列三分仓和单列四分仓空气预热器的各自优劣性。同时,也对空气预热器单列布置进行了详细分析,特别是空气预热器的可靠性、抗堵灰及控制风温偏差对机组安全运行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气预热器转子红外热图分析的空气预热器热点检测方法.通过对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坐标转换并采用三次样条法进行像素的插值,获取空气预热器转子的红外热图,然后采用小波变换的软阈值去噪法对其进行滤波,在此基础上提取能量特征,并采用能量特征对空气预热器的不同工作状态(正常、异常)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空气预热器的异常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5.
烟气侧效率和空气侧效率表征空气预热器的换热能力,在空气预热器性能考核中起到重要作用,而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对排烟温度有一定的影响。ASME PTC4.3标准中利用实测数据进行烟气侧效率的计算,该方法容易受到空气预热器本体以外因素的影响,且没有考虑到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对排烟温度的影响。对传统计算方法提出质疑,提出了一种修正的烟气侧效率和空气侧效率计算方法,利用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对排烟温度进行了修正,剔除了部分外界因素对空气预热器本体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大量试验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6.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是大型电站锅炉广泛采用的尾部换热设备,空气预热器的性能对锅炉机组的效率有很大影响。通过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在运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空气预热器整体性能的方案,并针对这些问题,总结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对提高空气预热器的性能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空气预热器漏风对机组性能的影响,以某33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空气预热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计算其漏风率对排烟温度、热风温度及风机电耗影响的热力学模型并进行了性能计算,结果发现,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对锅炉效率及风机电耗均影响较大,尤其是漏风点在空气预热器的热风出口处,在该处当漏风率为20%时对锅炉效率影响可以接近0.6%,同时增加风机电耗超过730 kW。除对机组经济性影响较大之外,空气预热器漏风还会对机组的可靠性产生较大影响,比如管式空气预热器会降低机组的出力,造成机组非计划降低出力事件;对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可能还会造成机组非计划停运事件。为了更好的监控空气预热器漏风,还提出了一种监测空气预热器漏风率的方法,即通过监测相同工况下不同时间段空气预热器出口热风与进口冷风流量之间的差异来判断空气预热器漏风的严重程度,为合理安排空气预热器的检修周期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空气预热器的可靠性对燃煤发电机组锅炉运行安全和节能至关重要,而传统的故障诊断主要依靠技术人员的生产经验,存在故障定位时效性差、事故防范措施不全面等问题。基于大量燃煤发电机组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故障案例分析,建立了空气预热器故障树模型,较为完整地揭示了空气预热器故障类型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最小割集分析得到20个最小割集,确定了空气预热器故障模式;通过结构重要度计算定量分析了25类故障对空气预热器故障的贡献大小,标识出了空气预热器故障的薄弱环节,实现了对各类故障危险等级的准确评估。在故障树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对1起中心驱动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停转事件进行了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故障树分析(FTA)法的空气预热器故障模型不仅为采取突出重点、系统科学的防范措施提供了直接依据,还对故障的迅速定位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针对600 MW锅炉机组加装SCR系统的空气预热器改造过程,提供了改造前后的空气预热器对比性能参数,对改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改造发现,加装SCR会导致空气预热器入口烟气温度下降,影响空气预热器的换热量.空气预热器通过增加部分换热面能改善空气预热器的换热情况.对氨气逃逸率控制良好的锅炉,空气预热器堵灰程度和阻力上升均很轻微.对磨煤机进口要求温度较高的运行情况,改变空气预热器的转向为先加热一次风,能明显提高一次风出口温度,保证制粉系统在锅炉低负荷时的灵活条件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为了预防空气预热器出现堵塞问题,阐述了空气预热器堵塞的生成机理,硫酸氢铵堵塞与冷端腐蚀为空气预热器生成堵塞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氨逃逸测点进行优化,同时采用高声强调频吹灰器去除灰渣,可有效防止空气预热器出现硫酸氢铵堵塞现象。利用陶瓷材料作为空气预热器冷端的传热元件,并将耐腐蚀材料作为空气预热器受热面的制作原材料,始终保持空气预热器的冷端壁温高于烟气酸露点,有利于降低空气预热器出现低温腐蚀现象的概率。将优化后的空气预热器应用于燃煤锅炉中,可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1.
刘亮 《锅炉技术》2011,42(1):16-18
结合具体项目从性能、结构配套件和投资收益上对2台布置三分仓预热器和1台布置四分仓预热器比较研究.提供一些有关此方面的背景知识,为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设计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程健  张斌 《锅炉制造》2011,(1):11-14
本文对电站锅炉运行中存在的漏风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对漏风地点不同对电站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影响、漏风率定义的准确涵义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某台300Mw锅炉的空气预热器进行了热力计算,得出了不同漏风率下对应的出口烟气和空气温度的变化规律;总结了对于不同位置的漏风的防治措施,对电站锅炉的安全运行及节能降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非均匀发火柴油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生停车后无法启动的故障对柴油机空气启动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在柴油机启动空气分配器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对比改进前后柴油机的启动成功率和耗气量变化,以及柴油机启动系统耗气量的理论值和试验值,证明改进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率的分析,说明了漏风控制系统在降低漏风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及由此对电厂经济运行所带来的益处。  相似文献   

15.
介绍客车发动机用空气滤清器的选型、进气系统原始进气口的设计及空气滤清器的布置方式和进气管路的设计原则等,并指出一些进气系统设计及布置方面的常见错误。  相似文献   

16.
空调新风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新风量的大小与空气品质的关系,新风送风方式与空气品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一味增大新风量并不能达到显著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效果,应结合新风的送风方式,并指出置换通风是一种较好的新风送风方式。  相似文献   

17.
大同第二发电厂的6台200MW机组,锅炉原配风罩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投运以来漏风大,影响安全、经济运行,决定采用转子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进行替换改造。文中介绍了新的空气预热器结构、参数、电厂在改造中的安装、组织管理、质量控制,投运后阻力降低,实测平均漏风系数6.9%,达到同类空气预热器水平,取得较好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8.
提高空调房间设定温度的节电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当前严峻的节电形势,提出了“合理提高空调房间温度来节约空调用电”的倡议。本文分析了这种节能措施的机理和节能效果的影响因素,同时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了这种措施能够带来的节电效果和社会效益,并进一步提出了其他空调节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密封形式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漏风因素及现行密封形式的优缺点,提出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单密封”的“双密封”形式改进的理论依据及可行性研究,通过几个发电厂实际改进效果表明,此项改进是改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we evaluate and quantify the energy losses associated with compressed‐air systems, and their costs to manufacturers. We also show how to reduce the cost of compressed air in existing facilities by making some modifications with attractive payback periods. Among the measures, we investigate to reduce the compressed air are: (1) repairing air leaks, (2) installing high‐efficiency motors, (3) reducing the average air inlet temperature by using outside air (4) reducing compressor air pressure. We also illustrate the potential saving associated with each measure by using realistic examples.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