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球乙烯系衍生物的需求预计将从2003年实际需求量的9.76Mt(换算成乙烯)增加到2009年的13.28Mt,需求增长率为5.3%/a。在需求大幅增长的中国的带领下,亚洲对乙烯系衍生物的需求增长率为6.7%/a,超过了全球平均需求的年增长率,  相似文献   

2.
据称,2000年世界乙酸乙烯酯单体(VAM)需求量为4110kt,生产能力约为4700kt。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而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其次是欧洲。全球市场随需求减弱和能力过剩而疲软。生产降低了产量,目前全球开工率约为85%。预期到2002年下半年,对乙酸乙烯酯单体的需求才会有所改善。大多数最终用途趋于成熟,预测长期的需求增长率为2-3%/a。最强劲的增长领域是EVOH和聚乙烯丁缩醛(PVB)。EVOH是一种批量产品,但估计直到2004年在西欧、美国和日本其增长率为10-15%/a。在欧洲PVB可能作为钢化玻璃的替代物。Saudi国际石油化学公司计划使用DuPont技术在沙特阿拉伯AlJubail建一套275kt/a的装置,预计在2003年后期投产。Celanese公司将按市场需求使用Vantage技术建造所有的装置。  相似文献   

3.
据AMI咨询公司预测,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应用于食品包装,前3年全球需求年增长率为11%。全球对BOPP薄膜的需求已由2003年3.60Mt增加到2004年3.90Mt,预计将继续增加到2008年5.10Mt和2013年6.50Mt。亚洲将引领全球BOPP需求增长,亚洲2003—2008年的年均增长率将达7.6%,需求量将由2003年1.5Mt,2004年1.6Mt增加到2008年2.30Mt,虽然2008—2013年年均增长将下降到4.9%,但仍以全球较快的速度增长,2013年需求量将达到3.10Mt。  相似文献   

4.
预计2008年前全球乙烯系衍生物的需求将持续以4.9%/a的增长率增长,2002年实际需求为94.9Mt,到2008年将达到126.8Mt。不同的地区需求的增长率不同,在较大需求增长的中国的带动下,亚洲的需求增长率为6.7%/a,高于全球平均增长水平。北美增长率为3.6%/a,西欧持续以2.2%/a增长率稳定增长,只有日本增长率为-0.3%/a,为负增长。  相似文献   

5.
燕丰 《石化技术》2006,13(4):56-56
目前我国丁二烯的生产厂家已经达到18家.总生产能力为1.569Mt/a.其中吉林石油化工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丁二烯生产厂家,生产能力约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14.66%.其次是惠州中海油壳牌石油化工公司,约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9.88%,再次是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油化工公司,约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9.56%,预计2010年我国丁二烯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2.5Mt。2002年我国丁二烯的产量为736kt,2003年增加到858kt,2005年进一步增加到995kt,比2004年增长约13.97%,2000—2005年产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0.98%。  相似文献   

6.
聚乙烯发展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市场评述 1.1全球概况 2005年全球聚乙烯产量达到约6100万t,同期的世界生产能力为7327.5万t,平均生产能力利用率为83.4%。基于上一个五年(2000-2005)4.6%的年均增长以及预期的北美和欧洲经济的恢复,SRI Cousulting预计全球聚乙烯消费量在下一个五年(2005-2010)将增长4.7%/a左右。全球供需平衡显示,增加的生产能力和需求间有部分重叠,到2010年预计开工率将下降6%。根据SRI Cousulting统计,世界PE市场的发展情况见表1-5。  相似文献   

7.
预计到2020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4.59万亿m^3,比现在增长1倍(在这期间,全球总能源需求量仅增长59%),年均增长率达到3.2%,主要增长来自燃气发电的需求。预计发展中国家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超过5%。美国天然气消费量将从2000年的6460亿m^3增加到2020年的9570亿m^3,约增长50%。到2020年,美国天然气在总能源中所占的份额将增加1倍,达到32%.  相似文献   

8.
据美国SRI咨询公司预测,世界己内酰胺需求的年增长率为2.9%,将达到2010年4500kt/a。分析认为,在今后5年内,日本、西欧和美国的己内酰胺需求预计以小于2%的年率增长。除日本以外的亚洲,预计需求以3.5%~4%的年率增长,而拉丁美洲需求的年增长率为6%1~7%。2006年全球己内酰胺生产能力为4900kt/a,其中,北美占29%、亚洲(除日本外)占24%、西欧占22%、日本占11%、其他地区占18%。  相似文献   

9.
据位于英国伦敦的Tecno Orbichem公司分析和预测,世界粗丙烯酸需求继2004年至2005年年增长8.1%,达到2005年3400kt以来,预计今后6年内的年均增长率为3.7%。同期内,大部分丙烯酸酯的需求量年均增长率预计为3.7%,冰丙烯酸生产高吸水性树脂(SAP)的年均增长率预计为4.1%。据统计,2005年全球3400kt丙烯酸需求量中,丙烯酸酯占50%、高吸水性树脂(SAP)占22%、聚丙烯酸酯占11%,其他占7%。  相似文献   

10.
据大的苯酚生产商推定,2001年全球对苯酚的需求达6646kt,比2000年减少1.4%。苯酚在双酚A(BPA)~聚碳酸酯(PC)的急速增长下在近10年中都是以5%左右的增长率增长的,但到2001年美国经济的减速,波及到亚洲和欧洲,一度使全球经济处于低迷状态,2001年首次出现负增长。  相似文献   

11.
预计2007年亚洲双酚A需求将达到1.88Mt,比2006年需求增长200kt(增长11.9%)。亚洲内需增加160kt(增长8.6%)达2.03Mt,向欧美输出减少40kt(减少21.1%)为150kt。  相似文献   

12.
据日本经济、贸易和工业者(METI)2007年4月中旬预测,中国到2011年丙烯生产能力将翻近一番,达到14.70Mt/a,比2006年7.40Mt将大大提高。据METI预测,中国2005--2011年间预计丙烯能力年均增长率为12.3%,高于全球平均增长率4.1%。唯一超过中国增长率的地区将是中东,预计其丙烯能力将增长239%,从2005年2.60Mt增长到2011年8.80Mt。据METI预测,中东2005-2011年间预计丙烯能力年均增长率为22.2%。  相似文献   

13.
全球丙烯系需求量预计将从2003年的58.8Mt(换算成丙烯)增加到2009年的78.9Mt,持续以5.0%/a的速度增长。预计亚洲平均需求增长率为6.3%、北美为4.0%、西欧为2.8%,其中中国大陆和印度的平均需求增长率最高,分别为8.6%和9.7%。中国的需求增长幅度达到6.0Mt,基本上全部依靠进口。  相似文献   

14.
预计2004年全球乙酸需求达7.42Mt。虽然乙酸酐、溶剂需求乙酸的量与2003年持平,但乙酸乙烯、精对苯二甲酸(FFA)需求乙酸的量比2003年增长了4.6%。并且,预计2005年PFA生产需求乙酸的量还将增长3.2%。  相似文献   

15.
预计日本的15套综合装置中有8套(由8家不同公司运转的)在20嘶年将停工定期检修。这与2005年5家公司的6套装置停工相比,预测2006年实际生产能力减少144kt,从2005年的7.677Mt减少到7.533Mt。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全球聚乙烯醇(PVA)需求达980kt,与2004年960kt相比预计需求将增长2%。全球对PVA的需求强劲,其中中国对PVA的需求不断扩大,占全球总需求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美国商业通讯公司研究报告称,未来5年,用于橡胶产品和油墨生产的炭黑填充料将继续高居纳米材料需求榜首。据估计,2004年全球各类纳米材料消费量为8700kt,总价值125亿美元,预计2005年将突破9000kt,价值达到131亿美元。未来5年,全球纳米材料需求还将以年均2.7%增速继续增长,到2010年时达到10300kt;如果按价值考虑,年均增速可达9.3%,2010年总价值将超过20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据Nexant Chem Systems报道,2004年西欧聚丙烯(PP)需求适度增长。估计2004年PP消耗量继2003年增长2.0%之后再增长3.1%达到8180kt。2004年世界PP总消耗量提高6.5%。亚洲保持8%的需求增长。目前欧洲是聚丙烯净出口商,2004年出口达830kt之多。到2007年~2008年随着中东新的生产能力投产,欧洲逐渐成为聚丙烯净进口商。  相似文献   

19.
根据PCI薄膜咨询公司的最新报告,西欧双轴拉伸PP(BOPP)薄膜市场增长开始减慢。过去5年,西欧BOPP薄膜需求以平均5%/a的速度增长,目前估计达到791kt/a。但是预计下一个5年期间需求增长率将下降到3%以下。  相似文献   

20.
国内甲乙酮生产能力增长但还有进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近年我国甲乙酮的生产能力增长很快,但由于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等各种因素,目前产量远不能满足国内实际生产的需求,每年都得大量进口,且进口量呈上升之势。1992年我国甲乙酮的进口量只有19.2 kt,1997年增加到79.5 kt,5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32.9%,2000年进口量增加到102.1 kt,2001年增加到113.7 k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