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了我国茶饮料工业的发展、新技术在茶饮料加工中的应用,分析了我国茶饮料工业发展的原因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茶饮料工业的发展对策,并对我国茶饮料的消费市场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食品科学》2006,27(8):I0004-I0004
【本报讯】我国茶叶深加工领域首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落户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有关业内人士表示,大闽是我国在茶叶深加工领域、茶饮料原料研发和生产能力最强的企业之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落户该公司,对于我国茶叶深加工以及茶饮料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日前,有关专家在茶饮料产业建设规划研讨会上提出,我国大力发展茶饮料的时机已经成熟。据统计,全国目前已有二十多家生产企业、三十余条生产线在生产茶饮料,品牌达十多种。新兴的茶饮料市场显示,开发茶饮料在我国前景广阔。首先,茶是我国的传统饮品,茶饮料立足民族传统、中国特色,消费者对其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其次,茶饮料具有其他饮料难以比拟的天然、绿色、有益健康和解渴等功效;第三,我国目前人均饮料消费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7,潜在的饮料市场空间巨大。据了解,我国茶饮料工业的原料仓库、亚洲最大的茶粉生产基地不久前已在福建建…  相似文献   

4.
罐装茶饮料的发展策略陆尧罐装茶饮料(以下简称茶饮料)是继水、汽水、天然果汁等之后的一种新型功能饮料。到1996年6月底,中国内地市场上的茶饮料已超过40种,总体走势看好。但生产茶饮料的企业中有的却处境艰难。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必要加强茶饮料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致读者     
<正> 亲爱的读者: 我国以冲泡茶叶、细饮慢啜的方式饮茶已有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但在开发各类型茶饮料与市场消费方面却逊色于日本、美国及欧洲等多个国家,1997年,我国茶饮料的销售量只有15万吨。差距虽大,却预示着茶饮料在我国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近年米,很多著名企业已纷纷加入列生产行列中,茶饮料销量也稳步上升,发展势头良好。为此,本刊特辟“茶饮料专辑”,邀请专家、学者及企业,从不同角度剖析当今国内外茶饮料的状况和发展趋势,希望能给读者一点启迪。  相似文献   

6.
陈海军 《饮料工业》2007,10(9):28-30
了解茶饮料的调配原理和调配技术是开发和生产品质优良、风味独特茶饮料的关键。而茶饮料的风味调配又是茶饮料加工的关键工序。主要介绍了茶饮料风味调配的原理、程序和方法,以期对茶饮料加工企业的生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罐装茶饮料(以下简称茶饮料)是继水、汽车、天然果汁等之后的一种新型功能饮料。到1996年6月底,中国同地市场上的茶饮料已超过40种,总体走势看好。但生产茶饮料的企业中有的却处境艰难。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必要加强茶饮料发展策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饮料工业》2008,11(3):29-29
新茶尚未上市,形形色色的茶饮料已迎来新一轮市场大战。近日,随着气温回暖,生产企业纷纷推出适合春夏饮用的茶饮料新品。并加大了促销力度。但记者发现,尽管茶饮料新概念层出不穷,有关茶饮料的国家强制标准依旧没有出台,茶饮料市场还有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9.
茶饮料自80年代初开发生产以来,已成为国际饮料市场上增长较快、发展潜力较大的饮料产品之一。1996年,日本茶饮料销售量约360万吨,同我国台湾省一样,茶饮料的市场占有率均位居榜首;在美国,1994年的茶饮料销售量达150万吨,人均年消费量为7.9升,已成为仅次于碳酸饮料的第二大饮品;在瑞士,人均年消费茶饮料更达32升。而具有五千年饮茶历史的中国,1997年茶饮料的销售量却只有15万吨。 差距虽大,但也预示着茶饮料在我国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近两三年,茶饮料开始进入我国的消费领域,并得到飞快的发展,很多著名的企业纷纷加入到生产行列中。今年入夏以来,许多碳酸型饮料销售平平,有的甚至出现滑坡,而茶饮料销量则直线上升,显示了茶饮料行业良好的发展势头。为此,本刊特邀一些专家、学者及企业,从加工、包装、市场等不同的角度,比较全面地介绍国内外茶饮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希望能对业内人士有所启发,促进茶饮料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饮料—茶饮料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崔锐谦 《食品科学》1995,16(8):13-18
介绍了近几年在国外兴起的茶饮料销售情况,从而说明了茶饮料在一些国家(地区)发展很快,由于茶叶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茶饮料是一种时尚饮品,将会作为21世纪的饮料出现,进而介绍了日本几种生产茶饮料的工艺流程,讨论了茶叶成分对茶汤的影响以及影响茶饮料的品质因素,最后提出发展我国茶饮料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采用符合工业化生产需要的膜除菌设备对茶饮料进行生产应用研究。应用结果表明,膜除菌设备可以实现茶饮料工业化生产的商业无菌,对茶多酚有一定的截留作用,但对氨基酸、咖啡碱的影响较小,对茶饮料风味品质影响不大,能最大限度保持茶饮料原有色香味品质。  相似文献   

12.
茶饮料加工与HACCP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钱晓军 《饮料工业》2003,6(2):16-24
采用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的技术原理和方法,对热灌装茶饮料生产过程中的原辅材料(茶原料、水、糖、添加剂)、过滤、调配、灭菌、灌装、包装等工序作业过程进行了危害分析,并确定了其关键按制点,建立了标准的受控指标和标准化的操作规程。采取定量和定性的检查、测试、执行等行动,使热灌装茶饮料的生产始终保持安全、卫生、质量稳定状态,产品质量达到100%合格。  相似文献   

13.
绿茶初制工艺与饮料适制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不同品种、嫩度、加工工艺及外形制作成的原料绿茶加工成绿茶饮料,通过对绿茶汁中茶多酚、咖啡碱及儿茶素组成等主要化学成分、色差动态变化的测定和感官品质的审评以及一系列破坏性试验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绿茶加工成饮料的品质特点和一套适合绿茶饮料用的较经济合理的初制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4.
茶汁蒸发浓缩和膜分离浓缩工艺对品质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bstract 《饮料工业》2000,3(6):27-29
对茶汁蒸发浓缩和膜分离浓缩工艺对品质影响进行了比较。对两种工艺制取的茶汁成分进行了分析。取得的数据可用于指导茶饮料的生产。  相似文献   

15.
茶饮料生产中膜分离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龙新 《饮料工业》2002,5(4):12-17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超滤(UF)和反渗透(RO)技术在茶类饮料生产过程的澄清工艺和浓缩工艺中对茶饮料主要化学成分和品质的影响。并对超滤(UF)和反渗透(RO)膜的选择、工艺流程技术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6.
Catechin content of green tea drinks commercially available is reported to be very low in comparison with tea traditionally prepared, due to catechins conversion to their corresponding epimers during produc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present study was to produce catechin-enriched tea drinks according to a two-step brewing procedure and to verify the catechin stability of those enriched drinks during storage. Thos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it is possible to produce EGC- and EGCG-enriched tea drinks regardless of the green tea used. Good extraction efficiencies were reached for the first and second extraction steps with catechin extraction yields ranging from 63.6% to 84.8%. Furthermore, it appeared that the catechin content in the two enriched tea drinks demonstrated a great stability since no significant degradation occurred within 8 weeks of storage. This simple two-step extraction procedure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n interesting way to produce enriched green tea drinks with more potent and stable bioactive catechins.  相似文献   

17.
利用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分析红茶饮料香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辉进 《饮料工业》2008,11(10):41-42
利用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新技术分析测定世界3大高香红茶之一祁门红茶饮料中主要芳香物质的含量与组成以及加工中的变化,为科学分析茶饮料香气以及在茶饮料加工过程中如何优化品质风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市售茶饮料中主要功效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市售茶饮料中主要品质成分含量情况,并分析其差异原因。方法采用酒石酸铁比色法测定茶多酚(teapolyphenols,TP);采用水合茚三酮比色法测定游离氨基酸总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法检测6种儿茶素以及咖啡碱(caffeine, CAF)含量。结果目前市售茶饮料以调味茶饮料居多,不同种类、不同品牌茶饮料中的茶多酚、儿茶素、CAF以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具有明显差异。结论绿茶饮料各种主要品质成分含量较高,其次为乌龙茶饮料,红茶饮料较低。CAF含量全部样品符合国家标, TP含量仅有一款红茶饮料低于国家标准,其余均符合国家标。  相似文献   

19.
低糖绿茶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茶叶为主要原料开发低糖绿茶饮料.着重对茶叶的原料筛选.对茶饮料的稳定性、褐变及配方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及对茶饮料的外观进行感官检验.选定了茶叶的最佳的浸提参数,并确定了茶饮料的合理配方和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