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降低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含量,本文采用超声波处理促进其降解,考察了超声时间、超声振幅和脉冲占空比分别对DON纯品和赤霉病小麦籽粒中DON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延长超声时间、增大超声振幅、升高脉冲占空比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纯品DON溶液和赤霉病小麦籽粒中DON的降解。综合考虑其经济效益,当超声时间为18 min、振幅为50%、脉冲占空比为100%(连续超声)时,纯品DON降解率最高(32.25%)。当超声时间为15 min、振幅为60%、连续超声时,赤霉病小麦籽粒中DON降解率高达37.59%,表明超声波处理对纯品DON和赤霉病小麦籽粒均有较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臭氧对不同基质中呕吐毒素(DON)的降解效果及其规律,本研究采用臭氧来处理不同状态下DON纯品和赤霉病小麦,并初步探究了小麦组分对臭氧降解DON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可以在短时间内降解水溶液中的DON纯品和固态DON纯品,在处理浓度为10 mg/L、处理时间为60 s时,DON的降解率可达90%;臭氧可以有效降解小麦中的DON,料液比对小麦中DON的降解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当小麦粉与水的料液比为1:6时,臭氧可将初始含量为1.82 mg/kg的全麦粉中DON含量降解至国家标准限量 (1 mg/kg)以下。此外,在臭氧降解小麦中的DON时,小麦麸皮、淀粉和蛋白均对其降解效果有着明显的阻碍作用,且蛋白的阻碍作用最大。由此可知,臭氧可以显著降解不同状态下的DON纯品,对小麦各组分中的DON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并且臭氧对DON纯品的降解效率要显著高于赤霉病小麦,说明小麦各组分对臭氧降解DON有一定影响,其中蛋白的影响效果最为明显。不同基质中的DON的臭氧降解效果不同,且该降解效果受臭氧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样品与臭氧接触面积、样品水分含量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60Co-γ辐照对赤霉病小麦中DON的降解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60Co-γ射线辐照技术处理赤霉病小麦,结果表明:此技术可以降解赤霉病小麦中一定量的DON,降解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当辐照达到安全剂量10 k Gy时,赤霉病小麦籽粒中DON的降解率超过20%,若不结合其他小麦加工工艺,该技术可将DON含量低于1.25 mg/kg的赤霉病小麦降低到安全范围之内(DON含量≤1 mg/kg);小麦的物理形态、籽粒含水量及赤霉病感染程度对DON的辐照降解无显著影响(P0.05);此外,赤霉病麦粒经水浸泡后再辐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DON的降解,在安全剂量10 k Gy时降解率最高可达到55.76%。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超声波/H2O2联合处理对水模拟体系中有机磷农药三唑磷的去除效果,并分析了超声功率、农药初始浓度和溶液初始p H对三唑磷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H2O2联合处理对水模拟体系中的三唑磷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在本实验研究条件下,与单独超声和H2O2处理相比,超声波/H2O2联合处理对三唑磷具有明显的协同降解作用;在超声功率为475~850 W时,三唑磷的降解率随功率的上升而显著增加;在农药浓度为2~20 mg/L的范围内,降低农药初始浓度有利于提高三唑磷的降解率;p H对三唑磷的降解有显著影响,且碱性条件更有利于三唑磷的降解。当溶液p H为9、三唑磷初始浓度为2.46 mg/L、H2O2添加浓度为2.5 g/L时,采用300 W的超声波处理90 min,三唑磷的降解率高达79.2%。动力学分析的结果表明,一级动力学模型能很好模拟超声波/H2O2联合处理作用下三唑磷的降解。  相似文献   

5.
《粮食与油脂》2017,(10):58-61
挤压赤霉病小麦麸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挤压前后麸皮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含量,研究机筒温度、麸皮水分含量、主机频率和喂料机频率对DON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试验机筒温度170℃时,DON降解率最高为11.96%;当水分含量为24%时,DON降解率最高为14.21%;当主机频率为10 Hz时,DON降解率最高为12.47%;当喂料机频率为8 Hz时,DON降解率最高为14.56%。提高机筒温度,降低麸皮水分含量、主机机频率和喂料频率,可以提高麸皮中DON降解率。  相似文献   

6.
臭氧和紫外降解面粉中的DON及对面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降低面粉DON含量,用臭氧及紫外线处理受污染的面粉,研究处理条件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对比处理前后面粉的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和白度值并通过MTT法评价降解产物安全性。研究表明,在臭氧浓度45.00 mg/L,水分含量为16.00%的条件下处理DON污染面粉60 min,初始DON含量为2.35、2.84、4.09和4.95 mg/kg的面粉DON降解率分别为46.59%、40.71%、38.96%和35.40%;在紫外照射强度1200μW/cm2,水分含量12.00%的条件下处理DON污染面粉60 min,相同初始含量的DON降解率为39.89%、40.32%、36.68%和30.32%。两种处理后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白度等理化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MTT实验表明:DON对LO2有很强的细胞毒性,给药48h后细胞活性降低62.02%,相同DON浓度的紫外降解产物使细胞活性降低17.50%,臭氧降解产物则使细胞活性仅下降2%(p0.05)。本研究使用的方法可在短时间内有效降低面粉中DON含量,对面粉品质无显著影响,两种方法的降解产物对LO2细胞毒性均显著下降(p0.01)。  相似文献   

7.
以超声波技术及低温等离子体活化水协同作用为基础,联合降解黑木耳中的残留抗生素,以期为黑木耳生产中污染物控制提供技术方法。结果表明:将抗生素浓度0.5 mg/kg 的黑木耳浸没于低温等离子体活化水中,在超声功率480 W、温度30 ℃、频率25 kHz 条件下处理45 min 时,木耳中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的降解率分别为51.92%和55.47%,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后的抗生素降解效果与预测值无明显差异。处理后黑木耳中总糖、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别降低5.24%、1.24%、0.12%,而粗纤维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变化,相关指标符合国家标准中黑木耳的理化指标要求。因此,超声波协同低温等离子体活化水对黑木耳中抗生素的降解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技术对枸杞中总黄酮进行快速提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正交实验优化提取条件,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得出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枸杞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显示,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功率300 W,提取温度50℃,乙醇浓度60%vol,料液比1∶20,提取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的提取率为1.98%。并在最佳条件下比较乙醇回流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和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法总黄酮的提取率,结果显示,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法提取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超声紫外协同杀菌的饮用天然水杀菌工艺,将超声波紫外线灭菌器应用于山泉水处理中,经过近1年运行。得出最优超声波-紫外线协同杀菌条件为:超声频率20 k Hz,功率500 W;紫外线照射剂量30 m J/cm2,杀菌时间10 s。超声波紫外线杀菌器对水源水有很明显的杀菌效果。将超声波紫外线协同杀菌与臭氧杀菌技术联合使用与单一臭氧杀菌进行比较,协同杀菌技术使用臭氧浓度0.10 mg/L时杀菌效果优于单一0.30 mg/L臭氧杀菌效果,且溴酸盐浓度低于0.005 mg/L,符合国家标准。超声波紫外线协同低浓度臭氧的饮用水杀菌技术可替代单一的臭氧杀菌技术,既能达到杀菌效果,又可降低溴酸盐风险,确保产品的高品质。  相似文献   

10.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DON)是粮食中常见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对人类和牲畜的健康有许多不良影响。该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检测DON的含量变化,探究了电化学氧化法(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EO)对DON纯品以及玉米酒精糟(wet distillers grains with solubles broths,WDGS)中DON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DON降解率与处理时间及电压呈正相关,1.2 V电压处理DON溶液60 min,降解率可达76.4%,且反应遵从一级动力学反应过程。当NaCl添加量为0.2 mol/L时,可达最佳降解效果。此外,处理60 min后受污染的WDGS中DON的降解率为43.28%,加入电解质有利于提高降解率。玉米酒精糟中粗蛋白质和脂质含量在电解前后没有显著变化。因此,电化学氧化可作为发酵工业中去除发酵残渣中DON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检测小麦清理工艺中各步骤的小麦和6种污染程度不同的小麦实验制粉后各粉路的DON含量,研究清理和制粉对小麦中DON的去除效果;通过检测污染前后小麦籽粒及其小麦粉的品质指标的变化,研究赤霉病对小麦及小麦粉食用和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清理和制粉均对DON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赤霉病感染小麦的加工和食用品质均下降,并随着污染程度的加深,品质越来越差。经过清理后,小麦中的DON含量由初始的1.56mg/kg下降到1.18mg/kg,DON去除率达24.36%,其中擦皮除菌机和色选机的清理效果最佳。6种污染程度不同的小麦实验制粉后,DON均有不同程度的去除,最高可达46.96%,轻度污染的小麦制粉后可达到国家产品安全标准要求。小麦中DON主要集中在小麦皮层部分,从外到内依次降低,小麦中心胚乳的DON含量最低;赤霉病对小麦及小麦粉的品质有较大影响,使小麦籽粒内部结构疏松,小麦粉烘焙品质和流变学特性也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2.
臭氧对苹果汁中棒曲霉素的降解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臭氧对苹果汁中棒曲霉素(Pat)的降解效果及对果汁品质的影响。研究采用臭氧对水和苹果汁中500、250、200、100、50μg/LPat浓度进行5、10、15、20、30min的降解处理。结果表明,臭氧处理对各浓度的Pat都有降解作用,浓度越低,降解效果越好。随着处理时间延长降解效果越好,15min以后降解率不再增加。臭氧处理15min,50μg/L的Pat降解效率最佳,在该条件下,臭氧对苹果汁的pH、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和色值均没有明显的影响,因此,臭氧处理是高效、安全、低廉的Pat降解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利用藜麦资源,采用超高压-超声波协同法提高藜麦β-葡聚糖的提取率。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确定超高压-超声波协同法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并与水提法、超声波法、超高压法的提取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最佳参数为:超声功率300 W,超声时间15 min,超高压压力300 MPa,超高压时间4 min,水提pH=10,水提料液比1∶18,β-葡聚糖得率达到1.66%。水提法、超声法、超高压法的β-葡聚糖的得率分别为0.64%、1.16%、1.34%。由此可见,与其他3种方法相比,超高压-超声波协同法提取的β-葡聚糖得率显著提高。超高压-超声波提取方法是藜麦β-葡聚糖提取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研究超声波耦合乙醇-磷酸氢二钾双水相萃取技术用于提取密蒙花黄色素,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波功率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密蒙黄提取率的因素显著性顺序为乙醇浓度>超声波功率>超声时间,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50%、超声提取时间20min、超声波功率500W;在此工艺条件下,密蒙黄的萃取率达到27.1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考查浸泡、振荡、超声单独或协同方式及其联合过氧乙酸(peroxide acetic acid, PAA)清洗对生姜表面泥沙、微生物去除效果及对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 比较水清洗、PAA溶液清洗、超声清洗及其组合的12种清洗方式对生姜表面泥沙、霉菌和酵母菌、电解质泄漏率、呼吸强度、失重率、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抗氧化性等比较分析得出最佳的清洗方式。结果 与水振荡清洗相比, PAA显著提高了泥沙清洁率(5.31%降低至4.50%) , 且与超声清洗协同可显著增加清洁率(4.50%降低至1.85%), 清洗前浸泡显著提高泥沙清洁率(约0.7%)。PAA清洗降低生姜表面微生物约0.8 log CFU/g, 而联合超声后可降低2.2 log CFU/g。超声促进了电解质泄漏, 超声处理时间越长, 电解质泄漏率越高。储藏期间清洗的生姜失重率显著增加, 超声清洗30 min后生姜储藏期间呼吸强度显著升高。与水振荡清洗相比, PAA溶液对生姜总多酚、总黄酮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但超声波清洗30 min总酚含量显著下降, 抗氧化活性变化趋势与之一致。结论 使用PAA溶液, 先浸泡, 然后超声, 最后振荡(各10 min)的联合清洗方式是生姜最佳的清洗方式。  相似文献   

16.
考虑了臭氧处理时间,样品含水量和单位体积样品质量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利用响应面研究3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得出臭氧降解花生粕中AFB1最佳工艺条件:臭氧处理时间7.92min、样品的水质量分数15%、样品的质量为5 g;通过最佳工艺臭氧的脱毒效率可以高达85%。  相似文献   

17.
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野生毛葡萄皮色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法对野生毛葡萄皮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在以70%乙醇与1%盐酸混合液作为浸提液(pH=2),超声功率150 W,超声处理60 s;微波功率为60%(540 W),微波处理时间60 s,料液比(m:V)为1:5.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的效果优于传统水浴提取法,提取时间由70 min缩短为2 min,总花色苷含量提高了41%.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声波协同纤维素酶处理方法对纯亚麻针织物进行消除刺痒感的工艺处理,在减量率低于5%、强力损失率低于10%的要求下,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寻找最佳的工艺方案,并对优选方案试样进行柔软整理,之后对经过复合处理后的纯亚麻针织物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纯亚麻针织物消除刺痒感最佳工艺:超声波的功率500 W,频率 40 kHz,pH值4.5,温度45 ℃,处理时间45 min,纤维素酶浓度2.5 g/L。处理效果优于单独使用酸性纤维素酶处理,且织物弯曲性能和摩擦性能均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然污染不同程度呕吐毒素的小麦为材料,通过检测制粉工艺过程中不同产物如麸皮、细麸、皮粉、心粉中呕吐毒素含量,探索小麦不同部位呕吐毒素的含量分布及制粉工艺中去除DON的效果。结果表明:呕吐毒素在小麦中的污染程度从外到内逐步递减;经过小麦制粉加工工艺后,存留在面粉中的DON浓度仅为原来小麦中DON浓度的49.17%~77.68%,而粗麸及细麸中DON浓度为原来小麦中DON浓度的132.00%~185.96%。另外,小麦中呕吐毒素的含量跟赤霉病粒的含量不存在完全的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赤霉病粒含量的多少不能完全反应小麦中呕吐毒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优化超声波-微波联合H2O2氧化降解制备水溶性低分子量壳聚糖,并对水溶性低分子量壳聚糖进行红外光谱表征及热稳定性测定。正交实验结果显示,H2O2浓度8%,H2O2氧化10 min,超声-微波联合降解3 min,制备得到平均分子量为3.52 ku的低分子量壳聚糖。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壳聚糖在降解过程中分子骨架结构保持不变,引起了β(1→4)糖苷键部分断裂,降解过程伴随脱乙酰反应发生;差热分析表明降解后的低分子量水溶性壳聚糖的热稳定性低于原料壳聚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