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变压吸附法回收高炉气中CO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晓勤  马正飞  姚虎卿 《化学工程》2003,31(6):54-57,73
采用载铜吸附剂进行了变压吸附回收高炉气中CO的工业侧线试验 ,考察了载铜吸附剂与 5A分子筛分别用于回收高炉气中CO时的产品纯度和CO的回收率 ,试验结果表明 ,载铜吸附剂对高浓度N2 中的CO有很好的选择性 ,其性能优于 5A分子筛。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了两步变压吸附法应用于高炉气中CO回收的可行性、环境效应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王彦鑫  李雪梅  李腾蛟 《化肥设计》2011,49(5):44-45,47
为从鲁奇合成气中得到体积分数为98%以上的CO产品气,采用新型载铜分子筛吸附剂对鲁奇合成气进行了变压吸附分离的试验和研究。介绍了实验流程和实验装置;阐述了实验方法和步骤;简述了吸附温度在70℃时和常温时的实验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甲烷体积分数高达15%的鲁奇合成气,该吸附剂能够高效地分离出CO,CO产品气的体积分数可...  相似文献   

3.
雍持先 《中氮肥》1989,(5):8-17
本文介绍了用变压吸附法代替传统的合成氨原料气净化技术,脱除以廉价烟煤为原料的变换气和碳化气中碳氧化物,制取合成氨原料气的工艺过程,得出了有关工艺操作条件和基本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现有合成氨回路惰性气体浓度增加的可能原因,介绍了深冷分离、变压吸附、膜分离法3种合成氨弛放气回收氢降低惰性组分含量的技术,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于大型合成氨厂,可以在氨合成之前采用深冷净化装置或变压吸附装置净化原料气,以降低原料气中惰性组分的含量;对于小型合成氨厂,可以考虑从驰放气提氢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针对环氧乙烷生产装置中含乙烯尾气排放造成乙烯资源浪费的问题,提出采用变压吸附回收尾气中乙烯的方法。实验中测定了排放气中各种气体组分在普通活性炭和自制载铜吸附剂(NJ)上的吸附平衡;分别考察了气体组分C2H6、CO2、Ar、CH4、O2对NJ变压吸附混合气中乙烯的影响。实验中还测定了NJ用于工厂实际排放气体中变压吸附乙烯的性能,并初步考察了解吸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除氧气有一定影响外,NJ吸附剂具有稳定的变压吸附特性,能达到环氧乙烷排放气中乙烯回收要求,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我公司老合成氨厂净化系统原变压吸附脱碳装置(简称PSA脱碳装置)的作用是脱除变换气中的CO2,送出合格的净化气作为氨合成的原料气,同时获得产品气CO2供尿素、联碱等工序使用。PSA脱碳装置采用二段法进行串级脱碳,处理气量为150000m3/h。随着合成氨产能的不断扩大,该装置已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小氮肥》2015,(7)
<正>由于变压吸附脱碳工段自动化程度高,程控阀门数量约530只,在实际生产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产品气CO2纯度波动时有发生,会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查清变压吸附产品气CO2纯度波动的原因是亟需解决的问题。1产品气CO2纯度波动的原因分析1.1吸附剂吸附功能(1)气体冲刷使吸附剂粉化。由于各塔吸附剂对CO2吸附能力的不同,导致吸附塔解析出的CO2气量及纯度也不相同,受气体长期冲刷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13X-APG沸石吸附捕集烟道气中CO2,并研发了五步循环真空变压变温(VTSA)耦合吸附捕集工艺. 实验测定了循环吸附/解吸过程中吸附剂再生率、烟道气中CO2回收率、产品气量及产品气中CO2纯度,并与传统的真空变压吸附工艺(VSA)和变温吸附工艺(TSA)比较. 由于VTSA在真空解吸的同时加热吸附剂,减少了真空泵的电耗,可在较温和的真空下(约3′103 Pa)操作,附加的吸附剂再生温度也不高,90~150℃下吸附剂再生率达97%以上,CO2回收率达98%以上. 吸附剂捕集CO2的量可提高到1.8 mol/kg,是VSA工艺产品气量的2倍,且产品气中CO2纯度提高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9.
变压吸附提纯工业尾气中CO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寻求一种高效、经济的分离提纯方法来回收利用工业尾气中的CO,文中开发和研究变压吸附提纯工业尾气中CO技术,并考察了一些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PU-1吸附剂所需的传质区长度较短,这一动态特性对工业应用是非常有利的;随着吸附压力的升高,吸附时间变化不大,而增大原料气流量致使吸附时间缩短;当均压次数为5次时,产品气CO体积分数可保持在97%以上,可省去置换步骤;实验最佳温度操作范围是318—358 K;原料气CO体积分数在20%—40%变化时,产品气CO体积分数基本保持在95%以上。研究结果为后续的中试和工业化设计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0.
混合气组分对CO在稀土复合吸附剂上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吸附柱动态实验装置,分别考察了混合气组分H2O、CO2、CH4对稀土复合吸附剂变压吸附CO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原料气中微量的H2O的存在对稀土复合吸附剂的吸附性能有较大影响,当水质量浓度仅为250mg/L时,CO的变压吸附量下降约35%;与CO相比,CO2在稀土复合吸附剂上为弱吸附组分,但对CO的吸附性能有一定影响,当CO2体积分数为1%时,CO的变压吸附量可维持在12.5 ml/g左右;而CH4的存在对CO在稀土复合吸附剂上的吸附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Shell煤气化气体净化工艺的选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潘汉泽  彭爱华  吴彪 《中氮肥》2003,(3):1-4,24
对Shell煤气化气体的变换、脱硫、脱碳及气体精制方案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探讨,并从流程配置、生产规模、CO2的用途、最终产品的种类、总投资和操作费用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各种方案的优缺点,为目前“油改煤”厂家净化工艺的具体选型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谢定中  范逢源 《化工进展》2006,25(7):833-836
介绍了双甲精制工艺条件的有关技术概念,阐述了合成原料气双甲精制工艺的实质是甲醇化和甲烷化,醇烷化就是甲醇化甲烷化,只有醇烃化才是双甲工艺的扩展提升技术。说明了双甲工艺的压力可在5.0~30.0 MPa进行,甲醇化以中低压节能,进第二级甲醇化CO+CO2以1.8%~2%、出口CO+CO2以0.1%~0.15%运行能耗最少;在合成气精制工艺中甲烷化不可能产生自热反应。通过对3种补充热方式进行分析评述,说明了用氨合成出塔热气加热甲烷化未反应气存在设备安全隐患和开车顺序倒置等难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联醇工艺在国内化肥工业的发展概况。对在化肥生产中影响醇氨比调整的关键因素,即氢氮比、原料气和变换气中CO含量、气体净化、催化剂使用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调整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4.
陈兆兵  孙斌  宋志胜 《化工设计》2007,17(1):3-6,24
采用新型刚性高分子微孔精密过滤工艺对合成氨净化装置脱碳液、铜氨液过滤进行改造,取得良好的节能降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脱除变换气中微量CO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天祥 《煤化工》2001,(2):27-29
本文探讨了脱除变换气中微量 CO的两种方法 ,即液氮洗法或低变、甲烷化法 ,为合成氨装置净化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Shell煤气化净化工艺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飞 《大氮肥》2000,23(2):97-99,115
通过对目前煤气化装置中的脱硫、脱碳和变换净化工艺的比较和分析,同时考虑整个流程的衔接性和匹配性,认为Shell煤气化工艺用于合成氨装置时,净化工艺应采用钴钼耐硫变换配一步法低温甲醇洗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7.
对中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第一化肥合成氨装置油改气及扩能改造项目的项目背景、技术来源、改造工艺技术路线及其创新点进行了总体介绍.改造的总体方案为合成氨装置的生产原料全部更换为天然气,对现有的原料天然气压缩、气化、变换、低温甲醇洗、氨合成进行改造.新增加变换、MDEA脱碳、甲烷化、20000m3/h空分装置.  相似文献   

18.
采用分别装载活性炭和NA型吸附剂的复合床层的变压吸附工艺来脱除合成气中微量的CO和CO2,并利用Aspen-Adsim软件对其进行模拟和优化。模拟结果表明,吹扫气量对工艺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吹扫气由处在顺放步骤的吸附塔提供,因此在顺放步骤将床层压力降至较低压力,可获得较大的吹扫气量,此时的工艺性能也较优。模拟结果还表明,均压次数对工艺性能也有影响。在相同的顺放压降下,将变压吸附过程中的3次均压变为2次均压,可减少吸附剂用量,吸附剂产率更高,但塔底尾气量要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9.
NHD净化技术在CO提纯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国民 《化工设计》2002,12(3):11-13
充分利用合成氨装置现有条件,在CO提纯装置上成功采用NHD溶剂脱硫,脱碳净化技术,实践证明该工艺技术具有投资省,消耗低,净化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