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湿地非淹没芦苇水流阻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对松嫩流域湿地主要植物芦苇在非淹没流条件下的阻力特性进行了水槽模型试验;利用恒定非均匀流水力参数的基本关系.由实测水面线计算芦苇阻力的底面等效剪应力,进而确定等效曼宁系数;试验结果表明非淹没芦苇的等效曼宁系数和水深成线性关系,它和流速的大小基本无关;还给出了Darcy-Weisbach系数与水深的关系及曼宁系数与作用在三维单元水体上芦苇阻力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白城市芦苇湿地现状功能及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进行分析,阐述了芦苇湿地在人类生存中调节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湿地产品,人类休闲度假娱乐场所等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了白城市芦苇湿地在开发利用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4.
白洋淀芦苇湿地退化及其保护研究   总被引:6,自引:8,他引:6  
白洋淀芦苇湿地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近40年来,呈现出明显的退化趋势.对白洋淀芦苇湿地的退化状况、退化原因以及保护白洋淀湿地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以保护白洋淀芦苇湿地的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并加强湿地科研工作为主保护内容.  相似文献   

5.
芦苇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不同类型芦苇湿地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现状,并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芦苇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正在得到研究应用和发展的污水处理实用新技术,其基建费用低,运行成本低,出水水质好,抗冲击力强,操作简单,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博斯腾湖沼泽芦苇需水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对博斯腾湖沼泽芦苇的7~9月的需水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博斯腾湖芦苇7~9月的蒸散量为281.8mm、261.7mm和156.6mm,芦苇的蒸散强度和参考作物潜在蒸发蒸腾量以及水面蒸发强度都有着较好的相关关系;7月、8月、9月的植物修正系数分别为:1.50,1.43,1.06,7~9月平均值为1.33;并根据Penman-Monteith公式算出7月、8月、9月月植物系数,分别为:1.60,1.61,1.46,7~9月的平均值为1.56。  相似文献   

7.
确定水库的水位线对防洪抗旱、估量其湿地生态系统状态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以石佛寺水库为例,介绍了基于芦苇生长的水位线确定技术。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小河流两岸自生的芦苇群落由于人类活动的严重干扰、农村的城市化和河岸的混凝土化,导致芦苇自然群落大面积减少,其具有的净化水质等环境保护作用在丧失。本研究提出一种用芦苇恢复受损河岸的工程化方法,能够更容易恢复浅水带和河岸缓冲带芦苇群落,恢复其具有的净化水质、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空间等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9.
盘锦市芦苇湿地资源丰富,效益显著,但目前存在着湿地面积缩减、湿地供水量不足、蒲草化严重、净化能力减弱、生物资源衰退等问题.文中着重从水资源调配及水利措施等9个方面着力解决芦苇湿地生态修复问题.  相似文献   

10.
就水位及水力负荷对湿地系统中DO质量浓度的影响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位的不断提高,芦苇湿地系统中的DO质量浓度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且在300~550 mm水位区间增加趋势比较明显,随着水位的再度升高,在550~650 mm水位区间DO质量浓度增加趋势趋于平稳;随着水力负荷的不断增加,芦苇湿地系统中的DO质量浓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本实验中最适合的水力负荷在0.8968~1.2230 m3/( m2· d)之间。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温带河口湿地原生芦苇群落和人工棉田群落的土壤碳通量特征及其与各环境因子的关系,利用Li-8100开路式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棉田和芦苇两种植被覆盖下的土壤呼吸速率进行了监测,同时测定了土壤和大气的温度、湿度,分析了两种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呼吸变化规律及相关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棉花群落和芦苇群落样地的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不对称的单峰形式,且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在12时-14时达到峰值,在6时-8时到达谷值,棉田的土壤呼吸高于芦苇地,且平均呼吸速率表现为棉花群落(0.927μmol/(m2·s))高于芦苇群落(0.705μmol/(m2·s)),这证明人为耕作会增加土壤碳通量的释放,导致碳排放量的增加。经相关性分析得出,土壤温度和大气湿度是影响棉花群落和芦苇群落土壤呼吸日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前者对芦苇地影响更大,而后者对棉田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2.
白洋淀芦苇湿地根孔(系)观测调查及其净化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芦苇是白洋淀水陆交错带区域典型的湿地植物,面积约6000hm^2。观测调查结果表明,芦苇具有庞大的地下根状茎,形成芦苇根孔;根孔以横向走向为主,大多数芦苇根孔集中在18-75cm之间。与退化芦苇湿地相比.健康芦苇湿地苇高、苇粗,根、茎长而重。室内芦苇和小麦原状土柱(0~100cm)的污水净化实验结果表明,苇地土柱的净化能力大于麦地土柱,以对磷的净化最大。苇地土柱的净化率为TP92.6%、TN40.6%、COD54.1%;麦地土柱的净化率为TP86.0%、TN27.4%、COD29.8%。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三门峡库区长时间序列气象观测数据,采用FAO推荐的标准化Penman-Monteith公式,对库区湿地优势种群芦苇的实际蒸散量ETc进行了估算,分析了芦苇湿地蒸散量的年内和年际变化规律,并对影响芦苇湿地实际蒸散量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夏季三门峡库区芦苇湿地的实际蒸散量较大,冬季较小,在6月达到年度最高值,为190.17 mm;库区多年平均(1957—2010年)芦苇湿地实际蒸散量为1 056.59 mm,54 a中最高为1 278.23 mm(1959年),最低为818.05 mm(1984年);库区湿地ETc与各环境因子之间存在多元线性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14.
动态法研究芦苇湿地土壤对苯酚的净化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动态土柱法研究芦苇湿地土壤对苯酚的净化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同原状生长芦苇土柱、原状不生长芦苇土柱相比,模拟土柱对高、中、低三个浓度的苯酚均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且对低浓度苯酚的净化效果最好;芦苇可以通过改变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性质以及溶液在土壤中的滞留时间,从而影响湿地土壤对苯酚的净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人工湿地中有机碳源不足造成脱氮效率较差的问题,寻找更高效的植物碳源以改善人工湿地内部碳氮比低的状况。通过试验比较芦苇穗(芦穗)、芦苇茎(芦茎)和芦苇根(芦根)3个部位在不同预处理方式下的静态释放规律,筛选出最佳的植物碳源,并通过小试人工湿地试验分析其作为植物碳源对脱氮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碱热处理能够提高COD释放量,相较其它预处理方式,其最大COD释放浓度提高10%,并提前释放一部分氮类化合物和含磷化合物;芦穗碱热处理初期COD释放量达到各部位中的最高值182.00 mg/L;从144 h内的平均TN释放量来看,芦穗碱热处理(6.16 mg/L)>芦根碱热处理(4.21 mg/L)>芦茎碱热处理(2.99 mg/L),芦茎释放量最少,比芦穗少一半以上;经过碱泡、碱热处理后,TN、TP、NH+4-N、NO-3-N和NO-2-N释放量均小于简单处理。碱热处理后的芦苇茎是最佳植物碳源,具有较强的持续释碳能力,并且对氮、磷积累的影响最小;在小试人工湿地系统中添加碱热处理后的芦茎在不显著提高系统出水COD前提下,显著提高了TN和TP的去除率,相对对照组分别提高了61.14%和32.53%,达到同步强化脱氮除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沈阳湿地环境进行调查,概括了沈阳市湿地的现状;重点分析了石佛寺水库湿地和沈阳浑南湿地两处沈阳新建成的湿地形成的原因及卧龙湖湿地退化的原因,人为因素影响是沈阳湿地环境变迁的主要原因;探讨了沈阳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提出了保护湿地的原则意见。  相似文献   

17.
白洋淀芦苇资源及其生态功能与利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芦苇是白洋淀湿地中最重要的水生植物,面积约6000hm^2。介绍了白洋淀芦苇资源的分布、产.量情况,并分析了白洋淀芦苇所具有的生态功能,包括调节气候、净化污水、促淤防蚀、澄清水质、抑制藻类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由于白洋淀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水环境污染,所以最后围绕白洋淀芦苇净化水环境的功能提出了白洋淀芦苇的生态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三角洲湿地及其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科学监测,合理利用黄河水,保护海岸带,植树造林,整治污染等方面探讨了保护黄河三角洲湿地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 Optimum design of a water distribution network leads to a nonlinearly constrained problem that is inherently discrete and multimodal. The penalty function approach 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