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无功的管理工作由于长期被所视,而造成网损的增大,为了更好地搞好技术降损工作,针对大同电网无功情况提出无功电源的合理配置及优化。  相似文献   

2.
大中型光伏电站并网发电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及经济运行调度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全新的挑战。基于逆变器调相控制的无功遥调技术的成功研发运用将完全改变传统的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的概念。以理论分析和实践验证证实:配置满足国家标准(GB/T-19964—2012《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逆变器的光伏发电站无须额外配置无功补偿装置(SVC或SVG),其无功出力范围和动态响应时间足以满足电网对新接入电源的要求。这将为造价昂贵的光伏发电站节省大量资金,也可避免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损耗。  相似文献   

3.
同时考虑光伏发电系统、风电机组、静止无功发生器、并联电容器等多类型无功源的协同运行问题,建立多类型无功源协同运行的优化模型,增强了无功协调能力和优化效果。研究了光伏逆变器无功的调节原理和双馈电机风力发电系统无功调节能力。考虑光伏发电系统和风电机组的无功特性,构建向分布式电源和静止无功发生器的输出或吸收无功功率的约束条件函数。采用潮流雅可比矩阵直接变换求取灵敏度系数,构建基于线性规划的分布式电源、并联电容器和静止无功发生器输出无功功率的约束域及其罚函数。通过潮流雅可比矩阵进行矩阵变换,构建考虑有功网损最小化的目标函数灵敏度系数的线性化模型。采用两阶段单纯形法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获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分布式电源大力发展,为提高电压质量和减小系统网损,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无功潮流优化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各种分布式电源在配网中的相关模型,对含DG(distributed generation)的配电网模型进行适当的分析,提出含DG的配网无功补偿方式,并给出了分布式电源并网后配电网无功潮流计算方法,最后应用标准的I...  相似文献   

5.
大规模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受交直逆变的影响,对电网运行有极大的影响。为保证电能质量,需进行无功补偿。依据国家规程,结合工程实例,论述实现光伏电站利用逆变器发出无功计算,以减少电容器配置,降低工程造价,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7.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动态无功优化调度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含分布式电源(DG)的配电网动态无功优化调度方法,以解决其中的时空耦合性问题。该方法首先对电网进行静态优化计算,根据电容器投切容量增量大小制订预动作时刻表;然后对电网进行动态分区,根据分区结果以及预动作时刻表,对负荷数据进行相应处理;以系统能量损耗最小为目标,并以投入的电容器补偿量为控制变量进行动态无功优化计算,得到电容器调度方案;最后,对电网中DG的无功出力进行优化,得到含DG的配电网无功调度方案。利用IEEE 33节点系统进行仿真,并与现有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述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且降损效果比现有方法更优。  相似文献   

8.
基于区间算术的含分布式电源电网无功优化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分布式电源出力不确定性以及负荷波动性所带来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区间数的含分布式电源电网无功优化方法。介绍区间数和区间算术的概念并建立区间潮流模型;建立含分布式电源电网区间无功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并给出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区间无功优化模型的步骤;最后通过Matlab对一个修改后的IEEE14节点系统进行区间无功优化仿真计算,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单一潮流断面进行无功优化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区间算术的无功优化方法能够在计及电网不确定性因素情况下,使得电网趋优运行。  相似文献   

9.
详细分析了大中型光伏电站并网运行及无功消耗情况,并结合最大功率跟踪方式,对光伏电站无功消耗进行了理论分析及相关计算。最后,根据无功补偿控制目标,对无功补偿容量进行了计算,并提出了大中型光伏电站无功补偿容量的配置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晗  唐丽媛  张丹 《黑龙江电力》2014,36(5):439-442
为提高系统电压稳定性,在传统无功优化目标函数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电压稳定L指标,将电压稳定L指标与最优潮流结合,建立了考虑网络损耗和系统电压稳定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模型.在小生境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对遗传算法小生境进行单纯形搜索,消除算法中存在的早熟收敛和开采能力不足的缺点,增强了算法的寻优能力.采用IEEE33节点算例分析表明,该算法优化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有功网损,提高系统电压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金中直流工程桂中换流站直流输电系统运行期间交流母线电压超过调度设定上限(536/535 kV)及站内35 kV低抗长期全部投入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直流系统无功控制功能及无功计算方式进行梳理,探讨桂中换流站无功计算方法的合理性,给出了无功控制优化方案,并总结换流站无功控制策略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规模光伏电站接入电网而引起的并网点电压不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光伏电站的无功电压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是以并网点电压维持在一定水平为依据,根据计算所得的光伏电站并网点的无功需求,对光伏电站的所有无功功率集中协调控制。通过无功协调控制器下发协调控制指令给光伏电站内电容电抗、每台光伏逆变器和无功补偿装置,获得合理的无功功率分配,维持光伏电站并网点的电压稳定。仿真结果验证该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光伏发电是目前最环保的发电方式之一,因此并网型光伏电站的应用也逐渐普及开来。首先对光伏电站的系统结构以及无功需求组成进行了介绍;然后通过对光伏电站1日无功变化特性的分析,得到光伏电站在夜间时的无功功率主要为汇集电缆的容性充电功率,而在白天时的无功功率受到天气和云层的影响,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波动性;最后根据光伏电站的无功变化特性,并基于光伏逆变器是否参与无功补偿2种情况下,提出2种无功补偿方案。所提无功补偿方案都是将FC/TSC与STATCOM进行组合形成动态无功补偿,不仅可以满足光伏电站的无功功率需求,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得到迅速的发展,为解决光伏发电接入电网无功电压问题,结合某光伏电站的接入系统实际情况,利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DIg SILENT进行模型搭建,分析光伏电站的无功损耗及电压特性,并提出保证光伏电站可靠并网的无功补偿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智能单粒子算法的含光伏电站配电网的无功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光伏电站的无功功率作为无功优化的控制变量,研究了含光伏电站配电网无功优化问题.智能单粒子算法采用了一个粒子在解空间中搜索,粒子的位置矢量被分成一定数量的子矢量,并基于子矢量对粒子进行更新.在子矢量更新过程中,通过分析之前的速度更新情况,引入一种新的学习策略,使粒子在搜索空间中能够动态地调整速度和位置,从而向全局最优靠...  相似文献   

16.
朱险峰 《电气开关》2022,60(1):93-95
为缓解全球变暖的严峻形势,清洁能源逐渐成为了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中光伏能源因其具有取能方便、稳定等特点,逐渐应用至包括电网在内的各行各业中。虽然光伏发电具有巨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但其也给电网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光伏发电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及不确定性,当其并入电网后,会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后的影响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光伏电站无功补偿容量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伏电站逆变器可发出无功功率,但考虑电站能为系统提供一定的无功储备容量,需配置无功补偿装置。光伏电站无功补偿容量应结合实际接入电网情况确定,其配置的容性无功补偿容量应为光伏电站额定出力时升压变压器无功损耗、线路无功损耗及线路充电功率之和,其配置的感性无功补偿容量应能够补偿全部线路的充电功率。针对光伏电站无功补偿容量配置问题,以实际并网光伏电站工程为例,给出了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过程,并用PSD-BPA潮流计算程序搭建模型,校验了计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光伏并网发电过程中无功功率的补偿问题,以光伏并网逆变器主电路结构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电压矢量脉冲调制法的能同时实现并网发电和无功补偿的控制方法。分析了无功补偿控制原理与双向PWM逆变器的空间矢量算法,充分发挥空间电压矢量脉冲调制法电压利用率高、动态响应快的优点,使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既可与电网之间进行能量的双向流动,又能提供电网所需的无功功率,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所述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考虑多无功源的光伏电站两阶段无功电压协调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考虑各种无功源调节性能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静止无功发生器、光伏逆变器和电容器组的光伏电站无功电压协调控制策略,其包含两个控制阶段:第一阶段为考虑多无功源的协调电压控制,最大化利用站内无功源,在减少电容器组投切次数的同时,快速响应系统无功变化,维持公共连接点电压稳定;第二阶段为动态无功优化控制,利用动态无功(静止无功发生器)与静态无功(电容器组)、快速无功(静止无功发生器)与慢速无功(光伏逆变器)的无功代替,使静止无功发生器保留足够的无功裕度,提高电网应对电压崩溃的能力。最后,将所提出的无功电压控制策略应用到实际光伏电站中,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