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当前电网数字化转型升级,电力设备智能运维技术快速发展,在运维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包含电网重要信息的电力设备缺陷文本。由于文本数据标签稀疏,以及描述语言的模糊性、差异性等问题,电力文本中的运维信息难以被有效挖掘。文章提出了一种针对电力设备缺陷文本的数据增强方法。首先,使用缺陷文本数据集微调预训练模型ERNIE(enhanced representation through knowledge integration),应用多阶段知识掩码策略将电气领域专业知识集成到对缺陷文本的动态编码中;然后在流形假设的基础上基于降噪自动编码器架构设计破坏函数和重建函数,遵循基于信息价值的掩码单元选择策略构建破坏函数,基于微调过的ERNIE构建重建函数,在“破坏-重建”过程中获得位于原始数据流形范围内的增强样本;其次对增强数据集基于影响函数和多样性度量进行数据选择,过滤掉数据质量差和重复度高的增强样本;最后通过多层训练框架,将增强数据应用于各种缺陷文本挖掘任务。算例基于真实设备巡检、检修记录构建了电力设备缺陷文本等级分类任务。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对缺陷文本挖掘效果有较大提升,并且可以广泛灵活地应用在多种电力...  相似文献   

2.
电网生产管理系统中存在大量电力设备缺陷记录,其准确检索对于缺陷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知识图谱技术,探索了电力设备缺陷记录检索方法。首先提出了利用现有电力设备缺陷记录语料构建电力设备缺陷知识图谱的方法;然后基于所构建的知识图谱,提出了利用图搜索进行电力设备缺陷检索的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对比了上述缺陷记录检索方法和传统机器学习语义分析方法的检索效果。算例表明,基于知识图谱的电力设备缺陷记录检索方法能提升缺陷记录检索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电力设备管理和电网调度运行的业务正在深度融合,针对设备管理中出现的质量把控不严、设备安全运行压力大、缺乏完善量化的设备质量评价体系、设备运行情况不能有效反馈到入网招标中等问题,亟须将电力设备质量管理从调度运维延伸至生产制造环节,构建全景式质量控制体系。传统的电力设备质量管理系统通常采用的关系型数据库面临着数据检索查询效率低下、储存空间需求较大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图数据库和知识图谱的电力设备质量综合管理系统。首先,根据图数据库的数据存储和遍历机理,结合电力设备质量评价需求,设计自顶向下的领域知识图谱模型,实现多源异构数据在图数据库中的高效存储;其次,通过研究知识图谱中统计和基于规则的知识推理算法,设计设备、厂家、变电站/线路、电力公司、质量事件等多重关联关系的高效分析查询方法,实现疑似家族性缺陷分析、设备批次故障/缺陷时间分布等分析;最后,研究设计数据层次化组织的可视化,利用数据间的关联关系将数据进行多主题的分类分层组织,并提供友好互动人机界面。  相似文献   

4.
基于RFID数据终端的电力设备巡检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RFID手持式数据终端和计算机数据管理技术,开发了一种采用射频标签识读技术的电力设备运行巡检管理系统。系统硬件部分轻便灵活、携带方便,采集信息准确可靠,便于管理。通过该系统可有效提高电力设备巡检质量、到位率和缺陷统计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电力设备运维数据质量不高、信息隔离以及数据扭曲等信息问题,提出两层知识库架构,以不同类型缺陷率和因素之间相关系数、不同特征组合下的设备缺陷率作为知识表示,采用模型统一、分块统计和动态排序算法,构建运维知识生成数学模型,通过运维样本的不断积累,更新运维知识库中缺陷率和因素之间相关性和不同特征组合下的设备缺陷率,根据排序结果形成重点运维清单,提高现场运维缺陷识别的准确性。以电力公司运维缺陷数据为基础,分析和验证了基于两层架构的知识生成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可为设备运维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目前电网企业对于已积累的海量设备运行数据与缺陷数据的利用仍停留在设备消缺管理和简单的统计分析层面,而无法高效、准确、智能地挖掘电网企业设备缺陷文本中的重要信息,从而指导企业优化设备选型与运维检修策略制定的问题。本文选取隔离开关设备为例,以国家电网公司设备(资产)运维精益管理系统中1987-2016年共30年的台账数据及2007-2016年共10年的缺陷数据为基础,首先通过缺失值填补和数据正则化对基础数据进行数据治理,然后借助百度ECharts平台的可视化工具进行数据可视化分析,同时构建缺陷指数模型,从缺陷时间分布、缺陷类型和缺陷设备型号等方面深入挖掘了数据潜在规律和联系,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隔离开关设备选型与运维检修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及解决措施,为提高隔离开关设备管理水平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利用MIS技术加强电力设备缺陷闭环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设备缺陷管理系统为黄化供电局MIS系统二次开发项目,是基于国家电网公司信息自动化要求,结合黄化供电局信息管理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系统的实际需求,以Powerbuilder语言基于Orcal8i数据库开发而成。文章指出了原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案设计,详细介绍了改进后系统管理流程、系统的功能实现,利用MIS技术对电力设备缺陷闭环管理,实现了黄化供电局电力设备缺陷系列流程的网络化、规范化、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力企业红外检测工作管理严重制约了电力设备红外检测工作开展的管理现状,提出了红外检测数据集约式管理模式,通过红外检测的数据分析,介绍其设备缺陷管理、检查、考核、功能,及在长春供电公司应用的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实际案例分析为切入点,提出了基于数据融合的电力设备运维策略优化方法。首先在现有电力设备运维方式下对案例事故的处理方法及流程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其所存在的局限性。然后,对现有电力数据对于运维的辅助信息进行充分挖掘,通过强化各系统间数据交互性,基于数据融合方法对案例所涉及的运维系统进行了优化和改造。最后展示了在新运维方式下,案例事故在处理方法、处理流程、及处理时间上所展现的优势,论证了本文所提出的电力设备运维策略优化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配电自动化实用化验收细则》中对配电自动化运维考核要求,重点围绕终端在线率、遥信动作正确率、遥控使用率与遥控成功率四项指标进行考核。目前对配电自动化运维指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计算方法上,缺乏对影响各项考核指标的因子及其影响程度的研究。基于故障树提出了适用于配电自动化的实用分析方法。根据配电自动化各运维指标特性,分析影响各指标的因子并建立故障树模型。依据比例分摊原则,计算出各运维指标中各因子的贡献比例,分析出各运维指标中的薄弱环节,并根据实际的运维情况给出技术建议与管理措施,从而优化配电自动化考核指标。在现场运维中,对分摊率较高的因子进行监控和整改,可有效提升配电自动化运维指标,以保证配电自动化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1.
正0引言电力通信管理系统(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TMS)是目前电力通信工作重要的支撑平台,它提供检修管理、缺陷管理、方式管理、告警值班管理、资源图形管理、资源信息管理等业务。电力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要求不断提高其运维管理水平和效益,对电力通信运维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现场运维是电力通信运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的安全、质量和效率直接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电力设备巡检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数据采集的电力设备信息识别管理系统,该系统由电子标签硬件部分和信息扫描管理软件部分组成,以非接触式信息读取方式对电力设备数据进行采集,利用DEMO软件解决前端与后台数据库的传输问题,通过SQL Server数据库实现电力设备数据识别与管理。该方法在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下属多个供电分公司的应用实践表明,基于RFID数据采集的电力设备识别系统的实施提升了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智能化水平,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电力设备管理方式中各阶段被割裂、互联交差、识别准确度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崔毅  汪鹏君  王晶晶  李刚 《电气自动化》2021,43(1):31-33,115
针对配电网中电力设备运维方式落后、难以准确掌握配电设备健康状态等问题,提出一套能够准确掌握电力设备运行状态,且运维过程可追溯的配网巡检与故障定位系统.首先,建立系统网络拓扑结构,明确各数据层组成和作用;其次,将各业务系统进行有效集成,共享系统数据,提升模块间协同能力;再次,采用状态评估技术获取配电设备健康状态,确定设备...  相似文献   

14.
分析电力运维系统的需求,实现对配用电一次、二次设备的运维检修管理,包括运行维护管理、故障诊断与处理、运行维护信息、检修管理、运检流程管理等;系统客户端采用html+bootstrap建立前端平台,以Rest API[1,2,3]方式提供运维应用服务,服务器端由Node JS和时序数据库共同构建分布式服务作为运维数据服务支撑平台;系统可有效提升电力运维效率,控制电力设备异常事件数量,提高电力运维集约化水平,保障电力系统基础设施的安全、连续、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采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智能巡检作业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无线通信网络架构将巡检和RFID数据实时传输到巡检管理部门,可以科学地管理和安排巡检工作,为设备缺陷管理提供可靠信息,提高了电力设备巡检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蒋明 《电力信息化》2008,6(12):106-108
近几年,随着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网络规模不断加大,业务系统的日渐增多,对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一直以来,管理模式处于被动分散的维护状态,各个管理系统之间相对独立。如何将这种现状转变为主动集中的控制和管理,并将来自IT环境的管理数据最终映射为依赖这些资源的业务及职链的可用性和健康性,是IT运维管理系统的重任所在。以安徽省电力公司IT运维管理系统建设为例,介绍综合的运维管理系统如何使IT基础架构真正成为保障业务服务水平的、可管理、可控制的业务平台,为电力企业的IT运维管理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充分利用历史电力设备缺陷描述文本可对新出现的设备故障进行快速分类,提升运维人员的检修效率,为此针对缺陷描述文本具有复杂语义等特点,提出基于多头注意力循环卷积神经网络(multi-head attention recurrent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MAT-RCNN)的电力设备缺陷...  相似文献   

18.
电力设备的缺陷管理是电力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提高缺陷管理的水平,加大缺陷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非常重要。提出了电力设备缺陷标准体系模型,从缺陷表象、缺陷部位、缺陷原因、处理措施4个方面对缺陷进行静态描述,并通过将该4个静态域进行关联及动态组合,建立标准缺陷的动态模型。由静态模型及动态模型组成了缺陷标准体系,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缺陷管理模块中开发应用,通过数据积累及自学习形成标准缺陷库。缺陷标准体系在缺陷的填报、处理、分析及统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电网设备缺陷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9.
2007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电网设备状态检修,以设备运行状态为核心,实现了从“到期必须”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转变。目前获取设备状态信息的主要手段有巡视、试验和在线监测,然而红外检测可对电力设备的内、外部发热缺陷进行检测,具有不停电、安全、准确等特点,同时可以发现其他手段无法发现的故障隐患,然而其缺乏相应的信息管理支撑,造成红外测温谱图管理、对比分析、故障查找等不便。基于设备标准缺陷的红外检测系统不但可以节约大量的诊断时间,同时对红外检测报告案例进行管理,具备提交缺陷进入生产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缺陷的闭环管理,提高了变压器运维检修效率。  相似文献   

20.
电力设备的缺陷管理是电力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提高缺陷管理的水平,加大缺陷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非常重要.文章提出了电力设备缺陷标准体系模型,从缺陷表象、缺陷部位、缺陷原因、处理措施4个方面对缺陷进行静态描述,并通过将该4个静态域进行关联及动态组合,建立标准缺陷的动态模型.由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组成了缺陷标准体系,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缺陷管理模块中开发应用,通过数据积累及自学习形成标准缺陷库.缺陷标准体系在缺陷的填报、处理、分析及统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电网设备缺陷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