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官波  容太平 《电子技术》2001,28(4):39-40
文章介绍了一种多台单片机与PC通信的方法 ,通过一块通信控制卡的设计来实现与多台单片机的实时通信 ,并将数据上传给上位机 ,通信的可靠性和效率都得到了提高 ,最后给出了完整的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框图。  相似文献   

2.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不可避免的要采用多机系统进行通信。在由一台PC机(上位机)和多台单片机(下位机)构成的分布式控制系统中,通过PC机的串口与多台单片机的通信是最方便的。在这样的分布式控制系统中,单片机与微机之间的多路通信是整个系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多台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方法 ,给出了通过一块通信控制卡来实现与多台单片机的实时通信 ,并将数据上传给上位机以提高通信可靠性和效率的设计方法 ,同时给出了该通信控制卡的硬件接口电路和软件设计框图。  相似文献   

4.
目前 ,在通信领域里 ,一对一的通信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设计的需要 ,多机通信已经成为通信控制领域的主流通信形式。通过对MCS - 5 1系列单片机串行口的研究 ,简要阐述了单片机通信方式及串行接口的原理。通过实例 ,介绍了单片机串行口的异步多机通信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串行口实现PC机与多台单片机的实时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在集散型测控系统中,通过PC机串行口实现与多台单片机实时通信的原理、接口电路以及波特率的选择和主从通信程序的协调配合等实现可靠通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MCS-51串行口的多机通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MCS-51单片机实现多机通信的接口设计及原理,并分析了多机通信中,采用中断方式的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7.
通过串行口实现PC机多台单片机的实时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在集散型测控系统中,通过PC机串行口实现与多台单片机实时通信的原理,接口电路以及波特率的选择和主从通信程序的协调配合等实现可靠通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基于VC的微机与多台单片机的通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利用Visual C++语言的通信控件实现微机和多台单片机之间的通信。给出了实现通信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该系统可用于工厂自动化。  相似文献   

9.
89C51单片机I/O口模拟串行通信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目前普遍采用的MCS 51和PIC系列单片机通常只有一个(或没有)UART异步串行通信接口,在应用系统需要多个串行接口(例如在多机通信系统中,主机既要和从机通信又要和终端通信)的情况下,通常的做法是扩展一片8251或8250通用同步/异步接收发送芯片(USART),但需额外占用单片机I/O资源。本文介绍一种用单片机普通I/O口实现串行通信的方法,可在单片机的最小应用系统中实现与两个以上串行接口设备的多机通信。 1.串行接口的基本通信方式 串行接口有异步和同步两种基本通信方式。异步通信采用用异步传送格式,如图1所示。数据发送和接收均将起始位和停止位作为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在异步通信中,起始位占用一位(低电平),用来表示字符开始。  相似文献   

10.
VC中应用MSComm控件实现串口通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串行通信作为一种灵活、方便、可靠的通信方式,广泛应用于计算机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以及工业控制系统中,是计算机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通信时经常使用的方式之一。本文介绍了MSComm控件实现串口通信的基础知识,并且研究了利用MSComm控件实现串口通信的关键技术问题,指出MSComm控件实现PC间串口通信的一般步骤,在VC++6.0环境下利用MSComm实现PC与PC之间的串口通信,最后通过一个实例给出了MSComm控件在VC++6.0串口通信中的应用。无论在工业控制中PC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还是在2台PC之间的串口通信,都具有相同的原理。只要掌握其中的通信本质,就能灵活地实现串口通信,串口控制。  相似文献   

11.
姜骁 《电子技术》1997,24(9):46-46
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故障的处理姜骁在许多工业控制系统中,常常采用PC机作中央控制端,用一个或多个单片机通过串行通信方式作下级控制端。单片机收集到信息后送给PC机,PC机处理后再发出相应指令给单片机,控制外围电路工作。这就牵涉到一个单片机与PC机串行...  相似文献   

12.
《现代电子技术》2016,(12):164-166
为了更好地对通信技术进行研究,以基于单片机技术的多机通信系统设计为研究目的,通过对基于单片机技术的多机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基于单片机技术的多机通信系统网络协议的设计、网络拓扑的设计、网络接口电路功能设计等进行,进行基于单片机技术的多机通信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实现基于单片机技术的多机通信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单片机技术的多机通信系统的性能得到提升,应用范围更加的广泛,且满足人们对通信系统性能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在电子线路综合设计中,往往会用到单片机间的通信,常用的通信方式有串行通信(如1232通信和1485通信),这种通信方式技术成熟,传输速率快,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较多的应用。笔者在此结合实例介绍了另一种单片机间实现通信的方式——红外通信。红外通信的显著优点就是无线连接,可以给作品添几分神奇。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科学技术水平逐渐发展起来,单片机凭借自身的技术优点,在通信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来看,将单片机技术与多机通信系统融合发展,能够使通信数据传播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通信领域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多机通信系统的起步较晚,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一定的弊端,为了促进其发展,基于单片机技术完善多机通信系统的设计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文章将以单片机以及多机通信系统的介绍为切入点,探究单片机技术对多机通信系统的设计控制,并对多机通信系统的功能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15.
王劲 《电子技术》1993,20(5):18-20
本文介绍采用半双工方式传送的单片机主从测控系统多机通信的接口电路及软件设计。该系统由带有串行通信功能的MCS-51系列单片机控制。具有通信功能强、可靠性高、系统功能扩充方便、程序设计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MCS-51系列单片机利用串行口进行多机通信的基本原理,对利用单片机多机通信方式实现交通灯控制系统的网络化控制进行了研究,设计了硬件电路图及主、从机程序,并在Proteus软件上进行了仿真运行.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PC机与多个单片机的互相通信,特别是多个单片机都需要向PC机传输数据时,课题组采用“点名式”的总线控制方式。单片机在得到PC机发送的“点名”指令后,开始控制总线,向PC机传输数据。传输数据结束后,通知PC机并退出总线控制,PC机再逐个往后发送“点名”指令。根据这种思路,搭建了相应的电路,经过不断的实验、调试和改进,构建的系统工作稳定、可靠。“点名式”的多机互通方式非常适合于需要多单片机向PC机传送数据的场合,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郑毛祥 《电子设计工程》2012,20(15):154-158
在由单片机构成的多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串行通信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单片机串行通信系统设计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单片机通信速率要求是有所不同的,双方通信速率的设定十分重要。研究一种在单片机通信系统中,在不增加任何外部器件的情况下,利用单片机内部定时器,实现通信波特率可在一个较宽范围内调节,通过实验表明,此方法简便可行,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VB的主从机串行通信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串行通信是数据采集系统中最常用的通信手段之一。设计并研制了基于VB的LED大屏幕显示串行数据通信系统,具有编程灵活、控制通信对象容易的优点。通过8250的奇偶校验位与单片机的SM2位的配合,实现了PC机与多个单片机的串行数据通信。介绍了基于VB6.0进行串行通信的流程和编程,较好地解决了同时使用通信方式0与方式1时引起的RXD端口的冲突问题。实验证明,该设计简单、实用,提高了系统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CAN总线是一种多主方式的串行通讯总线,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现已被应用到各个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从高速的网络到低价位的多路接线都可以使用CAN总线。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独立CAN控制器SJA1000的通信设计,由单片机来控制SJA1000的发送、接收,通过双绞线来实现节点间的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