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支持MDA的设计模式建模与模型转换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模式是描述某一类问题的通用解决方案,可以提高软件开发的可重用性,但在设计模式建模中存在模式消失和模式组合复杂化等问题,模型的可扩展性低,不利于模型到代码的自动化转换。由此,在MDA框架下,引入角色的建模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Ecore的设计模式建模和模型转换方法,该方法在元模型层抽象并扩展了设计模式通用元素的元模型,使得不同的模式组合模型通过对相同的模式元素元模型进行转换可以获得相应的应用模型,从而增强了设计模式建模的可扩展性和模型转换的通用性,为MDA框架中设计模式建模和模型转换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MDA的设计模式建模与模型转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天  张岩  于笑丰  王林章  李宣东 《软件学报》2008,19(9):2203-2217
MDA(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的一个重要意图是将模型作为软件开发的基本单元,以进一步提高软件开发的抽象层次.为此,MDA划分了3种抽象级的模型,并通过建立高抽象级的模型和向低抽象级模型及代码的转换来构造可运行的应用程序.在MDA的框架下,将设计模式作为一种独立的建模和转换单元能够在较高的抽象层次上充分支持复用并提高建模粒度,从而进一步发挥设计模式的优点,提高软件开发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然而,要在MDA的框架下将设计模式作为完整的开发单元来使用,必须解决以模式为单元的建模及转换两个具体问题.针对单元化模式建模的问题,通过扩展MOF(meta object facility)的方式定义了模式单元元模型,并提供了基于此元模型的单元化建模支撑机制,以分离业务模型与模式模型的方式解决了该问题.针对单元化模式模型转换问题,在模式单元元模型的基础上定义了向EJB平台的转换规则.该转换规则使用QVT标准描述,支持单元化的模式模型转换,并具有良好的复用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角色的设计模式建模和实现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何成万  何克清 《软件学报》2006,17(4):658-669
虽然设计模式有利于软件的重用,但当设计模式实例化时,存在模式的重叠、可追踪性以及模式代码难于重用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角色的设计模式的建模和实现方法,在设计和实现两个层面上解决上述问题.该方法把设计模式的角色作为独立的建模元素,在应用程序类和角色间导入RoleOf关系,使应用逻辑和模式逻辑完全分离,从而提高其重用性.使用UML的标准扩充机制,给出了RoleOf关系的元模型和语义,以及标识模式信息的构造型和标记值,以此解决模式的重叠和可追溯性等问题.通过对Java语言进行扩充(称为Rava),实现了应用逻辑和模式逻辑的动态绑定.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设计模式实例化时的模式重叠和可追踪性问题,提高了模式逻辑的可重用性,对运用设计模式开发软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工作流提倡过程逻辑与业务逻辑分离的理念,然而,业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过程-业务动态关联的特性使这一理念在实际中难以得到贯彻,过程控制与业务处理常常以程序代码的形式耦合在一起,导致业务过程建模复杂,过程重构工作量大且不易实施。分析了WFMC元模型在过程逻辑表示方法上的局限性和难以支持业务过程简便重构的原因,提出了一种新的过程元模型—ESR元模型,在模型中加入了事件、状态和规则等模型元素,能够以规范的形式通过过程定义的方法表示过程-业务的动态关联;基于ESR元模型的工作流模型框架清晰划分了过程逻辑与业务逻辑的界限,对"刚性过程"和"柔性过程"使用统一的过程定义方法进行建模,更好地支持了过程逻辑与业务逻辑的分离;当过程逻辑发生变化时,根据不同的变化内容,可以在不同的模型层次上对过程定义进行修改以应对系统变更的需求,从而实现过程的简便重构。  相似文献   

5.
P-F模型的过程复用机制及工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F模型是一种利用Petri Net与形式化描述相结合描述软件过程的方法。P-F模型的模板、模式和元模式概念在不同层次上提供了进行过程复用的方法。模板复用的是过程的内容信息;模式复用的则是过程的结构信息,是更高层的复用;元模式是最小的结构单元,可以设计模式。文章介绍了P-F模型中的这三种过程复用方法,及其在P-F过程设计工具PSTools中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模型驱动架构对MIS开发中的业务建模与需求建模不能提供有效支持这一问题,提出一个以业务为导向、支持模型驱动MIS软件构建的模型体系;建立了一个以业务过程建模为核心的集成化建模元模型,给出了模型详细定义,为实现业务导向及模型驱动的MIS构造模式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对地理信息系统空间信息模型中要素模型的几何体结构进行了分析。充分运用和组合各种设计模式,在要素可视化设计和实现中,探讨采用组合模式与访问者模式相结合的形式.实现了异构几何体的聚集访问,采用合成模式与绘制策略模式相结合的形式,实现了要素与绘制的有机分离及各种绘制形式的充分支持,同时方便地实现了0penGIS中有关要素几何体的抽象规范和相应的实现规范。  相似文献   

8.
对地理信息系统空间信息模型中要素模型的几何体结构进行了分析.充分运用和组合各种设计模式,在要素可视化设计和实现中,探讨采用组合模式与访问者模式相结合的形式,实现了异构几何体的聚集访问,采用合成模式与绘制策略模式相结合的形式,实现了要素与绘制的有机分离及各种绘制形式的充分支持,同时方便地实现了OpenGIS中有关要素几何体的抽象规范和相应的实现规范.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智能通信业务生成技术严重依赖平台环境,业务逻辑跨不同API,导致智能通信业务软件移植性差,难以适应业务需求变化快和开放的网络环境等问题,文中通过提出一种智能通信业务的模型转换方法,解决智能通信业务软件自动生成的问题。首先,从两个部分制定相应的模型转换规则,实现平台无关业务模型到JAIN SIP平台业务静态模型的转化定义,以及到JAIN SIP平台业务可执行语义模型的转化定义。然后,利用IBM RSA工具构建模型转换引擎。最后,以典型的呼叫业务为例,完成了模型转换的具体实现过程,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0.
面向服务计算已在各类电子商务、B2B、旅游等领域得到了应用。它通常通过一个标准化的Web服务模型去快速设计、实现、部署和发送各类应用功能,但实现业务的功能最终是体现在服务组合上。因此,针对在服务组合过程中所出现的语义识别、信息抽取方面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WSMO服务组合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基于Ontology的WSMO进行服务的语义性描述,采用服务组合过程的语法检测和语义验证来实现模型;在语法检测中,是通过定义语法依赖对齐来完成,而在语义验证中,是通过各种衔接模式来实现的;并通过带有精英策略的小生境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优的服务组合去满足业务逻辑需求。最后通过应用表明:服务组合效率比传统方法更优越,完成的业务功能更精确。  相似文献   

11.
陈敏仪 《现代计算机》2004,(7):64-66,89
MVC模式是指把一个应用的输入、处理、输出流程按照Model、View、Controller的方式进行分离.将MVC设计模式运用于Web应用,使得数据处理逻辑与它的表现形式分离,编写好业务逻辑以后,可以由控制器根据不同的显示要求应用不同的视图构造页面,使之可以满足不同的格式要求及不同类型客户端输出.因此,MVC模式在电子商务中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本文将分析MVC模式的组成和形系结构,并通过一个Web应用例子体现了MVC模式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一种面向方面的软件体系结构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董云卫  郝克刚 《微机发展》2004,14(6):61-63,67
针对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代码杂混、分散,导致软件开发过程的可追踪性差、开发效率低、代码的重用性不好、代码质量不高、软件系统的演变进化困难等问题,采用面向方面的软件开发方法研究软件体系结构,结合业务流程管理系统,来介绍基于面向方面的软件体系结构在系统需求方面实现和编织方法的开发过程。通过提取业务流程、业务活动和参业者这三个关注点,对这些需求关注独立封装,并对它们的实现进行编织.解决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换,降低了业务逻辑、业务数据和业务操作实体三者间的耦合,实现业务流程的柔性管理和不同业务功能的集成。  相似文献   

13.
企业的业务流程是非常复杂的,在为企业设计与流程相关的软件的失败率很高,原因在于所设计的软件处理的流程与企业实际运行的流程不相符合。针对该问题,本文采用一阶逻辑形式化的描述了一个过程仿真系统模型,并基于此模型设计过程仿真系统,以用于检验所仿真的流程是否与实际流程相符合。  相似文献   

14.
The design of a building is a collaborative process among experts from multiple disciplines. Using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 a model is developed through multiple refinement stages to satisfy various design and engineering requirements. Such refinements of geometric and semantic information are described as levels of development (LOD). Thus far, there is no method to explicitly define an LOD’s requirements nor to precisely specify the uncertainties involved. Furthermore, despite the insufficient information in the early design stages, a BIM model appears precise and certain, which can lead to false assumptions and model evaluations, for example, in the case of energy efficiency calculations or structural analyses. Hence, this paper presents a multi-LOD meta-model to explicitly describe an LOD’s requirements, incorporating the potential fuzziness of both, geometric and semantic inform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The explicitly defined fuzziness can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applying simulations or analyses for assessing the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building design variants. To support the continuous elaboration of a building from the conceptual to the detailed design stages, the multi-LOD model makes it possible to ensure the consistency of the geometric and semantic information as well as the topological coherence across the different LOD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pproach is demonstrated by its prototypical implementation as a web-server and user-interface, providing a means for managing and checking the exchange requirements both at the meta-level and for concrete building model instances. The paper is concluded with a case study of a real-world construction project that demonstrates the use of the meta-model to support model analysis and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15.
面向业务过程的企业应用集成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业务过程集成是企业应用集成的核心,文章根据企业业务过程集成的需要提出了面向业务过程的企业应用集成方法。并根据在业务过程集成中业务过程逻辑与应用过程逻辑相分离的原则,以J2EE应用服务器为集成平台通过利用JMS消息传递机制和基于JCA规范的连接器实现了应用系统之间的消息传递解偶和消除了不同应用系统对异构数据格式的依赖。  相似文献   

16.
Many entities, both in academia and the business sector, urge an efficient improvement of business processes. However, when it comes to addressing this point, each slight disparity in the business rules and/or objectives translates into a separate model, which is neither practical nor acceptable as it burdens the host process-aware information system with repetitive and almost verbatim instances. To solve this issue, we propose considering variability. Variability will serve as a 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 technique to efficiently design and run a variable business process throughout different business situations that are similar to one another is some ways yet differ in others. First, we define variability within the context of business processes. Second, we present a set of variability patterns and explain how they are used. We validate our approach via the 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 patterns known and used by the community. The variability design patterns are a series of 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 patterns for building business process with variability and efficiently acting on the improved process performance metrics.  相似文献   

17.
MVC(Model-View-Controller)设计模式是现代软件设计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设计模式,也是WEB系统中常用的一种经典模式,它实现了界面显示与业务逻辑的分离。为了提高基于WEB系统中代码的可重复性、可维护性、可移植性和系统性能的稳定性,从数据库访问技术、XML技术和DAO设计模式的角度,提出一种MVC改进模式,并阐述了基于此模式进行开发的技术和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