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周秋宝  郭惠仁 《印染》2007,33(24):28-31
采用浸轧法对化纤织物进行Dorafresh纳米银抗菌整理,试验了不同轧液率、加酸条件、整理液曝光对织物抗菌效果的影响;测试了整理织物的银含量、透气透湿性能、抗菌织物的耐洗性;分析了纳米银颗粒粒径的分布状况。试验结果表明,织物的杀菌率与纳米银含量关系较大;轧液率对整理织物的透气性和透湿性影响小。该抗菌整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显著,杀菌率达到99%以上,50次洗涤后的杀菌率大于60%,耐洗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2.
沈霞  张峰  盖芸瑚  王栋  陈宇岳 《丝绸》2011,48(6):1-3
用实验室自制的聚合季铵盐(HSDA-HTC)对桑蚕丝织物进行抗菌整理,测试并分析了整理织物的抗菌性能、抗菌耐洗性及力学和吸湿性能.结果表明,经10 g/L的HSDA-HTC水溶液整理后的桑蚕丝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9.62%和99.44%,并具有优良的抗菌耐洗性,洗涤50次后其抑菌率仍超过99....  相似文献   

3.
DoraFresh纳米银抗菌整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惠仁  周秋宝 《印染》2007,33(22):34-36
采用纳米银DoraFresh对棉、丝、毛等织物进行浸轧法抗菌整理,研究轧液率、加酸条件及整理液曝光对织物抗菌效果的影响,测试了整理织物的银含量、透气透湿性能和耐洗性。试验结果表明,织物的杀菌率与纳米银含量关系较大,织物的透气性和透湿性能受纳米银抗菌整理影响较小,整理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肺炎球菌抑制作用显著,抑菌率均在99%以上,经25次洗涤后,抑菌率仍达99%,耐洗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4.
周婷婷  林红  陈宇岳 《纺织学报》2011,32(12):98-102
为了实现涤纶织物的抗菌功能化改性目标,本文以自制的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HBP-NH2)为还原剂制备纳米银,利用制得的纳米银溶液对涤纶织物进行抗菌整理,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抗菌织物的纤维表面形态;测定了整理织物的抗菌效率、白度及耐洗性。试验结果表明,制得的纳米银平均粒径在20nm以内,稳定性能良好。当织物上银含量为125.412mg/kg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达99.42%和99.27%;洗涤50次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仍保持在98.32%以上,整理效果的耐洗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蛹壳聚糖对真丝织物的抗菌防皱整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立新  谢林明  崔毅华 《丝绸》2003,(4):36-37,45
以不同种类的壳聚糖对真丝织物进行抗菌防皱整理,通过对蚕蛹壳聚糖主要工艺参数的研究试验,得到了优化的整理工艺参数,并对壳聚糖抗菌防皱机理、整理后真丝织物的耐洗性进行了测试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壳聚糖的性质,壳聚糖的抗菌机理,详述了影响壳聚糖抑菌性能的因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抗菌剂在纺织品抗菌整理中的应用以及抗菌织物的耐洗性.  相似文献   

7.
棉织物的Ag/TiO2复合溶胶抗菌整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利蓉  李登新  陈小立  朱泉 《印染》2006,32(19):4-7
制备了含Ag/TiO2的复合溶胶,并将其用于纺织品的抗菌整理;探讨了表面活性剂浓度、电解质浓度、pH值和温度对溶胶粒径的影响,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胶粒的形态;测定了水洗10次后整理织物上的Ag和TiO2的含量、织物抗菌效率的变化及其它性能,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观察TiO2的晶型及Ag的价态。结果表明,采用含Ag和TiO2的纳米溶胶对织物进行抗菌整理后,抗菌效率可达99.9%,织物的抗紫外性能也有所提高,耐洗性较好,且对白度、断裂强力等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壳聚糖和银离子分别作为抗菌剂整理棉织物,测试了织物经两者整理后的抗菌性能和耐洗性,分析了两者分别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抗菌效果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得出了壳聚糖和银离子分别在织物抗菌整理方面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等离子体处理后的毛织物壳聚糖抗菌整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世花  邓炳耀  高卫东 《印染》2006,32(20):6-8
经壳聚糖整理的精纺呢绒具有一定的抗菌性,但耐洗牢度并不理想。采用等离子体预处理后再经壳聚糖整理,可使精纺呢绒具有较好的抗菌性和耐洗涤性,显著改善织物的润湿性,且不影响折皱回复性和断裂强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浸轧法对棉、真丝、毛织物进行Dorafresh米银抗菌整理。试验不同轧液率、加酸条件、整理液曝光对织物抗菌效果的影响:测试整理织物的银含量、透气透湿性能、抗菌织物的耐洗性。试验结果表明.纳米银含量对织物的杀菌率影响较大,对整理织物的透气性和透湿性能影响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肺炎球菌抑制作用显著,抑菌率在99%以上,经25次洗涤后杀菌率仍有99%,耐洗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棉织物纳米银抗菌整理存在银离子利用率低和耐水洗性差的问题,采用棉织物甲基丙烯酰胺接枝、硝酸银浸渍和汽蒸整理工艺,制备纳米银抗菌整理织物。研究整理工艺因素对硝酸银利用率、整织物纳米银含量以及抗菌性能的影响,考察整理织物的耐洗性。实验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酰胺接枝可提高硝酸银利用率和织物纳米银含量,接枝率15.05%时,硝酸银利用率最大,织物纳米银含量最高;硝酸银浓度0.1mM时,整理织物纳米银含量为102.9 mg/kg,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抑菌率均达到99.9%,50次洗涤后,银含量保留率为83.19%,两种菌种的抑菌率仍超过97%。研究表明甲基丙烯酰胺接枝、硝酸银浸渍和汽蒸的纳米银整理工艺,银离子利用率高,整理织物具有优异的抗菌及耐洗涤性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棉织物抗菌剂的种类、优点、抗菌机理及其在纺织品上的应用状况。讨论了各种抗菌剂应用于棉织物的抗菌整理工艺,测定了整理后棉织物的抑菌率。结果表明,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纳米银抗菌剂整理棉织物的抑菌率均可达90%以上,洗涤20次、50次后可分别达抗菌纺织品AA级、AAA级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纳米银在棉织物上的定向原位组装,以及纳米银抗菌纺织品的绿色、简便、高效、可循环的加工工艺,通过对棉织物进行氧化处理并接枝"核-壳"结构的改性聚酰胺超支化聚合物,制备了具有主动捕捉银离子、还原银离子、控制纳米银粒径、固着纳米银功能的活性棉织物。利用改性活性棉织物进行纳米银原位组装,对整理后的棉织物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抗菌性能及耐洗性。结果表明:通过氧化、接枝处理能够将聚合物接枝到棉织物上,并且棉织物的活性改性处理对织物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改性后的活性棉织物能够进行连续加工整理,整理过程实现零排放。整理后的棉织物纤维表面分布着大量5~25 nm的纳米银颗粒,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均在99.9%以上,且具有优异的耐洗牢度。  相似文献   

14.
载银纳米硅丙乳液对棉针织物的抗菌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制备抗菌棉针织物,采用载银纳米硅丙乳液抗菌剂对棉针织物进行抗菌整理,研究整理过程中浴比、pH值、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对整理后织物抗菌效果的影响.以抗菌整理后织物的抑菌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抗菌整理的较佳工艺条件为:浴比1:50,pH值5,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180 s.同时对织物的白度、力学性能、透气...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地解决无机纳米粒子制备的抗菌棉织物耐久性能不佳的问题,提高无机纳米粒子的整理技术,对黏结剂结合棉织物表面无机纳米粒子耐久抗菌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了抗菌耐久性的评价方法、黏结剂固化无机纳米粒子在棉织物表面的后整理方法等,并分析了耐久性,对影响耐久性的因素以及抗菌效率、抗菌效率下降趋势和洗涤过程中无机纳米粒子的损失进行了阐述与分析。指出:氨基和巯基基团可与无机纳米粒子形成配位键,有效地将无机纳米粒子固定在棉织物表面上;微波辐射和超声波可应用于增强无机纳米粒子在棉织物表面的黏附力。  相似文献   

16.
利用改性聚酰胺超支化聚合物(PNP)在水溶液中制备纳米银,探讨了其还原、控制制备纳米银的机理,研究了所制备的纳米银水溶液的抗菌性能,并利用PNP在棉织物中原位控制生成纳米银,以实现对棉织物的抗菌整理。结果表明:PNP中的氨基能够主动诱捕、还原银离子,并通过PNP的分子网络结构对纳米银的生成起控制作用。通过调节银离子的量,制备了平均粒径分别为13.23、4.34、2.66 nm的纳米银水溶液,所制备的纳米银水溶液最小抑菌浓度为2 mg/L。利用PNP原位控制生成纳米银整理的棉织物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均在99 %以上,并具有优异的耐洗牢度。  相似文献   

17.
Silver compounds have extensive use among the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textiles. Silver particles are released into the water during washing processes in particular and they are released from the textile in time due to use. In this work, silver ion release from cotton and polyester antimicrobial fabrics which are the most widely used textiles have been studied. Two well-known silver-based commercial agents and silver-doped calcium phosphate powder-based antibacterial finishing agent which was developed in our previous work were applied to the fabric samples. The release of silver from the fabric samples during washing and incubation was determined by ICP-OES. The effects of fabric composition, time and laundering process on the silver release were studied. It was found that significant amount of silver was released from textile fabrics during washing due to the mechanical forces exerted on the fabrics. The total released silver varied from 73.43 to 92.27% for cotton fabrics and 76.49 to 89.70% for PES fabrics after 20 washing cycles.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calcium phosphate can reduce the amount of silver release significantly. It was also found that even a smaller quantity of nanosilver particles was sufficient for strong antibacterial activity.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Microban Scentry?气味控制技术的作用原理以及联合ZPTech?抗菌整理对涤纶针织面料气味控制和抗菌性能的协同作用,设计整理工艺进行实验.利用GC/MS气相色谱仪进行异戊酸气味吸附率检测,根据日本JIS L 1902—2015纺织品抗菌测试标准进行抗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Scentry?气味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9.
载银硅丙乳液抗菌剂对棉针织物抗菌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含双氨基的有机硅丙烯酸酯乳液络合银离子,制得稳定的抗菌整理剂.该整理剂用于棉针织物抗菌整理可以获得优良的抗菌效果[抗菌剂用量为4%(owf)时,整理后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9.3%和99.0%,且耐洗性能较好],并能保持织物的基本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