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基于电力积分的需求响应激励机制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国内电力营销终端市场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基于"电力积分"为核心理念的需求响应(DR)激励机制设计方案;围绕信用积分激励理论,综合考虑用户类型、外界环境和信用等级等影响因素,基于消费、奖惩积分,构建了计及积分生成和兑换的电力积分理论模型;详细阐述了电力积分激励机制的运营模式、奖惩机制和实施流程,并通过一个实际算例论证了基于电力积分的DR激励机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既可保障供电双方利益,也可充分调动用户的积极性;最后展望了该激励机制在DR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4.
5.
我国现阶段需求响应(Demandresponse,DR)的实施过程中还仔在诸多问题,特别是运作模式和激励机制经验不足:分析总结发达同家开展需求响应方面的经验,比较典型市场模式,对具有代表性的困家给予重点分析,总结电力公司和电力用户双方的激励政策,以明确多参与方的职责,协调好各方利益,指导我国需求响应实施。 相似文献
6.
传统价格型需求响应(DR)可能造成负荷弹性不大的用户用电成本的增加,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Stackelberg模型的主动配电网(ADN)动态电价DR方案,确保用户参与DR的收益。将负荷分为代理负荷和非代理负荷两类,通过DR代理调控代理负荷,利用动态博弈理论下的Stackelberg模型分析DR代理与ADN的互动过程,求解Stackelberg均衡得到DR代理与ADN的均衡策略,即动态电价与负荷安排。最后,采用IEEE 6节点的算例证明了所提出的DR设计在限制用户电费支出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8.
电力市场下的需求响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电力市场下的需求响应,包括需求响应的概念及其分类、需求响应成本和需求响应效益.分析了需求响应的短期市场影响效益、长期市场影响效益以及系统可靠性的效益等.同时,介绍了市场下的需求响应在国外的应用情况,并给出了在我国电力市场下实施需求响应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9.
10.
在中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初期,电力用户参与市场的方式及响应行为具有较大差异.高比例用户受电网公司管理间接参与市场,无法主动响应市场的动态价格,但其固有的用电行为会影响市场价格,甚至导致电力供需紧张场景下出现极端价格.为此,考虑到高比例间接参与市场的用户在日前的负荷调整能力,设计了适用于初期现货市场的需求响应机制.首先,建立了考虑不同用户响应行为的需求响应机制框架,提出了需求响应机制的触发条件,并进一步分析了该机制框架下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机理.然后,构建了考虑间接参与用户主动响应的市场出清模型,并提出了保证需求响应机制可持续运行的结算方法.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机制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面临峰谷差持续拉大、空调负荷不断攀升、新能源接入等新挑战,而电力需求响应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中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为电力需求响应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在此背景下,文中分析了不同市场环境下电力需求响应的开展情况,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面向电力需求侧主动响应的商业模式。通过分析需求响应与电力市场的关系,设计了与中国电力市场改革相互协同的包含需求响应的市场框架:在第1阶段建立与电量市场相对独立、包含需求响应的辅助服务市场;在第2阶段建立与电力市场相结合、包含需求响应的辅助服务市场。此外,分别介绍了2个阶段中需求响应的产品类型、出清方式和考核方式。面向电力需求侧主动响应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框架要随中国电力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完善,需求响应将在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售电侧改革不断深入,零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制定套餐电价是其中的关键。在我国各省建设电力市场的背景下,推行实时电价零售套餐具有较好的可行性。虽然固定电价和分时电价的应用更为广泛,但实时电价在反映电能价值变化、引导电力消费方面独具优势。在考虑需求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实时电价套餐的非线性优化模型,分别从售电利益最大化、峰谷差最小化等方面对零售套餐合理设计,并基于实际负荷数据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的实时套餐设计可统筹兼顾售电、用户、电网等各方利益,有效释放电力体制改革红利。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经济政策对电力需求的影响,利用智能体响应均衡模型(agents response equilibrium,ARE)构建了经济政策对电力需求影响的模拟系统。介绍ARE模型模拟经济政策对经济和电力需求影响的机理,设计行业、居民、银行、政府和市场智能体(Agent),描述了智能体的结构及其交互机制,模拟系统能实时输出商品价格曲线和行业产值曲线,专家以此可以分析经济运行情况并调整模型中的政策变量;同时比较减税后经济发展和电力需求的变化,分析了政策变化对行业电力需求的影响,分析结果可为决策者研究经济政策对电力需求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用户基本负荷的计算原则与方法,指出数据选择原则、计算方法与气象修正因子是计算用户基本负荷的3要素;分析了2种评价用户响应性能的方法,即绝对值法与相对指标法,指出可按用户响应性能数值细分用户响应的重要性等级;探讨了按用户的响应性能对用户进行补偿或处罚的方法。美国PJM、California ISO、NewYork ISO和New England ISO等在计算用户基本负荷与用户响应收益方面的实践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方案所使用的历史数据及计算方法不同。这对我国建立需求响应市场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电力市场下需求响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27,自引:11,他引:27
需求响应(DR)是需求侧管理在竞争性电力市场中的发展。利用价格信号和激励机制,DR是保证系统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总结国内外开展的DR研究与实践,对电力市场下的DR进行了归类研究,包括基于价格和基于激励的DR分类。对各个子类,着重论述了DR的2个关键问题:DR的实施机制和DR对系统的影响。分析了实施DR的成本和效益,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用户参与DR的决策过程。最后结合中国电力市场改革的情况,提出了开展DR的建议与设想,并探讨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national emission trading scheme, National ETS)旨在建立市场机制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然而市场对于什么类型的电力市场用户需要承担超额排放的成本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虽然发电侧是二氧化碳的直接排放者,但用电侧却是碳排放的潜在驱动者。同时,碳市场中不同约束对象也会影响最终机制的减排效果。因此,基于广东省电力市场真实数据和政策参数进行仿真实验,比较对电力市场用户进行双边约束与单边约束的不同政策的减排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碳价的需求响应(carbon-oriented demand response, CDR),考虑电力市场和碳市场之间的套利利润,并将其作为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激励之一。基于多场景仿真,比较引入不同侧电力用户时碳市场带来的整体减排效果以及电力市场用户行为变化。结果表明在我国现行过渡期电力市场机制下,发电定价无法将碳排放成本完全转移给需求侧用户,只有同时约束需求侧和发电侧才能推动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减排效果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