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汉一直饱受城市内涝困扰,并影响城市形象和发展,尤其是临湖区。在分析武汉市自然条件、排水和内涝现状的基础上,以南湖地区为例,从排水体制、调蓄管控、排水标准和能力、城市建设模式等4个方面总结了武汉临湖建成区的渍水原因,并提出了推进源头径流控制减排、补齐排水系统短板建设、优化局部排涝方案、优化水系调蓄管理调度等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近年来遭遇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识别出三方面九大类原因,进而提出了“上截、中蓄、下排”的系统应对措施及规划方案,包括流域洪涝统筹应尽量避免山洪侵入城区,加强内河、管渠和外河在水位标高、排水能力方面的衔接;新建区域应加强建设管控,以排水为导向,进行竖向设计和组织;结合竖向控制布局,对可作为排涝通道的现状水系予以保留,并结合低洼地区建设“干湿皆宜”的调蓄空间;结合受纳水体的位置,合理划设非主干道路作为超标径流行泄通道;重点区域排涝应通过“一点(片)一策”结合雨水管渠改造提出建设方案,以期为东南沿海丘陵型县城构建韧性排水防涝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彬 《中国市政工程》2021,(2):72-75,127
中新生态城旅游区内现有水域均为独立的小水体,不连通且无外排通路,严重影响区域的防汛排涝能力,因此确定合理的水系排涝规划方案是保障区域防洪安全的重点。通过连通小水域形成整体水系、增设外排泵闸等工程措施,建立健全的防汛排涝体系,同时还能增加区域槽蓄容量。利用DHI MIKE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对北部水系排涝工况进行数值模拟,确定河道及各连通节点规模,拟定区域排涝调度模式,提出水系排涝规划的优化方案,增强防汛除涝能力及水资源调度能力,提升区域整体水环境质量,保证旅游区生态建设,符合绿色生态城的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4.
传统市政雨水排水模式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老城区市政排水系统发达 ,但由于河网萎缩 ,引起新的排水安全问题。对比小区雨水排水与区域排涝的不同特点 ,研究历时暴雨的水量平衡过程 ,提出调蓄是解决暴雨排水的最有效办法。并以河道调蓄为结合点 ,展开控制范围大小的优劣比较 ,提出小区雨水排水与区域排涝结合是解决排水问题最经济合理的办法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任灵 《中国市政工程》2022,(6):49-53+122
以汉中市兴汉新区水系联通工程为例,通过水文水质分析对区域防洪影响,调整竖向排水规划、采用海绵城市设计等措施构建城市新防洪排涝系统。结果表明,新水系拓宽了水域面积,联合调度可减轻下游泄洪压力,通过水利市政等方面协同设计,可提升水资源配置能力,保障区域水安全。  相似文献   

6.
结合南充市城市排涝规划编制工作,对小区域雨水管网及大区域雨水排涝的标准衔接、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特别是重现期取值进行了分析;结合南充市的规划编制情况介绍了排水防涝规划需要制订的标准,排水分区的划分方法。此外,还介绍了城市内河以及山洪治理的重要性以及城市雨水调蓄及初期雨水治理等相关规划内容。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该地区水质、水源地及防洪排涝等问题,湖北省、武汉市政府提出了武昌"大东湖"水网生态构建的宏大构想。通过充分发挥长江引水和六湖自身的调蓄蓄水作用,一方面从长江直接引水入湖,另一方面利用洁净的雨水置换湖水、通过自然高差形成的水力调度等低能耗形式,"引水变活"、"引水变清"、"引江济湖"、"引湖济湖",重建水网,恢复生态。排涝泵站作为大东湖生态水厂构建工程中的进出水主体构筑物,承担着"闸引泵排"的重要作用。本文对在武昌"大东湖"区域的排水体系,以及区域几座重要排水(排涝)泵站的排水能力进行了分析核算。在武昌"大东湖"在生态引水、排水的同时,对区域排涝安全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以合肥市BH排水系统为例,在利用InfoWorks CS软件建立并率定系统水力模型的基础上,对线内调蓄池的位置选择与容积初估、模型评估与修正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旨在提高系统排涝能力的线内调蓄合理方案。结果表明,在1年一遇设计暴雨条件下,设置线内调蓄后,洪峰流量由调蓄前的1.52 m3/s降到1.04 m3/s,洪峰出现时间延后约30 min,线内调蓄对调控区域的洪峰削减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已建系统的排涝标准。通过流速分布分析和评估,发现调蓄后系统内管道流速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可在降雨日保证不淤流速。以上研究可为采用线内调蓄提高已建排水管网排涝标准的方案规划与设计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过水力模型对湖泊调蓄型水系进行非恒定流的模拟计算,相比传统的水文计算方式,综合考虑了跨渠构筑物、湖泊倒灌、淹没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可以更为真实地评估水系的外排能力。以武汉市汤逊湖水系为例,基于模型手段,对淹没风险进行识别和应急,对主要卡口的识别使蓄排能力进行有效匹配,从而为排水设施的优化和改造提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东莞市内涝整治区域进行模拟降雨过程中湖泊水位水量变化,并将湖泊出口管与市政管道合并后的下游管进行水力优化计算,充分发挥湖泊的调蓄能力。经过两方案计算比较,方案一能够减小主管管径,降低工程造价,发挥较好的经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康厚沟片区排涝现状问题,使用SWMM模型进行洪水位推算并选取最不利工况进行设计,比选不同淹水改造方案,并考虑康厚水库调蓄功能确定方案规模,实现满足区域排涝需求,提升片区防洪排涝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湖泊资源退化消失,城市内涝日益严重。湖泊公园是湖泊水系和绿地系统对城市雨洪调蓄协同作用的重要载体。首先利用遥感影像提取武汉中心城区湖泊信息,结果显示2000—2015年湖泊面积减少了34km2,湖泊景观破碎度变大,形状指数变小;其次计算了湖泊的雨水调蓄潜力。通过城市降雨汇水路径与城市渍水点、城市绿地系统、城市雨洪管网的耦合分析,探究了影响湖泊雨洪调蓄潜力发挥的因素。最后探索了湖泊公园的布局调控策略。宏观层面建立湖泊水系与绿地系统共融的城市雨洪安全格局,中观层面完善湖泊公园与周边用地的雨水对接,微观层面实现湖泊景观与雨水基础设施的协同设计。以期缓解城市雨洪问题,并为湖泊资源的保护与景观营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根据河网型城市水系、地貌、气象、社会经济等特点,提出以确保排涝安全为基础,以引水改善水环境为目的的城区水系工程治理模式。城市圩区建设选用整体封闭策略,可以减少防堤的占地面积,发挥泵站规模效益,增强水体流动性,避免洪水过境城区。引水调水是迅速改善城区水环境状况的有效措施,合理调度整体封闭区闸站排涝的引水排水,可以做到对城区主要河道的精确冲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并以常熟市为例,介绍了该市以整体封闭区排涝与河道引水工程相结合的水系规划。  相似文献   

14.
吉安市是典型的南方山地丘陵城市,三面环山,地面起伏较大、地形复杂,河网、湖泊密布,闸门和电排站较多,内涝风险较大。为此,借助InfoWorks ICM软件构建吉安市排水系统水力模型,辅助制定吉安市的最优内涝治理方案。重点介绍了模型构建时对水系和地形的数据处理方法。同时,以后河流域为例,采用模型进行现状排水能力和内涝风险评估,并在结合地形特点及不改造电排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洼地构建调蓄水面,根据各个内涝点的具体成因分析,分别提出单因素或多因素组合的内涝治理规划方案,采用模型对规划方案进行反复优化与评估,直至方案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5.
城市管道排水与河道排涝设计标准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城市排水规划和设计中,由于管道排水与河道排涝调蓄能力的不同,暴雨资料的选样方法和设计暴雨的历时均存在一定差异,致使城市管道排水与河道排涝设计标准之间常常难以衔接。为此,以南京市的雨量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新颖的研究思路,得出了不同选样方法与设计暴雨重现期之间的定量关系。该方法解决了管道排水与河道排涝设计重现期之间不衔接的问题,为城市排水规划中设计标准的确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管凛  敖静 《中国给水排水》2014,(21):151-154
平原水网城镇由于特殊的地形和水系特点,区域内雨水排口众多,排水分区相对独立,存在泵排区域和自排区域,部分雨水管道出水口标高过低,排水不畅而造成积水现象。以溧阳市老城区为例,基于现有CAD管网和地形高程数据,运用GIS信息集成技术对老城区现有管网信息进行梳理,采用国际商用模型XPSWMM软件构建区域雨水管网系统模型,评估管网的现状排水能力,识别洪水风险区域、系统的局限性及洪涝成因,并通过模型模拟可行的管网提标方案,探求解决排涝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珅 《中国市政工程》2022,(5):105-107+129
针对合肥市南淝河流域初期雨水污染和防汛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在排水系统建设初雨调蓄池和排涝泵站,旨在有效控制径流污染对受纳水体的影响,并解决部分区域排涝问题。结合工程项目设计实例,从设计规模、总体布置、设计方案等方面进行介绍,并对调蓄池及排涝泵站的运行模式进行阐述,为初雨调蓄池和排涝泵站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应对平原感潮河网地区城市排水系统面临的风、暴、潮、洪等多种不利因素带来的内涝风险,以上海市某独立水系的排水管网与河网为研究对象,建立区域排水管网与河网动态耦合的一体化模型,在区域暴雨内涝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基于多方案多工况模拟结果提出了市政泵站和河道泵闸在长历时特大暴雨中联动运行优化调度的建议,并建立了应急预警预报辅助调度平台。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北方某城市的典型易涝区域整治项目为例,介绍了系统化方案的编制方法和实施效果。首先从汇水分区的尺度分析内涝积水成因,然后根据目标要求制定汇水分区优化、源头减排系统改造、排水管渠系统改造、排涝除险系统建设相结合的系统化方案,并建立排水模型对方案实施效果进行量化评估。在案例项目中,通过局部排水管线调整将汇水分区范围减少约24%;通过小区和道路海绵化改造,实现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小于70%、年SS削减率不小于60%的目标要求,同时显著降低了径流峰值;通过雨水管渠提标改造将管渠排放标准提高到2年一遇;通过在人行道设置多处超标径流入河(绿地)通道,提高了排涝能力和调蓄能力,达到了30年一遇内涝防治标准。该系统化方案通过雨水径流的合理组织和排水防涝设施系统改造建设,在消除城市内涝问题的同时,实现了径流总量控制、径流污染控制、景观提升和地下水涵养等多重目标,可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针对北京市中心城区现存的合流制溢流污染、初期雨水污染,以及地下建立调蓄设施条件受限等问题,提出了北京中心城区管道空间调蓄数学模型分析技术。该模型主要以排水管道的防汛风险控制、运行风险控制和结构风险控制为导向,通过在西盖板河末端建立闸门,并结合北京城区排水雨量特点制定闸门启闭方案,以提升整个区域的绿色防汛能力。该方案落地后,整体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