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探究了内涝防治体系韧性内涵、韧性特征及韧性评估方法,从空间规划、工程建设和管理机制3个层面提出了内涝防治体系的韧性提升策略。以城市大排水系统为核心统筹规划,重视与城市防洪的关系,为超标降雨预留应急空间和末端出路。从源头、过程到末端全过程系统性提升城市排涝能力,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相互适应性以及内涝防护设计。融合灾前预防、灾中抵抗、灾后恢复的管理体系和智慧化手段,提升灾害的适应性、可恢复性和智慧性。  相似文献   

3.
张建明  李亮 《市政技术》2013,31(4):108-110
通过模拟降雨过程中湖泊水位水量的变化,说明采用该方法可以充分发挥湖泊的调蓄能力;并对湖泊出口管与市政管道合并后的下游管进行水力优化计算,减小了主管管径,降低了工程造价,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李德林 《山西建筑》2023,(10):50-54
城市阴影区公共设施老旧、居住质量差、空间脆弱性强,对其韧性评估与建设提升意义重大。基于城市阴影区的空间韧性特性,构建评估框架,以南京市秦淮区延龄巷片区为个案,进行空间韧性评估。发现该片区存在建筑较为密集,居住环境较差,公共场所空间较少,缺乏绿地空间,公共设施点较少且空间分布不均匀,场地中心和东南侧区域可达性低等问题。从环境韧性、公共场所韧性、配套设施韧性和空间结构韧性四个方面提出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5.
作为水生态基础设施之一的城市人工湖,可以通过自身水量平衡的调节实现雨洪调蓄功能。但是当前城市人工湖规划建设普遍存在水量难以维持的矛盾。在厘清城市人工湖水量平衡基本原理与空间尺度的前提下,借助城市人工湖与自然湖泊水文循环过程的对比研究,构建出人工湖水量平衡过程,进而分析其8项水量平衡要素的影响因子及调控可行性,并从风景园林专业可控的视角,将城市人工湖水文循环过程与景观要素进行耦合,建立起以水量平衡为目标的城市人工湖景观设计导则,通过"空间结构对位"和"物质载体对应"2个设计步骤实现水量调控。以期为城市人工湖水量保持的现实问题提供普适性的规划设计方法体系,拓展水生态基础设施研究领域的范畴,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6.
地下空间长期以来作为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补充,缓解了城市资源匮乏和人居环境恶化等现实问题,是提升城市韧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利用地下空间提升城市韧性的角度,对国内外地下空间规划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明确了韧性城市理念的基础性观点,进而对既有地下空间规划的经典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梳理,提出以现有理论方法为基础,以"韧性城市"理念为研究视角进一步完善地下空间规划理论方法的建议与今后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态空间向城市提供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对防灾韧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学界对城市生态空间自身防灾韧性理论与实践的关注尚有不足.文章首先辨析了关于城市生态空间防灾韧性认知的"贡献说"和"自身说"两种观点,并从协同视角对其进行定义;其次,论述了城市生态空间防灾韧性的类型与主要影响因素;最后,结合相关研究与规划实践...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东莞市内涝整治区域进行模拟降雨过程中湖泊水位水量变化,并将湖泊出口管与市政管道合并后的下游管进行水力优化计算,充分发挥湖泊的调蓄能力。经过两方案计算比较,方案一能够减小主管管径,降低工程造价,发挥较好的经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
城市蓝绿景观格局对雨洪调蓄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城市内涝问题频发,引发了社会强烈关注.现有研究多从灾害成因角度聚焦于景观格局变化对洪涝产生的影响,蓝绿景观格局与雨洪调蓄功能的响应关系尚待进一步探讨分析.以武汉市江夏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对比连续晴天及雨后情景下的遥感影像结果,建立了淹没转移变化矩阵表征调蓄状况,结合以往研究与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分析的结果,选取了面积...  相似文献   

10.
寒区城市面临冬季寒冷和城市病的双重挑战,特别是寒区大城市,在生态本底相对脆弱的情况下,还要面对巨大的人口压力。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增强城市韧性,是寒区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合适方向。通过分析寒区城市面临的特殊挑战,梳理已有研究和规划实践经验,结合城市生态韧性“规模—密度—形态”的研究和调控框架,提出一系列规划策略。其中,基于规模韧性的策略包括控制城市增长边界、高标准建设生态基础设施、重视常绿植被配置,基于密度韧性的策略包括控制城市密度、调节组团密度、增加冬季环境状况作为密度控制补充依据,基于形态韧性的策略包括优化城市外围形态、促进城市多中心组团发展、设置更多可接近的蓝绿空间、针对冬季需求采用更细致的规划布局手段等。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分析疫情期间人与城市在空间韧性、设施韧性、社会韧性三个方面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将安全韧性和健康城市的理念贯穿到空间布局优化、基础设施保障、数字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行动四个方面。然后通过应急救援、医疗急救、公共空间转换的实际案例为健康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理论研究深入解析城市韧性、空间环境与暴雨内涝之间的关联机理,基于暴雨-内涝的全周期发展过程,分解城市建成环境的韧性提升目标。从生态环境和空间形态两方面解读和提取能够发挥韧性提升作用的空间环境要素,总结形成应对暴雨内涝的城市建成环境韧性因子集并提出韧性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消防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消防安全韧性的提升已经成为城市管理和规划的重要议题。本文以韧性城市构建基础理论为基础,着力实现消防减灾的目标,以珠三角城市之一的中山市为研究对象,结合城市POI数据和遥感影像,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识别分析中山市消防站救援覆盖能力,评估中山市消防安全韧性的情况,探讨消防安全韧性提升的路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背景下,城市暴雨内涝问题日趋严重,随着韧性理念的发展,基于韧性视角寻找可承涝的城市空间已成为改善城市雨涝的新思路。文章以石家庄市为例,通过耦合城市公共空间与石家庄市雨涝淹没风险的分布,探究城市既有公共空间承涝能力与公共空间体系承涝现存问题,并针对不同公共空间类型,从提高公共空间承涝体系的抗扰性、加强恢复的快速性两个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承涝韧性提升策略,为石家庄市城市承涝能力的提高与公共空间雨涝韧性的增强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暴雨内涝灾害频发,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已有应对暴雨内涝的城市韧性研究多为基于不同基本单元的风险评价研究,多个研究之间往往难以进行横向比较,需进行韧性单元的统一划定。通过文献研究与暴雨内涝时间线梳理,确定气象学、城乡规划学、景观学、水利工程、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等暴雨内涝相关学科领域。通过分析总结多学科应对暴雨内涝的城市建成环境边界条件,筛选确定行政区划、流域/排水分区、河流水系、道路界线作为应对暴雨内涝的韧性单元边界条件。运用SWMM模型对典型地块进行模拟验证,结果显示单元划分方法的面积、尺度标准满足暴雨内涝研究精度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韧性单元划定的基本原则,并以典型地块为例完成韧性单元划定。  相似文献   

19.
20.
韧性城市大会以追踪国际韧性城市研究最新进展为主旨,自2010年起已连续举办10年.文章基于历届大会相关资料和文献,梳理了韧性城市大会的主题演变,评述了城市风险与韧性评估、城市韧性规划、城市气候韧性、社会韧性、城市韧性构建新方案5个方面的最新动态.从构建城市韧性理论体系、开发韧性评估与规划工具、挖掘遗产生态智慧、加强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