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
现有剩余电流保护器多以总剩余电流或故障电流有效值作为动作判据,阈值固定,难以识别触电类型。为了减轻因人身触电事故造成的严重后果,针对低压配电网,文中研究了一种基于小波包能量的漏电保护方案。利用滑动时间窗计算剩余电流的小波包能量相对熵,根据相对熵的变化大小判断是否为生命体触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漏电保护方案。文中模拟了电阻、猪肉和兔子等不同触电类型的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于开发新一代剩余电流保护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如何快速有效检测触电事故电流的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算法的触电事故电流检测方法。基于自适应滤波原理,建立了自适应触电电流检测模型,并结合归一化最小均方(N-LMS)算法对测量的总剩余电流噪声消除和自然剩余电流分离,实现了触电事故电流的检测。利用触电实验的实测数据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并与增量检测法、BP神经网络检测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检测法以及电流幅值检测法进行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算法的触电事故电流检测方法具有响应时间短、噪声鲁棒性好并且能有效消除保护动作死区的优点,对新一代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开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路灯触电事故发生时触电电流幅值相对较小、且叠加于线缆及灯具的固有剩余电流之中,从而导致其难以准确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参量融合的路灯触电事故检测方法。该法通过采集路灯系统集总剩余电流、灯具电流和相电压信号的瞬时值,分别计算其中疑似人身触电事故剩余电流分量、随机容性剩余电流分量和负载电流有效值变化率的归一化特征量,进一步利用模糊逻辑器将这些特征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人身触电事故综合特征识别系数后,与经验阈值比较从而判别是否有人身触电事故发生。实验和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路灯照明系统中人身触电事故的识别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一种触电信号的自动快速检测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未来低压电网剩余电流保护与动作技术中,如何检测触电时刻并识别总泄漏电流中人体触电支路电流信号的难题,利用数字信号的智能处理技术和具有自适应性与最佳逼近特性的组合神经网络有机结合,提出了一种触电电流信号的自动检测方法。在对低压电网中原总泄漏电流信号进行小波消噪基础上,实现了触电时刻的自动检测,触电故障模式分类归属的决策;同时从总泄漏电流中提取触电电流幅值波形。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速度快且稳定,模式分类正确率达100%,提取幅值与实际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65%,计算时间为0.064 68 s,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对于开发新一代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在不同的接地系统中有其适用性和严格的接线方式,错误地选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或不规范地接线,会使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误动或拒动,甚至引起人身触电和电气火灾事故。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工作原理出发,着重于用电设备的电流矢量分析与计算,阐述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在低压配电接地系统中的应用特性,定量地分析接地系统类型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工作的影响。电流矢量的分析方法为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触电事故特征改进近似熵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有效减少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针对低压系统,给出一种基于近似熵的触电特征快速检测方法。利用滑动时间窗计算单通道测量所得总剩余电流的近似熵值。根据近似熵变化规律识别触电事故特征。并针对近似熵算法存在的计算冗余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近似熵算法,以此减少触电特征检测时间。对IEC人体电阻抗模型、实验用兔和小树枝进行低压实验,并利用数据验证该方法。结果证明,触电特征近似熵检测方法具有噪声鲁棒性、不受总剩余电流幅值和触电方式影响的特点,采用改进近似熵算法缩短了触电特征检测时间,能满足工程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7.
1引言我国在推广使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二十余年来,这些保护电器为安全用电、降低触电伤亡事故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现阶段的电能储备容量增加,家电的种类和频繁使用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的要求日益增加。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具有剩余电流保护功能的  相似文献   

8.
0 引言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根据GB6 82 9- 9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即原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 )普及推广 2 0年来 ,用作剩余电流总保护的保护器频繁动作 ,一直是农电工作者和用户困惑及烦心的事 ,这不但严重影响了保护器的声誉 ,而且妨碍了农村供电的可靠性。如何探索剩余电流总保护频繁动作的原因 ,以及怎样减少或消除不该发生的动作 ,是当前农电管理中值得研究的课题。1 剩余电流总保护的性能为了解决剩余电流总保护对农村低压电网的适应性和达到触电保护的应有效果 ,2 0余年来相继诞生了各种不同型号的保护器作为总保护。1…  相似文献   

9.
<正>1事故简述某市居民楼发生一起人身触电伤亡事故,一位居民在淋浴时触电死亡。该居民楼为TT接地系统,变压器出线端、每个单元电能表集控箱均未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每户居民室内装有漏电保护器,相线、中性线、保护线三线进户,系统接线见图1。  相似文献   

10.
针对触电事故具有随机性、难以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循环功率谱密度特征和聚类分析的触电事故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循环功率谱分析获得触电前、后剩余电流信号的循环功率谱三维图,对剩余电流中150Hz成分对应的循环谱切面分析,提取特征循环频率1200Hz的线谱占比,定义四种循环频谱特征;然后利用K-means聚类分析对不同维度的循环频谱组合特征进行聚类,提出了触电识别判据,同时提出加偏置修正的欧式距离测度提高了聚类识别准确率.结果表明:单相电路时循环谱2、3、4组合特征与其他维度特征相比对触电事故的识别率最高,为94.67%,对应的触电前、后剩余电流聚类中心分别为20.597、57.682、4.773和4.102、11.387、0.923;三相电路时最佳识别特征为循环谱特征4,对应的触电前、后剩余电流聚类中心分别为16.136和2.197;加偏置项修正后的欧氏距离对触电事故识别率达到了99.33%.研究结果为有效识别触电事故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弋 《电力信息化》2013,11(5):24-27
随着电力企业基于同步数字体系的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光传输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设备数量迅速增加,在一个光传输网的管理域内可能出现数百个网元节点,使数据通信网络(DCN)的规模过大,出现告警性能数据不能及时上报、网元频繁脱管、网管操作速度变慢等现象。文章根据云南电力通信光传输网的组网结构和DCN网络现状,合理规划该光传输网的DCN网络,提出了DCN网络的子网划分方法,解决了网管信息丢失、网元脱管等问题,增强了光传输网的运行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通信网的不断发展,地区电力通信网的各层通信传输网络相继建设完成,新业务和新的通信站不断接入。原有的组网方式存在网络拓扑结构瓶颈,业务配置复杂,业务板卡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新增业务的需求,对"三集五大"建设难以构成有效支撑。利用现有光缆资源,对骨干通信网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优化,在核心节点升级扩容设备,对全网传输时隙进行统一规划。通过骨干通信网网络优化,提高了传输时隙利用的有效性和有序性,规范了网管业务数据开通流程,为"三集五大"建设提供有力的通信网络保证。  相似文献   

13.
从动态稳定、静态稳定问题和福建电网稳定水平三个方面,分析了全国联网后对福建电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智能通信配电网中通信网络规模的扩大、终端设备种类的增多、通信技术更新的加-陕、网络拓扑结构复杂,使得驾驭通信网络的难度加大等问题,文章提出终端接入网网管系统。首先从智能配电网通信发展要求出发,分析被管网络的网络结构,并提出了终端接入网系统的总体体系结构以及总体资源模型,根据智能配用电通信的管理需求,详细分析本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最后对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做出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5.
梁彪 《广西电力》2014,37(6):59-62
为抵御来自内网的安全威胁,保障供电局网络信息安全,探讨内网安全防护方案.通过分析内网信息安全事件原因,对比两种802.1X认证的控制方式,根据内网安全现状和需求,采用NAC准入控制系统结合接入交换机基于端口的802.1x认证方式,设计了桂林供电局内网安全防护解决方案.给出了网络准入控制系统的总体系统架构及策略管理服务器、准入控制服务器、接入层交换机等系统组成部分的具体部署方式.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案在病毒防范等内网安全防护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郭徽  宋志卉 《吉林电力》2011,39(6):8-11
以福建省某地区配电自动化典型示范区建设为例,通过对光纤通信、电力载波、无线通信等通信方式进行分析研究,明确了示范区通信网络的需求,指出示范区通信网络的建设目标,提出采用工业以太网为组网方式、光纤通信为主的配电网网络通信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配电网中配电终端的同步对时问题,提出利用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精确时钟同步协议标准(standard for a precision clock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for network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IEEE 1588)实现配电终端同步对时的方法。深入研究IEEE 1588中的时钟类型、IEEE 1588报文格式、延迟请求响应机制和IEEE 1588时钟同步过程,并提供基于IEEE 1588的配电网同步对时网络的实例。通过系统测试,对精度、馈线自动化测控终端(feeder terminal unit,FTU)的B码对接性能和同步可靠性进行全面检测,证明了基于IEEE 1588的配电网同步对时网络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配电网络规模不断扩大,配电网实时拓扑难以获取已成为观测其运行状态的主要瓶颈。为了解决传统拓扑辨识方法噪声敏感性高、在线运行难等问题,提出了一套基于集成深度神经网络的配电变压器(简称配变)联络关系辨识方案。首先,依据配电网测量的横纵连续性,对历史数据进行二维小波阈值去噪,降低噪声对辨识结果的影响。为提高深度学习算法的精度上限,采用搜索、生成与评价的策略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与选择。然后,以选择的特征为输入,构造交叉熵深度神经网络,通过网格搜索优化深度神经网络的超参数。采用集成学习的策略训练同质深度神经网络,保证模型的在线拓扑辨识能力。最后,通过在TensorFlow上进行的实验验证了提出的集成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在配变联络关系辨识中的精确度与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马硕  秦理 《电力建设》2013,34(1):49-52
配电网设备复杂多样,容易受到自然界的各种干扰,国内配电网的智能化建设刚刚起步,配电网的灾害监控、运行管理、故障诊断存在不足。研究了基于传感器网络的配电网保护通信技术,以实现电网灾害的在线监测与预警。通过支撑多任务的传感器节点阵列布置、网络体系的架构分级,采用图形化、可视化手段,对配电网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建立了可视化电网监测数据管理系统,能够针对数据进行检索、统计、计算处理,生成各类二次数据,便于有关人员对电网运行状态和趋势进行分析和决策。  相似文献   

20.
贝叶斯网络的复杂配电网可靠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电力市场环境下电网供电可靠性与经济性之间达到最大满意度,综合考虑负荷转移过程中的网络约束条件,建立贝叶斯网络模型,运用其特有的双向推理方法,不仅能起到配电系统可靠性指标评估的传统方法的作用,更能定量地分析出各元件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得出系统的薄弱环节,为系统的改进提供依据.并且对IEEE4中馈线1进行实例分析,证明了贝叶斯网络方法在配电网可靠性分析中是可行且高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