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查明本次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可疑危险因素来源。方法通过流行病学曲线查找可疑餐次,对可疑餐次食物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分析食用不同食物及食用不同剂量食物与食物中毒的关联性,并采集可疑食物和病例等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共发现61例病例,症状主要为腹痛(98%)、腹泻(90%)、恶心(54%)等。食用白切鸡是发病危险因素(OR=9.25,95%CI:1.14~200.07),且与食物中毒几率呈剂量反应关系(χ2=25.71,P<0.01),厨师在对白切鸡切块过程中穿插处理罗非鱼是导致发生交叉污染的主要原因。病例肛拭子检测为副溶血性弧菌阳性,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检测结果同源性为100%。 结论食用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白切鸡是导致本次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建议加强对餐饮机构厨师的监督管理,提高卫生安全意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腹泻患者肛拭子标本和外环境样品的病原菌检测,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技术对一起多型别副溶血性弧菌引起农村喜宴食物中毒原因开展溯源分析。方法对采集的共20份肛拭子标本和外环境样品进行病原学检测,并对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分型、PFGE分型及tdh、trh、tlh、toxR基因检测。结果 20份样品/标本中15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1株为tdh+trh-tlh+toxR+基因型,4株为tdh-trh-tlh+toxR+基因型。其中12份患者肛拭子标本中有9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7份为O3∶K6血清型,2份为O2群;3份墩板涂抹样品中有2份检出O3∶K6血清型,1份为O1群;3份剩余食物样品中有2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分别为O1群和O10群;厨师肛拭子标本检出O11群副溶血性弧菌;PFGE聚类分析显示7份患者肛拭子标本和2份墩板涂抹样品中的O3∶K6型副溶血性弧菌带型高度同源,剩余食物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核酸降解未能显示PFGE条带。结论本次事件是可疑食物交叉污染切菜墩板引起的以O3∶K6血清型为主的多种血清型别副溶血性弧菌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进行实验室检测及溯源分析。方法对该起事件中采集的样品进行病原学检测,采用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及其毒力基因,对分离的阳性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析。结果本次从1份厨师和10份患者便及肛拭标本中分离培养出11株副溶血性弧菌,均携带tdh毒力基因,神奈川试验结果阳性,血清型为O3:K6型。对11株阳性菌进行PFGE分子分型和溯源分析,所有菌株获得相同的PFGE带型。结论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病原学检测和PFGE结果,可判定此次事件为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查明中毒原因,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为类似疫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核实诊断、访谈病例和企业内搜索等方式搜索病例。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手段确定暴露模式和因素。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暴露因素与发病的关联。对粪便、呕吐物和剩余食物等样品/样本进行可疑致病菌检测。结果共搜索到37例病例,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2014年8月18日午餐鱿鱼炒青椒、凉拌豆腐卷是危险食物,在剩余食品和病人腹泻物中均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暴发是因为病人食用了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鱿鱼,豆腐卷在制作过程中存在交叉污染,加工过程未能有效杀灭细菌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17年广州市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分离株的特征.方法 采用血清型鉴定,药敏实验,毒力基因(tdh、trh、tlh)、toxRS/new基因、orf8基因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进行分析.结果 14株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鉴定为O8∶K21,药敏试...  相似文献   

7.
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致群体性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查明瑞昌市375人因食用熟制小龙虾中毒的病因,为今后预防类似群体性事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并对毒力(耐热相关溶血素)基因tdh和trh检测。结果本次食物中毒由冰冻小龙虾储存不当和蒸煮时间不充分造成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所致。PCR试验结果表明从熟的小龙虾、患者肛拭子和粪便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均携带毒力基因。结论本次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警示,小龙虾加工企业应该严格按照食品贮存卫生管理制度的要求,做好小龙虾的储存,要高度重视加工时的食品安全,控制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同时,针对参与人数众多的群体性就餐活动应充分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加强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加大食品安全宣传,提高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调查并分析镇江及周边部分地区8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经API生化鉴定的40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毒力基因(tdh和trh)及功能基因(toxRS/new和orf8)测定、血清学分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 tdh阳性率为85.0%(34/40),trh阳性率为5.0%(2/40),toxRS/new阳性率为50.0%(20/40),orf8阳性率为42.5%(17/40);血清型以O3∶K6为主;PFGE分型显示A~B群间相似度>80%。结论 镇江及周边部分地区8起食物中毒事件中的副溶血性弧菌主要为O3∶K6大流行克隆,且具有高度同源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一起寺庙内发生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调查分析,为此类食物中毒的防制提供参考。方法对该起食物中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测,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和统计学处理,找出中毒原因并提出防制对策。结果本次中毒确认病例28名,其中僧人24名,从业人员和游客4名,中毒罹患率为5.6%(28/500);现场调查7月20日晚餐制作过程存在交叉污染情况,病例组与对照组就餐食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含食堂从业人员)肛拭子标本和工用具样品检出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均为O3∶K6型,确定该起食物中毒为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中毒可能原因为食堂从业人员带菌且操作不当,污染7月20日晚餐而引起。结论本次事件提示寺庙食堂也会发生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相关部门应重视寺庙食物中毒风险,改善食堂卫生条件,落实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加强监管监测和风险预警,以保障寺庙僧人和游客的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两起副溶血性弧菌(VP)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血清学溯源,分析可疑食品和病人样品中菌株血清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依据GB/T4789.7-2008方法,对检出的VP做血清分型、溶血素试验;PCR扩增VP直接耐热溶血素基因(tdh)、tdh相关溶血素基因(trh)和毒素调控基因(toxR).结果 通过增加样品中可疑菌落数量的鉴定,两起食物中毒共检出9种VP血清型,主要有O3∶K6型13株,O2∶K28型6株,O1∶K56型2株,其它各1株;两起食物中毒中分离的27株VP有17株tdh基因检测阳性,与溶血试验结果一致.结论 增加可疑菌落数鉴定,有助于VP食物中毒的溯源;虽然O3∶ K6血清型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但不同样品来源的VP血清型呈现多样性;副溶血性弧菌tdh基因检测等同于溶血试验来鉴定VP致病性.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特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广州市副溶血性孤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征,为中毒诊断及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广州市1997-2007年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事故报告登记表和中毒样品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VP食物中毒有逐年上升趋势;共发生97起,中毒人数2 201人,无死亡病例,VP中毒起数和人数分别占同期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35.66%和35.51%,罹患率为18.40%;高发时间是第二、三季度(5-10月份);中毒原因主要是食品生熟交叉污染;熟肉制品、水产品为主要中毒食物;潜伏期为7 ~23 h(平均15h),腹部阵发性绞痛为首发症状,继发腹泻、呕吐,小部分中毒者有轻中度发热;菌株血清分型以O3:K6为主(占66.67%).结论 VP是广州市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有必要完善食源性疾病及其致病菌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19年淄博市4起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分离株的病原学特征.方法 采用血清学分型、毒力基因检测(tlh、tdh、trh)、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11株分离株进行分析.结果 9株患者分离株血清型鉴定为03:K6型,毒力基因均为tlh+tdh+trh-;2株环境分离株血清型...  相似文献   

13.
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危害分析、检测与预防控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近岸海水、海底沉积物和海产品中的嗜盐性细菌,也是引起我国特别是沿海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危害的首要食源性致病菌。为了提高人们对副溶血性弧菌的重视程度,降低食源性疾病的风险,本文就副溶血性弧菌的生物特性、毒力因子、污染途径、食物中毒特点、检测方法以及预防措施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江苏省不同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的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以及分子遗传特征。方法对江苏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人粪便、疾病暴发和食品监测分离到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毒力基因和PFGE分子分型分析。结果暴发病人分离株92.3%携带毒力基因,监测病人分离株96.3%携带毒力基因。暴发食品分离菌株30%携带毒力基因,食品监测分离株不携带毒力基因。101株副溶血性弧菌经PFGE分子分型后,共形成43个带型模式(P1~P43),其中P9带型为最主要的带型模式;按相似度85%为判读标准可分为24个带型簇(cluster),G带型簇为最主要的带型簇(n=55)。结论病人分离株携带毒力基因的比例远高于食品分离株的比例,暴发病人分离株与疾病监测病人分离株携带毒力基因的比例无明显差异。PFGE结果显示我省副溶血性弧菌主要为G带型簇,以P9为主要带型模式,此带型模式为我省副溶血性弧菌的优势带型,在我省存在持续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2起食物中毒事件中分离到的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的病原学特征。方法采集2起食物中毒事件涉及的病例、厨师、烹饪用具和可疑食品等标本或样品,并对其进行常见病毒和细菌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初筛及细菌分离培养。计数标本或样品中CP数量,并对分离到的CP菌株进行毒力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和耐药性检测。结果经过real-time PCR和细菌分离培养,在部分病例标本以及食品和涂抹样品中检出CP,其他常见病毒和细菌均为阴性。大部分病例粪便标本的CP计数结果大于1.0×10~6 CFU/g。10株CP分离菌株均携带毒力基因;菌株PFGE分为7个带型,其中第一起事件有3株为同一带型,第二起有2株为同一带型;菌株对亚胺培南、甲硝唑、头孢曲松和青霉素敏感,6株对克林霉素耐药、1株中介,6株对氯霉素中介。结论 PCR可应用于CP毒力基因的快速筛查,PFGE也可辅助判定CP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同时应加强对CP的日常监测和其耐药性的防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不同学校发生的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致病因子和污染来源,指导临床救治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通过调查病例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分布,结合实验室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不同来源的沙门菌进行同源性分析,同时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此次事件涉及不同区县的4所学校,共发现疑似病例37例,确诊19例,病例临床特征主要为腹泻(70.27%,26/37)、发热(54.05%,20/37)、腹痛(51.35%,19/37)、呕吐(37.84%,17/37)等。实验室共分离肠炎沙门菌24株,其中19株来自病例,5株来自可疑食品三明治及其原料肉松。经PFGE分型,24株肠炎沙门菌聚类结果为100.00%。经药敏显示,19株病例株对萘啶酸耐药率为100.00%,对头孢西丁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均为5.26%(1/19)。结论 结合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三明治原料肉松被肠炎沙门菌污染是导致本次事件的主要原因,建议监管部门加强对学校配餐公司的监督管理,提高公司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防范此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