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城市公园绿地景观应遵循因地制宜、整体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利用地区的特色,有效达到美化城市、体现人文和改善生态的目的。本文以长乐市新区城市公园为例,分析绿地景观总体规划布局及分区设计,探究城市公园绿地景观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2.
刘长飞  安静 《城市建筑》2023,(20):68-71
文章以茂名市官渡公园为例,针对游客的使用评价进行分析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收集相关数据,运用SD法进行问卷结果的量化,通过实地考察,以交通特征、景观特征、艺术特征、公共特征为四个准则层因子,进一步划分16个评价层因子,构建城市公园的使用满意度的评价模型,基于AHP计算得到权重和评价结果,并针对评价数据提出意见。文章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城市公园的使用评价体系,并为以后城市公园的建造和改造提供了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3.
合理与公平的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是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运用ArcGIS网络分析法,选取机动车、公共交通、非机动车和步行四种交通方式来定量评价乌鲁木齐公园绿地可达性,并对不同交通方式下的公园绿地服务半径及服务人口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在近距离或短时间出行中,机动车相对于其他三种交通方式可达性具有一定优势,其次为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步行可达性最差。但在远距离或长时间出行中,非机动车的可达性优势逐渐凸显出来。近七成的居民采用非机动车30min,机动车和公共交通20min的方式到达最近的绿地。乌鲁木齐公园绿地整体可达性较好,部分区域的绿地布局不够合理,四种交通方式下可达性分布都呈现出以绿地入口为核心的类辐射状结构。  相似文献   

4.
山地城市公园绿地因特殊的地域特征对海绵城市建设有着不同需求及要求,探寻适用于该条件下的雨水系统构建模式是补充完善海绵城市建设理论的重要工作。文章参考海绵城市相关文献、政策及技术指南,分析山地城市公园绿地LID雨水系统构建的特殊性及必要性,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重庆市悦来新城会展公园为例,总结其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及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5.
生态风景道受国土空间规划的影响因素较多,应结合生态、生活与生产空间发展需求,提出适应国家发展要求的定量评价方法.在梳理风景道内涵与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三生空间视角下的生态风景道功能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思路与方法.应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对张家口市崇礼区冬奥生态风景道进行功能适宜性评价,并提出景观规划策略.研究结果作为冬奥...  相似文献   

6.
以山西省晋中市社火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场地面临的内源型径流环境,结合半湿润地区的气候特征,以设计全过程为例提出半湿润地区内源型海绵绿地设计方法,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内源径流型海绵绿地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6个方面:1)确定海绵绿地的雨洪管理目标;2)选择LID设施的功能类型;3)根据相关规划要求对场地径流进行计算;4)确定海绵绿地的空间布局设计;5)利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建立动态模型,将LID设施对削减雨水径流总量与峰值流量,推迟洪峰时间等控制效果进行量化模拟,对比分析海绵绿地与传统雨水管网调蓄能力;6)在满足低影响开发措施功能的同时,结合景观化策略,通过Hec-ras软件对水景效果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园绿地合理的空间分布能有效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亲绿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文章提出以人口密度、多重覆盖服务区覆盖服务次数、服务面积比和服务人口比为指标,通过GIS平台网络分析法对武安市主城区公园绿地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后发现:(1)人口密度分布与城市公园绿地多重覆盖服务区分布呈相反分布;(2)城市公园绿地多重覆盖服务区覆盖服务次数与其服务面积比、服务人口比呈反比;(3)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不能反映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分布合理性;(4)武安市主城区公园绿地在空间分布上不尽合理。文章研究成果可为武安市主城区合理优化公园绿地空间分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更新与绅士化对快速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影响加强,城市公园与绿色绅士化现象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文章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选取2011—2018年朝阳区城市公园绿地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绿色绅士化的现象特征和水平测度,并对绿色绅士化现象进行验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朝阳区绿色绅士化的现象存在空间分布不均衡、社会经济特征相关性强、社区需求不匹配等特征。在2011—2018年之间,朝阳区城市公园绿地指标与区域社会经济指标的变化具有一定相关性。望京、亚运村、安贞、和平街等街道绿地绅士化水平较高。居民关注且绿色绅士化现象影响度高的公园无形价值因素包括公园风景、文娱活动、公园可达性、视线盲区、噪声、犯罪率、安保管理等。艺术构筑物、轮滑活动、公园可达性、社会凝聚力等因素影响性与绿色绅士化现象具有相关性。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城市公园绿地的建设改造和公平使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地质环境是城市规划建设的载体,综合分析各地质环境要素,判定工程建设适宜性,降低城市建设成本与风险,是实现科学化、精细化、品质化城市设计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广州市某镇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的地质环境质量进行量化计算,划分工程建设适宜性亚区,提出针对性的城市用地建议,便于规划设计和决策人员全面认识和把握地质环境容量,为优化城市规划布局提供决策性依据。  相似文献   

10.
《门窗》2016,(9)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屋顶绿地的发展,分析试点海绵城市白城市构建屋顶绿地的优势条件和相关问题,得出在白城市构建屋顶绿地是可行的结论,进一步结合城市的气候、经济、社会状况,确定构建原则,提出适合白城市的混合屋顶绿地构造系统,为寒地城市构建屋顶绿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嘉兴市现状城市道路海绵城市设计方法,根据道路横断面和有无退让绿地等情况,从指标完成情况、景观效果、施工难易程度、造价和运行养护等五个方面分析不同设计方法建设效果的优缺点并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从水质净化和水量控制两方面着手,针对现状城市道路典型横断面,最终提出过滤型雨水口、多功能雨水口、分隔带排水暗渠、生态树带等收集、净化和渗透雨水的优化技术措施,并给出了详细的设计图示,可为城市道路海绵城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磐岩  牛萌 《园林》2021,(1):2-7
基于当前海绵城市建设中出现的技术、机制协同难点以及城市绿地作为重要海绵体的价值意义,开展《海绵城市绿地建设管理技术指南》课题研究。《指南》重点解决了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建设评估全过程各层级的技术路径,以系统思维和工程思维的不同角度确定各层级海绵城市绿地建设的指标、目标和技术方法,包括海绵城市绿地规划、海绵城市绿地设计、海绵城市绿地工程施工与维护及海绵城市绿地绩效评估等内容。《指南》聚焦城市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与传统方法、做法的不同之处,通过规划、设计、实施、维护、评估全过程把控城市绿地海绵功能的落实,强调蓝绿灰融合和多专业协同,有效发挥城市海绵体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向山地拓展户外活动空间也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山地公园和山地空间的相关概念,并以青岛上王埠中心绿地为倒.从地形和植物两个角度作为切人点来探讨城市山地公园中的空间塑造。  相似文献   

14.
针对内蒙古独特自然地理及人文环境特点,本文以植物造景研究为背景,运用相关技术及造景等手段,旨在提出适合内蒙古草原城镇绿色空间发展规划的适宜策略、方法和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绿色住宅评价的科学性,推进我国绿色住宅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完善,在比较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德国DGNB 可持续建筑评估体系以及英国可持续住宅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住宅建筑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从使用质量、资源节约和经济质量3 个层面构建绿色住宅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判定指标间的相关性,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用三维空间评价模型对绿色住宅等级进行划分。该评估方法为我国绿色住宅评价提供新思路,为完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宁波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对于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研究宁波市地质环境条件,从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问题等3个方面选取了9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GIS软件空间叠加分析功能自动划分评价单元,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宁波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适宜性划分为4个等级:适宜(Ⅰ级)、适宜性较好(Ⅱ级)、适宜性较差(Ⅲ级)和适宜性差(Ⅳ级),其中浅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以Ⅰ~Ⅱ级为主(占比57%),中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以Ⅲ~Ⅳ级为主(占比58%)。  相似文献   

17.
吴熙 《城市建筑》2014,(9):284-284
城市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提出了高质量要求,形成了保护、科普、休闲等多功能融合。本文以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十里河滩景区提升为例,提出了城市湿地公园提升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8.
城市道路绿地系统是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重要载体。对政策文件和有关规划成果进行探讨,提出特色风貌控制内容不完整和塑造要素缺失两方面问题,导致按现行政策规范编制的绿地系统规划无法引导特色风貌形成。同时以岳阳为例,对城市道路绿地系统风貌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整体特征不明显、轮廓线条不优美、季相色彩不丰富、功能发挥不全面四方面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整体特色风貌不鲜明,实质上与缺乏完善的上位规划从宏观到微观引导特色风貌塑造有关;同时提出线型空间有机结合、横纵断面轮廓清晰、重要节点构成独特、街旁游园适宜设置和植物材料组合应用五方面特点,重要线路上道路绿地风貌呈现明显特色。开展城市设计工作为塑造道路绿地系统特色风貌提供了良好契机,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岳阳市道路绿地系统特色风貌塑造的城市设计概念框架和景观风貌科学合理分区、特色风貌控制体系构建、主要道路特色风貌塑造三方面设计策略,以期塑造鲜明的道路绿地系统特色风貌。  相似文献   

19.
李云超  李雄  吴岩  王忠杰 《风景园林》2023,30(11):35-43
[目的]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制度演变视角,厘清高速城镇化阶段和城镇化发展中后期阶段中国城市公园绿地的建设路径,分析当前公园绿地建设的可行模式,以助力公园城市建设。[方法]通过文献调查、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梳理了高速城镇化阶段的以地融资路径和城镇化发展中后期阶段的专项债融资路径的制度演变及公园绿地建设特点,并以2015—2020年成都市有关公园绿地建设专项债的发行文件为例,分析以地融资路径和专项债融资路径下公园绿地的建设差异及公园城市理念的适应性,分析公园城市理念下“场景营城、五态协同”策略与专项债融资路径的关系。[结果]1)以地融资路径与高速城镇化阶段相适应,保障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和地方政府对城市建设的主导权,城市公园绿地随之高速增长。2)专项债融资路径是中央应对城镇化发展中后期的制度设计,本质上反映了对既有的、相对粗放的土地开发方式的认知深化,要求以更加精细化的模式对土地开发的长期经济效益进行预先安排和评估。3)专项债融资路径对公园绿地建设提出“项目自身平衡、长期多元偿债、项目捆绑实施、土地溢价偿债”的内在要求。4)公园城市建设理念要求进一步优化土地开发模式,提升城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