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日本建筑结构基础隔震和地基处理的隔震方法的研究现状与最新发展,可供我国建筑隔震技术研究参考.内容包括建筑结构基础隔震和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地震隔离方法、隔震层的组成以及地震隔离效果评价等.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地震自然灾害发生时造成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等不利影响,达到保障地震区域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本文通过介绍建筑结构隔震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分类,分析了当前建筑常用隔震技术,提出了建筑结构隔震支架设计观点,并研究其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运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隔震支架设计,能够有效降低地震造成的损失,得出了建筑结构隔震支架设计能够极大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建筑隔震技术是运用建筑原理优化建筑结构以减轻地震灾难影响的新型技术,在建筑业中,由于此种技术未能广泛普及,很多施工单位忽视了对隔震工程的监理。本文将从建筑实践工作的角度出发,分析建筑隔震监理中的关键点,探索隔震工程的质量控制体系,优化建筑隔震工程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地震是一类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等特征,预报性较低。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因此对医院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至关重要。合理利用隔震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或减少医院建筑在地震中的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医院建筑结构需要具备较强的塑性变形能力和承载力。过去的抗震设计主要依靠建筑自身的抵抗力,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可以采取加大构件截面、增强构件刚度的方式。然而,传统的抗震结构会增加建筑重量,消耗大量建筑材料,影响建筑功能的展现。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隔震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地震灾害的影响,将其融入医院建筑中,设计隔震结构,减轻地震响应,保障医院结构和内部设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结合某工程实例,全面阐述了基础隔震技术的应用。采用结构分析软件SAP2000和ETABS对主体结构进行了空间模型的时程分析,隔震房屋和非隔震房屋的计算结果表明,采用隔震措施可以显著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隔震结构在大震作用下其水平变形基本处于弹性状态,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通过对隔震及非隔震结构模型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验证了计算分析的正确性和隔震结构的安全性,为隔震技术在类似建筑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一个良好实例。  相似文献   

6.
通过云南地震特点、隔震技术简介、隔震保护原理、隔震设计、隔震建筑地震表现、隔震技术在云南应用情况等六个方面对建筑结构隔震新技术作了阐述,说明了在地震区推广应用该项新技术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隔震结构设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高烈度地震设防地区,建筑工程中的隔震技术应用发展得很快,从业人员对这一技术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入。本文从结构设计角度,对隔震建筑技术的适用性和经济性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对工程实践中出现的高层建筑隔震、多塔楼建筑隔震、带地下室建筑隔震模型等技术热点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和看法,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跨度建筑一般为公共类型建筑,具有人流密集、重要性高、体型复杂等特点,对其抗震性能要求高,降低地震作用的需求大。同时结构高宽比一般较小,隔震技术的适用性强。对隔震技术在大跨度建筑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梳理,将其划分为高位支承隔震和低位支承隔震两种类型,其中高位支承隔震又分为屋盖支承隔震和连体支承隔震两种,并总结其应用特点;对隔震技术在大跨度复杂建筑中应用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包括扭转控制、温度效应、抗风设计、边界约束条件、体育场馆类建筑中隔震层在比赛场地处的布置等,为相关工程应用提供参考。目前,隔震技术发展较为成熟,应用于大跨度复杂建筑中,可有效降低地震作用,提高结构抗震性能,是未来大跨度复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可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隔震技术即是将地震与建筑结构进行隔离的一种动态抵抗方法。它通常是在建筑上部结构和基础之间设置隔震装置,这样不仅可用以增加建筑物的固有周期,避免共振,而且能对地震能量进行有效吸附,从而极大的降低地震过程中结构物的变形和加速度,从而减少和避免建筑物结构受到破坏。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隔震技术的工艺原理出发,并结合实例,就隔震技术在既有框架结构加固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0.
随着隔震技术在地震高烈度地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隔震结构的合理设计方法及流程化的重要性逐渐凸显。通过隔震建筑和不隔震建筑的抗震效果比较,表明隔震结构采用橡胶垫隔震支座时具有明显的隔震效果。采用基础隔震技术后,建筑物的自振周期得到了有效地延长,使隔震建筑的自振周期远离场地的特征周期,从而避开地震主要携能频带,能使结构在大震作用下仍处于弹性工作阶段。增设隔震装置后,结构第一振型起决定性作用,而第一振型中的各楼层层间剪力很小,所以楼层的相对错移很小,因此可大大减少抗震措施,降低造价。采用隔震技术后将大大减少地震给建筑物带来的损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隔震结构的设计内容包括隔震目标的确定、上部结构设计、隔震层设计、隔震层验算、构造措施、经济性论证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1.
隔震建筑在实际地震中的响应是研究其抗震性能的重要参考,通过分析隔震建筑体系(含隔震支座、阻尼器等)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数据,有助于提高隔震建筑分析和设计水平。在四川某学校建筑实施了基础隔震加固,同时建立了基础隔震建筑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对隔震建筑体系的位移、加速度,以及阻尼器的出力和行程等主要响应参数进行实时监测。自2019年6月以来,监测系统获得了多次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数据,包括2019年宜宾系列地震、2020年成都青白江地震等。首先介绍了该隔震建筑体系及其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并基于近期主要地震下的实时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与讨论实际地震下的隔震建筑体系响应。结果表明,监测系统运行良好,所测数据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隔震结构最为基础的原理就是借助隔震层的构造,依据隔震结构分布楼层的部位不相同,可将其分成层间隔震、基础隔震。把层间隔震设定于上部楼层、基础建筑间,在出现地震后,波动会被隔震层所影响,以减少地震波引发的建筑物上层结构具有的自振频率。消能减震技术可以处于风、地震的作用下,在减少建筑结构受到地震的作用后,减少与其相关的自然因素对于建筑所带来的危害。该技术可应用于已建成而没有进行抗震处理的楼层中,造价更低廉,且施工也更方便。  相似文献   

13.
有人预言,未来的建筑物在地震中可以像漂在水中的船一样摇摆而不倒塌。今天,一种防震减灾的基础隔震新技术应用于建筑中,可以使房屋建筑在大地震中保持完好无损、安全可靠。 基础隔震技术是用水平力很“柔”的隔震元件将上部建筑与基础隔离,由于隔震层的刚度筩很小,当地震发生时,隔震层将发挥“隔”的作用,承受地震动引起的位移运动,而上部结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业内隔震建筑技术体系研究主要侧重于建筑结构专业,而各种管道系统在隔震建筑中的研究和应用报道相对较少。为了适应隔震建筑在地震灾害中隔震层的罕遇地震水平位移要求,对隔震层中设置的建筑给排水隔震柔性管道材质类型、设计安装以及位移变形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并以唐山新华文化广场项目为例介绍了几种典型位置的隔震柔性管道设计方法、细部构造做法和应注意的设计事项。还介绍了柔性管道系统的后期维护管理方法,以确保隔震柔性管道能够随时发挥作用、震后建筑物可以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5.
林功丁 《福建建筑》2011,(10):55-58
房屋建筑采用隔震技术,可以显著降低建筑物的水平地震反应,实现更高的抗震目标。本文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关于隔震设计的相关条款,对隔震建筑的减震原理、隔震技术应用范围、隔震设计基本要求、水平向减震系数和分部设计法等内容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以期为设计人员把握隔震建筑设计脉络、掌握隔震设计方法提供帮...  相似文献   

16.
程凤梅 《安徽建筑》2013,(5):64-65,68
地震是迄今为止人类无法有效预防的自然活动,对建筑产生严重破坏,导致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近年来一种建筑结构基础隔震技术得到发展和应用,成为一种完善的抗震防灾体系。经过国内外多次强烈地震的考验,证明基础隔震技术减震性能显著,文章就建筑结构基础隔震技术对既有建筑工程进行隔震改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地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同时会威胁到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近几年来,地震的发生频次有所增加,地震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影响,也造成了很多人员伤亡,在现代建筑建设中,如何隔震减震,尽可能避免地震灾害已经成为极为重要的设计要点.主要介绍了建筑结构的隔震技术以及减震技术,并且提出了不同部位可以采用的隔震减震措施.  相似文献   

18.
某高层剪力墙住宅位于地震高烈度区江苏省宿迁市,为了提高其抗震性能采用了基础隔震技术。由于我国规范对地震高烈度区建造高层隔震建筑还没有明确的设计依据。文中将组合隔震设计方法应用于该建筑的基础隔震设计中。为满足设定的抗震性能目标,隔震层采用了天然橡胶隔震支座和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组合隔震形式。分析表明,地震作用下两种隔震支座充分发挥了其隔震性能,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明显降低,并且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下工作状态稳定,满足抗震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9.
建筑的抗震加固措施在发生地震时,可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隔震能力。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现代化建筑土木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国家抗震和隔震的关键工作内容。本文试对建筑抗震加固设计中的减震和隔震技术进行探析,并介绍了相关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熊海龙 《城市建筑》2014,(30):66-66
建筑的抗震加固措施在发生地震时,可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隔震能力。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现代化建筑土木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国家抗震和隔震的关键工作内容。本文试对建筑抗震加固设计中的减震和隔震技术进行探析,并介绍了相关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