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动态机械分析(DMA)仪。测试组合聚醚型聚氨酯泡沫塑料在不同温度、不同频率下的动态力学参数。结果显示:采用的频率越高,泡沫塑料的密度越大,存储模量越大,损耗角正切loss tangent(tan δ)出现峰值对应的温度相应滞后。这说明高密度的聚氨酯泡沫塑料能在更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刚性,具有更好的抗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水泥含量(C/A为0.8、1.0和1.2)的水泥乳化沥青复合胶凝材料(CECM)7d龄期的动态力学性能.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对不同复合材料分别在40℃~80℃、0.0159Hz~15.9Hz环境下进行温度扫描试验和频率扫描试验,获得了不同温度和频率下复数模量和相位角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温度时的疲劳性能指标.基于时-温等效原理建立了50℃时不同复合材料的相位角主曲线.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复数模量显著减小,相位角线性增加,粘性特征增强.与矿粉相比,水泥的加入明显地改变了复合材料的粘弹性比例.CECM在相对低频区域具有较好的抗变形能力,且C/A越大,抗变形能力越强,但疲劳性能指标随之降低.相位角主曲线表明在广泛的荷载频率范围内CECM仍具有优异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结果为水泥乳化沥青复合胶凝材料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热重失重率(TG)和失重速率(DTG)曲线得,碱木质素基聚氨酯泡沫塑料起始分解温度和峰值分解温度分别为250℃和370℃,结果表明,材料热稳定性、保温性能较好。通过压缩试验,碱木质素基聚氨酯泡沫塑料的10%压缩强度蛳为203kPa。通过对加载后碱木质素基聚氨酯泡沫塑料进行扫描电镜分析,探讨增强机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厂新型合成保温材料聚氯酯硬质泡沫塑料反应生成机理、主要原料配方、技术生能、施工方法、国内外应用及节能情况。通常将含有氨基甲酸酯基(—O CONH—)为特征链节的高分子聚合物称为聚氨酯。以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做保温材枓,由于其容重轻,导热系数低,强度高,吸水、吸湿率小,对酸、碱等介质化学性能稳定及成型工艺简单等优点,近年来得以推广、使用。做为保温材料,它的导热系数约为软木的二分之一。这是因为硬质泡沫塑料中充满封闭的小孔,这些小孔中充满了二氧化碳(—N CO—与H_2O反应发泡时的生成物)和氟氯烷(当采用卤烷作发泡剂时),二氧化碳和卤烷的导热系数均比空气低,其导热率的比为:空气:二氧化碳:三氟三氯乙烷=1:0.61:0.35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的容重低,一般为15~60公斤/米~3。而它的力学性质取决于原料配方,特别是与容重有关。随着单位体积重量的增加,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及弹性模量都增加。一般其连续使用温度不应超过100℃,但其耐低温性能好,可达-165℃,所以它又是较理想的保冷材料。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体积吸水率一般小于1~2%,而且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为改进其抗火性一般加入含卤族、含硫化合物或金属氯化物等抗火剂,增加其抗燃性。但随时间延续,其抗燃性将降低,而且抗火剂量的增加会使其力学性质变差。近年来,国外在研制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时,通过改变配方成份,不加抗火剂制备了耐燃的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同时把其连续使用温度提高到+150℃。  相似文献   

5.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黏弹性动态响应及疲劳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废旧沥青路面材料(RAP)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黏弹性动态响应及疲劳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不同RAP掺量(10%、20%、30%)及不同级配(AC-13和AC-16)的沥青混合料,采用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仪(AMPT)在不同温度和加载频率下的动态模量,之后采用时间-温度等效原理,确定了不同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主曲线;并对不同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单轴拉伸疲劳试验,通过简化的黏弹性连续损伤模型(S-VECD),确定了不同级配、不同RAP含量的沥青混合料的损伤特征曲线(C-S),及基于能量的疲劳失效标准与疲劳加载次数之间的关系(GR-Nf).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加载频率的降低而降低,温度越低、频率越高,沥青混合料越接近弹性体,反之越接近黏性体;从不同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主曲线中可以看出,RAP含量越高,其动态模量越高,但总体来看相差不大.疲劳试验及分析表明:RAP含量较高时,其疲劳性能较低,表明其应力松弛能力较差,因此应更加关注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担载了磷酸三丁酯(TBP)的和无担载的聚氨酯泡沫塑料萃取Cr(Ⅵ)的规律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实验表明,在30°~73℃范围内,温度变化对萃取无显著影响,而水相的pH值却影响很大。对于无担载的泡沫塑料,约在pH=6时萃取率达最大值(~99%),对于担载了TBP的泡沫塑料,当pH<2时萃取率大于89%。随着pH进一步增大,萃取率迅速下降。我们考查了SO_4~(2-)、Cl~-、NO_2~-、PO_4~-和CO_3~(2-)对无担载聚醚泡沫塑料草取Cr(Ⅵ)的影响,也考查了这些阴离子对担载了TBP聚醚泡沫塑料萃取Cr(Ⅵ)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首次采用丝素粉体和水性聚氨酯按不同比例混合,经热压法成功制备出丝素/聚氨酯共混薄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动态力学分析及拉伸实验结果表明:聚氨酯的加入,促进了丝素蛋白分子β-折叠结构的形成,导致丝素结晶度提高;丝素含量越大,共混膜中聚氨酯的玻璃化温度越低,共混膜的拉伸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越高;当丝素含量从0到70%变化时,试片的断裂强度由0.6MPa增大到10.4MPa,断裂伸长率从1065%下降到47.5%。聚氨酯的加入改善了共混膜的弹性,韧性随聚氨酯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采用分步IPN法合成了一系列聚氨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互穿网络硬质泡沫,并通过表观密度、压缩强度、弯曲强度、阻燃性能和泡孔结构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聚氨酯的加入,泡沫塑料的表观密度降低,并有效提高泡沫塑料的力学性能。但在加入20%的聚氨酯之后,力学性能增加不明显,且泡沫塑料从高难燃材料、难燃材料,向易燃材料转变。  相似文献   

9.
采用预聚物法合成了以聚己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PEPA)甲苯二异氰酸酯(TDI)预聚体,3种芳香族二胺3,3′-二氯-4,4′-二胺基二苯甲烷(MOCA),4,4′-亚甲基-双(3-氯-2,6-二乙基苯胺)(M-CDEA),3,5-二甲硫基甲苯二胺(DMTDA)为扩链剂制备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通过常规和老化力学性能测试、动态力学性能分析和热重分析对二胺/TDI体系的聚氨酯弹性体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芳香族二胺扩链的聚氨酯弹性体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尤其是扩链剂M-CDEA)制备的聚氨酯弹性体热空气老化性能好,高温下储能模量高,动态内生热低,热分解温度高,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简单性能试验机对废橡胶裂解炭黑(PCB)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动态模量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与荷载频率对其动态模量和相位角的影响.通过数值分析方法,拟合了PCB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和相位角主曲线,分析了PCB对沥青混合料黏弹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CB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和相位角依赖于温度和荷载频率的变化:低温和高频时,PCB的加入使得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明显增大,相位角明显减小,弹性特征增强,黏性特征减弱;高温和低频时,PCB对沥青混合料黏弹性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