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保障进行±800 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对带电作业人员电位转移特性的研究有助于制定合适的安全防护措施。通过建立作业人员进行电位转移过程中基于流体动力学的棒-板间隙放电模型,仿真得到了人与导线间的空气间隙电场强度变化特性,计算了转移过程中的暂态能量,分析了转移距离为0.3~0.6 m时电位转移能量数值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不同转移距离下的转移能量均在1.0 J附近,随着转移距离的增大,转移能量有所增加,而转移能量高于1.0 J时,导电手套存在被烧蚀的风险,因此作业人员进行±800 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电位转移宜使用电位转移棒进行电位转移,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2.
进入等电位极导线是开展±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关键环节,优化带电作业人员进出等电位的路径对确保人员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电位转移电流及其电弧能量的计算优化进出等电位路径,搭建了电弧能量计算模型,利用有限元(FEM)计算了3种进入导线方式下的人体电位、不同转移距离、悬浮电位人体-极导线的局部电容,分析了不同进出方式下与电位转移电流大小及电弧能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下方进入导线时人体电位最低,此时进行电位转移时的电弧能量在3种进入方式中最大;从上方进入导线时人体电位最高,其电位转移电弧能量最小。该计算方法和结果可供±800 k V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进入路径选取和安全防护用具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甲烷/空气混合气体放电等离子体动力学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甲烷/空气混合气体放电等离子体机理,利用建立耦合组分浓度方程和能量传递方程以及Boltzmann方程的等离子体动力学模型,分别对不同碰撞类型的电子能量损失比率、等离子体中能最传递过程以及单次放电和重复放电粒子浓度的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子能量主要损失于电子与混合气分子的第2类、第3类碰撞过程,与第1...  相似文献   

4.
温艳  邵毅 《电源学报》2014,12(3):110-114
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MCR-WPT)系统功率传输效率随传输距离变化而迅速下降。为此,根据四线圈MCR-WPT系统电感耦合模型,推导出传输效率的数学计算式,以此提出利用不同半径的谐振器耦合线圈来匹配不同传输距离,并利用微控制器自动切换对应的谐振器耦合线圈。为验证设计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仿真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使系统能量传输效率在较宽的距离区间内维持高效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A computer-aided method for teaching energy band formation in a superlattice which enables direct comparison to energy band formation in crystals through the tight-binding method is presented. The time-independent Schroedinger equation for a heterostructure stack is solved by the transfer matrix method along with the effective mass approximation using a standard Fortran 77 computer code. The code is suitable for use on a personal computer which provides a ready laboratory in which the student can examine the effect of varying the electron wavefunction overlap between adjacent sites. In this way, the student can perform a series of computer experiments which vividly illustrate energy miniband formation in superlattices and by direct analogy energy band formation in crystals  相似文献   

6.
适用于不同能源形式通用的数学描述和统一的能量流计算方法是多能源网络规划运行的理论基础.文中在构建多能源网络三维拓扑结构图的基础上,提出能量传递的统一描述,借用热力学中强度量和广延量的概念构建多能源网络中支路的能量传递方程.以最常见的圆柱形传递管道为例,推导交直流电能传递、不可压缩黏性流体、可压缩气体,以及热传导、流体传热的支路能量传递过程,并建立描述节点广延量守恒的网络方程.通过采用牛顿-拉夫逊法分别对独立能源子网和多能源网络的稳态能量流进行求解,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及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Doping a small amount of a fluorescent dye into a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s) can lead t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color of luminescence and an improvement in the device properties (e.g,, quantum efficiency, lifetime, etc.). The process of energy transfer from the OLED material to the dye in these devices may involve several different processes, including carrier trapping as well as Forster and Dexter energy transfer reactions.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for each of these processes are discussed. The color purity and chromaticities of a wide range of different dye-doped OLED's are reviewed  相似文献   

8.
根据发电厂能量价值分析原理,对热力系统和参数工质进行了详细的能量价值分析,具体推导出了工质能价的计算公式。能量价值分析把热力学和企业的效益结合在一起,成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电厂技术经济分析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超导储能装置在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超导储能(superconducting magnetic energy storage,SMES)装置可以很好地改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文中基于PSS/E平台研究了储能装置改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作用,分析了储能装置在不同安装地点以及不同安装容量下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并给出了效果对比分析,对储能装置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最后,通过实际华东电网宁德-双龙通道的仿真分析,验证了储能装置在改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抑制系统振荡方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动汽车时空转移随机性的问题,计及实时交通与温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随机路径模拟的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空分布预测方法。首先,根据各类车型充电方式与出行特点对各类电动汽车进行分类;其次,根据蒙特卡洛方法建立各类电动汽车的时空转移模型,采用马尔可夫决策理论对出行路径进行实时动态随机模拟;根据电动汽车实测数据建立温度、交通能耗模型,计算得到实时单位里程耗电量。最后,以某典型城区为例,对不同温度、不同交通状况下电动汽车区域充电负荷进行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区域内快充负荷较大的节点充电波动性较大,环境温度升高或交通拥堵状况恶化会导致充电负荷高峰的持续时间增高。  相似文献   

11.
燃煤锅炉对流受热面污染沉积对传热熵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火电站燃煤锅炉运行中受热面污染沉积使传热过程不可逆程度增大,熵产增加,能量品质下降。文中建立了锅炉对流受热面传热熵产计算模型,并针对一台大型电站锅炉,结合现场采集的实时运行数据,利用建立的熵产模型计算了各对流受热面在不同污染状态下(吹灰操作前后)的传热熵产,分析了不同受热面污染对熵产的影响规律。计算与分析表明,对于所计算的锅炉,与其他受热面相比,吹灰操作对降低省煤器和低温过热器传热熵产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非侵入式负荷分解作为实现电网与家庭用户能量监测的关键技术,能够量化能耗,为合理分配能源提供数据支撑。虽然目前已有算法在同数据集中功率分解准确率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模型泛化性差且跨数据集间分解准确率低。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滑窗方法的序列翻译优化模型,并运用迁移学习实现算法的跨数据集分解。该模型以滑动窗口的方式读取主电源有功功率的时间序列,采用基于LSTM编解码的序列到点模型预训练,经迁移学习获得训练模型,实现在不同数据集中的负荷分解。算例结果表明提出的深度学习模型在不同的数据集间训练测试均有较高的分解性能和准确率,提高了算法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用于电能计量、测量和继电保护的重要设备之一,文章以Rogowski线圈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为例,对常用的矩形、梯形、Simpson和双线性变换积分算法进行比较分析,全面评估不同积分算法可能对其传变特性的影响。首先,基于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等效电路和积分算法分别获取其传递函数;其次,通过各个环节幅频和相频特性分析,获取并比较了含不同积分算法的电子式互感器整体的频带特性;最后,以某实际110 k V变电站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参数为例,针对稳态和动态信号不同输入情况下,对含不同积分算法的电子式互感器传变特性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积分算法的互感器均有良好的频带特性和稳态传变特性,但在动态特性跟踪以及抗干扰能力方面则具有较为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微电网并离网运行模式的无缝切换,尽量减少由于切换瞬间功率不匹配所带来的暂态冲击,在介绍风光储微电网拓扑特征和分析储能变流器运行控制特性的基础上,通过与微电网中央控制器结合,设计了含多类型储能的风光储微电网在并离网无缝切换过程中的逻辑控制策略。最后,通过PSCAD仿真平台,设计并搭建了风光储微电网系统的仿真模型和通信架构,验证了所设计并离网无缝切换控制策略在微电网系统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Wind power is a very useful renewable energy source that is attracting consideration around the world due to its non-exhaustive nature and its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benefit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ultiple wind sites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reliability of power systems containing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s (WECS). Conventional methods cannot be directly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of WECS in the absence of comprehensive modeling techniques that recognize the correlation of the wind speeds at different wind farm locations. This paper proposes a model for power system reliability assessment that can consider the wind speed correlation and preserve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ind speeds, such as the mean and deviation of the wind speed time series (WSTS). A time-shifting technique is used to produce a new WSTS for a given correlation between two wind sites. The optimal shifted time at the two sites is determined using a linear interpolation technique.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of the generated power and the system reliability indice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sites are compared using two reliability test systems, i.e. the RBTS and the IEEE-R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useful in evaluating the reliability of WECS with correlation between two wind sites.  相似文献   

16.
现有的灾后配电网夏季应急调度策略普遍从最大化保电角度降低经济损失,未直接度量供冷价值,导致负荷保障成本过高。为此,提出了一种含混合移动储能的灾后配电网电冷负荷保障策略。构建了新型的负荷保障架构,旨在利用移动电储能异地充放电和移动冰储能转移冰蓄冷空调间的储冰,协同保障负荷用能。量化分析了移动电储能和移动冰储能的时空转移、能量变化特性,构建了简化的混合移动储能协同运行模型。在此基础上,以电负荷、冷负荷切除惩罚成本之和为目标,提出了计及潮流约束的配电网负荷保障模型。将优化模型转化为经典的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问题进行高效求解。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在风电柔性直流电网中,交流故障的快速定位和穿越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该文首先分析直流电网下不同位置及不同性质交流故障的暂态特性,提出一种新型的暂态能量转移指标——潮流转移熵。基于潮流转移熵对不同交流故障的敏感性,提出异地交流故障检测与定位方法,设计无需远距离通讯的源侧暂态能量耗散策略。进而提出故障性质判定方法,并针对永久性交流故障设计风电场和耗能电阻的协调配合控制策略。最后通过PSCAD仿真验证提出的故障诊断和穿越方法的有效性,在该方法下,系统能够在任何受端发生瞬时性或永久性交流故障均实现不间断运行。  相似文献   

18.
武远方 《青海电力》2014,33(3):8-10
文章从原理和应用的角度对两种不同工作原理的电能检定装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包括电源输出性能,误差的处理方式,检测和工作效率等,得出标准表法电能检定装置更适合标准电能表的量值传递,标准源法电能检定装置更适合安装式表的检定。  相似文献   

19.
锂电池组非耗能双向均衡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车用锂离子电池组充放电过程中个别小容量电池单体的过充过放问题,设计了以微处理器PIC16F877为控制核心的锂离子电池组非耗能双向均衡充放电系统,其均衡部分采用同轴线圈和超大电容器作能量中转装置,实现了电池组与单体之间的能量相互转移,改变了以往将多余能量消耗掉的模式,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同时也解决了均衡过程中的热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微能网针对用户的用能需求特点和本地资源条件,可实现分布式能源生产的互补利用。为实现微能网群的高效运行,建立了一种基于多能源协同的微能网群能源转供优化模型。首先阐述了微能网群的概念并建立基于外部能源集线器互联的微能网群基本架构。其次建立了基于内部能源集线器的微能网模型,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微能网群的能源转供优化模型。然后将该模型进一步细分为2个运行阶段:微能网内部的多能源转供优化和微能网之间的多能源转供优化。第1阶段是在单个微能网层面解决某种特定能源的短缺问题,而第2阶段是在第1阶段未能完全解决能源的短缺问题时,通过多个能源集线器的协调,从微能网群层面解决多种能源的短缺问题。最后,以一个包含电、气、热/冷负荷和外部能源集线器的系统对所建立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