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与科技创新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总结我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科技创新的现状。通过分析2000年来我国纺织工业大类产品产量、纺织纤维产量及比例、纺织品服装出口情况、纺织品服装出口综合价格指数、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认为我国纺织纤维加工量和产品产量持续增长,纺织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产品种类不断丰富,纺织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纺织工业技术和装备水平快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高,总结了纺织工业科技创新的途径和我国对纺织工业创新的支持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燕 《网印工业》2006,(10):32-35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际竞争力较强和国际依存度较高的产业。加入WTO,对提高我国纺织工业竞争能力,加快由一个纺织大国变为纺织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纺织服饰、家庭用品印花等又是纺织工业中的一大类,丝网纺织印花产品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纺织工业一直是我国传统的、重要的支柱产业,但目前我国仍然是一个纺织大国,还不是一个纺织强国。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的纺织工业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纺织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我国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的纺织工程专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其专业内涵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了使纺织工程专业的教学能适应纺织工业发展的需要,适应国家对纺织工程本科教育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4.
卢润秋 《印染》2000,26(4):5-8
结合我国纺织染整行业的现状,客观地分析了加入WTO对我国纺织工业的利弊影响,我国是一个具有纺织纤维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且具有一定整体优势的纺织大国,我国的纺织染整业具有较高的国际依存性。抓住“入世”机遇,迎接挑战,对于提高我国纺织工业的竞争力,加快由一个纺织大国转变为纺织强国,使纺织工业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尚红燕 《染整技术》2011,33(7):14-16,52
中国纺织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纺织工业在国际市场中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与美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目前国际纺织品市场上倡导的“绿色产品”及纺织美术设计都是我们尚需解决探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纺织工业是我国重要产业,也是我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加入WTO以来,我国纺织工业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培养出面向21世纪的、与国际接轨的厚基础、宽口径、创新复合型纺织科技人才是当前高等院校纺织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刊首语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纺织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我国纺织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仅生产规模扩大、产业链体系完整,而且技术装备水平也不断提高,成为世界纺织生产、出口和消费大国。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要使我国纺织工业由大变强成为常青产业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已成为全社会、全行业的共识。纺织工业目前所面临的紧迫课题是:如何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战略与纺织工业的强国建设相结合,定位科技创新、人才教育对纺织工业二次转型与提升的作用。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引擎作用和人才教育杠杆支撑作用(一)明确科技创新对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引擎作用。"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纺织纤维原  相似文献   

9.
张伟 《江苏纺织》2010,(3):24-25,32
纺织工业是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加入WTO更给这一传统产业带来了无限生机,同时也使其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使我国纺织产业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大环境,如何使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纺织人才,显得格外重要,这也是当前纺织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毛纺科技》2011,(7):12-12
"十二五"期间,纺织工业确立了"科技、品牌、纺织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四大强国发展战略目标,这标志着中国纺织工业真正开始步入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在此过程中,科技创新的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和科研成果快速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对实现我国纺织行业的强国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长岭集团是机械电子工业总公司所属的大型雷达企业。创建30多年来,形成了军用电子设备、纺织电子仪器和家用电器三大系列支柱产品。其中高技术的纺织电子产品,多数采用了先进微机技术,达到了80年代末期国际先进水平。为适应纺织工业的发展,国家已批准长岭为高精度纺织电子仪器科研生产基地。长岭集团正在研制、即将推出具有更高水平的纺织电子产品,为纺织工业服务。产品介绍:  相似文献   

12.
1前言当前,国际纺织工业高新技术发展迅猛,国际纺织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纺织工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尚存在着纺织品总量过剩,产品在档次、质量、后整理、深加工及功能性等方面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形成国外纺织品大量充斥国内市场的现状;造成我国纺织、印染行业经济效益滑坡、发展步履艰难。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新产品的开发、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产品的综合水平,逐步缩小或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振兴我国纺织工业。新产品的开发,首先要掌握国际市场纺织品流行的脉搏,紧跟流行趋势,然后有所发展,有所创新,逐步形成自…  相似文献   

13.
长岭集团是机械电子工业总公司所属的大型雷达企业。创建30多年来,形成了军用电子设备、纺织电子仪器和家用电器三大系列支柱产品。其中高技术的纺织电子产品,多数采用了先进微机技术,达到了80年代末期国际先进水平。为适应纺织工业的发展,国家已批准长岭为高精度纺织电子仪器科研生产基地。长岭集团正在研制、即将推出具有更高水平的纺织电子产品,为纺织工业服务。产品介绍:  相似文献   

14.
阐述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创新形式。通过分析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状况、目前纺织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认为坚持科技创新、坚持自主品牌提升对我国纺织工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使其表现为增长的态势,但全行业科技的整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与建立纺织强国目标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同时指出,发展我国纺织工业要坚持科技、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方式、人才建设的创新形式,努力克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促进纺织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纺织工业出版社是纺织工业部直属的事业单位.是纺织专业科技图书出版单位.在1992年的出版计划中,把具有“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特点的纺织科技图书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以更好地为纺织科技进步服务.当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向纺织工业各个层次全面渗透时,代表着当代设备先进水平的标志之一是设备机电一体化的采用.有资料表明:目前我国的无梭织机仅占全部织机的2%,染整生产设备仅有6%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因此,改造现有老旧设备,开发并消化吸收具有国际  相似文献   

16.
长岭集团是机械电子工业总公司所属的大型雷达企业。创建30多年来,形成了军用电子设备、纺织电子仪器和家用电器三大系列支柱产品。其中高技术的纺织电子产品,多数采用了先进微机技术,达到了80年代末期国际先进水平。为适应纺织工业的发展,国家已批准长岭为高精度纺织电子仪器科研生产基地。长岭集团正在研制、即将推出具有更高水平的纺织电子产品,为纺织工业服务。产品介绍: 一、YG-131型条干均匀度测试仪  相似文献   

17.
1.为满足全国13亿人口的衣着消费和国民经济发展对纺织品的需要,中国纺织工业仍然是要发展的产业.2.21世纪初纺织工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征不会有本质的变化,中国可以利用劳动力资源充足和纺织原料相对丰富的优势,使纺织工业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还是出口上均达到相当水平,成为能够左右国际纺织品市场的先进的纺织生产和贸易大国.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不断进步的原动力。对纺织产业而言,加快纺织科技进步,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纺织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在全国纺织科技大会上指出: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是中国纺织工业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也就是要利用新世纪开始的战略机遇期,自主创新,发展创新型产业,走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之路。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是在产业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形成对纺织工业提高附加值的贡献率。中纺圆桌·院士论坛为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和《纺织工业科技进步发展纲要》,动员和利用纺织科研资源,深入探讨了推动纺织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应用的相关问题,为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1)为满足13亿多人口的衣着消费和国民经济发展对纺织品的需求,中国的纺织工业仍是一个不可能衰退,需要继续发展的产业. (2)下个世纪初纺织工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征不会有本质的变化,中国可以利用劳动力资源充足和纺织原料相对丰富的优势,使纺织工业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还是出口上均达到相当水平,成为能够左右国际纺织品市场的先进纺织生产和贸易大国。  相似文献   

20.
纺织工业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如何把握好机遇,开拓思路,促进现代纺织职业技术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加快对现代纺织职业技术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是一个急需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