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Si-C-O-N系统的相稳定性计算,绘制了于平衡状态下相稳定性与N_2分压和O_2分压以及相稳定性与N_2分压和SiO分压的关系图,发展了以气态SiO与碳纤维反应将碳纤维转变为SiC纤维,以及气态SiO与CO反应于碳纤维上形成SiC涂层的新方法。本文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工艺原理和主要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Na_2O-ZnO-CaO-Al_2O_3-SiO_2烧结微晶玻璃的试制刘世权,许淑惠,袁怡松,杨晓晶(西北轻工业学院712081)SinteredNa_2O-ZnO-CaO-Al_2O_3-SiO_2GlassCeramics¥LiuShiquan...  相似文献   

3.
在以前做过的有关工作基础上用 ̄(29)Si-NMR,FT-IR和TMS-GC等方法进一步研究了由水热合成CSH脱水形成β-C_2S的过程。结果表明CSH解聚过程分三步:加热至300℃高聚物解聚主要变成双聚体;300~500℃为双聚体至五聚体;500~1000℃低聚物量降低,而代表β-C_2S的孤立[SiO_4] ̄(4-)四面体量逐步增加成为主要组份。  相似文献   

4.
CaO-Al_2O_3-SiO_2玻璃表面上晶体生长动力学和分相影响杨晓晶,李家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0050)许淑惠(西北轻工业学院712081)SurfaceCrystalGrowthKineticsinCaO-Al_2O_3-SiO...  相似文献   

5.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低反射涂层宋鹏,徐华强,陈奇,程继健(华东理工大学玻璃与陶瓷研究所上海200237)LowReflectlveSiO_2ContingsPreparedbytheSol-GelProcess¥SongLi;XuHuaqian...  相似文献   

6.
利用EPMA和XRD的分析方法,研究了Si_3N_4-Al_2O_3-ZrO_2系陶瓷材料表面氧化层组成。结果表明,Si_3N_4-Al_2O_3-ZrO_2系陶瓷材料表面氧化层是由方石英相、ZrSiO_4相和含有Al_2O_3、CaO等的SiO_2玻璃相所组成,其中SiO_2玻璃相中Al_2O_3、CaO等的含量,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7.
直接法合成甲基(氢)二氯硅烷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催化作用原理研究,提出了以Si、CH_3Cl为原料,直接法合成CH_3SiHCl_2的新工艺.采用CuCl-Ni-Zn催化体系不但能使CH_3Cl适量分解产生HCl.而且还能促进HCl与Si、CH_3Cl反应并有效地转化为目的产物CH_3SiHCl_2,由小试和400mm流化床中试所得的混合单体中,CH_3SiHCl_2含量>15%,(CH_3)_2SiCl_2>50%,为工业化生产有机硅含氢单体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从热力学出发,利用X射线衍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β-C2S固溶体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对Si-C-O-N系统进行了平衡状态下的相稳定性计算,绘制了在1473K和1573K下的Si3N4、SiC、Si2N2O和SiO2相稳定性与N2分压和O2分压的关系图以及N2分压和SiO分区的关系图,Si3N4/Si2N2O/SiC、SiO2/Si2N2O/SiC两个三固相平衡点与N2分压、O2分压和SiO分压以及温度的函数关系日。并以此确定C纤维-SiC纤维转变和C纤维上涂层SiC过程中,为获得稳定SiC相的气体分压。  相似文献   

10.
钾长石热分解热力学分析和ΔG°_T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热力学数据及CaO-Al2O3-SiO2、K2O-Al2O3-SiO2体系相图,对钾长石分别添加CaO、CaSO4、CaCl2、CaO+CaCl2和CaO+CaSO4下的热分解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并拟定了520个可能反应,在800~1600K范围内计算了各反应的ΔGT,确定了添加CaO+CaSO4制取K2SO4的物料配比范围,并以此指导工艺实验。  相似文献   

11.
对碳/陶瓷复合材料(C-B_4C-SiC)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B_4C-SiC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比碳素材料大大提高,而且烧结助剂对C-B_4C-SiC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影响很大。在复合材料中分别加入了Al,Al_2O_3,Ni,Ti,TiC,Si等不同烧结助剂,发现添加Ni的材料抗氧化性能最佳,经1000℃氧化15h后,氧化度小于0.5%;加入Ti,Si和TiC的次之,不加烧结助剂的又次之,加入Al和Al_2O_3的最差。  相似文献   

12.
二氧化碳和丙烷反应制取低碳烯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 NH_3-TPD.H_2-TPR等手段对 Cr_2O_3/γ-Al_2O_3.Cr_2O_3/SiO_2,Cr_2O_3/ZrO_2和Cr_2O_3/硅藻土等催化剂的酸性和还原性进行了表征;以C~0_3+CO_2做探针反应研究了该系列催化剂的催化性能.NH_3-TPD结果表明.NH_3 在催化剂 Cr_2O_3/γ-Al_2O_3上的脱附量最多.而在Cr_2O_3/SiO_2上的脱附强度最大.H_2-TPR结果指出活性中心 Cr~(3-)在各催化剂上存在明显不同.C_3+CO_2反应结果表明,丙烷在 Cr_2O_3/γ-Al_2O_3上的转化率最大为 44.17%。而 C~-_2~C~_3在 Cr_2O_3/SiO_2上的选择性最大为82.84%.  相似文献   

13.
硅质煤矸石低温下合成β—SiC超细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硅质煤矸石经碳碳热还原合成β-SiC超细粉的可能性,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合成的超细粉β-SiC含量为88.07%(SiO2转化率为97.44%。)期间分析了煤矸石的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它们对煤矸石低温下合成β-SiC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4.
Si_3N_4超微粒的RF-CVD合成及其介电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制的RF-CVD装置合成了Si_3N_4超微粒。着重考察了反应气混合方式对反应机理、化学含量、粒子形态及凝聚结构的影响。得到的Si_3N_4粒子的典型尺寸为10~50nm,并且凝聚形成分形结构,其对应不同反应温度合成的粒子的分形维数约在2.15到1.74之间。非晶Si_3N_4超微粒经1GPa高压压制,可看成是Si_3N_4粒子和界面空隙组成的多相复合材料,它的异常介电性质能够用多相材料性质的逾渗理论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15.
探索了CaO-SiO2-P2O5-H2O系统中的化学结合材料的强度发展情况,其最大劈裂抗拉强度可达38.2MPa。用TMS-GC法和31P-NMR及29Si-NMR法综合研究了这种新型胶凝材料的水化性能,并将其和β-C2S及C3S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这种CBC材料水化后,出现了Q3,Q4状态的[SiO4]聚合体,说明其水化过程及水化机理可能与β-C2S及C3S的水化完全不同,初步认为这是由于材料中的磷酸盐与硅酸盐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给制了Si-C-O-N系统平衡状态下相稳定性与N2分压和O2分压以及相稳定性与N2分压和SiO分压的关系图;以此为指导,将原位复合引入到反应烧结锆莫来石(ZAS)材料中,制备了含原位(in-situ)SiC(p)的ZrO2SiC(p)、ZrO2-3Al2O3·ZSiO2-SiC(p)-SiC(p)复合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时间、碳添加量、成型压力等工艺因素对烧结ZrSiO4-C体系中原位SiC生成量的影响,并观察了试样的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17.
探索了CaO-SiO2-P2O5-H2O系统中的化学结合材料的强度发展情况,其最在劈裂抗拉强度可达38.2MPa。用TMS-GC法和^31P-NMR及^29Si-NMR法综合研究了这种新型凝材料的水化性能,并将其和β-C2S及C3S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这种CBC材料水化后,出发Q^3.Q^4状态的「SiO4」聚合体,说明其水化过程及水化机理可能与β-C2S及C3S的水化这 同,初步认为这是由  相似文献   

18.
对固溶体CaMgSi_2O_6-NaAlSi_2O_6相转变过程中的临界压力p和临界温度T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到p与T之间为一线性关系:p=1.54×10 ̄(-2)T-14.3(GPa)。另外,在临界条件下,对合成的单斜辉石的微观结构进行了SEM观察,发现在较高的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下,样品晶粒粗壮、紧密,并且主要沿(001)面生长成纤维状。控制一定的过冷却度使其在成核区停留一段时间之后升温到生长区,样品的SEM观察结果显示与上述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9.
凌志达 《硅酸盐学报》1994,22(3):288-294
根据Si-C-O-N系统的相稳定性计算,绘制了于平衡状态下相稳定性与N2分压和O2分压以及相稳定性与N2分压和SiO分压的关系图,发展了以气态SiO与碳纤维反应将碳纤维转变为SiC纤维,以及气态SiO与CO反应于碳纤维上形成SiC涂层的新方法。本文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工艺原理和主要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ZrN在Si_3N_4-ZrO_2复相陶瓷中的形成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MPaN2气压烧结条件下,ZrN的形成温度约为1600℃,提高N_2的压力有利于抑制ZrN的生成,以稳定的t-ZrO_2加Si_3N_4基体中,对抑制ZrN的生成有明显作用。当复相陶瓷中生成一定量的ZrN时,力学性能明显下降,而ZrO_2分布均匀且以t-ZrO_2,c-ZrO_2形式存在时,复相陶瓷具有较高的强度(740MPa)和断裂韧性(8.8MPa·m ̄(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