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文摘     
高纬度的眉山蔗区发展春植蔗地处岷江中游高纬度的四川省眉山蔗区以往一直以宿根蔗为主,80年代以来逐步演变以春植蔗为主导的种植形式,促进了甘蔗生产的稳产高产。1989年全县甘蔗实收面积16428亩。其中春植蔗12906亩,春育夏移栽甘蔗1021,  相似文献   

2.
秋植蔗是我省在文化大革命以来大力推广新的栽培制度。由于秋植蔗具有高产、高糖及调节劳力的三大优点,所以推广很快,据统计,1975年全省秋植蔗面积达136万多亩,已占全省总植蔗面积三分之一。稻蔗轮作区秋植稻底蔗发展也很快,珠江三角洲秋植稻底蔗面积也达20多万亩,也占该地区甘蔗栽培面积的三分之一,经八年多的时间大面积推广秋植稻底蔗,蔗区群众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  相似文献   

3.
试论攀西蔗区植蔗生产的生态优势与主要问题宁福猛等,甘蔗,1996,3(4).44~47四川攀西蔗区优越的生态条件可与珠江三角洲的惠阳及福建漳洲相媲美,现已是我省重点蔗区。“九五”期末,植蔗面积与蔗产最将分别增加30%和33.8%。品种滞后于生产发展所需与抗旱栽培是现阶段植蔗生产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本文认为要改变蔗区品种现状,进行适宜本区生态条件的良种选育研究才是根本之路.并总结出在现有条件下切实可行的抗旱栽培配套措施,以期推动蔗区生产再上新台阶。甘蔗农业文摘(二)  相似文献   

4.
稻蔗轮作区,如何在保证粮食稳产高产的基础上,使甘蔗生产来一个新的突破,是大家共同关心的一个大问题。一、改革甘蔗耕作制度是挖掘生产潜力的重要途径、我省主要稻蔗轮作区集中在珠江、韩江三角洲和沿江河两岸一带,约占全省植蔗面积四分之一,而蔗糖总产则超过半数,特别是珠江三角洲蔗区作物单纯,植蔗面积比例较大,占  相似文献   

5.
我县蔗区主要分布于沿海高旱沙坡地带。我校地处这些蔗区中心的利国地区。本地区植蔗面积占全县总植蔗面积的70%以上。我县宿根蔗栽培历史悠久。近几年来,宿根蔗栽培面积达2万8千亩左右,占全县总植蔗面积43%以上。但历年来,我县宿根蔗产量很低,工业产量平均不到1吨,最高产量一般也很难超过新植秋植蔗的平均亩产(3吨)。因此,认真改进栽培技术,加强田间管理,夺取宿根  相似文献   

6.
采用地膜覆盖冬天育苗。春天移栽甘蔗栽培技术,能比直播的冬春植蔗增产,在广西象州县及外地蔗区均已得到验证。甘蔗冬育苗春移栽近年来已成为象州县冬春植蔗主要栽培方式之一(1987年占冬春植蔗面积65.26%,1988年占冬春植蔗面积41.58%)。为了进一步探索蔗苗不同移栽量与甘蔗产量的关系,选出甘蔗合理移栽的密度,特设置本试验。  相似文献   

7.
中迟熟品种,栽培管理不当,砍运存在问题及一定的水田植蔗面积,是造成罗秀蔗区蔗糖分长期偏低的主要原因。大力推广早熟、高糖良种,实行科学的栽培管理制度,修好蔗区公路,加强榨季管理及采用药物催熟,是提高罗秀蔗区蔗糖分的有效措施。罗秀蔗区蔗糖分长期偏低原因浅析@何取宏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秋植蔗制度是国际公认为高产高糖、早熟的栽培制度之一。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实行这种制度。我国台湾省也以秋植蔗为主。广东省在1971—1973年间大规模秋植蔗投产,在雷州半岛蔗区竟然占当年新植蔗面积的30%左右,其它地区也占相当面积;  相似文献   

9.
我县石卡公社陆村大队,是机糖蔗区,属黄红壤土区,土质较瘦瘠,耕作层浅薄,一般只有3—5寸。这个队的甘蔗全是种在旱坡地,缺乏灌水条件。常年的宿根蔗占植蔗面积的40—50%;秋植蔗占40—50%;少数是春植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四川攀西蔗区光温、气候条件,采用“农业生态区域法”计算结果表明:蔗区光温潜力在15061.5-22393.5kg/hm^2,气候潜力在12802.5~20826kg/hm^2之间,而实际产蔗量分别仅占2者的52.2%~57.1%和56.1%~65.6%,可挖掘的生产潜力巨大。降水量基本能够满足植蔗水分需求,但降水分布不均是主要限制因子,苗期抗旱是蔗区抗旱植蔗的关键;选择苗期抗旱的高产、高糖品种实施抗旱栽培是充分发挥蔗区光温潜力和气候潜力的关键环节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机械化水平是制约糖料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机械化砍收更是降低人力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有力措施.近年来,在中央及地方糖料政策支持下,我国的蔗糖产业"双高"基地建设如火如荼.一方面,甘蔗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模式获得多方探索与尝试,规模化生产是蔗糖产业发展趋势的这一理念逐渐成为广泛共识;另一方面,推行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模式过程中因粗...  相似文献   

12.
海南是我国传统的糖料蔗主产区,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种植传统,但近年来种植面积大幅下滑,种植效率低、效益低等问题突出,面临着产业退出的风险。本文在分析海南省糖料蔗产业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和提出了加强认识、加大政策支持、强化工农联盟,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种蔗之路,推广良种良法、加强生产管理和突破以机收为重点的全程机械化生产等措施,巩固和发展海南省糖料蔗产业,实现海南省糖料蔗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5~2017年,基于当时广西蔗区主栽品种ROC22宿根蔗缺株断垄严重而开展了种茎直接补种宿根蔗延长年限研究,利用桂辐98-296种茎直接补种ROC22、桂糖42号、桂柳05-136宿根蔗的田间试验.根据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桂辐98-296种茎直接补种处理蔗茎产量比对照平均增产19.39 t/hm2,增幅33.51...  相似文献   

14.
降低甘蔗生产成本,提高我国甘蔗产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永 《甘蔗糖业》2010,(6):44-50
本文通过与先进甘蔗生产国对比,详细分析了造成我国甘蔗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包括:整合土地资源,培育、壮大专业户、专业村、专业镇,规模化种植;选育推广高产、高糖、多抗、宿根性强的新品种,扩大其面积;逐步推行全程机械化耕作,尤其是要解决甘蔗机收问题;科学施肥,提高肥效,减少肥料投入;生控为主,化控为辅,多种措施配合,综合防控蔗田有害生物;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增加灌溉面积;应用化学催熟增糖,提高榨季早期甘蔗蔗糖分。以此降低甘蔗生产成本,增强我国甘蔗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以全国甘蔗生产信息监测网中我国糖料蔗主产区种植品种相关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14~2019年我国糖料蔗种植品种结构的状况与变化趋势。6年内,我国糖料蔗主产区主栽品种包括10个品系的78个品种,其中进入各监测县面积前4位的品种47个,累计种植面积超过10万hm2的品种只有7个,其中ROC22是唯一面积达到百万公顷的品种。在不将ROC22纳入良种的情况下,当前我国的糖料蔗良种率依然偏低。在植品种多而杂、品种结构不尽合理、种植规划水平低是当前我国糖料蔗种植品种结构存在的普遍不足。但在一系列改革措施下,新良种得到快速推广,良种率逐年提高,品种结构不断改善成为趋势。就目前我国糖料蔗品种结构现状,本文提出了建立糖料蔗产业参与者合理利益分配机制、加大良种种植政策支持、加强育种科研创新和提升种植规划水平等建议,以期进一步优化我国糖料蔗种植品种结构,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张春雷  李俊  余利平  李锋  马霓 《中国油料》2010,(1):57-64,70
2000-2007年在长江流域多个试验基地连续开展定点试验和调查,研究了运行费、人工投入、种植单元和收益等随油菜栽培模式的不同而变化的情况,并应用计量经济学原理,对不同地区和年份间油菜栽培方式的投入和产出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翻耕移栽、免耕移栽、翻耕直播、免耕直播等栽培方式在运行费、人工费、单产水平以及净收益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我国油菜栽培方式与世界主要油菜生产国相比较,存在着劳动力投入过多、种植单元小,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阻碍了我国油菜生产效益的提升。据此研究提出推广省工、省力、可操作性强的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并适度发展机械化农机农艺,鼓励土地流转或季节性承包,扩大油菜连片种植规模,是新时期我国油菜栽培科技发展的主导方向。  相似文献   

17.
甘蔗生长周期长,传统的甘蔗栽培技术劳动力投入大,难以满足现阶段的需求。为了提高蔗农的积极性,从2014年开始在翁源蔗区推广甘蔗除草地膜全膜覆盖轻简栽培技术。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表明:甘蔗除草地膜全田覆盖较不盖膜处理,产量分别增加28.99%和34.66%,糖分分别增加0.77%和0.94%(绝对值),综合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临沧是云南省的第1大蔗区,干旱一直是限制我市甘蔗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在常规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全膜覆盖和施用保水剂2种方法,在临沧市耿马县勐永镇进行了新植蔗抗旱栽培试验。结果表明,2种栽培方法均能促进甘蔗出苗和分蘖,明显增加甘蔗有效茎数从而提高甘蔗产量,可在甘蔗栽培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蔗根锯天牛的为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蔗根锯天牛已成为我国蔗区重要的地下害虫,发生面广,为害严重.其主要原因是甘蔗大面积连作种植制度,现有药剂防效下降,气候炎热、少雨、干旱等因素.采取以农药防治为主、配以人工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其为害.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甘蔗种植面积大,病害发生种类多,为害严重,农药防治仍然是主要措施。但目前甘蔗杀菌剂登记产品只有1个,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只有1种。近年来,国内利用杀菌剂防治甘蔗病害取得重要进展。建议加快甘蔗杀菌剂登记速度,制定更多杀菌剂在甘蔗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