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编者按:为了适应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行住宅商品化的需要,促进住宅技术进步,提高住宅功能质量,规范商品住宅市场,保障住宅消费者的利益,建设部以部文正式下发了(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自1999年7月l日起试行。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住宅商品化的需要,促进住宅技术进步,提高住宅功能质量,规范商品住宅市场,保障住宅消费者的利益,推行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系指商品住宅按照国务院建设…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住宅商品化的需要,促进住宅技术进步,提高住宅功能质量,规范商品住宅市场,保障住宅消费者的利益,建设部颁布了《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1999年7月1日起试行。商品住宅性能评定方法和标准建设部另行制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时间为序将北京高层商品住宅平面演变分为三个阶段,总结了不同阶段住宅平面的典型特征,分析了政策导引、生活模式和居住需求对住宅平面的影响,并预测未来住宅平面的演变模式。  相似文献   

4.
李立 《城市开发》2005,(7):82-83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商品住宅建设已有较大发展,表现为小区的环境、住宅的外观、住宅功能设置水平的提升。然而在住宅工程建设中,以卫生间渗漏为主的通病仍然普遍存在,已成为业主的住宅质量投诉主要对象,影响了商品住宅建设的健康发展。为此,本文对商品住宅卫生间的渗漏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城市开发》1999,(11):7-8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住宅商品化的需要,促进住宅技术进步,提高住宅功能质量,规范商品住宅市场,保障住宅消费者的利益,推行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系指商品住宅按照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商品住宅性能评定方法和标准及统一规定的认定程序,经评审委员会进行技术审查和认定委员会确认,并获得认定证书和认定标志以证明该商品住宅的性能等级。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新建的商品住宅。凡列入国家、省级住宅试点(示范)工程的新建住宅小区商品住宅应申请…  相似文献   

6.
商品住宅市场需求问题的探讨谢若锋住房商品化为我国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商品与市场密不可分,研究商品住宅,离不开对住宅市场的分析。作为商品住宅的供给者,要想使自己的投资获得成功,顺利出售其住宅商品,就要分析商品住宅的潜在...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住宅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住宅商品不同于其它商品,买一套商品住宅往往要花费工薪族十年或者数十年的积蓄.住宅的商品化,促使住宅设计、建设由量的需求关系逐步向质的方向发展.住户对住宅的实用性、舒适性、多样性、可选择性、可改变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在增加商品住宅有效供给的同时.要求努力提高住宅的室内功能设计,完善使用功能和设施,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商品住宅供应市场,以适应住宅商品市场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王发现 《安徽建筑》2002,9(5):118-118
住宅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消费热点。尤其在我国住宅制度改革初级阶段,我国住宅商品市场发育不完善,开发水平低,功能与价格偏差过大,这就迫切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进行商品住宅经济性能评价就是有力措施之一。本文就商品住宅经济性能的原理、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对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试行《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住宅商品化的需要,促进住宅技术进步,提高住宅功能质量,规范商品住宅市场,保障住宅消费者的利益,推行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建设部组织制定了《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自1999年7月1日起试行。商品住宅性能根据住宅的适用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环境性能和经济性能划分等级,按照商品住宅性能评定方法和标准,由低至高依次划分为“1A(A)”、“2A(AA)”、“3A(AAA)”三级,凡列入国家、省级住宅试点(示范)工程的新建…  相似文献   

10.
中小户型住宅在南京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前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崎 《安徽建筑》2004,11(2):15-16
随着房地产市场梯度消费时代的来临和住宅供应结构的调整,面积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实用的中小户型成为南京市2003年商品住宅市场的热点。本文从多方角度对南京中小户型热销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就中小户型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住宅分配制度的改革,住宅已由过去福利型分配转为商品型出售,城镇住宅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商品。巨大的市场吸引着巨额的资金投入,然而盲目的开发、低水平的策划和设计,难以满足消费者对住宅的多样化要求,致使大量商品住宅空置,造成极大浪费。虽然商品住宅空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住宅套型设施单调、面积偏大、布局不合理是滞销住宅的通病。  相似文献   

12.
信息超市     
我国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建立为了适应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行住宅商品化的需要,促进住宅技术进步,提高住宅功能质量,规范商品住宅市场,保障住宅消费者的利益,建设部发布了《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自1999年7月1日起试行。住宅性能将从5个方面进行认定:———适应性能。包括1平面与空间布置;2设备、设施的配置与性能;3住宅可改造性;4保温隔热与建筑节能;5隔音与隔振;6采光与照明;7通风换气。———安全性能。包括1建筑结构安全;2建筑防火安全;3燃气、电气设备安全;4…  相似文献   

13.
信息荟萃     
□政策法规建设部颁发《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试行)为了适应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行住宅商品化的需要,促进住宅技术进步,提高住宅功能质量,规范商品住宅市场,保障住宅消费者的利益,建设部颁发了《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自1999年7月1日起试行。此办法适用于新建的商品住宅。办法规定,商品住宅性能根据住宅的适用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环境性能和经济性能划分等级,按照商品住宅性能评定方法和标准由低至高依次划分为“1A(A)”、“2A(AA)”、“3A(AAA)”3级。商品住…  相似文献   

14.
朱洁 《室内设计》1999,(2):7-10
目前,不少商品住宅的建设采用的是空壳式住宅,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空壳式住宅具有菜单式平面的灵活性,一方面使开发商面对商品住宅销售市场的变化(如户型大小,客厅朝南或北等)留有应对的余地,另一方面使买房者通过对菜单式平面的选择达到个性化的居住要求。空壳式住宅是一种住户参与建造的住宅形式,要求设计者和住户都有深入了解,才能共同营建舒适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对居住质量和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住宅装修成为我国人民住宅消费的热点,但由于我国的住宅装修与主体建造相脱节,影响了住宅的装修质量与安全性,阻碍了住宅产业化的进程。为此,2002年5月,国家建设部提出“商品住宅室内装修一次性到位”,即“全装修住宅”的构想———“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所指商品住宅为新建城镇商品住宅中的集合式住宅。装修一次到位是指房屋交钥匙前,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全铺装或粉刷完成,厨房和卫生间的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完成,简称全装修住宅。”,并在“康居示范工程”中加以试点,探索用住宅产业化思路解决商品…  相似文献   

16.
发展绿色住宅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除了政府相关政策激励外,绿色住宅在商品住宅市场上的溢价是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绿色住宅的关键因素。基于我国近年获得绿色认证的新建商品住宅及相关的市场调研数据,利用特征价格法定量分析了获得绿色认证的商品住宅项目的市场溢价。结果表明,绿色住宅与非绿色住宅相比存在6.4%的市场溢价,其中获得绿标1 星、2 星和3 星认证的绿色住宅的溢价率分别为6.0%、8.6%和4.2%,显著溢价的存在表明绿色住宅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相似文献   

17.
做好商品住宅设计,使住宅也成为畅销的商品,满足广大住户的需要,必须首先分析、研究和认识商品住宅的特点,并进而探讨商品住宅设计开发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方法。一、商品住宅的特点商品住宅的设计和建造必须考虑市场的实际需要,考虑住户在经济上的承受能力和不同要求。商品住宅古已有之,现代的商品  相似文献   

18.
《住宅科技》1999,(7):3-5
编者按建设部以建住房[1999」14号文,于1999年4月29日印发《商品住宅性能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通知指出:为了适应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行住宅商品化的需要,促进住宅技术进步,提高住宅功能质量,规范商品住宅市场,保障住宅消费者的利益,自1999年7月1日  相似文献   

19.
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结合住宅市场的发展和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的推进,在国家康居示范住宅工程中,推行了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的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最近,建设部下发  相似文献   

20.
随着住宅分配转向商品化,人们对住宅的需求也起了较大的变化。从单一的对单体的量的关注到转变为对整体的质的关注。从我单位竣工及在建商品住宅的销售情况看,保证了商品住宅小区的整体质量,也就同时保证了商品住宅的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