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皮革上光乳化蜡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石蜡与微晶蜡为原料, 经化学改性研制出人造蜂蜡, 其质量和性能与天然蜂蜡基本相同。以人造蜂蜡为原料, 水为稀释剂研制出的皮革上光乳化蜡产品涂层均匀、性能优异、成本较低。探讨了乳化剂的种类、用量, 制备乳化蜡的搅拌速度、乳化时间、温度等因素对乳化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乳化剂以两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主, 同时加入助乳化剂, 形成复合乳化剂。当总乳化剂与油相质量比为0 .30 以上时, 乳液呈均匀球状颗粒,稳定性较好;两者质量比为0 .40 以上时, 可形成微乳液。确定了最佳乳化工艺条件为:乳化时间为10 ~ 30 min, 搅拌速度为700~ 1 400 r/ min , 乳化温度为85~ 95 ℃。得到的乳化蜡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乳化作用,是硅油乳化剂的常用原料,但是其生产过程中副产物和它的最终代谢产物都有很强的毒性,不符合欧盟规定的环保型表面活性剂的标准,因此,研究了不含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硅油乳化剂。采用均匀设计与调优软件进行乳化剂配方设计与优化,在乳化剂质量分数为7%的条件下,选用不同种类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乳化剂进行复配,确定各因素的取值范围,在此范围内设置适当的水平,根据因素数、水平数来选择合适的均匀设计表进行因素水平数据排布,对均匀设计表中的实验点进行实验,对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对回归方程得到优化的实验点进行实验验证,考察了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及对乳化硅油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不含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环保型非离子硅油乳化剂配方。  相似文献   

3.
绘制了柴油、水、助乳化剂与乳化剂的三元相图,利用三元相图中相区面积的变化研究了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助乳化剂与乳化剂的质量比等参数对乳化柴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乳化剂的HLB值、弱碱添加剂、助乳化剂与乳化剂的质量比对乳化柴油有很大的影响。在碱性环境下,Span80与Tween60复配乳化剂的HLB值为5.8、助乳化剂与乳化剂的质量比为0.3时,其三元相图的乳液面积最大,复配乳化剂的用量最少,此时乳化柴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Span80)和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硬酯酸酯(Tween60)为复配乳化体系,环己烷为油相,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ADMAC)、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为乳化单体,采用电导法和目测法研究了单体质量分数、单体配比、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乳化剂加入量和电解质对反相微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质量分数在50%~65%可以形成稳定的反相微乳液体系;固定单体质量分数时,随着单体配比中丙烯酰胺量的增大,微乳液体系稳定性得到不断增强;HLB值在5.36~8.54时体系较稳定,HLB值在7.48时微乳液体系最稳定;乳化剂的用量越大,所形成的反相微乳液体系越稳定;加入具有盐析效应的电解质时,反相微乳液聚合体系的微粒进一步细化,稳定性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5.
基于亲油-亲水平衡(HLB值)理论和乳化原理,分别配制以单试剂和复合试剂为乳化剂的乳化E10乙醇柴油体系,进行了单试剂乳化剂和复合试剂乳化剂的乳化效能研究,并对乳化E10乙醇柴油体系的稳定性进行考核,开发出了CL-Z复配型乳化剂.研究结果表明,CL-Z复配型乳化剂较好地解决了E10乙醇柴油体系在较宽广温度范围内的物理稳定性问题;CL-Z复配型乳化剂乳化的E10乙醇柴油体系在0℃环境中澄清、透明、均一,能长期保持良好的物理稳定特性.  相似文献   

6.
复配乳化剂制备乳化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具体介绍了以Span,Tween系列的复配乳化剂,以HLB值选择乳化剂,进行柴油的掺水实验,制成乳化柴油.具体分析了影响乳化柴油稳定性的因素及乳化原理.通过适当的乳化工艺及合适的复配乳化剂,显著提高了乳化柴油的稳定性.实验表明:复配体系Span60/Tween80要比其他复配乳化剂的增溶效果好,不仅增溶的水量多,成本也大大减少.在m(Span60):m(Tween80)为81:19(质量比)时,最大增溶水的质量分数将近22%.  相似文献   

7.
乳化重油的稳定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使用乳化油燃料,可以使重油燃烧得更加充分,节省能源并减少烟尘排放对环境的污染。乳化重油应用中最关键的问题是稳定乳液的制备。文献介绍多是使用表面活性剂及其组合物。采用均匀设计与调优软件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结果的优化,考察了乳化剂中阴离子、非离子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间的协同作用。所得到的最佳配方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质量为10mg,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质量为30mg,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质量为9mg,非离子表面活性剂3质量为30mg乳化剂(共占乳化油总量约8.0×10-4),可使油水比为70∶30的油包水型乳化重油在80℃下稳定3d以上,常温下稳定1a以上。通过对不同重油乳化稳定性的研究,表明其乳液稳定性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8.
以液体石蜡为原料,采用添加助剂的方法,制备了石蜡乳液。探讨了乳化剂种类及其质量分数、乳化水质量分数、乳化温度、乳化时间等因素对乳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乳化剂乳化效果较好,各因素对乳化效果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乳化水质量分数、乳化剂质量分数、乳化温度、乳化时间,确定最佳实验条件为:m (单甘脂)/m (Twee-80)=3∶4,乳化剂质量分数0.9 %,乳化温度85 ℃,乳化时间50 min,乳化水质量分数62.0 %,转速1 100 r/min。石蜡乳液的稳定性和分散性较好,密度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9.
石蜡稳定乳状液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由高碳醇与非离子、阴离子乳化剂组成复合乳化剂,对石蜡具有良好乳化能力,可制得石蜡微小乳状液。乳化剂复配、用量,蜡配比、乳化温度等对乳液稳定性及应用性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选用合适溶剂将蒽醌溶解,再用转相法对油相进行乳化,制备出O/W型蒽醌乳液,以提高其在蒸煮液中的分散性,同时研究了溶剂种类、HLB值、乳化剂配比、乳化温度及时间、转相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最佳乳化条件,即以苯乙酮为溶剂,以Span和Tween系列复配乳化剂,体系HLB值为13~13.5,转相温度为90~100 ℃,乳化时间为50 min.此条件下制备的蒽醌乳液分散均匀,具有一定的稀释稳定性,贮存稳定性可达36 d以上.  相似文献   

11.
在薄钢板冷轧过程中,轧制油的润滑性、退火清净性、冷却性、离水展着性是至关重要的。选择世界一流的奎克公司冷轧轧制油为母油参考指标,以我国现行行业标准为乳液依据,进行预乳液轧制油的研究。首先进行基础油筛选,并对其油性、极压抗磨性、酸性等性能改进;在此基础上进行预乳液研制,着重考察其离水展着等性能。实验证明:以菜籽油为基础油,添加24%左右的高粘物质、1.7%含硫极压抗磨剂、1.3%酸性剂、11%复合乳化剂和3%的消泡剂,所得母油性能完全达到奎克公司薄钢板冷轧油标准,预乳液符合行业使用标准;其5%的乳化液静置24h后析皂量为4.3mL、2%乳化液静置7min后泡沫完全消除;以热重分析模拟退火环境,其油品残留量几乎为0。最终产品符合薄钢板冷轧水基液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乳化硅油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转相乳化法,以较低黏度的二甲基硅油进行为原料,Span—60和Tween—60为乳化剂,成功制得了硅油乳液,质量配比为硅油10%,Span—60和Tween—60各占2.5%,增稠剂C占2%,离心及冻融实验证明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用于管输稠油中乳化剂HL-1的降粘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稠油乳化降粘剂HL—1,通过考察温度、浓度、体积含油率、搅拌强度和时间对该降粘剂乳化特性的影响,得出HL—1与实验研究的稠油形成乳状液的条件;测定乳状液流变特性的结果表明,该降粘剂具有优良的降粘性能,其降粘率为9l%~97%。对比研究了乳状液在动静态条件下的稳定性,动态条件下的乳状液比静态条件的稳定性更优。通过模拟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实验,得出该乳状液能够满足管输稠油各工况的要求。最后针对目前部分稠油管路有在高含水的情况下运行的工况,考察了HL—1对高含水稠油的乳化特性:  相似文献   

14.
以溶解性、乳化活性指数和乳化稳定性为指标,优化了米糠蛋白超声改性的工艺条件。然后以改性蛋白、麦芽糊精为壁材,亚麻籽油为芯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粉末油脂,并研究改性蛋白对其包封效率、粒径、zeta-电位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超声功率密度5 W/mL、超声时间30 min、蛋白质量浓度4 g/100 mL时,米糠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最高,分别为79.04%、19.97m^2/g和168.25 min。此时二硫键含量降低了38.68%,表面疏水性升高了65.11%,表明蛋白结构部分展开,乳化性得到改善。添加超声改性蛋白制备的粉末油脂的包埋率最高为75.52%,复溶后其粒径分布图左移,平均粒径降低;zeta-电位升高使油滴不易聚集,提高了乳化稳定性。SEM图像显示,粉末油脂表面光滑连续并且颗粒较小,破裂现象不严重。超声改性米糠蛋白在粉末油脂中的β-转角结构含量增加,蛋白质结构发生伸展和重组,分子柔性增大,导致粉末油脂复溶后具有较高的乳化性,为开发新型微胶囊壁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使用通常作为偶联剂使用的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苯丙乳液的改性剂,以核/壳聚合技术和半连续种子聚合工艺将少量有机硅结合到聚合物分子壳结构中,制得性能良好的三元共聚乳液。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有机硅接枝剂加入量等因素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确定了三元共聚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以 Span、Tween 系列非离子活性剂为乳化剂,葡甘聚糖(KGM)和乙基纤维素(EC)为分散相,考察 KGM/EC 乳液体系的抗聚并稳定特性。根据乳液稳定性理论分析,认为非离子活性剂分子亲油基团的结构及其与油相分子的相似度对乳液油水界面粘性及相应乳液抗聚并稳定性会产生较大影响。详细讨论了不同 HLB 值对 KGM/EC 乳液的冻融稳定性、贮存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硅油乳液制备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采用均匀设计与调优软件进行乳化剂配方的设计和实验结果的优化,考察了表面活性剂间的相互作用,得到了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配方中的表面活性剂间均有强烈的协同作用,最佳配方:ω(X1)=30.14%,ω(X2)=23.69%,ω(X3)=22.45%,ω(X4)=13.05%,ω(X5)=10.67%。制备的硅油乳液稳定性好,在3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30min不分层、不漂油。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核壳型含氟丙烯酸酯防水剂并对纯棉织物进行整理.分析了不同乳化剂,阴、非离子型乳化剂配比及用量对乳液性能及聚合物防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氟表面活性剂(Acty-flon-S200)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的质量比为2∶4,乳化剂总量为1.8%时,可以得到稳定性、耐水性和光泽较好的含氟丙烯酸酯防水剂乳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