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泵站系统停机过渡过程主要是由于泵站中水泵的突然停机,而造成的泵站系统中管道内液体的流速发生突然变化,继而引起压力的急剧变化而产生水锤的过程.文章通过对泵站系统停机过渡过程中水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和了解,介绍了计算过渡过程水锤的两种常用方法,并且提出了三种水锤防护措施,为泵站系统停机过渡过程水锤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洮惠渠安家咀补水泵站扬程高、压力输水管线长,运行方式复杂,为解决泵站事故停泵过渡过程控制措施的关键和难点问题,在采用现行常规参数及机组的转动惯量不变条件下,应用PIPE2000水锤分析程序进行了瞬变流无保护工况保护工况下管路水锤分析计算,为确保泵站的安全运行及提出供泵站过渡过程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3.
由于长距离输水系统水源切换,输水泵站发生改变,导致长距离输水系统水力条件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水力过渡过程及水锤防护设备的选择。因此需在常规的泵站改造可行性分析基础上增加水力过渡过程模拟。结合中国东北地区某长距离输水系统泵站改造实例,通过建立水力过渡过程模型,对各改造方案进行水锤分析,综合确定合理的改造方案。结果表明,对变更泵站的长距离输水系统进行水锤分析可有效指导泵站改造的可行性研究。针对水力条件发生重大改变的长距离输水系统重新进行水力过渡过程模拟,可提高供水可靠性,为系统变更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红寺堡灌区四泵站为例 ,简要介绍了利用泵站水力过渡过程的特征线法及基本边界条件 ,建立并联水泵机组事故停机边界条件方程 ,进行泵站水锤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运用泵系统水力过渡过程特征线法研究引黄入晋工程总干线一、二级泵站级间流量平衡、稳态运行特性、水力过渡过程及设置调压井对泵系统水锤的防护等问题,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滇中引水工程石鼓水源泵站具有扬程高、流量大、输水线路长等难点。结合滇中引水工程石鼓水源泵站调度运行方式及动能参数的特点,分析计算了水泵启动、事故掉电、水力干扰、阀门拒动机组飞逸等各种复杂组合工况下水泵机组及输水系统的水力过渡过程,研究了机组启动时间间隔、调压室和阻抗孔面积、水泵出口阀门关闭规律对输水系统过渡过程参数的影响,依据研究成果选定了输水系统及过渡过程控制关键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大型泵站设计体会,对大型泵站设计必须考虑的水泵厂内真机试验、水力过渡过程分析、阀门等设备布置,伸缩节结构形式及水泵泥砂磨损、运行合理性、经济性、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通过利用水泵站水力机械过渡过程仿真计算系统程序进行模拟水锤过渡过程,根据泵站不同的运行工况下模拟计算结果提出相应的水锤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甘肃专用一期工程的干渠共设5级泵站。泵站压力管道受地形影响,起伏频繁,需采取有效防水锤措施来防止负压对管道和水泵的破坏。建设过程中对长压力管道的水力过渡过程进行了专题研究,通过建立水泵、输水道和水锤限制装置数学模型,计算分析全部及部分机组事故停泵水锤过程,采用多种保护措施,解决了管道的水力过渡过程分析难题,取消了管道中段设置的出水塔,减少了施工难度,节省了工程投资,提高了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0.
李诚 《西北水电》2021,(3):62-65
文章以广东省西部某长距离管道输水工程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工程的管线系统进行水力过渡过程仿真计算,分析该系统内泵站在实际运行期间的不同工况下可能发生的抽水断电事故对输水系统造成的危害,提出了水锤防护措施,为泵站及输水工程的设计及安全运行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引黄工程总干线一、二级泵站串联运行,设计布置D=12.0m的进、出水调压井于一级泵站进、出口,二级泵站进口,在一、二级泵站之间的4^#有压隧洞上设置水工建筑物作为水锤防护主要措施,通过系统水力过渡过程计算分析,验证了建筑物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唐蕾  李月彬  张丹 《西北水电》2012,(Z1):25-27
水电站大波动过渡过程的计算结果受许多特征值的影响,水轮机内特性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文章以贵州某电站的大波动过渡过程计算为例,浅析水轮机内特性对水电站大波动过渡过程结算结果几个主要控制特征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立式轴流泵装置飞逸过渡过程的水动力特性,以引江济淮工程派河口泵站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 16.0与UDF二次开发程序相结合的数值模拟方法,对立式轴流泵装置的飞逸过渡过程进行了全流场数值计算,获得了机组在飞逸过渡过程中的转速、流量、扭矩、轴向力等外特性参数的变化以及肘形流道内流线的演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扬程下,泵装置飞逸转速约为218.99 r/min,与模型试验换算至原型的值215.33 r/min之间的相对误差为1.69%;飞逸过渡过程中水泵叶轮最大轴向力为225.93 kN,轴向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小于水泵叶轮自重342.12 kN,整个飞逸过渡过程中水泵机组不会发生“抬机”事故,飞逸过渡过程中肘形流道内出现了高度螺旋状的涡带。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立式轴流泵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根据统计学理论提出一种基于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的泵站状态识别方法,支持向量机是基于统计学理论发展而来的学习方法,在处理小样本,非线性,高维数的问题上较为出色。泵站系统数据往往维度较高,通过主成分分析将数据压缩降维,利用处理过后的数据对三级支持向量机进行训练结合决策树建立泵站运行状态判别模型,进行泵站稳态运行下的状态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法优点是训练时间短,识别准确度高,具有较强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地下式无人值守泵站是无需维护管理人员进入操作,远程控制中心监视和控制泵站运行的全自动化泵站。泵站的无人值守需要实现工艺设备自动化、现场数据和影像的实时监控、栅渣的外运自动化。同时,利用通风除臭设施满足泵站的内部环境和维护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16.
泵站安全鉴定工作是泵站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部份,泵站目标管理工作应与泵站安全鉴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泵站安全鉴定工作不应当是突击性工作。将泵站安全鉴定机构与具有政府职能的泵站主管部门脱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有利于泵站安全鉴定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泵站出水池到无压隧洞过渡段体型对隧洞的过流能力、沿程水面线及局部水头损失影响显著。针对某泵站工程过渡段的水流特性问题,采用比尺为1∶25物理模型对该过渡段进行了优化研究,延长了过渡段长度,增加了边墙扭曲段。研究发现:模型改进后,过流能力增加,水流平稳;局部水头系数从原设计的0.057~0.111减小至0.051~0.111;中心线水面线的纵向变化幅度减小。通过各项指标表明,优化后的过渡段比原设计方案显现出更为优良的特性,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法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8.
盐环一泵站是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的水源泵站,由于二级泵站流量变化较大,为了满足二级泵站调度要求,便于运行管理,将一泵站一台机组改造成可调节叶片水泵。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水泵调节机构作了简单介绍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排涝泵站建设需求激增,如何因地制宜确定排涝泵站规模尤为重要。淮北地区常用的方法有排模法、24 h降雨24 h 平均排除法和调洪演算法等。其中调洪演算法是确定排涝泵站规模比较准确的方法,但淮北地区多数排涝泵站所在河道缺少实测流量及产汇流过程线等数据,采用调洪演算法计算较繁琐。以七渔河泵站作为计算实例加以探讨,研究发现,采用最大 24 h 降雨时程分布 24 h 内暴雨后期平均排除法计算产汇流及排涝泵站规模方法便捷且计算精确,为淮北地区排涝泵站规模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流域面积小于 50 km2 且缺少实测流量等数据的排水区域,已在阜阳市芦桥沟泵站和临泉县白沟站得到运用,结果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20.
随着泵站自动化的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及通信技术等弱电应用技术在泵站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些弱电设备对过电压的承受能力十分脆弱,而雷电是造成泵站过电压的最主要因素,因而泵站设计对防雷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综述了泵站防雷设计的要点及在设计中的优化措施,旨在使泵站防雷设计更加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