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献馥 《日用化学工业》2022,52(2):后插7-后插8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加大了本土日化品牌与国外品牌的竞争,本土品牌要在国内市场上取得突破性成绩,必须在产品设计和品牌宣传中找准地位,尤其是能在品牌宣传中做到用传统艺术设计这种独特的“语言”表达出中国元素的本土品牌。在日化品牌的宣传中,充分结合传统艺术设计与市场营销两大板块是目前中国日化市场发展需要,也是中国消费者认同本土品牌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2004年对中国日化企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日化原材料价格飙升,物流成本不断加码,外资品牌展开全方位攻势,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2005年日化市场的竞争还会加剧,众多日化企业借助中央电视台等强势媒体进行品牌传播,实现了品牌不断增值,已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但更多的日化企业,尤其是广东地区的日化企业却仍然面临着品牌困境。如何突破品牌重围、打造领导品牌等问题是以广东日化为代表的本土日化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央电视台于3月在广州举行了以“品牌-中国之路”为主题的2005中国本土日化品牌论坛。在本次论坛上,许多嘉宾就如何塑造强势日化品牌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探讨。本刊现刊发由央视提供的论坛现场报道。  相似文献   

3.
中国本土日化品牌的发展,经历了几次沉浮。从最早外资进入中国掀起的第一轮合资热潮起.一些著名企业随之销声匿迹,以广告开路的外资企业开始鲸吞市场.眼睁睁地盯着宝洁攫取的财富每年以50%的速度递增.一些中国本土日化企业终于在1998年前后开始发力,加之宝浩公司自身战略决策的失误,本土日化品牌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节节攀高。一时间.像雕牌、舒蕾、拉芳等不下几十个品牌开始闪亮登场.活跃在中国日化市场的舞台上。  相似文献   

4.
孙亚洲 《日用化学工业》2022,52(1):后插1-后插2
<正>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整个国内市场渐渐出现了许多有潜力的细分领域,众多细分领域包括日化行业。除了本土品牌发展迅速外,国际日化品牌同样看中了中国消费者这块奶酪,给国内日化行业带来了不小压力,而这种竞争虽然可以使一些优秀企业脱颖而出,不断升级自己的品牌质量与理念,但同样也会淘汰一批小型企业。由于国外日化企业成熟较早,很多理念、营销手段包括产品质量都优于国内企业,这无疑给本土日化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而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唯有建立民族品牌、打造差异化、提高产品质量、创新营销方案,逐步恢复国内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消费信心。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伊始,当日化行业还未从露华浓正式退出中国的消息中走出来,另一个外资日化巨头欧莱雅也宣布自己旗下的护肤品牌卡尼尔正式退出中国。接二连三的外资品牌退出中国,这些消息吹皱了刚刚进入2014年日化市场的一池春水。和外资日化巨头先后遭遇经营上的困境不同,中国本土日化企业却风景这边独好。以上海家化、相宜本草及自然堂等为代表的本土护肤品企业,强劲的增长势头,让外资企业也感受到些许压力。来自宝洁的消息称,他们注意到近年来国内护肤品企业的发展给玉兰油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中国日化市场群雄逐鹿,既有宝洁、联合利华等国外品牌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浸润,也有纳爱斯、立白等本土品牌的强劲发展。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以及消费升级的大势所趋,日化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看重市场占有率,同时也更侧重品牌的软性竞争。洛娃日化在洛娃集团"大日化·国际化"战略的指引下,自2013年起,用5年的时间,多管齐下,在品牌价值提升、消费群体升级、品牌结构丰富、品牌曝光升级、市场渠道拓展等方面均取  相似文献   

7.
在2006年央视的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上,来自中国日化的外资品牌和本土品牌都积极参与,并且都有着不俗的表现,使得2007年的央视广告成为中国日化的豪门盛宴.在这个盛宴的背后,却是外资品牌和本土品牌掀起的新一轮的市场博弈.究竟"鹿死谁手",值得人们期待.  相似文献   

8.
由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完成的“2004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本土日化品牌2003年以前的一度辉煌在2004年又出现了大幅下滑.由此引发人们深思:外资品牌和本土品牌的竞争上升到新的层面.本土品牌的竞争优势到底在哪里?  相似文献   

9.
<正>众所周知,宝洁一直以多元化品牌战略而自豪,旗下有两百多个品牌。近年来,宝洁的多元化品牌战略大幅度缩水,宝洁的品牌减法能成功吗?在中国,日化消费行业是市场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宝洁和联合利华两大巨头几乎垄断了中国日化市场,本土品牌根本无法抗衡,只能在细分行业中精耕细作。近来,随着市场和消费者变化及电商冲击,宝洁品牌开始败退。自2011年起,宝洁没有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新品类,给本土品牌  相似文献   

10.
日化品牌发展的深层动力来自当前中国日化行业的结构洗牌和重整。细究当前日化行业的竞争态势:以宝洁为首的国际日化企业处于绝对的进攻地位,1996年至2002年曾风光无限的中国日化企业如今已不再拥有优势。国际巨头雄心勃勃,力图继续吞噬中国本土日化品牌及其市场份额:中国日化企业则是力保品牌,全力强化和扩大品牌号召力,以期在维持现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重现昔日辉煌。  相似文献   

11.
<正>提起商超这个渠道,中国本土日化品牌有太多难以言说的话题。这个渠道,诞生过一些让人记忆犹新的品牌,也让不少品牌折戟并闻之色变。改革开放后,以往中国本土日化品牌的渠道如百货站、供销社纷纷解体,曾经显赫一时的本土日化品牌面临着渠道重建和大量呆账坏账带来的损失,加上外资日化品牌的凌厉攻势,不少品牌很快纷纷陨落,不是被收购就是消失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外资和本土日化企业品牌的业绩,指出了本土品牌的突破之道。同时,提出了日化品牌要重视渠道定位,剖析了几个市场前景不被看好的日化品牌。最后,指出了未来日化品牌的竞争方向。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化妆品市场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化妆品行业在持续扩容的同时,基础类化妆品开始步入稳定增长阶段,婴童护理和男士洗护等新兴品类保持快速增长,电商渠道占比逐年提升,而彩妆受经济影响增速放缓,欧美日系品牌减速,韩系品牌快速增长。同时,对化妆品主流公司的经营现状进行了介绍,一方面宝洁发展陷入困境,欧莱雅继续保持强势;另一方面本土企业发展精彩纷呈。未来,国内化妆品行业发展空间巨大,本土品牌时代正在到来。在投资策略方面,应该看好日化行业,多关注品牌平台企业和电商。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可谓是中国日化行业的分水岭。这一年,外资品牌全面反扑,以宝洁、利华为代表的外资品牌轮番降价,与本土品牌在二、三线的低端市场展开了对攻。同时以巨资投放广告于央视,构筑传播壁垒,采取高空打压、地面低价紧逼的战略全面渗透城乡市场。全方位压制本土品牌。同时由于大环境的原因,上游原料、包材价格猛增,有的甚至翻了—倍,本土品牌承受着外资品牌与市场环境的双重压力。如何突破困局,成为行业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我国的日化产业已成为制造美好生活的大工厂。近年来国内日化行业竞争愈演愈烈,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驱使下,大型日化跨国公司不断进入国内市场,本土日化行业遭遇了巨大的竞争压力。怎样在国际国内日化“红海”中站稳一席之地,打造民族日化品牌,实现日化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一项重大课题。基于我国日化市场已进入激烈的“红海”竞争阶段,市场出现低碳经济发展新机遇,我国日化产业发展中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等一系列背景,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下日化人才培养路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目前我国日化行业发展机遇、校企合作模式下日化人才培养策略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国内日化产品的涨价原因、成本消化和是否涉嫌行业垄断。对外资品牌和本土品牌进行了简要分析。介绍了政府对日化产品涨价的态度。同时,指出了日化行业今后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频频传出中国本土日化品牌被收购的事件:从3年前小护士被欧莱雅收购,到中华牙膏被联合利华收购,再到近期的大宝将被强生并购的消息,中国日化消费市场700亿的销售额基本被国外品牌占据.大宝作为中国国内日化品牌的骄傲,在蝉联8年护肤类产品的销售冠军后,也难保1%的市场份额,最终走向合资并购的道路……从民族日化品牌的兴衰看本土企业的品牌管理,感触颇多.  相似文献   

18.
<正>受制于宏观大环境的影响,2013年整个日化市场甚至快速消费品行业都出现增长放缓的趋势,一些外资品牌甚至退出中国市场。不过,一些本土化妆品企业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并继续对外资化妆品牌市场份额造成压力。旗下有自然堂、美素、雅格丽白和医婷4个品牌的本土化妆品企业伽蓝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郑春影称,伽蓝集团2013年的增长率达到20%,远  相似文献   

19.
结合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日化行业发展状况,对比近年日化市场本土企业与强势跨国企业的表现,探析目前二者之间激烈竞争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20.
2012年的日化行业可以说是充满希望与坎坷的一年。与外资品牌"三七分天下"的市场格局尚未改变,外资品牌还是占据着中国大部分市场份额。但本土品牌都在以不同的方式酝酿着突围之路:或与资本联姻选择出路,或以技术创新突围市场,或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