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煤浆气化与粉煤气化的模拟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唐宏青 《大氮肥》2001,24(6):385-387
用模拟法对水煤浆气化和粉煤气化进行评价,用于合成氨流程的粉煤气化工艺比水煤浆气化工艺的氧耗量少6%,纯合成气产量高6%。  相似文献   

2.
从加氢气化半焦的性质出发,分析了加氢半焦对干粉煤气化技术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认为,加氢气化的半焦产量达到进煤量的50%左右,其高效利用直接关系到加氢气化工艺的碳转化率和经济性,半焦干粉气化制氢不仅可以实现半焦的高效转化,同时可为加氢气化提供氢气来源;开发该技术对于利用低阶煤资源意义重大,技术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煤炭地下气化工业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兰和  余力 《化工学报》2001,52(11):1012-1016
介绍了唐山刘庄煤矿煤炭地下气化工业性试验的气化条件、气化炉结构、测试系统、基本原理及试验结果 ,采用测氡技术对气化工作面移动速度和长度进行了探测 ,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地下气化工业性试验的成功表明我国煤炭地下气化向商业化应用迈出了一大步 ,进一步证明了长通道大断面两阶段地下气化新技术工艺的合理性及可行性 ,便于在我国衰老报废矿井利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洁净煤气化工艺浅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汪寿建 《化肥设计》2004,42(3):15-17
从环境保护、煤种适应性和煤利用效率方面阐述了洁净煤气化工艺的特点,介绍了德士古水煤浆气化和壳牌粉煤气化工艺,从煤种适应性、氧气消耗、碳转化率、热效率及合成气有效成分方面对这2种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壳牌煤气化是洁净煤气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煤炭地下气化中控制CO2含量的辅助气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淑琴  梁杰  余力 《煤炭转化》1999,22(4):50-53
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控制CO2 含量的辅助气化工艺: 压抽相结合、反向供风气化及双火源气化. 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上述辅助气化工艺, 可降低CO2 含量10% 左右, 同时增加煤气中其它可燃气体的含量, 提高煤气热值.  相似文献   

6.
新河煤层地下气化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煤炭地下气化模型试验,对新河烟煤地下气化的一般规律进行了研究,证明其地下气化的稳定性及产出符合热值燃料气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富氧(93%)-水蒸气气化工业可以产出符合电厂要求的煤气组分及热值,但需要根据气化工作面的移动随时改变供风工艺.研究获得了稳定产气阶段的煤气组成、热值及最佳工艺操作参数,为现场气化炉设计和工艺选择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还获得了煤层的气化速率及各项气化指标,为新河煤层地下气化工程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7.
简单介绍了粉煤气化原理及其工艺特点,着重从气化工艺角度探讨了影响粉煤气化消耗的几个方面,总结出粉煤气化操作中降低消耗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选择煤制甲醇气化工艺,探讨煤制甲醇气化工艺的应用,分别从煤制甲醇气化工艺流程、工艺特点、煤制甲醇检验方法和合成塔设计工艺三个方面做出分析,了解煤制甲醇气化工艺的操作要点,旨在为今后煤制甲醇生产积累实操经验,提高气化工艺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9.
气化器是一种常用的换热设备,可以根据其气化方式的不同,分为多种类型。首先对目前使用较多的几种气化器类型进行分析,介绍其工艺流程特点,包括蒸汽加热式、热水式、电加热式、空温式等。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气化方式气化器的工艺选型策略,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德士古水煤浆气化技术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国德士古石油公司在重油气化基础上发展的气化技术,经过开发七十年代推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加压水煤浆气化技术。此技术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了中国。德士古水煤浆气化技术包括了煤浆制备、水煤浆气化、灰水处理等技术。根据热量回收方法气化炉分为全废锅流程气化工艺、半废锅流程气化工艺和激冷式流程气化工艺。神宁集团煤炭化学工业分公司甲醇厂德士古废锅流程气化技术全套设备为原首钢德士古全废锅流程气化技术。  相似文献   

11.
SA改进的煤炭气化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目前,煤炭气化方法仍然受到原有的实践和经济问题的限制。据SA科学杂志报道:为了克服传统气化工艺存在的许多问题Natal大学化学工程系D.M.Meadows按照一种新的气化器模型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装置,并准备在工业中应用。标准的气化器接受煤炭、蒸汽以及氧气,产生一种可燃气体,其主要成份有一氧化碳、氢和二氧化碳。通过两种同时发生的反应完成该过程,氧化产生能量:C+O_2(1);气化消耗能量:C+H_2O、CO+H_2(2)。一氧化碳和氢构成燃料,二氧化碳是一种不希望出现的稀释物。气化器中给入空气做为原料之一,可燃气则会被不受欢迎的隋  相似文献   

12.
热压气化型煤特性及气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热压工艺技术的基本原理、典型工艺,分析了热压气化型煤的特点、热压型煤质量,通过工业气化线路,证明热压气化型煤完全可以作为煤气发生炉的块状气化原料。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褐煤清洁高效利用,在分析维多利亚褐煤煤质特性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外先进的褐煤干燥及气化技术。褐煤干燥工艺主要有蒸发干燥和非蒸发脱水2种,重点分析了磨煤机干燥工艺、褐煤浆生产高致密褐煤球干燥工艺、回转蒸汽管干燥工艺和机械热挤压脱水工艺的工艺流程和应用现状,其中磨煤机干燥工艺和回转蒸汽管干燥工艺技术比较成熟,工业应用较多。论述了维多利亚褐煤气化工艺中的褐煤集成干燥气化工艺和增压流化床气化工艺,提出若将褐煤集成干燥气化工艺中的空气气化改为富氧或纯氧气化,并通入一定比例水蒸气,该工艺有望应用于中国煤化工领域,生产化工合成原料气,为中国褐煤高效洁净利用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14.
王亚 《山东化工》2009,38(10):22-25
介绍了国内外粉煤气化技术,以及由我国自主开发的粉煤加压气化工艺。  相似文献   

15.
两段式加压粉煤气化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两段式加压粉煤气化技术是对气流床干粉气化技术的引进和改进,降低了氧耗,节省了循环冷煤气的压缩功耗,省去庞大的辐射式废锅。将几种气化工艺进行了对比,指出两段式加压气化工艺有别于Shell一段式气化、Dow两段式水煤浆气化和日本开发的粉煤两段式气化工艺,拥有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同时指出了该工艺最关键的几个问题,如含碳飞灰的捕集和返烧、碳转化率、甲醇含量等。  相似文献   

16.
提升固定床煤气炉技术层次和应用价值的途径:一是采用连续气化工艺,提高单位产能,提高原料转化利用率,优化煤气质量,开发多元化气化剂生产专用工艺气体;二是提高气化装置的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运行的稳定性、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  相似文献   

17.
刘欢  王志忠 《煤炭转化》2000,23(4):11-14
综述了煤电化学气化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介绍了研究中采用的电解装置、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以及煤浆浓度、煤颗粒大小、电解电位、温度等各工艺因素对煤电化学气化的影响,并探讨了煤电化学气化的反应机理,评述了工业上实施煤电化学气化工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部分气化焦的水蒸气气化动力学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分析了部分气化焦的再气化动力学行为,详细描述了煤在气化过程中的阶段气化特性,重点考察了实验焦气化率、温度、煤种对各煤焦再气化动力学参数及阶段气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实验焦气化率的改变,实验焦在水蒸气气氛下的动力学参数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煤种与温度不但是影响煤气化速率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煤气化阶段特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煤高温空气气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径200 mm的固定床气化炉装置上进行了以高温空气/蒸汽作为气化剂的煤高温空气气化实验,考察了空气预热温度、气化温度、空气/煤比和蒸汽/煤比等工艺参数对煤气化指标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空气预热温度由500℃提高到800℃时,煤气热值提高32.5%. 气化温度越高对气化过程越有利,但在固态排渣条件下,气化温度的提高受煤灰熔点的限制. 空气/煤比和蒸汽/煤比对气化指标的影响本质上是通过改变气化温度来实现的. 对于特定的固定床气化工艺,空气/煤比和蒸汽/煤比均存在最佳操作区域. 在本实验条件下,其优化值分别为1.55~1.8 Nm3/kg和0.25~0.35 kg/kg.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富氧连续气化技术的工艺原理和工艺特点;调查了富氧气化炉的使用情况;探讨了富氧气化炉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富氧连续气化炉的运行效果有待商榷,欲新建富氧气化炉的企业应谨慎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