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裸露矮化线虫(TylenchvrhynchusnudusAllen1955)是华南农业大学试验农场甘蔗上的主要病原线虫,此线虫外寄生于甘蔗根的表皮细胞和根毛上,引起报数量减少和坏死,严重时腐烂;地上部矮化。盆栽接种试验表明,此线虫引起甘蔗产量降低5.26~14.74%。田间小区药剂防治试验表明,亩施克线丹2、3和4kg或呋喃丹4kg,增产百分率分别为20.68%、38.72%、23.17%和14.15%。  相似文献   

2.
寄生线虫是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一类害虫,其中根结线虫、短体线虫和剑线虫等都能危害葡萄生长。随着化学药剂防治带来的弊端越来越多,人们开始把注意力放到线虫的生物防治上,而利用植物直接或间接地防治寄生线虫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目前,人们已经发现很多植物资源有杀或抑制寄生线虫的效果,部分已经投入农业生产,如楝树、芸苔属植物、菊科植物、黑麦和一些中草药等。美洲原产的葡萄种类如V.cinerea、V.champini或砧木如Freedom、Dogridge等高抗根结线虫,而抗根瘤蚜的常用砧木如3309C、SO4、5BB等亦高抗根结线虫。利用基因克隆和转基因技术获得高效广谱的抗线虫种植资源也是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生物防治方法贯彻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能满足现代有机农业系统对农产品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食品科学》2007,28(8):595-595
英国Blackwell期刊网2007年6月消息,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含苏云金芽孢杆菌(BT)CRY6A基因的转基因番茄植株对根结线虫具有更强的抵抗力。这是BTCry蛋白质首次被证实可以使植株对内部寄生线虫具有抵抗力,并被认为具有控制转基因植株内植物寄生线虫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根结线虫病是河南烟草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了解根结线虫病病原种类是培育和选用抗病品种的基础。为了弄清河南省烟田根结线虫种群分布及比例,2012年采集了河南省烟叶主产区的8个县共12份烟草根结线虫样本。通过对线虫样本的PCR分子检测和雌成虫会阴花纹的形态鉴定,结果表明,检出烟草根结线虫4种,其中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检出率为55.83% ,花生根结线虫(Meloidogyne arenaria)23.33% ,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17.50% ;爪哇根结线虫(Meloidogyne javanica)3.33%。种群分析表明河南地区仍以南方根结线虫为主,同时其他种类根结线虫的发生危害比例在上升。所有样本均为混合侵染,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花生根结线虫(Meloidogyne arenaria)和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在河南广泛分布、具有普遍性,爪哇根结线虫(Meloidogyne javanica)在河南分布没有规律性。本研究结果为河南烟区制订根结线虫防治规划和抗线虫病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广东和广西为害甘蔗及甘蔗根际线虫的种类调查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86-1993年,作者在广东、广西甘蔗主产区采集线虫样本,共鉴定线虫18属7种,其中垫一虫属(Tylenchus)等3属和似见丝尾垫线虫(Filenchus parvisimis Thorne & Malek,1968)等5种线虫为国内在甘蔗上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葡萄根际线虫优势种类及其为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线虫病在我国葡萄园中普遍发生,其中根结线虫(Meloidogyne)是大多数地区的优势种群,造成的危害最大。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钱线虫(Paratylenchus)、矮化线虫(Tylenchorhnychus)及剑线虫(Xiphinema)也普遍发生。由线虫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相当严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卵寄生真菌刀孢蜡蚧菌对烟草根结线虫的生物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结线虫卵的寄生真菌对根结线虫病害的生物防治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采用卵寄生真菌刀孢蜡蚧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 CGMCC5329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和雌虫的寄生性进行了测定,同时利用该菌的生物菌剂对烟草根结线虫病害进行了田间防效测定.结果表明,该菌能寄生根结线虫的卵和雌虫.其中,培养5 d对卵寄生率为83.29%;培养15 d对卵块相对孵化抑制率为91.41%.刀孢蜡蚧菌菌剂在田间施用15 kg/667m2时,相对防效达80%以上,刀孢蜡蚧菌CGMCC5329对烟草根结线虫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魏坚 《美食》2006,(5):9-9
近来,仅北京一市就有70多名市民因食用含有寄生虫的福寿螺,而被确诊患上了一种叫做“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疾病。广州管圆线虫病是食源性寄生虫病的一种,又名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广州管圆线虫是鼠类的肺线虫,属后圆科,寄生于肺动脉,其中间宿主之一是福寿螺。每只福寿螺内含广州管圆线虫幼虫可达3000-6000条。人食用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后即可被感染,其幼虫引起人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与脑膜脑炎。该寄生虫寄生在人的脑脊液中,引起头痛、头晕、发热、颈部强硬、面神经瘫痪等症状,严重可致痴呆,甚至死亡。因此,各餐饮单位要把顾客的健康权放在首位,彻底地烧熟煮透水产品等食品,在制作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和手的消毒。市民最好不要生吃,避免病从口入。  相似文献   

9.
甘蔗线虫是一种重要的甘蔗病原生物,但长期以来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淘汰,禁止离剧毒农药的使用,甘蔗线虫的防治将成为新形势下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生物源农药在甘蔗线虫防治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山东烟草根结线虫病病原种、小种鉴定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集了山东12个主要产烟县(市)的39份线虫样本进行了病原鉴定。通过对线虫样本的雌虫会阴花纹观察和鉴别寄主试验进行了综合比较鉴定,结果表明,其中23份为南方根结线虫1号小种,占58.97%;9份为爪哇根结线虫,占23.08%;7份为花生根结线虫2号小种,占17.95%。表明山东烟草根结线虫病病原种类以南方根结线虫1号小种占优势。但其他种类根结线虫危害比例正在上升。  相似文献   

11.
福建烟草线虫种类及其对烟草青枯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烟草根部和根际土壤中分离鉴定出植物线虫10属17种,较具经济重要性和分布较广的有南方根结线虫、爪哇根结线虫、双宫螺旋线虫、饰环矮化线虫、针线虫。用爪哇根结线虫(Meloidogyne jauanica)和青枯病细胞(Pseudomonas solanacearum)接种烟草证实,根结线虫能加剧烟草青枯病发生。田间在烟草伸根期施用杀线虫剂呋喃丹和呋喃丹与硼砂混合剂,能明显减轻烟草青枯病的发生和增加烟叶产量。   相似文献   

12.
王晗  米生权  孙雅煊  赵卓  林强 《食品科学》2015,36(1):229-233
目的:探讨不同质量浓度的壳寡糖延长秀丽隐杆线虫寿命的活性功能,试图寻求延缓衰老的生物活性物质。方法: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式生物,以线虫寿命为指标,用相对分子质量≤1 000的壳寡糖(chitooligosaccharides,COS)设立对照组和壳寡糖4 个用药组(50、100、200、400 mg/L),测定线虫的寿命、生殖能力、移动速率和吞咽频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壳寡糖质量浓度达到200 mg/L以上时可使线虫的寿命延长(P<0.05),不同质量浓度的壳寡糖对线虫平均寿命和最大寿命均具有延长作用。壳寡糖400 mg/L组延长寿命的效果最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壳寡糖质量浓度在100 mg/L以上时线虫的移动速率和吞咽频率增加(P<0.01),但当壳寡糖质量浓度为400 mg/L时,线虫的移动速率和吞咽频率的增加幅度趋缓。结论:相对分子质量≤1 000的壳寡糖在50~4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能够延长秀丽隐杆线虫的寿命。  相似文献   

13.
植物寄生线虫广泛存在于广西的甘蔗田中,对与甘蔗有关的主要病原线虫进行了鉴定共14个属,其中矮化线虫属(Tylenchorhynchus)和螺旋线虫属(Helicctylenchus)是广西蔗田中的优势种群。通过3年定点调查,蔗田中线虫的虫口密度在一年中呈现两个高峰。盆栽蔗接种试验表明,矮化线虫和螺旋线虫对甘蔗具有较强的致病性。3%呋喃丹颗粒剂对防治甘蔗线虫病比较有效。使用一种真菌制剂来防治甘蔗线虫,也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考察山茱萸多糖(Corni Fructus polysaccharides, CFP)对线虫衰老的延缓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野生型秀丽隐杆线虫(N2线虫)作为动物模型,利用百草枯建立氧化应激模型,筛选CFP的最佳药效浓度;测定CFP对N2线虫的急性热应激、寿命、生殖及咽泵运动能力的影响;检测并比较给药组与空白组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及脂褐素水平;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FP对N2线虫衰老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通过抗氧化应激实验测得CFP最佳给药浓度为150 μg/mL;急性热应激实验中,CFP给药组较空白组的生存曲线右移;不同浓度 CFP给药组较空白组的存活率更高(P<0.01),平均寿命(P<0.001)和最长寿命均延长;给药组子代数量在第1、3、5、7 d 无显著性差异(P>0.05);50 μg/mL、150 μg/mL的CFP组均可增强N2线虫咽泵运动能力(P<0.05);不同浓度CFP给药均能显著降低N2线虫体内ROS含量和减少脂褐素沉积;与空白组相比,150 μg/mL CFP给药5 d后,DAF-16、SKN-1、SOD-3及CTL-2的mRNA转录水平均显著上调,AGE-1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下调。结论 CFP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秀丽线虫的衰老,其作用机制与提高线虫体内抗氧化应激能力、抑制ROS产生、减少脂褐素的沉积,以及调控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IS)通路上的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云南烟草根结线虫病发生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铭  李庆平 《中国烟草》1995,16(3):10-15
烟草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spp)是云南旱地烤烟的主要病害,全省发病面积40余万亩,发病烟田减产30%-45%。省地两级组成研究组于1990-1993年开展研究,获得病原线虫发生三代,南方根结线虫为优势种群,少孢节丛孢菌能捕食病原线虫。亩10%凶线磷3kg防效51%;15%铁灭克700g防效58.7%,5%涕灭威2100g防效与铁灭克相近。实施深施肥用药等综合防治,田间防效达76.1  相似文献   

16.
名词解释     
天敌在自然界中,昆虫常被其他生物扑食或寄生,昆虫的这些生物性敌害,就叫天敌。人们在生产实践中认识了这一生物现象,并利用它来消灭害虫。害虫的天敌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病原微生物,有益昆虫和有益动物三类。如真菌类的白僵菌、蚜枝菌,细菌类的苏云金杆菌、青虫菌、天门杆菌,病毒类的多角体病毒,即属于病原微生物;扑食性的螳螂、  相似文献   

17.
烟草根结线虫病不同防控措施的田间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筛选防控烟草根结线虫病的措施,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5种植物、1种昆虫病原线虫、2种生防真菌对烤烟农艺性状、产量、产值及烟草根结线虫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间作菽麻、间作猪屎豆,施用异小杆线虫和施用淡紫拟青霉在烤烟农艺性状、产量、产值及整个生育期对烟草根结线虫防治效果综合表现较好。除药剂对照外,整个生育期内施用淡紫拟青霉防效最好,平均防效61.2%;间作菽麻次之,平均防效60.4%;其次为1.46×108Js/hm2的异小杆线虫,平均防效53.3%;最差为间作猪屎豆,平均防效为46.2%。  相似文献   

18.
云南烟草根结线虫病发生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spp)是云南旱地烤烟的主要病害,全省发病面积40余万亩,发病烟田减产30%~45%。省地两级组成研究组于1990~1993年开展研究,获得病原线虫发生三代,南方根结线虫为优势种群,少孢节丛孢菌能捕食病原线虫。亩施10%克线磷3k7防效51%;15%铁灭克7007防效58.7%;5%涕灭威2100g防效与铁灭克相近。实施深耕施肥用药等综合防治,田间防效达76·17%。  相似文献   

19.
该实验以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为模型,以红鳘鱼胶为原料,探究红鳘鱼胶(HMYJ)、即食花胶(JSYJ)及鱼胶复配物(YJFP)对秀丽隐杆线虫的寿命、运动能力、应激能力和体内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MYJ、JSYJ及YJFP分别使线虫的寿命延长了9.09%、9.09%、27.03%;JSYJ和YJFP能促进线虫运动;HMYJ、JSYJ及YJFP均能抵抗紫外应激和热应激的损伤。在紫外应激条件下,YJFP、JSYJ、HMYJ使线虫存活率分别提高了33.33%、22.22%、11.11%;而在热应激条件下,YJFP、JSYJ、HMYJ使线虫存活率都增大了11.11%。此外,HMYJ、JSYJ及YJFP干预后,线虫体内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中JSYJ样品组降低了43.20%,HMYJ样品组降低了30.80%,YJFP样品组降低了22.80%。综上,HMYJ、JSYJ及YJFP可通过延长线虫寿命,提升其运动能力,提高线虫抗应激损伤的能力及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来减缓线虫衰老,该研究也为鱼胶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异尖线虫三期幼虫在黄海海域鲐鱼体内的感染情况.方法 2010年5月-2011年1月抽取产自黄海海域的鲜活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113尾(15 ~ 20尾/月),分别检查、记录每个个体的体腔,内脏器官,背部、腹部、尾部鱼肉等感染线虫的情况,将所获线虫经乳酸酚透明液透明后于光镜下进行常规的形态学鉴定,并随机取192条(30 ~35条/月)线虫全基因组进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鉴定.结果 有98尾鲐鱼感染异尖属线虫三期幼虫,感染率为86.7%;共检出4 770条异尖线虫,感染强度为5 ~194条/尾不等,平均感染强度为42.2条/尾;体腔和内脏器官感染虫数占鱼体总感染虫数的88.7%(4 229/4770),腹部肌肉感染虫数占鱼全身肌肉总感染虫数的87.2% (470/539);感染强度随鱼体重增加而增大;所有检出的异尖线虫依据其形态鉴定均为异尖属线虫I型幼虫;192条异尖属线虫分别为派氏异尖线虫191条、典型异尖线虫1条.结论 黄海海域鲐鱼中异尖属线虫三期幼虫的感染情况比较严重,且感染程度与季节、鲐鱼体重、身体部位有一定关系,检出的异尖属线虫三期幼虫经RFLP分析以派氏异尖线虫为主,这对今后卫生检疫与渔业生产加工出口有一定的提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