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析了汽车门窗内水切密封条的结构及其切口的成型工艺特点,详细介绍了冲切汽车密封条切口的切口模整体结构和设计要点,模具可靠性好,成型稳定,为汽车密封条类零件的切口模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黄礼伟 《机械制造》2001,39(6):47-47
在轿车、客车的门框及保险杠上通常要安装密封条,该密封条除了在关门时起密封作用外,还起一定的装饰、吸振和缓冲作用。它在安装过程中除了要求安装牢固不易脱落外,还要求其外表光滑平整、不划伤、不破损。为此我们设计了密封条滚压装置,其构成原理就是专用滚压头和直角低速定扭矩气动扳手的组合。它已成功地应用在 TRANSIT(全顺 )轻型面包车总装线上。 [1]密封条的结构   TRANSIT(全顺 )车前保险杠密封条如图 1a所示,门框密封条的断面形状如图 1b所示。其中内植钢骨架和实心橡胶均具有一定的刚性和硬度。 [2]滚压器结构原理分…  相似文献   

3.
全面地论述了应用UG软件与专业逆向工程软件Imageware,完成了汽车密封条转接头的实体建模工作,并且在MEM快速成形机中完成了汽车密封条的快速制造。  相似文献   

4.
基于相关分析的汽车密封条轮廓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强  唐文彦  张军  王军 《工具技术》2004,38(8):9-13
分析了汽车密封条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 ,提出了独特的汽车密封条测量方法并设计了新的测量系统方案。该系统采用了分步曝光的测量步骤 ,结合牛顿插值法实现亚像素细分 ,将轮廓尺寸测量问题转化为求取最大相关函数的问题 ;基于仿射变换的最大相关搜索策略 ,根据实际需求和边界直径对搜索的初始参数加以约束 ,大大减少了搜索时间。通过试验给出了最大相关度量和仿射参数的函数关系并证明了该方法的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5.
《橡塑机械时代》2011,(9):46-46
本实用新型包括左侧对接模具和右侧对接模具,右侧对接模具由上模、下模构成,上模、下模之间通过两端的圆锥销和圆锥套套件导向定位,上模、下模之间设有两个汽车密封条定位型腔,在右侧对接模具上与左侧对接模具对应的端面上设有放橡胶薄片的沉槽,沉槽的深度为1~3mm;  相似文献   

6.
对某款汽车密封条挤出口模的逆向设计方法进行研究。运用POLYFLOW软件对密封条熔融体通过口模的挤出流动特性进行模拟分析,并提出了一种相对简洁的汽车密封条挤出口模逆向设计方法。模拟结果表明,密封条口模内流道熔融体挤出胀大的原因主要是由熔融体的部分弹性能得以回复和出口处熔融体速度的重分布引起。经与实际应用的口模进行比对,逆向设计出的口模横截面形状合理,可大幅度减少设计和修模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8.
通过对密封条原材料即生胶和各种助剂、 添加剂气味的分析,选用茂金属催化或Keltan ACE催化技术合成的EPDM生胶体系,芳香烃残留较低的炭黑,闪点较高、芳香烃残留较低的环保型石蜡油,分解不产生胺类、氨类物质的双苯磺酰肼类发泡剂,非亚硝胺系统的添加剂,水性聚氨酯(水基型)涂料等原材料,能够有效地提升密封条的气味状态....  相似文献   

9.
逆向工程技术是模具制造业进行模具设计制造体系的一种新手段。提出了结合逆向工程专用软件与商用CAD/CAM UG软件进行汽车橡胶密封条挤压模具再设计的流程,并分析了某侧窗模具零件再设计的特点,详细论述了该模具由初始设计制造—试用修模—逆向重新建模的再设计过程。实践结果表明采用逆向工程技术,提高了零件再设计效率,满足了产品的精度要求。为模具再设计实现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提供了指导意义,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4种不同的尼龙材料在汽车冷却液中进行高温老化测试后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试验中应用的汽车冷却液主要成分为乙二醇/水的混合物(体积分数为50%)和添加剂,测试温度为125℃,分别选用弯曲和冲击样条进行材料的老化测试,并对弯曲断裂样品进行了断面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尼龙材料在冷却液中高温老化后,弯曲强度快速下降,缺口冲击强度则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扫描电镜下可以观察到玻纤与树脂基体的黏结能力变弱。  相似文献   

11.
对汽车窗立柱的PVC软边密封用材料进行筛选,确定高聚合度聚氯乙烯(HPVC)为主体树脂,以丁腈橡胶(NBR)作为改性剂;通过调整增塑剂DOP和丁腈橡胶的用量,筛选出物理力学、加工性能理想的软边产品配方;对各配方试样进行硬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性能测定,筛选出较优的产品配方,并对选定的较优配方进行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HPVC与NBR的质量比为80:20,HPVC与DOP的质量比为100:12时,其共混物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2.
王超 《汽车零部件》2013,(12):56-60
通过分步试验的方法,对影响车门关闭力的车门密封条、框条、门条接角等几个因素进行评价;通过门条分段试验, 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结果为门系统设计者在进行设计和工艺分析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空间站舱门密封结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实验从密封结构方面研究了O型圈密封、充压管密封和弹性骨架密封三种密封结构的特点,O型圈密封结构简单,密封可靠,在空间站舱门的密封中是较好的选择方案,充压管密封可以适应很大的结构变形;弹性骨架结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适合于空间密封,但是其加工工艺要求非常严格。  相似文献   

14.
利用FANUC-0MD系统实现了塑窗型材柔性锯铣加工中心数控系统的开发.在分析了锯铣加工中心的功能、加工工艺以及控制要求的基础上,利用FANUC-0MD通用数控系统进行了二次开发,实现了锯铣加工中心的数控化,开发工作包括机床原点设置、伺服控制系统和流程控制功能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加工中心达到了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随着汽车产量的增加汽车电子也在迅速的发展,然而我们的汽车电子仍然处在比较落后的局面。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描述的汽车电子控制门锁的遥控仪器采用ARM(先进的精简指令微处理器)芯片.利用它的定时器具有精确定时计算的特征,通过对ABM定时器设置,当TOPC(预分频计数器)到达TOPB(预分频寄存器)的设定FPCLK(外设时钟频率11059200)值时,定时器计数器加1,即每秒加1,从0×00000000加到0×FFFFFFFF,需135年。通过ARM捕获的随机值将在135年内没有重复,使用这一方式作出来的汽车电子控制门锁遥控仪器将永远不会被破译。从而说明汽车电子仪器应多使用当今ARM一类的先进方式,提高中国制造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汽车企业在车间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采用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车门密封条滚压时,遇到车身过大、密封条缺少特征点难以准确定位、协作机器人预设路径偏离实际路径、末端执行器与路径配合不当造成的机械臂报警停止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视觉的协作机器人滚压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影法的识别定位方法,以解决黑色背景下的黑色密封条识别...  相似文献   

17.
汽车电动门锁闭锁器使用润滑脂进行润滑,由于实际使用条件的限制,需要做到终身润滑。对直推式汽车电动门锁闭锁器和摆臂式汽车电动门锁闭锁器进行耐久性实验,并考察多种可用于闭锁器上的润滑脂的性能。实验表明,闭锁器的主要故障有出现异响、打滑、卡死等。分析闭锁器工作失效的原因,提出闭锁器的结构、控制、润滑等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在MMU-2高速端面摩擦试验机上,将4种制作涡旋压缩机齿顶密封条的材料PES、PEEK、纯PTFE、填充PTFE分别与HT250配副,进行干摩擦试验,对比分析在不同线速度下摩擦系数、体积磨损率、磨痕形貌的变化;同时研究填充PTFE在模拟涡旋压缩机工况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摩擦表面转移膜的形成规律,为将该材料应用到齿顶密封当中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填充PTFE摩擦性能优于其它几种材料,在不同线速度下摩擦系数变化小,磨损率低,当载荷为300 N,摩擦系数小于0.2,体积磨损率小于5×10~(-6) mm~3/(N·m)。满足涡旋压缩机齿顶密封条在高线速度、低载荷、干摩擦条件下,摩擦系数低、磨损量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汽车发动机水泵O形橡胶密封圈宽温度域的工况特点,构建其与温度相关的Mooney-Rivlin材料模型,探讨冷却液温度、压力、摩擦因数等对O形密封圈接触压力、等效应力以及密封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温度的升高将引起接触压力及等效应力的峰值呈幂指数减小,导致密封可靠性降低,但在宽温度域(-40~130℃)工况下,接触压力的峰值始终远大于液体压力,因此该密封圈具有可靠的密封性;液体压力的增大虽然会引起接触压力峰值增大,但其增大的速度比液体压力增大的速度小,因此将引起密封可靠性下降;摩擦因数对密封可靠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利用MTS-810疲劳试验系统进行高周疲劳试验,研究新型热轧Nb-Ti微合金化抗拉强度700 MPa级车厢板和780 MPa级大梁的疲劳性能,探讨晶粒尺寸、第二相(析出物、夹杂物)等对疲劳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载荷比R= –1和循环基数为107条件下,700 MPa级车厢板和780 MPa级大梁钢的条件疲劳强度分别为438 MPa和443 MPa,疲劳强度比分别为0.61和0.57,明显高于一般钢材;试验钢的疲劳裂纹源包含驻留滑移带(Persistent slip bands, PSB)和大尺寸析出物或夹杂物;析出物尺寸越细小,发生裂纹失稳扩展所需要的临界断裂应力越高,不易形成疲劳裂纹源;第二相尺寸相当的前提下,带尖角的方形第二相较圆形或椭圆形第二相更易在交变载荷过程中发生应力集中,形成疲劳裂纹源;晶粒的超细化、析出物的纳米化、颗粒状或短棒状碳化物、低夹杂物水平是新型超高强汽车板具有优良抗疲劳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