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析了CAPP系统中工艺资源数据的特点,建立了工艺资源数据模型;研究了企业对工艺资源管理的要求,结合CAPP系统中工艺数据管理的要求和特点,提出了实用的CAPP系统的工艺数据库结构,并采用ODBC方法实现了对工艺数据的管理,同时为用户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工艺资源数据多条件查询,实现了企业对工艺资源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相似文献   

2.
徐家忍 《铸造》1998,(10):50-52
铸造工艺经济性,就是根据铸造工艺的综合性、相对性、互换性的特点,按照成本核算的方法,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选择,确定最佳工艺。为了实现铸造工艺经济性,必须把工艺、质量、成本和管理结合起来;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必须重视产品试制和反馈;必须采用铸造工艺经济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素质和职工责任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酯硬化改性碱酚醛树脂砂的机理分析和相关理化性能检测,摸索工艺特性,经过工艺试验获得了工艺配方,并对铸钢件进行了工艺试制和批量生产,在试验取得了良好技术效果的基础上,扩展到了铸铁(球墨铸铁)件和铸铝件的工艺试制和生产。工艺验证和生产实践表明:酯硬化改性碱酚醛树脂砂工艺适应性强,能够满足铸钢、铸铁和铸铝的生产工艺要求,实现了同一种型砂工艺和同一条生产线(单元)既生产铸钢、又生产铸铁和铸铝的“三合一”酯硬化改性碱酚醛树脂砂创新工艺,解决了过去公司铸钢、铸铁、铸铝多种型砂工艺交织在一起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FDM系统的重要工艺参数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FDM快速成型系统的工艺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影响着FDM工艺的原型精度和成型时间,其中工艺参数的影响是主要因素之一。论文着重分析了8个最重要的工艺参数对FDM工艺的原型精度和成型时间的影响。在FDM系统实验调试阶段和FDM工艺过程中,实现对这8个重要工艺参数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论文详细地论述了FDM系统实现对这些重要工艺参数进行控制的控制技术。实践证明,通过这些控制技术可以自由地设置调节工艺参数,通过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达到最佳的工艺效果。  相似文献   

5.
兰亮云  邱春林  赵德文 《轧钢》2009,26(5):39-42
介绍了常规TMCP工艺和HTP工艺在管线钢生产方面的发展历程和管线钢整体的化学成分设计情 况,对比分析了主要微合金元素Mo和Nb分别在常规TMCP工艺和HTP工艺中的作用,论述了常规TMCP工艺的机理,即通过奥氏体再结晶区粗轧来细化奥氏体组织和非再结晶区精轧来增加奥氏体内位错密度,提高铁素体的形核率细化相变后的组织,最后根据终轧厚度对钢板采用不同的冷却方式来获得良好性能。分析了HTP工艺与常规TMCP工艺的主要不同点,并指出HTP工艺经济效益优于TMCP工艺,已成为目前高强度管线钢生产的主要工艺。  相似文献   

6.
根据消失模铸造工艺原理及飞轮壳体铸件的结构特性和工艺性,通过控制EPS泡沫的堆积密度和成型工艺操作,增设支撑筋,优化涂料配制工艺以及造型装箱工艺,改进浇注系统和浇注操作等措施预防飞轮壳体变形、夹渣、粘砂、冷隔等缺陷的产生,提高铸件产品工艺成品率和产品合格率。  相似文献   

7.
李强 《热加工工艺》2007,36(7):31-33
研究了T91与10CrMo910钢的异质焊接工艺,确定出预热和层间温度,选择了焊接材料,制订出相应的工艺参数和焊接、热处理工艺。通过焊接工艺试验评定表明:此焊接工艺选择适当,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显微组织满足要求,可以保证工程焊口质量。  相似文献   

8.
郭洪涛  郭林  刘波 《铸造工程》2010,34(3):33-35
针对滚轮原工艺存在的工艺出品率低、表面品质差等铸造缺陷问题,依据生产实际情况,通过设置补贴,采用铬铁矿砂,结合铸造凝固仿真模拟验证,最终确定了新的工艺方案,解决了原工艺存在的问题,提高了铸件工艺出品率和表面品质。  相似文献   

9.
管料的冷弯成形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金属成形工艺,随着对导管加工质量和成形精度要求的提高。需要系统全面的弯管工艺的数字化支持,以辅助工艺人员有效地进行工艺设计。文章提出了一种较全面的导管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通过接口自动荻取导管CAD模型信息并建立基于特征的零件信息模型,采用基于导管最终成形形状表达的目标驱动的推理机制,实现了导管弯曲加工工艺可加工性分析,并通过导管加工工艺智能决策以确定最佳的工艺信息模型和弯管工艺。同时,为了满足企业工艺卡片类型多样化和工艺拳数计算的需求.系统还提供了卡片模板定制和公式编辑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传统锻造工艺,指出了传统锻造工艺金属材料利用率和加热的能源利用率低的根源,提出了基于计算机优化的锻造工艺节材节能的设计方法和技术,并运用该技术进行了锻造工艺改造,节约金属原材料和能源1/4左右。  相似文献   

11.
针对并联机构强耦合性导致的运动学分析复杂、控制难度大、工作空间小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四自由度并联机构。采用螺旋理论分析了机构的运动特性,得知该机构具有两转动两移动自由度,可由4个移动副驱动;建立了机构的位置数学模型,得到了位置反解表达式,分析了运动部分解耦特性;对机构进行了速度分析,推导了速度雅可比矩阵;基于雅可比矩阵对机构进行了奇异分析,得到了机构的奇异位形;分析了机构的条件数指标,通过添加冗余驱动分支消除了奇异位形,提升了机构的条件数性能,并验证了该机构具有较大的工作空间。  相似文献   

12.
邓鹏  张蕾  张杰 《模具工业》2013,(1):16-20
分析了浇注系统对成型大型格栅质量的影响。针对塑件原成型方案进行模拟分析,找出塑件表面产生熔接痕的原因。对浇注系统进行优化后,熔体充模过程均衡,型腔内各格栅端部几乎同时充满,避免了格栅上熔接痕的产生,型腔所需的充模压力不高、型腔温度分布比较均匀、塑件产生的翘曲变形较小,提高了塑件的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13.
聚氨酯砂改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聚氨酯砂的固化反应机理, 通过向聚氨酯砂中加入呋喃树脂砂进行改性处理, 并采用热失重及扫描电子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聚氨酯砂的改性机理。结果表明, 聚氨酯砂中加入呋喃树脂砂以后, 由于在高温下树脂膜分解速度下降, 高温强度得到提高。呋喃树脂砂合适加入量为10 % , 改性聚氨酯砂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有限元的大型铝型材拉伸矫直设备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型铝型材拉伸矫直设备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现有拉伸矫直设备的缺点,提出并设计了新型的大型铝型材拉伸矫直设备。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大型铝型材拉伸矫直机的关键零部件受力变形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设备关键零部件如拉伸头、移动横梁等的应力和应变分布情况,并对结构进行了优化。此种方法降低了设备制造成本,提高了设备的精度和刚度。生产实践表明:采用此方法设计的拉伸矫直机运行平稳可靠。  相似文献   

15.
改进传动轴花键轴叉金加工工艺,有效地缩短工艺流程,实现工艺基准统一;提出花键轴叉中频感应加热淬火方法,保持花键轴叉两叉耳根部的原有强度,有效解决了热处理变形;开发铣端面、打中心孔的工艺装备,消除了因定位基准转换造成的误差,保证了零件加工精度;改进拉花键工艺和夹具,提高了加工效率,定位较为准确,能更好地保证加工后的花键轴叉的产品质量。实践证明:通过改进花键轴叉的制造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6.
超声冲击细化FGH95镍基高温合金激光熔覆层组织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超声冲击工艺对FGH95镍基高温合金激光熔覆层进行处理. 利用金相显微镜分析超声冲击前后激光熔覆层微观组织的变化特征,采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 Plus测量晶粒尺寸,并对超声冲击处理前后熔覆层截面的显微维氏硬度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超声冲击处理后熔覆层发生塑性变形,并沿深度方向晶粒具有不同程度的细化. 强塑性变形区内位错塞积现象显著,熔覆层组织形成细化的小晶块;次塑性变形区深度范围为0.1~0.25 mm,其微观组织中存在大量细化的树状枝晶;微塑性变形区内等轴晶细化至5.4 μm,细化深度达0.7 mm. 超声冲击处理后熔覆层显微维氏硬度显著增大,表面显微维氏硬度值最大为594.25 HV,相比未经冲击熔覆层提高1.3倍.  相似文献   

17.
叙述了差动伞齿轮新旧模锻工艺过程。设计冷模锻锻件图、计算毛坯尺寸、选择变形速度、验算许可变形程度、拟制毛坯制坯处理。介绍了差动伞齿轮高速冷模锻的模具结构。文末提出了模具设计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研制了针对钢结构桥梁焊缝缺陷扩展的超声相控阵监测系统。系统选用线阵密排式相控阵探头,通过计算优化了探头参数。设计了发射和接收电路,通过计算机控制实现探头各晶片阵元的延迟发射与接收。采用RS485和RS232总线实现检测数据的长距离传送。实验模拟和现场测试证明,该系统稳定可靠,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但该系统无法对长缺陷进行全面监测,可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片偏压对镁合金Ti/TiN膜层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在不同偏压条件下,对镁合金先镀Ti再镀TiN,通过SEM观察膜层形貌,通过划痕测定膜基结合性能,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对比AZ31镁合金与不同偏压镀膜试样的耐蚀性。结果偏压为200V时,TiN膜层致密均匀且成膜速度快,膜层耐蚀性最好;偏压为200V时,基体结合最好且膜层较厚,有较好的耐蚀性。结论镀Ti膜时的偏压对随后镀TiN的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以200V偏压的工艺镀TiN膜层质量最好,膜层致密,成膜速度快,耐蚀性优良。  相似文献   

20.
铜/钛合金电子束焊接工艺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QCr0.8/TC4电子束焊接工艺及接头组织,由于铜合金热导率高而熔化量较小,以及焊缝中生成大量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相,因此对中焊时接头强度较低.采用偏铜侧进行非对中电子束焊接,接头抗拉强度随偏束量的增大而增高,偏束量为0.8mm时接头最高抗拉强度为270.5MPa.断裂发生在TC4侧熔合线处,为脆性准解理断裂特征.偏铜焊时接头成形得到改善,焊缝包括熔合区及TC4侧反应层两部分.熔合区主要由铜基固溶体组成,硬度较TC4母材有所降低.反应层成分过渡较大,含有多种金属间化合物相.随着工艺参数的变化,反应层厚度也发生变化,从而对接头性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