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永华  陈锐  杨波  罗忠富 《塑料工业》2012,40(8):99-102
采用Nd-YAG1064nm激光打标机,在不同参数设计下分别对黑、白两种颜色的聚丙烯进行红外激光打标(图案为20 mm×20 mm的正方形矩阵,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5 mm),聚丙烯激光打标效果的好坏通过Utra scanXE色差仪来评价,评价指标采用ΔL(材料打标前后的明暗度变化绝对值),ΔE(材料打标前后的色差变化)以及ΔE-ΔL(两者差绝对值)来表示。这种测试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可靠,能客观反映出聚丙烯的激光打标效果,同时也可以作为聚合物激光打标性能初步评价的通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3.
采用峰值功率为30 W的光纤激光打标设备,在不同线间距、激光功率、打标速度和激光频率等打标工艺参数下对黑色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进行光纤激光打标,研究了这些打标工艺参数对黑色PMMA材料打标效果的影响规律,并筛选出了黑色PMMA材料的最佳打标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随着线间距和打标速度的增大,黑色PMMA材料的打标图案均呈现出了从烧焦发黑到清晰明亮再到昏暗模糊的变化趋势;而随着激光功率的变大,打标图案却由清晰变模糊再变烧焦。当激光频率变大时,打标图案有从明亮逐渐变暗的趋势,但是变动幅度很小。获得的黑色PMMA材料的理想打标工艺参数区间为线间距0.17~0.21 mm,激光功率为峰值功率的10%~25%,打标速度300~500 mm/s,激光频率20~40 kHz。特别地,当线间距为0.2 mm、激光功率为峰值功率的10%、打标速度为300 mm/s、激光频率为20 kHz时,打标时间、打标宽度和打标深度分别为1.86 s,130 μm和30.38 μm,此时黑色PMMA材料的打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配色聚丙烯(PP)复合材料中色粉对激光打标效果的影响,以PP为基体,云母、抗氧剂等为添加成分,以酞青蓝、酞青绿、炭黑和钛白粉为色粉成分,通过熔融共混、注塑成型制备了PP复合材料样板。通过激光打标制备了复合材料标记板,采用色差仪评价了标记板激光打标前后明暗度的变化和打标前后色差的变化。研究了酞青蓝、酞青绿、炭黑和钛白粉含量对激光打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酞青蓝、酞青绿和钛白粉均对激光打标具有两面性,少量添加可减弱激光打标效果,含量提高后可通过自身颜色与样板颜色的差异减弱对激光打标效果的影响;炭黑含量越高,打标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聚碳酸酯(PC)材料的打标性能,本研究通过改变激光打标设备的功率与工作频率,研究激光打标工艺对改性PC打标效果的影响,对改性PC材料的激光打标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较低的功率和频率有助于提高PC材料的激光打标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煤矸石与聚丙烯为原料共混后,采用热模压工艺制备复合材料,并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方案对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进行了研究,找到最佳的工艺参数以指导生产实践。结果表明,聚丙烯和煤矸石质量比为1:0.45,加热温度为150℃,保温时间为40min,成型压力3MPa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最大,为6.2kJ/m2,此时材料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7.
系统地评价了商用选择性激光烧结(SLS)聚丙烯(PP)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并比较了它和注射成型(IM)样品的差异。结果表明,预热温度、激光功率和能量密度作为选择性激光烧结的3个重要工艺参数,对最终产品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在选择工艺参数时,必须同时兼顾制品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精度。本文的独特之处在于定量分析了不同工艺条件下选择性烧结带的结晶形态,建立了工艺条件、结晶晶型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整选择性激光烧结的工艺参数,可获得不同晶型含量的样品,以便调控制品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注射工艺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容德 《塑料科技》2002,(6):27-30,32
试验研讨了聚丙烯(PP)在注射成型过程中,注射工艺对PP性能的影响,从中得出聚丙烯注射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选用磷氮系阻燃尼龙复合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激光打标坐标模型和效果评判方法,研究了玻纤含量和激光打标工艺对复合材料激光标识性能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自制激光打标助剂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效果情况。结果表明,激光打标助剂和打标工艺对该复合材料激光打标效果有重要影响,其中Laser-B打标助剂应用效果最佳;当Laser-B质量分数为0. 55%,打标参数调整为线间距L=0. 045 mm、功率P=25%及速度V=1 500 mm/s时,材料打标对比度ΔE达到32. 21,实现较好的深色打浅色标识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了成型工艺对制备免喷涂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杆组合的剪切强弱对制备免喷涂聚丙烯复合材料有重要影响,太强或太弱均不利于制备效果优良的免喷涂材料,较为理想的螺杆组合是捏合元件数量6~7组,角度为45o~60o的中等剪切强度捏合元件,对加工温度的敏感性小于对剪切强度的敏感性,较理想的加工温度范围是210~220℃。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车用聚丙烯复合材料耐划伤性能及黏滑现象。结果表明:划痕宽度越宽,耐划伤性能越差;黏滑现象是造成聚丙烯复合材料耐划伤性能降低的原因之一。黏滑运动造成材料移除,使材料表面破坏严重;要提高其耐划伤性能,必须降低或消除划伤过程的黏滑现象。  相似文献   

12.
从聚丙烯构型、弹性体、填料及助剂对改性聚丙烯材料进行考察,分析其对矿粉填充聚丙烯透光率及激光焊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规共聚聚丙烯比一般共聚聚丙烯具有更高的透光率;SEBS比POE具有更高的透光率,能得到更高的焊接强度;滑石粉的加入对聚丙烯的透光率具有明显的负面作用,而云母和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加入可以使填充体系的聚丙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热压参数对玻璃纤维/聚丙烯喷气混纤纱复事材料性能影响。采用喷气混纤纱单向缠绕并在平板热压硫化机上制作单向复合材料(板),利用三点弯曲方法测试试样的弯曲性能。  相似文献   

14.
《广州化工》2021,49(19)
以均聚聚丙烯(PP)为基体,DTBP过氧化物为引发剂,采用可控降解法制备了口罩熔喷布用PP复合材料。介绍了聚丙烯熔喷PP料改性挤出设备的组成,同时详细介绍了液体引发剂通过主喂料预混添加和平流泵注射添加的不同操作运行工艺,以及不同添加工艺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平流泵喂料工艺所制备出来的熔喷PP料,其熔体流动速率MFR稳定可控且DTBP残留物低,经实际生产运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15.
基于传热学和塑料加工流变学理论,建立熔体在模具型腔中流动的数学模型,对聚丙烯(PP)250 mL输液瓶瓶坯注塑工艺参数对注塑成型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根据正交试验原理,建立由熔体温度、保压压力、模具温度和保压时间等工艺参数共同作用的正交试验,利用Moldflow软件对输液瓶瓶坯的成型过程进行流动模拟,并通过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获得了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模检验,得到的瓶坯品质合格,尺寸满足公差要求。  相似文献   

16.
聚丙烯气相反应器工艺参数的计算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液相本低聚合和气相聚合组合式聚丙烯(PP)装置生产多相共聚PP产品为例,推导出了多相共聚PP生产中气相反应器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并讨论了工艺参数对产品性能的影响,通过控制气相反应器的乙烯进料量与气相比,改变产品的抗冲击性能,乙烯含量越高,产品的抗冲击性能越好,刚性越差,无定形二聚物的含量越高,产品的抗冲击性能越好,但刚性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17.
冯杨  王辉  王溢 《塑料工业》2022,50(1):58-61,78
为明确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味型、气味等级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组分的关联,两种具有焦糊气味的聚丙烯材料(皆包含样板及粒料)分别被用于气味评估、气相色谱-嗅闻-质谱(GC-O-MS)和醛酮分析.结果 显示,样板与所用粒料释放的VOC组成基本一致,但样板对应的烷烃类组分浓度低于粒料,醛酮类组分浓度则高于粒料;所有样品的焦...  相似文献   

18.
以氮化硼为填充,聚丙烯为基体,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聚丙烯/氮化硼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流动性能以及导热性能等研究发现,随着氮化硼的加入,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弯曲性能、熔体流动性均有明显提升,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熔体流动速率有明显下降。氮化硼填充量为20%,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为3.42 kJ/m2,弯曲强度为41.97 MPa,弯曲模量为2.78 GPa,拉伸强度为30.37 MPa,断裂伸长率为4.14%,熔体流动速率为2.89 g/(10 min),此时导热系数均为0.345 W/(m·K),比纯PP基体增加了50%。  相似文献   

19.
选取淤浆法(采用高效的HY-HSⅡ型催化剂)PP树脂和间歇式液相小本体法PP树脂,通过贮存试验,加工稳定性试验,热烘箱老化试验和户外曝露试验,探讨了PP聚合工艺路线和残留于PP树脂中的微量催化剂对PP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汽车摄像头聚丙烯(PP)封装材料进行激光焊接工艺实验,得到焊缝强度超过200 N/mm~2的两组工艺参数。进一步的密封性测试结果表明,当激光功率为50 W、焊接速度为50 mm/s时,焊缝满足密封性要求。焊缝状态分析结果表明,仅当焊缝内部无气孔时才能满足密封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