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结合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介绍了全国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中跨学科报考和录取情况,分析了跨学科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招收培养跨学科研究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云南化工》2019,(8):186-188
分析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结合重庆工商大学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从培养模式、实践平台的搭建、课程体系设置、导师团队的组建、培养过程管理等方面,对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结果表明,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毕业研究生得到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3.
提高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质量是深化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围绕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领域细化和完善工程硕士实践过程的培养要求、构建和健全实践基地管理体制、建立工程实践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从注重工程实践教育、打造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工程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组建校企优秀导师队伍、突出案例教学和工程伦理教育、提升研究生工程创新能力、建立国家级和上海市示范工程硕士实践教学基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杰 《化工高等教育》2006,23(2):15-17,20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和工程硕士的培养,将人才培养与解决企业工程技术问题结合起来,发挥了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科研的双重优势,将产学研结合真正落到实处。但由于工程硕士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工程硕士生的选拔、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用、论文质量的评价标准、工程硕士生的管理等都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导致工程硕士生的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必须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强化培养过程的管理、评估和监控,才可确保工程硕士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我校制药工程领域作为首批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授权的工程领域之一,从1998年起正式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7年多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在第四次会议上提出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取得一定规模后,更为重要的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更多地从如何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这个内涵入手。”本文总结了在开设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课程的实践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与培养目标,通过对国内高校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探析,发现目前课程教学所存在的不足;并针对现有工程硕士专业硕士培养体系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优化该领域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相关建议,以提高我国高层次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强调工程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旨在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兰州理工大学从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改革、实践基地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等方面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加强产学研用深度合作,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8.
工程硕士是提升国家工程科技创新能力和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创新和工程硕士研究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文章从传统思维方式、教学方式和科研成果评价方式等方面,剖析我国当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求异思维、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方面,提出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工程创新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新工科背景下,对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实践能力成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专业实践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以济南大学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充分利用本学科在本校的专业优势,围绕课程内容设置、实践基地建设、完善双导师制度、学位论文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以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培养模式,为社会探索并输出适应材料工程领域需求的高质量、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转变思想观念、明确培养目标定位、推进招生机制改革、实施培养模式改革四个方面,探索了材料工程领域实施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实施步骤,并结合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工程领域实施"五个一"工程的实践,探索了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当前工科院校教育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结合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我们通过坚持工程识图能力四年不断线培养,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刘丽艳  宋凯  陈旭  谭蔚 《化工高等教育》2011,28(2):22-24,36
21世纪的高等工程教育目标为培养具有"大工程"意识和技能的工程师.实践环节是工程教育重要组成部分,限定性实践教学中的入学教育部分是整个工程教育的开端,此阶段工作开展效果直接影响学生高等教育阶段的专业认识、职业规划和人才培养效果.天津大学化工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针对当代大学生特点,对新入学大一学生进行普遍调查,针对学生存在的专业认识不到位、个人发展前景等问题,从两方面着手解决.一方面推荐专业通识读物,另一方面组织已毕业学长和本专业教师进行针对性讲座,使其更好地了解所学专业、如何进行大学学习及往届学生毕业去向,帮助大一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提供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13.
高越颖  邱丽颖  储敏  杜斌  程建青  金坚 《广州化工》2012,40(20):132-133
药理学的实验教学是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将制药工程专业实验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基本实验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科研创新能力的训练。注重考核,不但保证了教学质量,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围绕为制药领域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研究和探索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以适应国家研究生培养类型和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5.
根据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西安交通大学能源环境工程专业通过构建以优化实验课程结构和丰富教学资源为核心的四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完善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体系,有效激发了学生对专业实验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培养了适应社会需求的环境类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能与动力工程高等教育是培养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的最主要途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经济日益变化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为此必须实行宽口径、重基础、淡专业的通才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既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还要考虑到人才市场的要求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制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培养计划。这样才能使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7.
围绕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分析了目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及不足,构建并实践了厚基础、宽口径、多层次、交叉互动的化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确保了学生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如何培养工科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隶属于化工与制药类的工科专业。本着知识、素质和能力协调发展的培养原则,本文对制药工程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和实践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化工高等工程教育的实际,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化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从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探讨了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期为化工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