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模拟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以浆液池水位变化衡量系统耗水量大小,系统研究了入口烟气温度、烟气水蒸汽浓度及液气比对湿法脱硫系统耗水量的影响及其规律.结果表明:入口烟气温度90℃比入口烟气温度120℃~140℃时节水30%~40%;原煤全水分越高,烟气水蒸汽浓度越大,FGD耗水量越少,当烟气中水蒸汽浓度大于1...  相似文献   

2.
针对燃煤电站比较了钙基湿法或半干法尾部烟气脱硫工艺方案的耗水量。结论为:水大量消耗于脱硫后烟气携带水蒸汽,随着排烟温度的升高耗水量显著增大;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与带废水回收的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相比,耗水量相当;同湿法烟气脱硫相比,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达不到节水的目的,但是不带废水回收的湿法烟气脱硫耗水量远大于半干法烟气脱硫的耗水量。比较了脱硫系统放于除尘器前和除尘器后两种情况,脱硫系统后置时湿法烟气脱硫耗水量远小于脱硫系统前置时的耗水量。  相似文献   

3.
基于烟气湿法脱硫技术的高水耗特性,模拟石灰石钙法、镁法、钠碱法脱硫工艺,研究了对应不同原煤水分含量的烟气水蒸气浓度、循环浆液温度、入口烟气温度等参数对湿法脱硫系统耗水量的影响。试验发现:原煤水分含量、循环浆液温度及进口烟气温度均对脱硫塔内凝结水量影响较大;不同烟气湿法脱硫方法均存在一个临界运行参数组,在此临界条件下均能实现湿法脱硫零水耗。  相似文献   

4.
通过电厂湿法烟气脱硫(FGD)模拟系统,研究了脱硫系统耗水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根据循环浆液量增加比例(I)来评估脱硫系统的耗水特性:I<0,脱硫系统耗水量大,需要补水;I>0,脱硫系统水量过多,需要排水以维持浆液池正常液位;I=0,脱硫过程不耗水。研究表明,烟气水蒸气含量越大,脱硫系统入口烟气温度越低,耗水量越少;安装烟气预热器(GGH)或加装低温余热利用系统可使耗水量减少30%~40%;降低循环浆液温度可减少耗水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湿法脱硫的电厂,脱硫系统出口烟气温度低且含水量大,未经处理直接排向大气会引起电厂周边环境污染问题。对烟气进行加热,或冷凝回收烟气中一部分水蒸汽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给出了电厂湿烟羽"消白"过程中烟气参数计算方法,一台350 MW超临界压力发电机组的计算表明:水蒸汽凝结时释放的潜热是冷凝过程主要热量来源;冷凝烟气中水蒸汽的"消白"方案投资较大,运行成本较高;采用辅助加热器对烟气进一步升温,将烟囱入口烟气温度提高到75℃,是一种较好的烟气"消白"方法。  相似文献   

6.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在我国火电站脱硫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脱硫工艺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湿法烟气脱硫效率模型,探讨了模型中参数的确定方法;基于Matlab程序编程仿真,研究了液气比、pH、入口SO2浓度和入口烟气温度对湿法脱硫效率的影响。模型的建立对于优化脱硫工艺及电厂脱硫人员培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600MW机组湿法脱硫装置水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鹏飞  王洋  吴学民 《热力发电》2012,41(10):35-37,40
基于某600MW机组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实际满负荷运行参数,对脱硫装置工艺水的用途和消耗进行分析和计算,并建立了水平衡图。分析表明,脱硫系统的水平衡与锅炉烟气量、脱硫装置入口和出口烟气温度等密切相关,吸收塔内蒸发水量占系统水耗的90%以上。对此,提出了降低入口烟气温度、采用低温省煤器、引入输煤冲洗水制浆、收集利用烟囱和烟道内的凝结水等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湍球塔中对柠檬酸钠强化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考查了石灰石浆液浓度、液气比、入口SO2浓度、循环浆液pH、添加剂浓度等对脱硫率的影响,并探讨了柠檬酸钠强化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宋长清 《吉林电力》2007,35(2):19-21
针对大机组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用水量特点,对工艺水的使用条件及脱硫工艺、脱硫设备等对脱硫系统用水量、耗水量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根据工程具体实例说明脱硫装置各部分的工艺用水量,指出了大机组脱硫装置的工艺用水指标和耗水量特点及同步建设烟气换热器(GGH)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烟气脱硫喷淋塔实时仿真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烟气湿法脱硫机理建立了喷淋塔内脱硫过程实时仿真模型。模型描述了脱硫效率与入口烟气二氧化硫浓度、喷淋浆液中二氧化硫浓度、烟气量、循环浆液量、钙硫摩尔比,浆液酸碱度(pH值)、操作压力、温度以及脱硫塔结构(截面积,吸收区高度等)的定量关系,并编制成算法。在Star-90/Windows2000一体化图形建模实时仿真支撑系统上,以某电厂600MW机组烟气脱硫喷淋塔为对象进行模型验证。在90%、75%与50%工况下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际运行值相比较偏差在1%以内,因此,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为实现脱硫系统仿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烟气“消白”工程的环境效益,采用RJ-SO3-M型便携式SO3分析仪对河北邯郸某电厂600 MW机组烟气“消白”工程进行了现场测试,收集了烟气“消白”工程实施前后相近运行负荷、相近煤质、相同时间段的烟尘、SO2、NOx的连续监测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烟气“消白”工程中的冷却降温对FGD、WESP脱除SO3的影响很小,烟气温降与FGD、WESP、FGD+WESP对SO3的脱除效率之间没有相关性,温降为0 ℃、2.9 ℃、3.9 ℃和5.8 ℃的4种工况条件下,FGD+WESP对SO3总的脱除效率介于75.6%~81.9%,平均为78.9%。烟气“消白”工程中,烟气降温有利于WESP对颗粒物的脱除,烟尘排放质量浓度约下降0.5 mg/m3,SO2和NOx排放浓度基本无变化。烟气中SO3的脱除主要取决于FGD和WESP,而与烟气是否冷却降温基本无关。烟气冷却降温不是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烟气“消白”工程的环境效益,采用RJ-SO3-M型便携式SO3分析仪对河北邯郸某电厂600 MW机组烟气“消白”工程进行了现场测试,收集了烟气“消白”工程实施前后相近运行负荷、相近煤质、相同时间段的烟尘、SO2、NOx的连续监测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烟气“消白”工程中的冷却降温对FGD、WESP脱除SO3的影响很小,烟气温降与FGD、WESP、FGD+WESP对SO3的脱除效率之间没有相关性,温降为0 ℃、2.9 ℃、3.9 ℃和5.8 ℃的4种工况条件下,FGD+WESP对SO3总的脱除效率介于75.6%~81.9%,平均为78.9%。烟气“消白”工程中,烟气降温有利于WESP对颗粒物的脱除,烟尘排放质量浓度约下降0.5 mg/m3,SO2和NOx排放浓度基本无变化。烟气中SO3的脱除主要取决于FGD和WESP,而与烟气是否冷却降温基本无关。烟气冷却降温不是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春昌 《中国电力》2012,45(1):37-40
脱硫设备的烟气加热器积灰堵塞问题是困扰电厂的老大难问题,目前尚无好的解决方法。掺二次热风加热脱硫塔出口净烟气技术的工程应用是取代烟气加热器的创新尝试之一。对掺二次热风加热脱硫塔出口净烟气技术的运行经济性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并与脱硫设备蒸汽加热器技术进行经济性比较,结果表明:以净烟气温度被提升30 ℃计算,掺二次热风加热脱硫塔出口净烟气技术对机组供电煤耗的影响高达4.3 g/(kW·h)以上,比蒸汽加热器技术至少高出0.3 g/(kW·h),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掺二次热风加热脱硫塔出口净烟气技术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李德文  焦敏  郑磊 《中国电力》2019,52(12):154-159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颗粒物浓度在线监测常采用光散射法,但该法受排放烟气的相对湿度、水滴和汽雾等影响。为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以HJ836—2017《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为参照标准,通过实验找出了光散射法测量误差与相对湿度的关系;为降低待测烟气相对温度及水滴和汽雾,对旋流加热器和直管加热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相对湿度<55%时,颗粒物浓度的测量误差可忽略不计;在相同功耗条件下,旋流加热器的加热效率比直管加热器的加热效率高30%;为满足燃煤电厂超低排放要求,提高颗粒物在线监测的可靠性,烟气预处理采用旋流加热时的温度不应低于120 ℃。  相似文献   

15.
针对超临界机组锅炉烟气脱硫(FGD)吸收塔入口烟道的腐蚀特征,提出防腐贴衬材料的选型应以耐蚀性为基础,通过对常用材料腐蚀数据的对比,得出C276系列合金是应用于电厂脱硫系统入口烟道腐蚀环境的首选金属材料,并对常用的哈氏合金C276的焊接工艺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某200 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研究对象,利用余热锅炉尾部烟道废热加热给水并通过气-水换热器提高压气机进口空气温度,采用Aspen Plus模拟计算进气加热系统投运前后联合循环参数变化,分析空气进气加热对机组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压气机进口空气温度由12.5 ℃提高至35 ℃时,50%、75%、87%负荷下燃机负荷率分别提高0.08、0.12、0.15,燃料消耗量分别降低0.11 kg/s、0.13 kg/s、0.10 kg/s,联合循环效率分别提高1.04%、1.03%、0.73%。95%负荷下燃机负荷率由0.95增大至1.00后保持不变,联合循环效率先增大后减小,100%负荷下燃机负荷率保持1.00不变,联合循环热效率持续降低。  相似文献   

17.
谢尉扬 《中国电力》2015,48(4):36-39
SCR催化剂的活性受烟气温度影响,当反应器进口烟气温度降低到催化剂最低投运温度时,脱硝系统须退出运行。按照火电厂燃煤锅炉SCR脱硝装置的常规设计,在低负荷运行时经常出现SCR反应器进口烟气温度低于催化剂最低投运温度的情况,导致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超标。为了保证锅炉日常运行时SCR反应器进口的烟气温度满足催化剂投运条件,介绍了采用高温烟气加热、省煤器分段布置、旁路部分省煤器给水、提高锅炉给水温度等技术方法,并就其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